(首先谢谢青的推荐)
然后——莫小强也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吃完饭,什么时候上的床,只是一场好睡,等他醒来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醒来还是因为小雨在叫他。小雨说,六点半,他就要上晚自习,得赶紧吃了饭去学校。
莫小强迷迷糊糊地听着小雨的话,才恍然想起,星期天的晚上是要上晚自习的。
在小县城里,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上早自习,初一就开始上晚自习了。古城的孩子们每天早上五点半到校,五点四十跑早操,六点上早自习,七点下早自习,回家吃早饭,然后八点到校上课。晚上是六点四十到校,七点上晚自习,九点四十放学。
这种生活要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而且还没有双休日。
莫小强在心里哀叹着,想不明白当年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为什么回忆里就没有痛苦的印象呢?
他用冷水洗了把脸,清醒了一下。然后开始吃饭。
小雨坐到旁边看着他吃饭,表情很奇怪。
吃了两口饭,莫小强觉得小雨的表情里藏着很大威胁,赶紧问道:“你看什么?”
小雨望着他说:“太奇怪了,哥,你写字怎么那么快啊。我抄了一下午才抄了七千多字,手都抬不起来了。石头哥说你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写了这么长,差不多有两万字呢。”
她一说,莫小强也愣了:是啊,近两万字,还全部是用手一个字一个字写在纸上,不能粘贴不能复制,自己真的写得这样快吗。星期六是四点半放学,回到家开始写作业,写完然后才开始写小说,最多也就是写了两个时,平均下来,一个小时要写一万字,这个速度也有点太逆天了。
莫小强拿过昨天写小说用的账本,发现上面的字虽然有点草,但每个字地都看得很清楚。就算上一世自己刚当上编辑,把誊写稿件当基本功的时候,两小时无论如何都写不了这样快这样好。后世传说,有位香港女作家,一天最多能写十三万字,那是用电脑写作的。手写最强悍的香港倪匡,也就是那个卫斯理,据说也就是一个小时写五六千字,好像还没有听说他能一个小时写上万字的。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写这么快的。
莫小强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于是就不想了。忽然想到王珍珍的约定,问道:“下午有人来拿稿子没有。”
小雨说:“两点多的时候,你们班的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来拿小说,我那时刚抄了两千多字,就全给他们了。他们看了都说好看呢。”
刚吃完饭,石头和小米就一起到了家门口,叫莫小强一起上学。
看时间已经六点多了,莫小强拎起书包和他们匆匆向学校赶去。
到了学校,莫小强刚进在座位上坐下,王珍珍就出现在他面前,拍着他肩膀说:“秀才,你这哥们够意思,我约了五个人写小说,只有你一个人完成了任务。听你妹妹说你写小说累了,今天睡了一下午,怎么也叫不醒,真是辛苦你了。”
啊!?原来这个王珍珍约稿是广种薄收啊。莫小强还以为是专门和自己约的呢。
她约了五个人写小说?这个小破班上有这么多人会写小说吗?
一听这话莫小强就明白了,她当时就根本没指望这个什么连载校园小说真能写成。所谓的约稿,纯粹是撞运气,撞上就是收获,撞不上也不失望。之所以去莫小强家拿小说,应该只是由于一起黑板报的那两家伙上学要路过莫小强的家。难怪自己不记得上一世写过小说,估计约稿和被约的人都没把这个当回事。这次莫小强因为刚刚重生,脑子不大灵活,所以被她占了便宜。
王珍珍没注意莫小强的态度,显得很兴奋:“刚才好多人围着咱们班的黑板报,都是看你的小说,其他班的比咱们差远了。你的小说实在是精彩,今天拿来的稿子都传疯了。听李学敏说,你手里还有没有交的小说,明天先拿来让我看看。”
“看什么看,现在我的小说有了经纪人,只有经过她的同意才能继续看。”觉得上了当的莫小强没好气地说。
“经纪人?经纪人是什么东西?”这个新名词让王珍珍摸不着头脑。
“经纪人是什么就不用我解释了,反正现在我的小说在我妹妹手里,我都拿不出来,你要看,就找她,我管不了。”
“你妹妹?小雨啊,那就更好说了。小学时,小雨是我们文学社的,她最听我的,那就不麻烦你了。”王珍珍笑嘻嘻地走了。
莫小强一下愣了,本来想用来作挡箭牌的东西,现在却发现成了对方的武器。王珍珍和自己还有小雨读的是同一个小学,那个时候,王珍珍是校文学社的社长,小雨是文学社的骨干,两人关系非常好。正因为如此,王珍珍上了初一才成为班上黑板报当仁不让的主持。
他正发呆,王珍珍又走了回来:“秀才,我刚才忘了件事。你以前一直不参加学校文学社的活动,现在你在黑板报上写连载小说,就算正式成为学校文学社的成员了,今后要积极参加活动啊。”
参加活动??参加你个头啊。莫小强最烦这种学校里的文学社了,一帮自以为是的小家伙,很白痴地坐在一起讨论所谓的文学,想想就让人烦心。上一世他虽然在大学里参加过文学社,那也是因为里面有一个心仪的文青美女,和爱好文学无关。在他印象里,初中的文学社好像没什么美女,都是——当然——一帮未长成的小屁孩。
幸好晚自习的铃及时响起来,让莫小强摆脱了王珍珍的纠缠。
莫小强从书包里掏出课本,认真从头看起。
他现在的记忆残缺不全,特别是关于知识的记忆好像都被洗掉了。如果不重新把课本捡起来,连课后的作业都不会做,实在是让人汗颜。作为重生过一回的人,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面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在一帮十二三岁的孩子面前说“我不会”三个字,心理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莫小强看书看得很专心。慢慢地,他发现,每看到一个知识点,虽然开始很陌生,但只要仔细研读,把知识点的脉络想通了,就会在脑子里放电影似的,把上一世曾经学过的相关知识都在脑子里过一遍,记得还特别清晰。看来,他并不把知识忘了,只是因为记的混乱,一时找不到了打开记忆的钥匙。恢复记忆比重新学习容易多了,所以他翻书翻得很快,一本书很快看完,又打开另一本书继续看。
他正看得专心,忽然有人拍了一下他肩膀。莫小强一扭头,就看到小米的小丑脸。
小米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秀才,刚才我出去,遇上的人都在说你的小说,好多人跑到黑板报那看。学校的路灯不太亮,他们都紧贴着黑板看,都快把黑板给吃了。你那几张纸也快被传烂了,刚才王珍珍还和人吵了一架,她怕烂了下期没法连载,现在正在抄一份准备藏起来。秀才,你成咱学校的名人了。”
莫小强斜了他一眼:“少来,是你也成名人了吧,是不是你到处给人讲小说的内容啊?”
小米愣了一下,奇怪道:“你怎么知道的,在旁边听见了?嘿嘿,我那也是传播你的威名嘛。咱们班只有我看过你写的小说全本,所以他们都来问我,我给你大吹特吹,把他们全震了。你一定能成为大作家,赶紧接着往下写吧,写完了咱也出书,弄个少年作家啥的,还能免试上北大。”
啊,又是一个催稿子的。真是催稿人无处不在啊,催稿声声催人老,莫小强觉得自己落入一个陷阱。不过,免试上北大,有这好事?这个倒是可以考虑。
不过,莫小强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哎,小米,上着自习,你怎么倒处跑啊?”
小米笑起来:“你看书太专心了,现在下了前半个自习,正休息呢。”
莫小强拍拍脑袋,怎能把这个忘了呢。初中的晚自习是分成两段的,一段一个小时,中间有十分钟休息。自己很多年不上自习,所以就忘了这个规矩。
现在不仅是小米,七八个同学都围在莫小强的课桌前,和他讨论那部所谓的小说,想要多了解一点后面的内容。他们围着莫小强七嘴八舌,说得他头晕脑胀。
好在十分钟很短,上课铃声响起,一群人怏怏散开。
大约是刚才看书太投入,大脑注意力太集中,现在被几个一打扰,莫小强发现困意又上来了。看了一眼摊在桌上的书,发现已经将初一的两册数学和地理都看完了,现在正看历史书。略一回想刚才看过的内容,发现记得很清晰,效果不错。
“你怎么看上学期的书啊。”这时旁边的传来一个小小的声音。
莫小强一扭头,看见李文娟正满脑袋疑问地看看他。
他笑笑:“我昨天摔了一跤,好多东西忘了,所以要补一下。”
李文娟脸上露出“你骗人”的表情,不高兴地扭头做题去了。
莫小强也不说话,困意来袭,眼皮都撑不动了,他趴在桌上,很快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很好,无梦,而且,没有老师来烦。
当然,这是因为莫小强忘记了,星期天的晚自习,通常是没有老师的。在三中,初一年级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早自习分给了英语和语文,一家三天;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晚自习分给了其余各科老师;而星期天的晚自习是自由复习,主要就是让没有完成星期天作业的学生补一下作业,温习一下新的课程。所以,才让莫小强可以安心地睡觉。
只是下课铃响过,他被小米推醒时,发现自己睡觉时压在脑袋下的胳膊失去知觉,好半天才恢复过来。没办法,他现在胳膊太瘦,脑袋太大,不成比例。莫小强想来,以后得多锻炼身体,要不课堂上趴着睡觉也不舒服。
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石头很兴奋地说他们班的同学都在讨论莫小强的小说,好多人说想借小说原稿来看。
莫小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现在只发了五百多字,似乎不应该有这样的影响力。不过,他实在是太困了,赶着回去睡觉,别的什么都顾不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