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31700000072

第72章 一场关于“饥饿、孤独、情愫”的盛宴——莫言的小说评析(9)

莫言也承认自己运气好,可是接下来,因为茶壶上的一个字,弟弟们闹了笑话。茶壶上刻着“天下第一関”,堂弟念“天下第一门”。六叔的儿子讽刺道:“好好看看,那个是门?好好看看是不是个门?”堂弟就问,不是门是什么?六叔的儿子正色道:“天下第一阁”。莫言一看就说,不是“天下第一门”也不是“天下第一阁”,老弟们,是“天下第一关”,这图案有点像山海关。他们不乐意了,满脸通红地说:

“这个造茶壶的,简直是胡闹。谁批准他写繁体字的?……三哥,你有什么了不起,你脑子没有多少空。上学时,我们作文比你好,就是运气不好,没碰上好机会,所以在家当泥瓦匠,盖房子,你运气好,就写小说了。”

莫言当然说你们也可以写啊,他们说:

“那玩意儿,胡诌乱扯,我们不写,我们要写就写元旦社论”。

故乡的隔膜

一个小说家,当他以记忆说话的时候,面对的又是一帮很少理解文学,甚至不看小说的人,他在乡村的身份认同就更尴尬,或者说,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来自故乡的隔膜。

1

莫言在小说里常常写到一些人物,这些人有的还健在,就不满意了,也没有那个精神高度理解小说,觉得莫言让自己出了丑,写死了或者丑化了。莫言不常在家,所以父亲就成了莫言的救火队员。这些人来到莫言家,或者在路上碰到莫言父亲,就会质问莫言。王文义是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人物,他当八路的时候做过一件糗事,麻湾那一战,冲过壕沟,有颗子弹在他的耳边穿过,他一摸,摸到了血,吓得把枪扔了就往回跑,边哭边喊“连长,我没有头了呀,我没有头了!”连长骂了娘,说你没有头还会哭,你的枪呢?他回答扔到壕沟里去了,连长就踹他一脚,自己冒着枪林弹雨把枪拿了回来。枪在那个时候是很珍贵的东西,丢一支枪要枪毙,缴一支枪会“立功”,王文义可以说被连长救了一命。在《红高粱》中,王文义还被莫言写死了,说他——

“被几十颗子弹把腹部打成了一个月亮般透明的大窟窿,那些沾带着肠子的子弹从余司令头上淅淅沥沥地飞过去。”

这也让王文义受不了,就发着脾气找莫言父亲评理。父亲说:

“写小说嘛,诌书咧咧戏,哪有真事?”

莫言回家,拎着两瓶酒去看他,他就不说什么了。《红高粱家族》里还有个孙五,就是给鬼子逼着剥人皮的那个,“孙五”村里的一个中学教师在酒席上指责莫言的父亲,说你们怎么能那样写人家呢?父亲说,儿大不由爷,莫言大了,写什么我不知道,你就让“孙五”找领导吧,让领导批评他,处分他。这让莫言很过意不去,一是觉得伤了家里人的感情,二是觉得父亲受人“巴数”(被人指责或者说不留情面的话)。

这些不理解其实后来都成了理解,或者说接受。一方面因为故乡的人越来越懂得什么是小说,另一方面,源自莫言的成名,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莫言到高密东北乡来,有学者、有外国人、有著名作家,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社会名流,这隔膜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近来,我在看迈克尔·杰克逊的采访录时,他说谎话说多了,人们就信以为真了。莫言有一点点成就,人家觉得是运气,多一些,人家觉得说不定真有两把刷子,再多一些,就承认了。莫言真牛。记得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记者涌进他在高密的家,要采访,邻里们听说了,也在议论,说莫言又为高密挣了光。时光飞逝,人们已经习惯莫言带来的荣誉,政府还为莫言建了“莫言文学馆”。当时,郭沫若先生有纪念馆,陕西的贾平凹、浙江的余秋雨都有家乡人给建了文学馆。莫言比劳伦斯幸福多了,劳伦斯在世的时候,故乡以这位作家为耻,而今,劳伦斯的故居是旅游的一景。

2

政府对莫言的待见,除了建文学馆就是修旧居了。文学馆建成了,修旧居,莫言家是万万不同意的。

要建文学馆的时候,莫言一家就反对过。管家的家风就是低调内敛,谦虚谨慎。何况,贾平凹也好,余秋雨也好,都被人诟病,网上一片反对声,习惯了谨言慎行的一家人不想主动招惹是非。为了建文学馆,也为了说服谟贤,任莫言研究会会长的孙惠斌劝解道,建文学馆不是建你们老管家的家庙,是高密文化界的大事。说“莫言是高密的,莫言是世界的!”这诚然是很有说服力的,于是,莫言大哥管谟贤就带着惶恐加入进来。我其实很不喜欢莫言大哥文中的一种态度,就是很官僚,喜欢把会长、秘书长、政协委员、国家督学、某某家挂在嘴上,这不是一个作家该有的态度,我想,这也许就是莫言是作家,而他哥哥不是的重要原因。

建立一个文学馆,我认为有必要,这可以记录一个作家的生活,也可以很好的把作家的研究资料留下来,给研究者一扇门。在理想状态下,这种文学馆最好民间来做,做出来的东西更接地气,让老百姓觉得亲切。如果官方来做,就给人感觉很政治。比如找人提个馆名吧,觉得王蒙很合适,原因呢——

一来他是国内外著名的大作家,是莫言的前辈;二来他曾经担任过文化部长,名位都适当。

我看到这里觉得可笑,小说家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怎么到了写馆名的时候,就成了“文化部长”了呢?为什么不说“前辈”王蒙或者“老师”王蒙?文章里还充斥着如“同志”之类的字样,我想,莫言大哥这一辈子都不会改了,作为经历过“文革”的人,他受的荼毒很到位。

我仔细看了看,发现毛维杰先生写东西更政治化——

走进莫言文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国家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题写的馆名镶嵌在大门上方的楼面上,很是气派。门柱上的楹联则是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的,上联是:“身居平安心忧天下”,下联是“神游东北乡笔写华章”。

我丝毫不怀疑贾平凹对莫言生在平安庄,北京家住平安里的匠心独运。但有些疑惑,贾先生这“对子”收钱了没有?反正贾先生写字好像是要收钱的。不知道,这作协啊、部长啊,对于莫言文学馆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作为人民的文学馆,找几个尽职守则的看门人或者服务人员就可以了,要那么多“长”?有必要吗?即便是提到贾先生,可以称“老友”贾平凹吗?

不能否认这些“长”们,为了这文学馆下了功夫。研究会秘书长——毛维杰。维杰先生六次上北京,得莫言书籍、资料、奖状、博士服、光碟等等。还多次派人去参观陕西西安贾平凹文学馆、陈忠实文学馆、河北孙犁文学馆、北京鲁迅文学馆、首都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冯德英文学馆等等,不禁想问,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

3

文学馆建立在高密一中,是学校一幢4层小楼改造而成的,免费对外开放,现在只有一二两层在使用,第一层是学生阅览室。里面有5000多册藏书,全部是莫言捐献的,“莫言每年捐3次书,这些书全部是他看过的图书和刊物、杂志,有的书籍上面还有莫言阅读时做过的标记。”毛维杰说,学校的阅读课就在这里上,“每本书都盖有‘莫言收藏’的印章。”毛维杰以前是高密一中的一名语文老师,后专门负责文学馆的工作,高密莫言研究会于2006年成立,共有30多人;2008年筹建,2009年开馆。

文学馆的第二层,分文学成就、成长道路、文学王国、故乡情结、文化交流等6部分展出跟莫言相关的人和事,馆内的综述颇有点“王婆卖瓜”——

“很多国际权威人士认为,莫言是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经考证,为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之后”。

话说回来,文学馆的确是研究莫言的一个好去处。倘你想研究生平,可以看到他不少著作和获得的奖项;倘你想对莫言做出评价,就可以看到评论家对莫言的夸奖,我找了找,反正都是好话,还有各种对联,我找了找,也没有批评,都是吉祥话;倘你想研究莫言的书法,这里有大量莫言的手稿、书信;倘你想研究莫言著作的版本,这里有各种版本的样书;倘你想研究莫言的对外文化交流,这里有莫言去世界各地的图片、演讲……你甚至可以在这里看到当年的“十八里红”。

心痛啊,一个文学馆,里里外外都有着政治色彩和好话,怪到莫言广泛地被人质疑共产党员的身份。恐怕参观完文学馆,再看看几位馆主的文章,就会发现,这种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我想,这个文学馆的东西,莫言还是少看吧,看久了就会自我满足了,在馆里转一圈,会发现莫言实在伟大得无与伦比。什么时候,文学馆里专门设一间“批评室”,就真的进步了。

我还是喜欢张大春的话——“千言万语,何若莫言”。你好,不需要多说;你不好,更不需要多说。时间会证明一切。

4

莫言没获奖的时候,政府就一直嚷嚷着要给莫言修旧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就喊得更紧了。不但要修缮莫言的旧居,连当年拍摄《红高粱》的石桥,村支书都想着怎样牢固牢固。莫言的父亲说:

“修了让人笑话,听说周恩来在世时,家乡人要给他修旧居,他都反对,我们这些小人物修什么旧居!”

就这样,莫言的旧居已经闲置了20年,莫言当年离开高密东北乡是21岁,加上一家人也是后来搬过来的,所以这旧居他也居住了20年。平时,这里很少人出没,很安静,屋后面就是静静流淌的胶莱河。因为“诺奖”,这里开始人山人海,记者们蜂拥进来,大门被开了又关。

大门上贴着一副褪了色的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院子里杂草丛生,另外有一片胡萝卜,萝卜很好打理,不用怎么拾掇就可以长得很好。墙的材质有很多种,或者是青砖,或者是土坯,处处体现着“有年头”的味道。屋子久无人住,难免霉烂,在一些地方贴了手写的大红“福”字,屋子里有个老式的灶台,墙角有桌,上摆着一台老式收音机、一个镜子、一个写有莫言故居字样的木牌子、还有一个白色大海碗。收音机是青岛的“海燕”牌,1979年莫言结婚的时候买的,价格是49.5元,这可是当时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镜子也是那时候添置的。当时,人口多,只能挤在这里,莫言女儿也在这里出生。管谟欣说:

“早前,西边也有2间侧房,东头是个猪圈。南面还有个厕所。但是现在这些房子都因年久失修拆掉了,只有正屋的5间房子现在保留下来了。……老房子是民国元年建成的,刚开始只有4间。后来发大水,房子被冲毁了。1966年的时候,我们家对老房子进行了翻新修缮,又加了1间……那个时候,我们一家10多口人都挤在这个房子里。”

屋内空空如野,我想只有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才会产生很多回忆,没在这里住过的人又能看到什么呢?不过是猎奇而已。所以,如果连放着杂物的西屋,都被很多记者认真记录下来,未免有些夸张。

政府屡次想修葺,都被莫言拒绝,旧屋一间,无人居住,何必劳民伤财?可政府可并不这样想,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否则后代会埋怨没有好好保护人文留念。我想倘开发成一个旅游区,像沈从文的凤凰那样,说不定还能造福乡里,要是单纯因为除了一个名人就歌功颂德,倒是大可不必。莫言的父亲说:

“他是从高粱地里走出去的人,通过自己的辛苦写作成名了。去年不同意修缮,今年拿了奖,同样不会同意。那样太张扬了,做人要低调。”

老父尚在,家里自然还是老父亲说了算,政府要修,父亲不让修,家里人决定自己修。只是,老屋用的东西都过于年久,比如盖房时房顶用麦草铺了三层,现在已无处可找。人不住,屋却留下了,只要屋子在,莫言就有一个可以接地气跟怀念的地方。

5

莫言在高密市南关天坛路26号还有一个旧居,这个旧居可以看出那时候的莫言不差钱,这大概也是莫言在作家们纷纷下海的90年代初,还坚持在山东老家写作的经济基础。据叶开介绍:

莫言写的很勤奋,有一个晚上写3个短篇小说的记录,整个学生时代他写了大约200万字,按照当时的稿费标准赚了6万块。上世纪80年代,万元户还能成为话题的时候,莫言的家底已经颇为殷实了。电影《红高粱》的获奖让小说《红高粱》的版权买到了国外,莫言拿的是美元。……莫言90年代初在县城买大房子的时候,中国老百姓还都没有买房的概念。

后来,定居北京的莫言把房子卖给了一个朋友,而今则被捐给了市政府,作为高密凤城艺术团和高密妇女健身协会的办公地点。1988年到1995年间,莫言在这个自建的房子里创作了《酒国》、《丰乳肥臀》等众多作品。其实,政府重视作家的旧居,其实是好事情,至少它想要保护一些人文的种子,所以无形中也给作家们提了点醒,善待自己的旧居,或者多少给旧居一些人文的色彩,无论出于何种考虑,只要多一点点文化的因由,就比在大街上多一个游戏机厅、KTV、商场强。

这处县城里的房子,相比莫言老家的旧屋,更少人来。一些和莫言相关的物品已经被搬到了莫言文学馆二楼,包括两张桌子、一个台灯、一把椅子和一台老式的电脑。毛维杰介绍,原来莫言曾经尝试过用电脑写作,后来他觉得不方便,没有手写得快,就又恢复了手写——

“莫言用笔写作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想让自己的手稿留存下来。”

同类推荐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李世民(名人传记丛书)

    李世民(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写了李世民如何从从战功赫赫的少年英雄成长为励精图治的伟大帝王的人生历程。他少年时驰骋于战场,所向披靡;成为帝王后,广纳贤才、收服四夷,开创了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终成为文武兼治的一代圣帝仁君。
  •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平民总统”林肯(1809~1865),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深受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从平民走向总统后被暗杀,其传奇的一生熠熠生辉中伴着无数常人不及的坎坷与曲折。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热门推荐
  • 上古世纪之太初之光

    上古世纪之太初之光

    一切都归结于一场战乱,又或者冥冥中早已注定。神与英雄早就站在背后,命运又该如何去掌控。原本柔弱而安于和平的玄吉,在目睹了一次次的灾难后,终于选择了反抗。也许有一天,诺伊女神将不再流泪,也许有一天,太阳的光辉将重新照耀整个人间。阿蛮,那时候,我不需要谁来记住我。能跟你在都市之塔的瞭望台上看吉祥天的夕照,就是玄吉最大的愿望。
  • 噩梦女神

    噩梦女神

    ‘夭寿啦!杀人啦!’这是胡兰在睁开眼听到的第一句话,伴随的是噩梦的开始,却让她有种如鱼得水的感受。抢夺资格证,入住第八空间,完成世界任务,获得噩梦传承,发现系统的漏洞,点点积攒,只为最后爆发的时刻。真正的较量,即将酝酿完毕,第八空间真正的主人,终会出现,所谓利用系统变强大,也不过是一场谋算天地的阴谋。那她,就要化身噩梦,看看谁与争锋!------------------------
  • 杀神炼狱

    杀神炼狱

    云天重生。他唯一的目的,是宰掉林七玄。这个人逼死了他最好的兄弟。然而,这条路注定充满了血雨腥风。他要一个人……掀翻掉这整个世界!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火影里的全职猎人

    火影里的全职猎人

    某人穿越成火影里的天天之后的故事,还乱入了全职猎人—。—
  • 异世之古武者

    异世之古武者

    意外的穿越,魔法斗气的世界,剑法对斗气,古武对魔法又会对撞出怎样的火花,且看一代古武者如何横行异界。
  • 倾城王妃休想逃

    倾城王妃休想逃

    他是众所周知的病秧子王爷,她是街知巷闻的隐藏版宰相府千金。“轩辕澈,你的病是装的对不对?”“王妃,你的温柔贤淑也是装的对不对?”一朝穿越,嫁了给个体弱多病的王爷。他们斗嘴,吃醋,却一直躲避对对方的感情,直到被奸人所害,他杀红了眼,只为替她报复;她放弃一切,只为回到他的身边。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跨过千年的相识,相知,与相恋,究竟能不能抗衡冥冥中注定的天意,让他们回到彼此的身边,还是永久的分离……【小片段一:“王爷,不。举是病,得治!”某王爷笑得一脸痞意,挑眉,“本王有病,那就由王妃来治,可好?”】一对一甜宠文,男主无限深情,欢迎进坑~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本书正是以“你在为谁工作”为切入点,从员工的角度,逐层分析“工作是为了自己”这一简单的工作哲理,并且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如何去“为自己工作”的工作方案。希望能对所有读者,尤其是陷入工作泥潭、正在寻找工作意义的读者带来帮助,找到自己的职场位置,拥有一个快乐、充实、成功的职业生涯。
  • 坠城

    坠城

    几个大学生,在无意间目睹了一场看起来是谋杀案的事件后,生活便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变了样。随着诡异的危险一次一次袭来,他们才恍然意识到这不单单是一场谋杀。它所牵扯出来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丧尸病毒这一样......
  • 复仇女帝

    复仇女帝

    她只活了一世,却历尽了别人的三生,一生痛,一生苦,一生甜。第一生,她是相府嫡女,地位崇高,却被所爱之人背叛。第二生,她为杀手,她没有名字,她的世界里只有她的主人,那个她本就不该爱上的人。她为了他半生戎马,收服天下。战场上,他却一只利箭了结了她一生年华。老天有眼,让她被人救下。待她归来,她不再是她。第三生,皇图霸业,傲视群雄,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