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32900000021

第21章 但看山头雾有无

人说辰山高,是因为站在山巅伸手可触星辰。而云雾山上,难道真有云雾缭绕吗?很想亲眼目睹一下云雾山的尊容。

带着疑问,我们几个人约定一个晴好的日子,准备上山。可偏偏那几天,山下迷雾蒙蒙,偶尔还遍洒细雨。我们都有点心灰意冷了,想到那样的天气,肯定无法看到云雾山的美景吧。不过,去过的人告诉我:山下有雾山上晴,山下晴好山上雨。

也许吧。既然选定了日子,并且还约好了人,我们也想尽快实现自己的愿望。可老天似乎一定要跟我们作对,每天发过来的信息都是小雨。最后准备上山的前夜,听到铃声,一看竟然是小到中雨。真是彻底绝望了。便跟朋友约定:如果真是雨天,我们就去别的地方吧。

第二天一早起来,雾很大,迷住了整个天空。但我仍很开心,因为老天还是很眷顾我们的。没有细雨飘散,更不用说下大雨了。此时,我还真的希望像那位去过的朋友所说的,山下有雾山上晴呢。而且一回想那次去三清山,前一天不也还在下雨吗?第二天一早也不见太阳,但我们一到山上,太阳就慢慢地露出了笑脸,直到我们下山才下雨呢。那次要去的前几天,我们不也很纠结吗?

想想这些,我的心先放下了一半。周末在家休息的朋友却很急,说如果不早点上去,担心回来太晚。毕竟有这么远的山路。我说好事不在忙中起,还有外地一朋友没到呢。我们特意带他去看云雾山,不能让他白跑一趟啊。

不一会,外地朋友来了。时间也差不多十点了。天空虽没有完全打开,但也没有下雨。就为这,也很庆幸。

当车沿着平坦的水泥路向前行驶时,我心里真是感慨万千。以前,芙蓉村只有一条小道上山,村里非常穷。山外还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有女不嫁芙蓉山,行路要比登天难。如今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已修好了水泥路。朋友每到一处,总会跟我们聊起当年的情景。以前的人,只能在深山老林中穿行,有的女人甚至一辈子没出过山。在他们眼里,最美的风景可能就是头顶的天空,天空里的蓝天白云,还有男男女女劳作的情景。他还跟我们说:有一年,曾有一个芙蓉的年轻人去外出做事,因为帅气聪明,被当地一姑娘相中。姑娘问他的家住何方,他说,在一个风景如画、四季花香的地方。那个地方的人们都很勤劳,那个地方的小伙都很帅气,那个地方的姑娘都如芙蓉花一般的美丽……姑娘听后,很想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他。便问年轻人家里是不是也有一个芙蓉花般的姑娘在等待着他。年轻人巧妙地回答:他想趁着自己年轻出来闯闯,所以在自己的家乡,没有他牵挂的姑娘。姑娘听后,更是死心塌地地爱上了这个年轻人。之后,姑娘的父母见年轻人不仅聪明,而且做事踏实,为人老实,便将女儿嫁给了年轻人。

多年后,姑娘随年轻人来到他的家乡。她实在无法想象这儿的山如此之多,可谓连绵不绝;这儿的山又如此之高,可谓顶天立地了。这奇异的风景让她欣喜,但又让她忧虑:倘若要回家一趟,得绕过多少山梁,得跨过多少小河哦。不过,她的这种想法纯属多余。因为自从她进入这大山后,她就再也没有出去过。她为四季的花香所迷醉,也为勤劳的丈夫所迷醉,更为成群的儿女所迷醉。别人问她想家么,她的回答很简单:这儿就是她的家。别人问她有没有想过,她的父母一定很想她的。只有听到这句话,她单纯的笑容才僵住了;她的眼神很复杂地望着远方。

路,一直向上延伸。每一个地名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座桥梁都有一个传说。至于山里的那些树木野花,竹林枝丫,肯定也有不少故事吧。飞鸟来了,又去了,是在传诵着一段美谈吗?山虫唧唧,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还是在倾诉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呢?我不知道。只知道有的地方很险,上面山花烂漫,下面却是万丈深渊;有的地方又稍微平缓一点,他们说那不是平缓,而是因为下面有树林,所以看上去没有那么吓人罢了。至此,我也能猜想得出那些女子为什么自从嫁到这儿,再也不曾出去的原因了。

路,七拐八弯地绕着,我不知道到底绕了多少个弯。记得我在县城上学时,去十八拐爬山,每次上山前都想着要数数这山到底有多少个拐;也曾跟同学打赌,但每次数着数着就忘了。因为还得顾及脚下的路,担心一不小心掉下去了。也曾绕五轮山去茶马古道,那里的拐都用小木牌标记着的。我记得最大的一个数字是三十八,我称其为三十八拐。今天,这一路走来,我却忘了数它到底有多少个拐了。同车的朋友笑道:只有文人才这么傻,对数字本不敏感,却偏偏要用数字来计算一座山或一条路。

是啊,管它呢,只要在行走就能到达目的地。刚想闭上眼睛神游一次芙蓉山,哪想车已不再颠簸,如履平地了。睁眼一看,已进入那片盆地似的芙蓉村了。这里聚居了芙蓉大多数村民,这就是我上次来过的地方。

上次来这儿,是四月中旬。那天,我上完课,带上相机,随同一群人去察看地形。说是要在芙蓉山下建一个抽水蓄能工程,我这个对芙蓉向往已久的人便借他们的东风。终于,绕过九九八十一个弯和九九八十一条山脊后,我如愿地来到了芙蓉。就是现在这个地方。

那时,太阳格外温柔,她的目光落到山林里,点亮了花草,染绿了树林;那时的山花,虽不是最繁盛的时候,但各处青山之中,这儿一丛红,那儿一丛绿,随风送来缕缕清香;那时的山溪水,也是最活泼最开心的时候,而且还最清纯。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句诱人的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

当然,我肯定会尝到这山泉水的。你看,热情的芙蓉人用刚烧开的山泉水泡上自制的春茶;从门前的池塘里捞起活蹦乱跳的鱼儿,又去地里挖出长了一冬又埋了一春的新鲜萝卜;还从火炕上取下刚熄火的腊猪肉、腊猪腿和腊牛肉,用自制的粉条炖上新鲜排骨。这些东西经他们的巧手一弄,一股浓郁的人间烟火味附着温馨的芳香钻入鼻孔,让人口中生津,垂涎欲滴。

饱餐之后,走出屋外。只见对面山上还有白鹭在表演呢。它们一群群,一队队,变换着队形,仿佛是接受我们检阅的军队。我不禁被他们活泼纤巧的身姿所吸引,拿出相机,对准他们不停地拍。他们特善解人意,时而展翅飞翔,时而停驻树梢,全方位地向我展现他们的动感和静美。

蓝天白云下,白鹭在嬉戏。勤劳的芙蓉人们呢,正赶着勤劳的耕牛,在辛苦劳作呢。白鹭的欢呼声,人们的吆喝声,牛儿的哞哞声,组成了一曲悦耳的高山交响乐。

我以为,这里不仅是渴慕已久的芙蓉山,也该是人们口中的云雾山的全景。可芙蓉人告诉我:这还只是一部分,芙蓉山的顶峰才是云雾山,从这里上去还得走十多里。直到下山后查资料,才明白芙蓉山的真正含义:我们那次所到之处不过是芙蓉村,并不能叫芙蓉山;芙蓉山由七十二峰环抱而成,状若出水芙蓉,四季风光如画,因而得名。云雾峰是其主峰之一。

正因为明白了这个概念,也才有了今天的云雾山之行。

今天,当我们抵达芙蓉村时时针已指向十二点了。这里接待我们的是芙蓉学校的翁老师。据说翁老师是这个学校的元老,也是这里唯一一个坚守了三十多年的老师。听到这里,我的第一反应是:翁老师的学历应该很低吧,不然就是家庭困难,不得已才在这荒山野岭安了家,从此也不曾想过出去了。

可奇怪的是,熟悉他的朋友告诉我:翁老师的学历在当时是最高的,他可是七十年代的专科毕业生;他刚毕业时,可是教高中的;翁老师还是一个多面手,能教音乐、体育和美术,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行,是个全才;翁老师的爱人是芙蓉林场的职工。

一团迷雾萦绕在我的心头。像翁老师这样的人才,不说当年,就是现在也不多啊,比这儿好的学校到处都是,他为什么不离开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怀着虔诚的心向翁老师请教。

翁老师说:他刚毕业的时候,这个学校规模还算大,班级多的时候也有十五个班。那时学生多,从小学到高中,学段齐全;教师多,年轻人也多;再加上夫人是芙蓉林场的职工,离学校不是很远,生活上还算方便。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学生随家庭的搬迁去外地上学了。这里的生源越来越少,班级也越来越少。现在已只剩下几个低年级班了。

“你那么高的学历,完全有可能调到好一点的学校去;再说,现在教低年级,岂不是浪费资源吗?”我还是不甘心,似乎想从翁老师身上挖掘一点什么有用的素材。

“我不是没想过调动,但这里师资奇缺。刚开始,还有些师范毕业生分到了这儿,慢慢地,就只有代课老师了。随着代课老师的消失,生源的减少,我们这儿根据编制只能放一个编。这时,村里的领导和不少家长担心我被调走,每期开学前都来做我的工作。于是,一推再推,我年龄也大了,老婆也退休了,调动的事就再也没有提过。”

环顾四周,只有一栋很破旧的教学楼,教学楼的前坪有一块很大的菜园,教学楼后面是一个很大的寺庙,叫广化寺。翁老师和他的夫人带着孙子,就住在教学楼左侧二楼一通破旧的房子里,旁边一间教室便是他们的厨房。房内墙壁上贴着一层已发黄的报纸,顶部钉着一块很大的薄膜,我不知道这个不起眼的男人,是否曾到过外面的世界,是否曾想过要改变自己的现状,是否曾考虑过孩子们的未来。可从他所处的环境,从他平静的话语和淡然的神情中,我却看到了一个为山区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自己一生的崇高灵魂。

午餐简单而丰富,有自养的鸡,有平日从山上捡来的松菌,春天摘的蕨菜晒成的干菜,还有自己种的青菜,里面缀着红红的干辣椒,口味很好。可一想到翁老师这一生付出与得到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我真有点咽不下去了。

饭后,我们直指云雾山。从芙蓉村往右拐,路面没有硬化,挖机开了一条山路。绕过一个山岭往上再向右,是遍山的茶园,对面是一片梯田。冬天的茶园,比其他三季多了几分深沉,少了几分葱郁。每棵茶树上,留下些稀疏的叶片。熟知高山茶叶制作的翁老师说:这片茶园的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向朝廷进贡的云雾茶就是从这里采制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大规模地投入生产。在这里,有的茶树已有上百年的树龄。翁老师还告诉我们:这个季节的茶叶不能制茶,更不能吃。因为它的叶片很老,用它泡出的茶,又苦又涩,味道一点也不鲜美。我想,这便是茶的本性,如生活般有苦也有甜,有酸也有涩。难怪有人用茶来形容生活,说生活如茶。

穿过茶园,很快来到一块平地。平地分上下两层。上面一层靠里有一个小小的院子,全是石头做的屋子,翘角飞檐,门前两个很大的石狮,雕龙刻凤,古色古香;院子前面一个很大的坪,可停十多辆车。这坪的尽头便是通往云雾山的路,有两扇铁门,门上有铁将军把关。下面一层靠近山路的一边依山建着一座两层的楼房,一字排开,有近十多个房间;中间一楼梯,以便上下通行。与上面一层石屋、院子平行的空地上,立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用草书写着一首题为“云雾山”的七言律诗:“高处登临放眼量,山清水秀好风光。云雾生辉迎夕照,芙蓉吐艳浴朝阳。洞庭浩渺回天际,黄鹤雄踞镇汉江。若得仙霞常作伴,人间苦乐浑然忘。”其落款为:“民国六年仲夏毛泽东”。

据说这是毛泽东1917年夏天,与同学萧子升游学安化时所作。该诗由芙蓉村村民吴庚戌的祖辈收藏至今。

反复吟诵后,顿觉本诗虚实结合,意境开阔,它真实地描绘了芙蓉山的雄伟壮观和一览众山小的高耸挺秀;从第五句开始,将全诗的意境推向最高处,洞庭的浩渺和宽阔、黄鹤楼的厚重与雄浑跃然纸上,气势磅礴、视野开阔,体现了一种胸怀天下、力主沉浮的雄心壮志。清代黄国香曾写过一副“题芙蓉云雾山”的对联:自衡岳九千仞而来,催开一朵芙蓉,仿佛花中藏世界;望洞庭八百里之外,踏破几重云雾,依稀海上现蓬莱。这两者相比,同中有异,两者都描绘了芙蓉山的现实之景;可前者既有写景,又有抒怀,意境更壮阔,立意更深远,可谓豪放洒脱,壮志凌云。

当我们走过天梯,站立云雾山顶,太阳早已露出了迷人的微笑。环顾四周,群山迤逦,山下一切尽收眼底,与对面的锡杖山顶(海拔1400多米)痴痴凝望。真是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最顶峰上有一座纯石头打造的小寺庙,庙门上刻着一副对联“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真有一览众山小之雄,山高人为峰之势。

猛然想起明代李盛的《题芙蓉山》:遥望芙蓉似画图,巍然石壁赖支吾;几回欲识晴和雨,但看山头雾有无。今天伫立这绝顶山巅,放眼群山碧水,云蒸霞蔚,雾霭腾升。沐浴在阳光里,仿佛看到了洞庭之水从天际涌来,浩淼空旷,自由洒脱。如果能与仙霞为伴,以山鹊为邻,人世间所有苦难和欢乐都将浑然相忘了。

同类推荐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你是我梦里的得到与失去

    你是我梦里的得到与失去

    12个最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错过的故事,却也有新的相遇。千万网友力荐,在寂寞时必读的愈疗文字!当你觉得不能再相信时,生活总会给你小惊喜。包括人气网络名篇《离别时别回头》《热恋时我们都是段子手》《初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关于“暖读”:希望它是可以让你按自己的心情随拾随读的书;希望它是在你等车、排队、疲惫时陪伴你的朋友;希望它是在你开心或悲伤时想起的文字。“暖读”——献给所有时光中的私语者,献给有故事的人。
  • 永靖诗情

    永靖诗情

    本书内容包括:八臂观音、八盘峡水电站、吧咪山、白塔川、白塔木匠、白塔寺、伴客同游炳灵寺,归途口占等。
  • 跃上葱茏

    跃上葱茏

    本书作者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学者型官员,退休后仍坚持躬耕文亩,此书便是他近三年的散文随笔精选,共60篇。其中有对工作的思考,更多的是观察社会、品位人生之感悟,不乏史家智慧、学人襟抱、草根情怀。
  • 兼爱者:墨子传

    兼爱者:墨子传

    作家陈为人广泛收罗材料,迎难而进,撰成此书,别开生面地展示了墨子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相信广大读者会喜欢这部新的墨子传。——黄留珠《兼爱者:墨子传》汇集广泛学术资料,别开生面地展现了墨子的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较为完整和全面地展示了墨子学说的内涵和特征,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中可谓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盘斗天地

    盘斗天地

    人本有三魂七魄,天地各夺其二,故人生而魂魄不全。他要改变这一切,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失去的东西他一定要拿回来!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一路看着女儿泪尽夭亡,直到贾家覆灭,林如海方得以解脱重生。保住老婆孩子,一家五口幸福美满。咦,为什么是五口?林如海重生,林妹妹还会悲剧么?
  • 天仙娘子太惑人

    天仙娘子太惑人

    那日,他闲适慵懒,透过时空的光阴看见她。那日,她浴血奋战,踏过敌人的尸体走向他。她说,今生今世,你只我一人。他笑,不离不弃,至上天入地。本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大小姐,沉鱼落雁之姿的她却无法展颜一笑,日日痴傻,成了众人笑谈。原是能够君临天下的皇家血脉,两界骄子。而他却无奈隐姓埋名,背负重任,只等磨出利剑。本该是毫无相干的人,却从不信到信任,从毫无感觉到相濡以沫,从各自为营到相扶相持。对待他人的冷漠,战场杀敌的嗜血,却在目光触碰之时烟消云散。是追随彼此,此生不渝,还是放手分离,不闻不问?
  • 寄生魔兽

    寄生魔兽

    2029年,是人类向外星世界扩张的元年。在遥远的火星,美国科考船“天使之翼号”在一个平常的工作日突然被一种恐怖的外星生物袭击,全船只有中国人舰长王幸存并逃回地球。然而,随他一同归乡的,还有寄生在他身上的可怕怪物,从而在地面上掀起一场几乎毁灭全球的血雨腥风。
  • 诛佛纪

    诛佛纪

    我记得,我发过一个誓:“待我归来日,诸佛尽灭时”而现在,我在努力着我以前,名叫“孙悟空”而现在,我叫“明长歌”
  • 洪武

    洪武

    是打算打算打让他尔特热吧即可科技基金会和规范大多数的人提供风格
  • tf之温暖的时光,温暖的你

    tf之温暖的时光,温暖的你

    梦里的少年,不够深情,却足够美好;你有没有在正好的年纪遇到那个少年?在温暖的时光,遇到温暖的你;遇见你,终是最美的花开。
  • 花开盛夏凉夜时

    花开盛夏凉夜时

    程夏月:年少的我们都有自己轻狂的一面,回想过去,那年盛夏时我们还在学校的凉阴道里诉说着对未来美好憧憬,可是现在的我们却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美好时光。南木夜:曾经盛夏的我们是那么的开心,我牢牢记住了与你在一起的每一次你那倾城一笑,而你也对我依赖成性。当我再次回到你身边,曾经羞涩的一切都已变得陌生。
  • 净宗十三祖略传

    净宗十三祖略传

    净业正因: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四种属世善。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此三种属戒善。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四种属慧善。前二大小随人,此则唯属大乘。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愿,回向净土,皆得往生。
  • 人庐

    人庐

    生活是什么?在李守善看来,生活就是煮豆南山下,醉卧浮云间的平淡与真实。然而造化总是弄人,最简单的愿望总是遥不可及。李守善只是想做个普通人,然而几经周折,他还是不情不愿地入了修行。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事已至此,那么就要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