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31700000031

第31章 一种属于土地的归去来——莫言的生平(24)

第二个外景地是高密县南部据城河镇的泊子村,村南是一片沟壑纵横的丘陵。在这里种了50多亩高粱,基本上拍摄一些大场面,如群众演员600多人扮演百姓,县文化剧团30多名男演员饰演鬼子,“罗汉大爷”被扒皮就在这里,百姓被逼着来到杀人现场也在这里,拍摄完毕,几乎50亩高粱都被踩倒,自然是颗粒无收。第三个外景时在高密西南王吴水库岸边的一个农户家。张艺谋把这家农户改成烧酒作坊,基本上是照搬的高密大洼“大槐树”牌的白酒作坊。后来,为了拍摄需要,张艺谋又在银川市郊镇北堡搭了另一个造酒作坊。后来又加了第四个地方,就是高密西部峡山水库,当地村民在水库边上种了一些高粱,地很肥,高粱自然长得好,就在那里拍了“炸军车”、“我奶奶死”等戏。

电影的演员也是张艺谋精挑细选的,姜文那时候刚刚和刘晓庆演完《芙蓉镇》,算是有了一定的名气。巩俐呢,还是个只拍过一个电视短片的大二学生,巩俐算是标准的山东传统美女,“上宽下窄满场脸,浓眉大眼高鼻梁”,还有十几个配角,来自五湖四海,加上在高密找的一些,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形象土,年龄不限。”

2

1987年夏天,《红高粱》在山东高密开拍了,当时订的名字是《九九杀青口》,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一是因为高密村里每逢九月初九开始烧锅做酒,二是“青口”就是有着“青纱帐”之称的高粱,“杀”自然就是指的日本人的残暴行为。分镜头剧本《九九杀青口》中,颠轿、野合、最后杀鬼子的戏扭合在一起,放大了传奇性,莫言说,当时他看过导演工作本,觉得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都被删掉了,剧本里的东西,莫言觉得不精彩。看完样片,莫言才觉得震撼,觉得有强烈的色彩冲击,认为自己的文本对“红色”有很多渲染,而这定然给了张艺谋很多启发。后来,片名改成《红高粱》,没有人否认,那时候的张艺谋是个充满激情和才华的导演,才有了把小说精神高度提升的电影《红高粱》。

张艺谋和他的电影给高密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艺谋以前是干摄影的,现在当起导演来,一点也不含糊。电影要赶进度,主要是怕高粱成熟,一旦成熟就失去了青纱帐的韵味,整个摄制组进入戒备状态,起早贪黑,饭无定时,为了赶时间,导演亲自上阵,搬器材,换位置。围观的百姓说,“不是个活”、“有孩子不让他干这个”。

影片伊始,就是“我奶奶”出嫁的戏码,这场戏,最有特色的就是颠轿。电影中的喜轿就是高密传统的轿子,情形也跟过去差不多,就是抬轿子折腾新娘,要是夫家和娘家给的赏钱不够多,新娘子糟的罪就更多了,颠哭了、颠吐了是很常见的事情。而轿夫在路上跟新娘子插科打诨也是常见的。

老谋子这个陕西人,对黄土有着天然的喜爱,所以当时剧组拉了十几卡车黄土,铺在路上,拍摄的时候,在演员后面用铲子扬。即体现了巩俐的风尘仆仆,又体现出高密的韵味。莫言说:“这个情节在我小说中也是浓墨重彩,张艺谋又夸张了。”拍这戏之前,演员们先体验生活,就是巩俐坐在没穿轿衣的轿子里,轿夫和吹鼓手穿着破破烂烂烂的衣服,抬轿子,整个过程中,一帮光膀子的光头男,每个人都是苦哈哈的,因为日头实在毒。还偏偏要晒那么黑,为了晒黑还特别去游泳,除了晒黑,就是锻炼身体。巩俐呢,为了拍戏她每天做的事情就是3件事,坐轿、骑驴、挑水,坐轿是左右颠、骑驴是上下颠,这样一天下来滋味如何呢?巩俐用微笑回答了,可见当时的小姑娘日后能成名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她很能吃苦。

3

《红高粱》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酒了,“我奶奶”要嫁给的麻风病人,家里就是做酒的,另外,酒也成为“我奶奶”和“我爷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酒还连接着罗汉大爷,酒还是莫言熟悉的邻居单家的营生,可以说有着天然的亲切感。莫言说:

“村子里就有3个酒作坊,每到春节的时候,就有许多车来拉酒,那时候满村里到处都散发着酒香。”

电影中的“十八里红”酒闪耀着红红的颜色,丝毫看不出小说中的酿酒的秘方是一泡尿。其实,莫言早就有言说,高粱酒不可能是红色的,只能是透明的。的确,又不是山东的红葡萄酒,怎么能是红色的呢?电影中详细展示了酒的酿造过程,“我奶奶”还忍不住下手自己尝试一番,我也见过酿酒的过程,看着酒慢慢出来,尝一口,甘甜辛辣,就打从心眼里觉得奇妙,酒糟堆在一起,看到米的精华都进入那些清清的酒中,就忍不住感谢上天的馈赠。电影还展示了“敬酒神”的仪式,赤臂的壮汉们把酒喝完,然后把碗打碎,体现了山东高密人的豪气,也就是有这这样豪气的人民,才会在“罗汉大爷”死后,连“我奶奶”这个女流之辈都会说出“给罗汉大叔”报仇的狠话。

“我奶奶”的扮演着巩俐给张子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演员生活基地是高密县王吴水库管理所,张子照在这里认识了巩俐。当时,他去给演员送锻炼身体的单杠,其实就是两节一米多长的自来水管。张子照在张艺谋的引见之下认识了巩俐,巩俐一笑还有两颗动人的小虎牙。张子照初次见面就献了殷情,说巩俐长的像“山口百惠”,巩俐既高兴又娇羞,那时候的巩俐并不健谈,说不上几句话,就以微笑结束了。小说中的“我”是由小演员刘继扮演的,是个西安的小演员,他和巩俐这个戏中的“娘”形影不离,到了戏外,他见到巩俐也叫“娘”,巩俐也答应,巩俐还从北京带来一些小点心来贿赂刘继,刘继拿着那些小点心显摆道:这是俺娘带来的。

拍摄中,1987年暑假,莫言回去看过一眼,很多人都赶这个虚热闹,但都失望而归,拍电影一点也不好玩,半天拍不出一个镜头,莫言带着自己的女儿看了一眼,就没再管这个事。不过,莫言倒是认为那高粱种的太少,因为干旱,长得也不好,拍出来也“捉襟见肘”。

4

1988年春节期间,当莫言在高密东北乡的供销社仓库写作的时候,在供销社工作的一个堂弟,拿着一份报纸说,《人民日报》副刊整整一版——《<红高粱>西行》,说的是电影《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获奖的经过,“这是中国第一次在世界三大电影节上得奖”。他回北京之后,在火车站,就听一个小伙子吼:“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那时候,满大街皆唱这东西,甚至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但他走进演讲的会场,听众们唱的就是这首“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一声吼,其实代表了老百姓的心声,莫言那一代人,从下生起,就被教育谨言慎行、看脸色行事,《红高粱》这种粗野的艺术风格,跟姜文用他并不专业的嗓音大吼“妹妹你大胆往前走”一样,都成为压抑的释放。

《红高粱》之后,老谋子不断变化着他的合作对象,莫言认为,老谋子好的电影都是从小说改编的,比如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刘恒小说《狗日的粮食》的《菊豆》,改编自余华小说《活着》的《活着》,改编自陈源斌小说《万家诉讼》的《秋菊打官司》……一旦老谋子想要抛开小说,自立门户的时候,他的故事就苍白了,他变得不再追求思想和艺术,也不去展现自己的人生理念了,只是他在商业票房上,常常满载而归。莫言说:

“不同的是,早年他在官方舆论的批评声中成长,如今他在民众的骂声中赢利。”

莫言对于电影改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就是“一部长篇小说改编成一部电影肯定要放弃很多东西”。小说里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可时间一般就有90分钟,也就是说,“小说改编成电影,实际上是一个选择的艺术”,莫言心目中的小说人和物,到了电影中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我奶奶”,莫言觉得应该是个比较丰满的中年妇女,可巩俐那时候就是个小姑娘。高粱是红的,电影中是绿的,高粱酒是白的,电影里是红的。这些细节的差距也挡不住精神上的契合,小说里面“那种张扬个性、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传达了出去。

漫长的电影缘分

莫言通过《红高粱》“触电”,这是开始,远没结束。老谋子就和莫言有过几次不成功的合作,比如改编自莫言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的《幸福时光》。这电影之前,还有被弃用的几个剧本,都是老谋子这个念旧的人想要和莫言叙叙旧,再合作一把。

1

90年代初,老谋子找到莫言,说想要一个大场面的农村题材剧本。莫言说,大场面肯定要和战争相连,老谋子说,不想拍战争,莫言说,那就水利工程吧,“文革”时期兴修水利,十几万农民在一起,“几万辆独轮车,几千辆马车、拖拉机、老婆、孩子齐上阵”,这场面不够大吗?老谋子说,他可调动不起这么多农民。莫言就说,自己在棉花加工厂做过,三年呢,每次到了棉花收购,人们就排起了长队,马车、小车、合同工,各种职业的人,而且这厂里的工人也被加工了,来的都是有门道的,思想汇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绝对天翻地覆,何况还能恋爱呢?在雪白的棉花上恋爱,在棉花垛里挖出通道恋爱,还可以争风吃醋,建立家庭,还有工伤事故……莫言觉得:

“我当时替张艺谋想,你拍完一个鲜艳火爆、张扬狂放的《红高粱》,接下来拍一个苍白的、冰冷中含着温暖的、压抑的《白棉花》。”

这是多大的反差啊。老谋子那时候也觉得很好,况且他也在棉花加工厂做过活。还嘱咐,别写成剧本,他要小说。莫言可不这样想,他不自觉地把主角想象成巩俐,情节想象着张艺谋怎么拍,尽管张艺谋从来没说让巩俐演主角。写完草稿后,莫言拿给张艺谋看,老谋子说,现在不让拍“文革”,另附上伍佰元,作为酬劳。莫言知道这是委婉的借口,要是想拍,可以把背景改成抗日战争,日本人收了棉花要加工,工人们在里面搞破坏,或者偷偷运给八路军,不是很好嘛?可是,老谋子就是没拍。莫言至今还认为这是张艺谋的一次失误,如果拍了《红高粱》再拍《白棉花》,应该是很大的艺术成就。

后来次剧本被周晓文看重,要拍,他从母亲那里借来了3000元,把版权买下了,莫言颇为感动,可还是没拍成。再后来,就让台湾导演买去拍了。

几年后,老谋子又找莫言,这次想拍楚汉战争。莫言就写了《英雄·美人·骏马》,这次是投资方的原因,也没拍成。这个题材被香港的一个导演拍了,老谋子再没拍过,莫言以为,他看过的关于“楚汉战争”的电影都没自己写得好。这本子也没浪费,被莫言改成了话剧《霸王别姬》。

2

1999年,老谋子找到莫言,说自己在北京飞去上海的飞机上看上了《师傅越来越幽默》。莫言就问,你对什么感兴趣,是反映的社会问题呢?还是工人下岗?老谋子说,他对破公共汽车在荒凉的小山包上,对那冷僻感兴趣,就让莫言改,莫言就说,你自己改吧。老谋子就找到了鬼子,鬼子那时候在广西风头正劲,但改完之后,作品就已经面目全非了,莫言表示理解,在影视改编上,他总有分外的宽容。老谋子就让莫言给意见,莫言给了16条,比如,鬼子在剧本里加了一个盲女,一群好心人伪装成顾客,来光顾她,大家都是活雷锋。莫言就建议这个设计成复仇的故事吧——

“盲女瞎了,但是听觉、嗅觉极灵敏,盲女实际上是利用她的嗅觉和听觉寻找杀父仇人。”

给人按摩,变成了寻找杀父仇人,莫言觉得这个很有看头,但都被老谋子否定了,理由是广电总局通不过。

2003年,莫言跟霍建起合作过电影《暖》,那电影的原作是小说《白狗秋千架》。当时,霍建起改编了湖南作家彭建明的《那人那山那狗》,在日本走红,而莫言的小说在日本也比较畅销,日本投资方就想让这两个人强强联合,选了小说《白狗秋千架》,这小说是80年代中期,莫言在川端康成的《雪国》里找到的灵感:

“一只黑色壮硕的秋田狗,站在河边的一块踏石上舔着热水。”

这给莫言带来画面感,于是有了小说《白狗秋千架》,小说的第一句就是:

“高密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匹纯种。”

这也是莫言第一次提到“高密东北乡”、“纯种”的字样,从此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成了“高密东北乡”的国王。或者因为这点“相同”,莫言的这篇小说被日方看重,想拍成像《那人那山那狗》一样的文艺片。霍建起也同意,就向电影局报拍吧,结果,有个官员不待见,估计那官员对莫言的小说本身就不待见,奈何日方一直坚持,霍建起的口碑也不错,电影局终于答应了,顺便提了很多修改意见,莫言觉得这些意见都可以接受。比如《红高粱》里,男女主人公是在高粱地里恋爱,可《白狗秋千架》是让主角在在高粱地里生一个不哑巴的孩子,这当然不会被同意拍摄。况且,主人公是独眼,带着四个哑巴,这很有损中国残疾人的形象啊,怎么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么多残疾人呢?

同类推荐
  •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

    本书描述了撒切尔夫人的少女时代、大学生活和政治经历,展示了她的思想倾向、性格特征和个人癖好,并触及了福克兰群岛之战、香港问题、美国轰炸利比亚等重大事件。
  •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她勇于摒弃古典芭蕾,创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门类;她勇于藐视婚姻,向传统道德观念发出了挑战;她勇于承受磨难,亲生孩子离她而去也没能击垮她;她是一个特立独行、要求绝对自由的精灵。邓肯所承载的文化矛盾与内心的情感纠葛,非同一般,人们很难理解她是如何将苦难转变为幸福的驱动力,使苦难变成创作的源泉。本书就是这位艺术家的自传作品。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在多灾多难的生活中抗争坎坷命运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令人震撼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部艰辛而多姿多彩的奋斗史。
  •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史玉柱的坎

    史玉柱的坎

    坎坷、困境,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过,史玉柱所经历的坎坷之多、困境之险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他以4000元的投资,在短短4个月就赚回100万,又因巨人大厦资金匮乏而在一夜之间从中国首富沦落为负债2亿多的中国“首负”。即便这样,史玉柱并未气馁,而是举债进攻保健品市场,黄金搭档一炮而红,而他马不停蹄地进军网游领域的举动更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史玉柱,他曾被无数创业者誉为创业天才,是许多企业家眼里引以为戒的失败者,更是众人眼里的“逆袭英雄”。他抛开“负翁”的阴影,再次创业,抢占保健业市场、进军网游领域,成为身价百亿的商业奇才。他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哪些辛酸、坎坷,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 蒋介石传

    蒋介石传

    蒋介石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中国国民党历史上的中心人物。中国大陆对蒋介石的研究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自80年代以来,拓宽了研究领域,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蒋介石研究领域里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与不足。杨树标老师通过多年积累,修正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些缺陷和偏差之处。可以说,这是一本真实再现蒋介石生平的历史书,适合众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
热门推荐
  • 腹黑王子的冷漠公主

    腹黑王子的冷漠公主

    她林羽梦为了认为的真爱不惜放弃自己的千金身份,但却是因为权力、金钱让心爱的男人背叛了她。待她恢复了身份杀负心汉、灭绿茶婊,又开始了自己心的生活。换名字,迎来了新的身世,她又能否换来新的感情,还是又是一场背叛。当她华丽蜕变,再次来到他面前,又会怎么办。当最后,她决定与真心对她的人在一起时,意外又发生了。她,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究竟是圆满的结束,还是另一一场纠纷的开始。
  • 皇冠恋人星光馆

    皇冠恋人星光馆

    男女主角的性格以及成长环境、地位都截然不同,通过描绘个性及社会地位迥异的男女主角之间的冲突展开故事,让作品更有看头。全书行文流畅,情节曲折,农场动物们的出境让作品更是让人觉得新奇可爱,相信本书会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们的喜爱和关注。
  • 梦天传

    梦天传

    偶然间得到了一个东西,一切变得不平凡。醒来是一个世界,梦中又是一个世界。庄周梦蝶,今日我梦仙。到底何为真假,何为梦,何为真?神秘的地仙界,万年前的昆仑神墓,消失的文明,梦中鸿蒙,现实洪荒,当鸿蒙破灭,洪荒重启,两者相碰,结局怎样?....本文后期爆发,前期铺垫。
  • 斗逆

    斗逆

    星斗大陆衍生三界——阳生界、冥阴界、幻魔界。一个没落的家族,一个命运多舛的少年,天意弄人、命运捉弄,天道苍穹又该如何奋起?莫欺少年不得志,莫以年少不图强!纵然天道苍穹不可撼动,也要逆天而行!就算命运劫数无法改变,也要斗转乾坤!此一生,唯有斗逆!
  • 长生不老传

    长生不老传

    猥琐的男猪脚,离奇的追踪?离奇的穿越?离奇的年代?离奇的事件?离奇的人物?穿越后拜老子为师?长生之谜?历史究竟向我们隐藏了什么?更多的谜团将为你在本书揭开,希望大家喜欢。求收藏,求推荐。
  • 极品雷魔

    极品雷魔

    一位送快递的二货青年在运送快递是大声高歌,没想到天空中落下一道闪电,直接披在了他的身上。身旁的快递包裹也不知道烧成什么样子了。再等他醒来时自己已经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伟大的雷电魔王诞生啦!!!!
  • 史上大杂烩

    史上大杂烩

    有个身为宫廷乐师的祖师,陈文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前辈的本事传承下去。学习、演出,到四五十岁的时候成为德高望重的古琴演奏家,而后收徒。他是这么想的。可事情一开始就跑歪了。一副老君出关图,连接着不知名的世界。时不时地,打里面冒出许多让人脸红心跳、手脚发软的人物。“子期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好一对cp。“这就是仙界!?朕定要重建大秦帝国,传至万世。”您还是去骊山里面歇着去吧。“大风起兮云飞扬。”这老流氓,咱能先收敛下那对眼睛么?喂喂,你没看人男朋友开始撸胳膊了?陈文觉得好累……好想死……
  • 乱世凤凰劫

    乱世凤凰劫

    一场不为人知的交易,毁了流萤的一辈子,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一场乱世突如其来,流萤看清楚了每个人的心思,却唯独没有明白自己的心意……凤凰劫,一场离殇,半世荒凉,谁才与她执手之人,陪她看尽红尘万丈,沧海桑田……
  • 这个总裁我买了

    这个总裁我买了

    此文宠文当然也是可爱的总裁文此文有雷不定期更新爱我请收藏么么哒
  • 茅山道人捉鬼记

    茅山道人捉鬼记

    一个传承了茅山道术的少年,下山历练,经历了各种灵异事件,千年老尸,吸血女鬼,无头骑士……管你来什么,我全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