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关于“火球”的记载
《图里文书》是古埃及关于飞碟的最早记载。据国外资料介绍,这卷古埃及纸莎草文献是在梵蒂冈博物馆原馆长图里教授的藏品中发现的。据考证,这是公元前3世纪法老王图特摩斯编年史中的一部分。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22年冬3月6日,生命宫的书记官们看见天上有一个火球在移动。它没有头,却会呼吸,样子很难看。它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宽,只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书记官们心中感到恐怖不安,全都匍匐在地……他们将此事禀告法老王,王下令问明本末……并予认真思考。此事详情均已记入生命宫文献。几天之内,天上的火球变成了好几个。光辉耀眼,胜过太阳,光照到天边。这些火球很大,法老王率众军士观察了它们。傍晚时分,火球上升并向南移动,一个飞行物从天上落下。自创世以来从未出现过类似情况。于是法老王对众神焚香祷告……并下令将发生的情况记入生命宫编年史……”
古罗马UFO迫使交战双方休战
据罗马史学家普鲁塔克证实,公元前73年,罗马统帅卢库尔和博斯普鲁斯国王米特达拉悌各率大军集聚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准备进行鏖战。可是,“忽然之间,天上出现一个很大的发光体。它慢慢下降,处于两军之间。其形若圆桶,而其色则像熔化了的白银。于是两军偃旗息鼓,不战而退。”
俄国UFO目击案
1663年8月25日正午,俄国罗肖湖上空出现一个很大的火球。它先在湖面上,后来又沿着湖岸移动,喷出蓝色的火光。它消失一小时后,又再度在湖上出现,不久消失在西边半俄里(1俄里等于1.06公里)左右的地方。过了一小时,它又出现,并继续向西移动,只是这次比上两次都大,并在湖面上空停留了一个半小时。此事记录在《基里尔白湖教堂复文》中。
在古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附近,有一片散布着低矮小丘的多石平原,即200多平方公里的纳斯卡平原。平原中许多地方铺满了一层来历不明的黑色小石子。这些黑石块组成的黑道延伸的路线很古怪,结构很别致,完全不像农业灌溉水渠!有人无意中发现,黑石块下面是一些人工挖的沟。考古学家乘飞机从空中俯瞰,所见景象使人目瞪口呆:整个荒原上布满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螺旋形的线条,并勾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及人物的轮廓,大小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这些巨画已被分析出来的有蜥蜴、孔雀、鹰、鳄鱼、卷尾猴和某些植物,还有一些是地球人从未见过的异禽怪兽。更为奇怪的是,这些图像的分布似乎极有规律性,每隔一定距离就重复出现,无论大小和顺序完全一样,就像一台巨型打字机在地面上打印出来似的。镶嵌在大地上的印加巨画长期被认为是古代人类文明的奇迹之一。
整个巨画占据了广达500多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如此开阔的土地与周围的地势相比是绝无仅有的,它像平坦的荒漠向四周伸展着。可以说,这里是一个极端干燥、土壤贫瘠的地区,雨十分难得,气象上的统计表明,这里十年间总共下过不超过半小时的毛毛雨。毫无疑问,纳斯卡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即使是冬日里前来的考古学家,也很难发现地上有霜雪的踪迹。
由此,我们可以完全排除人类文明在这里栖息的可能。这里另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尽管高原上会刮大风,由于难以解释的气象原因,这里的风势却非常弱小,地上的圆石可以将阳光的热量吸收下来,其散发的温热空气在地表形成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力场”。而土壤中由于含有大量的石膏质,可以将小圆石吸黏在地面上。石膏质每天清晨受到空气中水的滋润,又会永远保持效力,这种效力使纳斯卡巨画永远都不会“褪色”。
考古人员在研究这些图案的构造时发现,这些图案的形成完全得益于土壤中高含量的铁:构建时,先挖去地表卵石,堆在沟道两边,露出下面的白土,由于挖出的表层石块含有大量铁,遇空气后氧化呈黑色,使这些白色图案宛如镶了黑边的白带。
有人在黎明时登上山头,发现只有在飞机上能够看出的巨画,在朝阳的斜射下,竟又清楚地展现在眼前。但太阳一升高,巨画即“消失”了,只是看到无规律的黑道。这表明巨画的作者不但是优秀的艺术家,而且也是卓越的光学专家。他能够精确地计算黎明时朝阳斜射的光线角度,并据以确定巨画各线条的宽度和深度,巨画中的某些线条竟似飞行的“标志线”。标志线由山坡伸展,遇悬崖便沿斜坡迂回,好像是在山峦中开凿出来的一条公路。沿其起飞,就会把飞机领航到纳斯卡荒原的上空。
瑞士人冯·丹尼肯在关于埃及大金字塔和纳斯卡地质印痕等古迹的起源的书《众神的战车》中提出,纳斯卡线条是外星飞行器使用的跑道。他宣称,外星宇航员曾在纳斯卡和古世界的其他地方降落。在过去的上万年中,他们多次来到地球,通过和我们的远祖混住通婚,将其智慧的基因传给人类,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命运。而且,这些外星人还留下各式各样的“名片”,如纳斯卡线、玛雅的庙宇雕刻、埃及金字塔、印度的一座神秘金属柱,以及俄罗斯和中国的史前岩画。冯·丹尼肯还引用古代宗教的神话故事以及《圣经》的各种故事来引证自己的理论。如《圣经》中预言家以西结目睹的“火轮”,他认为就是传闻中的飞碟。
冯·丹尼肯对纳斯卡之谜的读解是:“不明身份的天使”在远古某时降落在纳斯卡高原,在那里为自己的飞行器修建跑道。冯·丹尼肯在《众神的战车》的续作《来自外星的天神》中解释道:在完成了在地球上的使命后,天使们返回家乡,“史前的印加部落目睹这些生物如何工作,印象十分深刻。他们迫切盼望‘天使们’再次回来。他们等了很久很久,却以失望而告终,于是他们仿照那些‘天使’在平原上加添新的道痕”。动物形象是后来才出现的,但是纳斯卡人已渐渐忘记这些图案的真正用意了。
人们还注意到一些巨大的螺旋状圆圈,类似于我们用望远镜见到的旋涡状星云。人们还发现一些图形,它们的尺寸很大,描绘的是非人类的生物——我们只能猜测,那或是神明,或是外星人。
在英格兰威尔斯郡肯尼特区一个教区附近矗立了巨石文明遗迹,那就是埃夫伯里环状石列。该石列紧邻马尔伯勒丘陵,距离有名的圆形石林没有多远,因此,也有人称它为小圆形石林。该地区有许多天然形成的巨石排成有规律的环状与直线,一般认为这是新石器时代的遗迹。
埃夫伯里环状石列周围有壕沟与土堤,很像一个小村庄,石头排列成环状,分为南北两群,环外还有博物馆与教堂等文物中心。埃夫伯里环状石列附近很可能是4600年前英国大主教教区,附近有许多神秘的古文明遗迹,如位于西康乃迪的古洞穴。这是全英国260个古洞穴中最有名的。另外还有位于马尔伯勒的希尔伯里丘陵,此一丘陵是欧洲最高的古历史遗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山之一。据推测,这大概是在4600年前由500位俘虏经过15年的劳作而完成的;其底部直径为167米,几乎是圆的;顶部平坦,高为40米,宽为30米。此一人造山看起来有如金字塔,故附近居民都以为是英国的金字塔。此山并没埋葬任何人的尸体,但到底有什么意义不是很清楚。传说中是神所创造的。金字塔山可说是一个很大的谜。
环绕着金字塔山周围的山丘有以石头做的白马,由地面看去非常清楚,一共有6处。其制造石马的目的也是不得而知。
埃夫伯里环状石列事实上是位于英国神秘能量线的沿线上,这附近地区在近十年来出现了许多飞碟目击事件与作物田上的神秘圆状圈,实在值得学者专家们深入探讨。
濒临大西洋的城镇卡纳克,是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上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来此寻幽访古的游人络绎不绝,年年如此。除了巨石砌成的古墓外,最吸引游人的便是郊外一片片整齐排列的石阵。
与英格兰荒原上独自兀立的圆形石阵不同,卡纳克石阵穿行于庄稼、树木和农舍之间,而且,它比英格兰石阵还要古老2000年。据说,卡纳克的石阵曾有一万根石柱,如今仅存2471根。
1959年,专家们利用放射碳元素年代推算法测定出石阵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左右,并确认卡纳克为世界上最大的新石器文化发源地之一。此一环状巨石群可分为三大群,即美内克列、凯尔马利欧,以及卡尔雷丝克。直线排列的巨石总数为2726块,其他方式排列的共有4300块左右,总长绵延有3公里,当地的居民称之为石林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村庄北侧,东西走向的美内克列巨石群。这是用1099个石块,排成11行,宽100米,长1167米的巨石列。所使用的石头未经人工改良,最小的不足1米,最大的约4米高,总重约300吨。在美内克列石群的西端还有一个由约70个立石所组成的环状石列。美内克列巨石群东边紧临的是凯尔马利欧巨石群,由982个立石分成10列,覆盖面积宽约100米,长1120米,其中最大的巨石,高有6.5米;往东边有一个由39个巨石所组成的方形环状石列;再向更东边,便是卡尔雷丝克巨石群,这是由540块巨石,分成13列所组成,覆盖面积约长139米,宽880米。
卡尔纳克的3个巨石群,除了间隔以外,几乎是排成一直线。使人联想到它们可能是一体的。果真如此的话,总长度达到3公里,石块总数加上附属物共计3000个,真是令人吃惊这样看来,它们更不是普通的古文明遗迹了。
当地对于巨石群建造的原因有一传说:
在罗马帝国基督教惨遭迫害的时代(1世纪-3世纪),一位圣者被罗马军队追赶至此地,因为海洋阻断了退路,迫不得已之下,圣者便借神力把士兵们全数变成了石头。依照这个传说,当地人便把巨石解释为当时基督徒与罗马战争时,罗马士兵们的墓碑,所以有些石碑上刻有罗马神像。当基督教传入之后当地也由尊奉这些巨石转为信仰基督教。此说法目前被认为可靠性不高,因为巨石群下方并没发现任何骨骸。由巨石遗迹推断,建造时期比宗教战争还早,大约是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之间。若由一部分巨石没入海中的事实来看,巨石完成时期可能是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800年,可见巨石遗迹并非基督教迫害下的产物。也有人认为是早期土著“巨人族”的遗迹,但却无法证实此一说法。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人亚历山大·汤姆对每根石柱进行测量,并宣布了他的惊人发现,石阵是一个复杂的月亮观望台。他说,古代天文学家每天在观测月亮时,随着其出没,不断变换自己的观察位置,每一次都在新的地方竖立起一根石柱为标记,用这种方法,他们掌握了月亮盈亏周期以及其他一些天文知识。80年代初,英、法考古学家组成联合考察组,在卡纳克对汤姆的学说进行了考核。结果表明,石器时代的人类并不具有这种高超的智慧。法国的巨石古文明遗迹与欧洲,尤其是英国巨石古文明相同,都与高能量的雷达有关。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古代飞行物降落用的指示标志。近年来这些古文明巨石附近经常出现飞碟。因此,一些从事UFO研究的学者则认为卡纳克石阵是外星人访问地球的飞船基地。
尽管聪明的现代人绞尽脑汁,还是难以了解远古的卡纳克石阵的奥秘。正如对石阵进行长期考察的英国考古学家欧文·霍丁霍姆所说,它像金字塔一样,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不解之谜。
在英格兰南部的索尔斯巴利白垩质的平原上,离离荒草一望无际,巨大石柱圆阵——英格兰巨型石柱就直立在那里。读者如果看过影片《苔丝》,可能还记得结尾时苔丝被警察带走的场景,那就是在这个石阵中拍摄的。
这些参天巨石,兀立在那里已经4000多年了,经放射性碳14测定,它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750年左右,虽经风剥雨蚀,霉苔斑斑,而雕凿的痕迹依然可辨。它们静静地排列着,好像向现代人们诉说着史前的外星人来访欧洲的故事。然而它究竟是殿堂?是庙宇?是观象台?还是祭坛?许多世纪以来,困惑着企图寻求古代外星人答案的人们。
这些石柱,多是由高达4米(若将埋入土中的一段计算在内,有的5米有余)、重约数十吨的巨石建成,对于还处在石器时代的人们来说,建造起如此庞大的石阵将是多么的艰巨。据统计,其中75块沙岩要从北面32公里以外的艾夫倍利运来,另外至少还有82块巨大青石,要从284公里以外,远隔海峡的威尔斯西斯西南部皮利斯里山运来,并在顶端安放巨大的石块,两者间还要榫接,这就更要付出高度智慧和艰巨劳动了。有人测算,石阵的水平高低差不超过18厘米,可见当时的技术已是相当精湛了。
石阵的整体结构是颇具匠心的。首先,外围挖筑了直径106米的圆形沟堤,堤高2米,沿堤内侧又挖了56个坑穴(现称“奥布城洞”),还安置了4块标志日视向线相交点的“岗石”,入口处有两块“门石”。“门”外稍远处还立有一块“踵石”。从“踵石”通过圆心的轴线,其一端正指夏至日太阳上升处,另一端又正好指向冬至日太阳在南回归线落下的位置。另外还有许多柱迹,含有观测月亮在主要节令时升降的准线。近圆心是一圈上端用楣石连接起来的巨大石柱,最内圈安置5组“三石塔”(两块并排竖立的巨石上安放一块横石),以马蹄形排列,缺口处正对门石。这双层石阵的西部始终没有竣工。由空中俯瞰圆形石林,有如一面带柄的镜子;由另一角度观察,又像巨人的戒指,被遗忘在白垩层地面上。当时的欧洲有如此高水准的文明吗?那么,这种技术是谁传授的呢?
很久以前,圆形石林就深受英国人重视。12世纪以后,英国年代记及历史书中,也经常见到有关圆形石林的记载。可是当时却将圆形石林描绘成“身长5米的巨人墓”、“挪亚大洪水发生前仍存活的恶魔,或使用魔法的杰作”。
300年前的考古学家约翰·爱伯利就已提出圆形石林是崇拜自然的德鲁伊教的神庙。德鲁伊是公元前14世纪支配欧洲的、在克尔特人间有绝对权力的一群祭司。这种说法也随着圆形石林建造时期的日益明朗而失去了说服力,因为圆形石林乃建于克尔特人出现前的1000年以前。
12世纪时也有人指出,圆形石是由冰岛运来,但并非利用人力,而是亚瑟王传说中一位叫玛琳的魔术师用魔法运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