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又来江西开会,然后是登临两山——庐山和井冈山。2000年,我曾经来江西开会,也是安排两山的游览,许是时光荏苒,我竟然没有太明晰的记忆。印象中只是庐山会议的旧址和井冈山中一长串逝者的名字。我们依然过多地关注了“革命”的内容,却真正忽视了作为名山的真实含义。所以,我并没因来过而放弃这次用心感受的机会。
我们下榻的是全国人大休养所,其前身是一所法国学堂,共为六栋,欧式建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不过主体楼已经翻新,依坡而建,依然是圆底红顶白墙的三层别墅,前有一条小沟,有清流山泉淙淙淌过。毕竟是国家领导人疗养的地方,一条新修的马路十分洁净,沿途很少看见游人,给人真正“空山人寂静”的空旷。与会人员分住在主楼和阳光楼,我被分在阳光楼,因为正面向南,所以叫阳光楼。或许是优待我们“老少边穷西”的人民吧,我们陕甘宁青新西等贫困地区的人民都安排的是单间,这倒让发达地区的人民很是羡慕了一阵。
晚宴是在二楼的餐厅,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书“热烈庆祝《追寻庐山恋》杀青”,才知道中央电视台摄制组的驻地也在这里。开席了,发现摄制组的筵席远没有我们的丰盛,鸡鸭鱼肉生猛海鲜就不说了,我最喜欢的还是服务员添加的茶,清香可口,细腻滋润,水和茶均为上品,一问才知是庐山的上等云雾茶。酒是一种名叫“四特”的,装在褐色大肚瓷瓶里,猛然想起好像周总理盛赞过这种酒。我是西北人,酒量还算可以,加之年纪也还不算太老,喝酒也比较爽气,每每大家都喜欢对碰而饮,竟然是场场不醉,最后才明白,好酒不上头。
到了庐山,在领略山云飘荡,山泉叮咚,山风吹拂,山林呼啸外,也应该知道这第四纪冰川的形成,这寺庙亭阁曾经留恋的故人足迹,这散落山林间的别墅背后的故事,则这山云山泉山风山林便会簇拥我们超越汉阳峰,登上一般游人无法企及的境界,汇古今于胸中,展宇宙于眼底,邀诗仙以同游,招隐士而共醉,其乐之乐在乎眼更在乎心。日后纵是韶华易老,俗务缠身,只要稍有空暇,这超越凡俗的境界就会在心中悠然泛起,如风云之潇洒,似林泉之洗练,乐之乐弥久愈浓。
二
咫尺愁风雨,
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
犹有六朝僧。
庐山就是如此神秘,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即使身处其中也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的名山不计其数,很少有像庐山这样,单就它的名字就给人一种美感和亲近感。我不想探究和溯源庐山名字的由来,但“庐”应该做房子解释吧,或者说这座山就像一座房子,或者说山里有房子。我的猜想是,在古代,若远观庐山像一座房子,人们自然会有许多的联想,一定认为这山就是神仙的房子,那山上就一定有许多神仙,“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自然这座山是充满了仙气和灵气的。也许正因为人们认为山上有神仙,于是就有人追踪仙迹,隐居山中,期盼相遇仙人,而自己饥渴时也餐果饮露,时间长了,竟然也是一身的仙风道骨。其实这样的传统一直流传下去,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凭借着佛教和道教的兴盛达到了顶峰,庐山的文化浓度也在各名山中鹤立鸡群了。
说起庐山,有两个人是无论如何不能不提的,那就是慧远和陆静修。慧远是净土宗的始祖,他建东林寺在庐山弘扬禅宗教义,陆静修则修简寂观以弘扬道家教义。余秋雨认为这一僧一道驻足的东林寺和简寂观便成了此后中国文化的两个重要的精神栖息点。从文学气息上来说,慧远远远超过陆静修。慧远精通儒道释三家经典,风采飘逸,气度非凡,庐山因他起始东林,从此名刹叠兴。一千多年来,庐山南北有无数寺院,并有不少高僧在其间活动,时至今日,大多数寺院被毁消失,唯东林寺独存。该寺背依东林山,面朝北香炉峰,虎溪流水从门前潺潺流过,一排罗汉松高峨挺拔。寺内有神运殿、护法殿、聪明泉、柳公权残碑、李北海残碑等胜迹。寺院曾遭日寇毁坏,之前这一带竹树苍郁,松柏成阴,风景十分秀美。忽然想起当天(9月26日)正是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上台的日子,听说这家伙反华比起小泉有过之而无不及。心里有种莫名的愤慨,我辈后生也该奋发努力而图强了。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东林寺就开始修复,持续了几年,寺内古建筑已经修饰一新,整个寺院显得气势宏伟。
三
驻地的房间,每天都会送一份《浔阳晚报》,忽然就想起了“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句子,大概浔阳江就是如今的九江,或者真有一个浔阳江离庐山很近?
被文化浸洇着的庐山,其声名远播,仅仅靠慧远和陆静修这样的僧道是不够的,真正推波助澜的还是历代的文人墨客,白居易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小的时候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有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一直不知道江州是何处,这次来庐山才搞清楚,这位伟大的诗人被贬官到江州,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原来白居易是在京城长安做赞善大夫的,但在元和十年(815年),平庐节度使派刺客刺杀了宰相武元衡,刺伤御史裴度,发生如此大事朝廷竟然一片沉寂,白居易忍不住上书请求迅速捉拿凶手,却惹恼了早就对他不满的一些权贵,他们群起攻之,说白居易越级上书、抢先议论是蔑视朝廷,软耳朵皇帝一纸贬书将白居易逐出京城,原本是让他去任江州刺史的,但中书舍人王涯上奏说白居易不宜担任一把手,于是朝廷追回诏书,将其改为闲官江州司马。那时候的江西还属于荒蛮偏远地区,白居易被贬江州自然心情郁闷,凄清伤感,忍不住发出“天涯沦落人”的感叹,这种情绪很长时间挥之不去。随着年月日久,庐山的秀美风光和众多的人文胜迹使郁郁不乐的白居易心境渐渐恢复。就在写罢《琵琶行》后的那个秋天,他游览了东林、西林寺与山南陶渊明故居,青山碧水令他一见如故,仿佛远行客回到故乡。他临溪观鱼,绕寺寻花,闻鸟语,听泉声,流连徘徊,久久不舍,于是就有了“匡庐奇秀甲天下”之感慨,甚至动了终老庐山的念头。于是,诗人决定在此营建草堂,结庐为屋。现在我们看到的草堂,是后来新建的,平排三间,两室一厅,泥墙、石阶、竹帘,竹树拂窗,青萝漫墙,清溪映宅。室内陈放着四张木榻,两架屏风,一把漆琴,另有儒道释经典两三卷,一切都朴实无华。草堂外左前方是乐山的全身石塑像,诗人一手抚须,颔首沉思,仿佛在吟咏: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正前方有一水池,池中清萍荷叶漂浮,游鱼戏水,我想若无游人,此处将是何等的清幽静谧啊。想那诗人在此抚琴、品茗、习字、读书、吟诗,倦则出门林间漫步,或寻寺僧谈禅,又是何等惬意。在这里诗人一扫往日的阴郁,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奇文华章,为中国的文学添加了精彩的一笔。
四
草堂对面就是花径公园,石门古朴,眉刻“花径”二字,两侧有湖北隐士李凤高题写的“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楹联。进得院内,满是桃树,有两座五彩方亭。一曰“景白亭”,自然是景仰白居易之意。另一亭曰“花径亭”,亭下一方浅井,井中石上刻有“花径”二字,字体遒劲,一尺见方。此字究竟是何年何月何人所刻已无从考证,但导游说是白居易所写,许是误传,因为“花”字是简体字,唐朝时,“草头”是否可以这样写不得而知,等有机会问问宁大语言文字学硕士春雨吧。
花径亭旁有一块石头,上刻有白居易的《上林寺咏桃花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五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其实被称作“仙人洞”的地方很多,大概有僧道修炼的洞穴都可以称为“仙人洞”。不过,在众多的“仙人洞”中,名气当数庐山“仙人洞”最盛。我第一次知道“仙人洞”就是来自毛主席这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李进也即江青,当年她的那张庐山仙人洞照片是刊登在《人民画报》还是《解放军画报》的封底,其实我当时还是个没上学的儿童,并没有看出洞的样子来,但对那张照片依然有模糊的印象,说明江青的摄影水平还是很高的。也许就是这样的一点童年印象,第一次来庐山最惦记的就是“仙人洞”,但最失望的也是“仙人洞”。所有这些都因那首诗的影响,我并未以一颗公允而平常的心来对待之。
毛主席的诗的确影响深远,因为不来仙人洞,恐怕很少有人知仙人洞本称“佛手岩”。这是一座因大自然的风化而成的天然岩洞,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也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洞正中供奉的就是吕洞宾石神龛,名“纯阳殿”。洞口有“佛手岩”石刻,因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洞内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泉水浮空而落四季不涸,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石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形成一池。池旁石壁上刻有“天泉洞”,因泉水甘冽,千年不涸,被人称为“洞天玉液”。泉边有一副石刻楹联“山高水滴千年不断,石上清泉万石长流”,也难免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人对毛主席诗的歪解,唉唉唉,我也喜欢“乱云飞渡”嘛。
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临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轻巧。内供太上老君骑牛雕像。
由仙人洞左侧拾级前行,松杉挺拔,并列两旁。前一圆门,门外三尺处即是悬崖。岩壁间一石凌空突起,形如蟾蜍,名“蟾蜍石”。石隙缝中,有虬曲古松破石而生,是为“石松”。立于石上,似入云层之中,如离石而飞起,飘忽隐现,如临仙境。石上“纵览云飞”、“豁然贯通”等镌刻均出于名人之手,有画龙点睛之妙。
立足仙人洞,从谷口向远方眺望,一派朴实无饰、恬静秀丽的大自然风光。林云程在《佛手岩分韵》诗中写道:“洞杳琼浆冷,秋深林叶纷。霜钟流夜壑,雨刹挂青云。”他诗中写的是草木摇落白露为霜的深秋季节。在这个季节里置身仙人洞,更宜做飘飘欲仙的神仙梦。
六
很早就听人说到大天池,因为到天池看云和登含鄱口观日出,已成了庐山旅游者最为向往的事情。天池的后面建有一寺,据说和慧远有些关系,门前的一块牌匾上解释说天池寺又名峰顶寺,是慧远所建,但有关资料上讲,慧远建东林寺,而他的弟弟慧持在东林寺不远处建峰顶寺。不管是谁建的,后来都毁于兵祸。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下令重建,也曾兴盛一时,后又遭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近年新建的,和史料上气度不凡的“赦造大天池”相去甚远。寺前有泉水两池,池底有游人扔进去的硬币,有红色小鱼儿游弋其间,悠然自在。相传这是文殊菩萨用双手插石凿出的,面积不大,但有奇异之处,可预报天气变化,若池水沸涌泛泡,山下即云浪滚滚。范仲淹在其《天池寺》中记录了这奇异的“泉起云兴”的现象:“岳顶见仙池,神异安可度。初谓无波涛,云雷有时恶。乘此澄清间,吾缨可以濯。”我们去的那天天气晴朗,虽然没有看到这一神奇现象,当然,如果真有,也不过一种自然现象而已,不是什么神仙的作用。
含鄱口的名气在庐山是显赫的,仿佛它就是一个贵族,傲然独立于众景之中。和天池相比,含鄱口成名要晚得多,但它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也许它是庐山秀美之中唯一可称壮美的。含鄱口所在的含鄱岭位于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岭脊梁平成一线,宛若连接五老、汉阳二峰的长廊,长廊的豁口就是这含鄱口。站在长廊上纵目,浩渺的鄱阳湖尽收眼底,果真是“千里鄱湖一岭含”。含鄱口建有四柱三门的牌坊,中门上书“含鄱口”,侧门各书“湖光”“山色”。牌坊前后又建两亭,一曰“含鄱亭”,一曰“望鄱亭”。亭阁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和谐,对于含鄱岭风光是画龙点睛之神笔,经过这一点化,不仅丰富充实了风景点的内涵,而且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过含鄱亭,踏着松针铺径的甬道,登上岭中的望鄱亭,远眺鄱阳湖如一条银河模糊可见,观山色,听泉声,拂流云,仿佛误入仙境一般,令人心旌摇荡,不能自已。
山僧相约探幽微,
四月残红到处飞。
采药满笼云满袖,
行歌声里荷锄归。
这是我逛庐山时记下的一首诗,读来颇有韵味。逛庐山,无论走到哪里,总能看到一些文人骚客留下的诗篇。李白、苏东坡等人的名篇名句早已名闻天下,许多不为人广知的诗句也写得相当精彩,比如“采药满笼云满袖”一句,感觉特别贴切和神奇。眼下不是“四月残红到处飞”的季节了,九月的映山红已把所有的红色藏得沓无踪迹,但一树树或紫或绿、或小或大的秋果在风里招摇着,忍不住悄悄采几枝下来,倒也有“云满袖”的感觉呢!
俯首即拾的诗句,为庐山的山水云雾添了飘逸的文化流韵,加了深邃的思想内涵,多了厚重的人文底蕴。这时候,逛庐山的感觉像在读一本厚厚的书,读一行有一行的感悟,翻一页有一页的震撼。
然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庐山,源远流长的文化里最让我们记住的并不是这些,散落在山间的各式西洋别墅却能与庐山的山水树木寺亭楼阁完美地交融在一起,成就了庐山文化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双重价值。
庐山别墅,近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庭院静谧,小径幽深,泉石交鸣,精美典雅。每幢都宛如一幅瑰丽的水彩画,一件别致的工艺品,一首清新的山间田园诗。居高远眺,如同镶嵌在绿毯上的珍珠、玛瑙,星罗棋布地掩映、散落、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
这被称作世界遗产瑰宝的别墅,背后却满含着一段民族的屈辱历史。今天我们面对着如此精美的一栋栋小洋房,在欣喜之余略带一丝酸楚。自从1895年,那个叫李德立的年轻英国传教士在这里盖了第一栋房子后,帝国主义们就把这里当成避暑胜地,纷纷效而仿之,甚至一些富有的中国人也先后上山,在外国租界购地建房,截至20世纪20年代末,庐山上已有英法德日美意等20多个国家的别墅800多栋。
这些别墅风格各异,散落在绿树丛中,与四周的景色融为一体,和谐宜人。这是因为庐山别墅在建筑上都体现了三个特点:在坐落上,依山傍水,千姿百态,或隐约深林浓荫云雾萦绕中,或屹立在丹崖翠壑处,或坐落潺潺溪流边,小巧玲珑,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在建筑比例上,每栋别墅的建筑面积与园林绿地面积的比例严格按照1.5:10的标准执行,使得每栋别墅都显得庭院宽敞、静谧,十分优雅宜人;在用料上,墙体用石料砌成,以青灰色为主,屋顶用铁皮钉盖,漆成红蓝绿等色,显得与青山绿水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西方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相结合的浪漫主义风格,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