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31700000003

第3章 一捧拷问时间的乡土——莫言的意义(3)

连吃的人都觉得够了,问还有多少道菜,小姐说,还有二十几道吧。这样看来,吃此时就成了一种累赘,一种奢靡。

《酒国》中,李一斗的岳母在烹饪学校上说的一番话,可以一探究竟: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迅猛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已经不仅仅是为了饱腹,而是一种艺术欣赏。因此,烹调已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同时还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一个合格的烹调家,应该有一双比外科医生还要准确、敏感的手,有比画家还要敏锐的对于色彩的感受,有比警犬还要灵敏的鼻子,有比蛇还要灵活的舌头。烹调家是诸家之综合。与此同时,美食家的水平也愈来愈高,他们口味高贵,喜新厌旧,朝秦暮楚,让他们吃得满意井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刻苦钻研,翻新花样,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关系到我们酒国市的繁荣昌盛,当然也关系到你们各位的远大前程。”(第六章三)

而莫言所要做的就是对这样一种生存现状的反思,“五四”以来,人们渐渐习惯了对于民族生存现实的批判,但往往忽视了反思,特别是在我们对于“吃”渐渐精细的时候,其实“粗糙的”是我们渐行渐远的“担待”,我们仿佛已经没有对于食物的顶礼膜拜,没有节制,我们究竟怎么了?就是莫言在《酒国》里带着疑问的理性回归。

即便理性开始回归,但人们始终存在一种害怕,就是害怕面对自己因为非理性犯下的过错,于是莫言为这些人找到了一个借口,就是所谓的“妖精现实主义”。一方面写“妖精”本身就是民间传说这种“文化之根”的变体;另一方面,“妖精”不是凡人,就不必负责凡人的世界。莫言在《酒国》中有言:

来信收到。大作《神童》读毕,那身披红旗的小妖精搞得我心惊肉跳,数夜不得安眠。老兄这篇小说语言老练,奇思妙想层出不穷,鄙人自愧不如也。如果硬要我提意见,倒也可以敷衍几句:譬如说那小妖精的来历不明,不符合现实主义的原则啦,文章结构松散,随意性太强啦,等等,不足为训。面对着阁下的“妖精现实主义”,我实在是不敢妄加评论。(第三章四)

3

我以为《檀香刑》是90年代的莫言对于“寻根文学”的一次回归,是“寻根文学”得以生存的一处难得的“伊甸园”。如果说80年代的人们试图用传统文化唤醒人们思想的根由意识,那么90年代则是对于“文化之根”走向民间的集中回应。尽管在80年代,莫言还没有能写出这小说的能力,但到了90年代,莫言诚然已经掌握了方式,并且让他的“猫腔”(茂腔)实实在在进入自己的小说。在《檀香刑》的后记中,他称:

“后来我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对猫腔的爱好被繁忙的工作和艰辛的生活压抑住了,而猫腔这个曾经教化了高密东北乡人民心灵的小戏也日渐式微,专业剧团虽然还有一个,但演出活动很少,后起的年轻人对猫腔不感兴趣。1986年春节,我回家探亲,当我从火车站的检票口出来,突然听到从车站广场边上的一家小饭馆里,传出了猫腔的凄婉动人的唱腔。正是红日初升的时刻,广场上空无一人,猫腔的悲凉旋律与离站的火车拉响的尖锐汽笛声交织在一起,使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我感觉到,火车和猫腔,这两种与我的青少年时期交织在一起的声音,就像两颗种子,在我的心田里,总有一天会发育成大树,成为我的一部重要作品。”

李陀的有个观点一直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一个精辟的文化内涵:

“把学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所有的成就和对文学的认识,建立在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上,而且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产生一种本民族的新文化。”

莫言也在讨论“猫腔”的时候说:

就像猫腔不可能进入辉煌的殿堂与意大利的歌剧、俄罗斯的一芭蕾同台演出一样,我的这部小说也不大可能被钟爱西方文艺、特别阳春自雪的读者欣赏。就像猫腔只能在广场上为劳苦大众演出一样,我的这部小说也只能被对民间文化持比较亲和态度的读者阅读。

一则,莫言内心很清楚自己的《檀香刑》不是什么阳春白雪的大作,但在文化内涵上,意大利歌剧、俄罗斯芭蕾舞都是他们自己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或者,莫言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想通过《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金色哲学,《酒国》中的史料遗存,来探寻文化之“根”,到了90年代末,他已经不需要一个辉煌的殿堂了,他只需要一个广场,用自己嘶哑的嗓音高声朗诵他的“猫腔”,就像小时候,他用自己的耳朵来阅读,他喜欢那时候的韵文,喜欢评书高手们戏剧化的叙事手段,也喜欢那些“流畅、浅显、夸张、华丽”的叙事效果。这种民间说唱,早就跟他的生命和在一起,他还称:

在小说这种原本是民间的俗艺渐渐地成为庙堂里的雅言的今天,在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压倒了对民间文学的继承的今天,《檀香刑》大概是一本不合时尚的书。(后记)

尽管不合时宜,他还是想要撤退到生命的原初,即便有了《檀香刑》,他认为还撤退得不够。

韩少功常常想一个问题,“绚丽的楚文化”到哪里去了?我担心莫言在想这个问题——酷刑文化从何而来?底线在哪里?

《檀香刑》的确是在书写酷刑,而且又属于酷刑的“虐待美学”,这比暴力美学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日本在1985-1990年之间也在进行自己的豚鼠电影实验,极端血腥、暴虐,这之后,仿佛经历过一种反思,开始逐渐正常起来。在我们看来,日本仿佛是一个神奇到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民族,这个民族可以将“虐待美学”发挥到极致,或者因为亚洲文化的根源在中国,那些借走文化之根的民族难免有失偏颇,难免在尺度上没有底线。可仔细想想,日本人只是拍了电影来展示这种虐待,古代的国人在面对阎王闩、凌迟、檀香刑这样公开的虐刑是什么样的心态呢?莫言试图探讨这心态,因为2000年后,我们开始走向无底线的“虐”,没有任何文化可以去束缚我们,关于“仁”的儒文化似乎已经消失了。也就是说,山东作为孔夫子的故乡,究竟还有没有人去理解“仁”?究竟还有没有人把人性中的正面基调一点点拆解开来看?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伤痕文学”也好,“寻根文学”也好,都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反思打开了一扇门。

二、“乡土小说”之貌

(一)乡土源流

“乡土小说”的源流,甚至可以追溯到整个农业时代的源头,即初民文化时期。有农业文明的存在,便有“乡土小说”的印记。中国的“乡土小说”当然也是世界“乡土小说”的一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看,工业革命之前的农耕文明往往是“田园牧歌”,工业革命后,“乡土小说”有了工业文明的参照,就体现出了“风俗画”式的描写和“地方色彩”。毕竟工业文明的侵袭下,乡村的保留才会显得非比寻常。这种参照作用下,奇特的乡村生活更能取悦读者,读者在看小说时,会被这些土色土香,充满陌生色彩的叙述所吸引,所以,19世纪20、30年代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乡土小说”出现了。

1

丁帆认为,美国南北战争后出现的“乡土小说”有一个较为中肯的定义:

“它着重描绘某一地区的特色,介绍其方言土语,社会风尚,民间传说,以及该地区的独特景色。”

“地方特色”与“民俗画面”奠定了各国“乡土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在“乡土小说”的描述中,只有深味一地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才会对风情表达的最准确,也最地道。就像我们看外国人写的中国,觉得是一股儿外国味儿,而外国人看来,就是一股儿中国味,就像在南方吃馒头,北方人觉得面包一样的白面团怎么能是馒头呢?南方人觉得这就是北方馒头。

所以,想要把“乡土小说”写出地道来,就要对于那种地方足够熟悉。或者,面对足够熟悉的土地,才会把种种想要尝试的主义发挥出来。比如一度流行起来的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生活,库珀的“边疆小说”等,以及19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真实主义,法国文学则有巴尔扎克针对现实的“人间喜剧”,莫泊桑的冷峻,左拉的浓郁乡情,20世纪以后的现实主义等各种思潮,都以“乡土小说”为载体,在莫言那里被论者对比使用的“拉美魔幻主义”也是拉美文学对乡土与魔幻的结合。

中国的“关于乡土”之小说的历史转折出现于“五四”时期,白话小说的探讨与推崇也在寻找一个载体。中国至今也是农业大国,农村生活,地方色彩自然也是最好的载体中。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是一篇乡土小说,鲁迅的鲁镇构建了中国作家第一个乡土堡垒。莫言说,鲁迅的《铸剑》里包含了很多元素,黑色幽默,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足见,他看过鲁迅,也会不自觉地贴近鲁迅的小说。

他最喜欢《铸剑》,原因是它的古怪。他在鲁迅文学院的时候,写过一篇作业,题目是《月光如水照缁衣》,莫言介绍说:

我将其与鲁迅联系在一起,觉得那就是鲁迅精神的写照,他超越了愤怒,极度的绝望。他厌恶敌人,更厌恶自己。他同情弱者,更同情所谓的强者。一个连自己都厌恶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无所畏惧。真正的复仇未必是手刃仇敌,而是与仇者同归于尽。睚眦必报,实际上是一种小人心态。当三个头颅煮成一锅汤后,谁是正义谁是非正义的,已经变得非常模糊。

也就是说,《铸剑》模糊了三个人的是非善恶,也就像是鲁迅模糊的小说界限,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像那些王公、大臣、后妃们一样,所幸就这样接受吧,你无法得到一个绝对对或者绝对错的答案。你只能慢慢地在小说中读出凌厉的青铜般黑色,就像那个少年一样,突然被母亲告知,孩子你要去报仇!我们看重的就是这种突然,突然把直白的乡土复杂展现。

孙郁还提到,1912年,鲁迅31岁,刚来北京时翻译了关于美术研究的文章关注到印象派等前卫的东西,在创作上自然就涉及了。鲁迅作品的色彩,有一些并不是严格的“乡土小说”,比如《采薇》,说的是伯夷、叔齐到首阳山上来,不食周粟,便采薇食之,谁料村妇阿金姐一句玩话,却提醒他们,薇也是周王的,那他们就只好饿死。从深层意义上看,中国的农民不见得懂的骨气,但阿金姐却是一个很可爱的村妇形象,她一句玩笑话,告诉两个痴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她认为两个人的死跟她没什么关系,上天见怜,吩咐母鹿去喂养他们,而他们起了歹心,想杀鹿,他们是因为贪心而死的。

2

20年代的废名,30年代的沈从文,40年代的赵树理、孙犁甚至“文革”期间的政治化“乡土小说”,都因为“乡土”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就是说即使再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因为乡土,反倒多少有些原汁原味和可读性。中国的“乡土小说”,真正去探求内涵和把乡土作为一种思想上“阳春白雪”去好好挖掘的,则是80年代,那时候“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等思潮的“实验品”就是“乡土小说”。

无论国内国外,“乡土小说”屡屡被试验,又屡屡展现了非同一般的生命力和可塑性,在各自领域试验成功,无非因为乡土的包容。乡土因为来自于泥土,土生土长,所以让人亲近,历史给乡土真实性,传说给乡土神秘感。神奇的土地出现在各个作家的文本中,非但没有让人狐疑,反倒构成了阅读的快感,让人不忍弃卷。

这种“读下去”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内涵的接受。在“内涵的接受”上最有想法的恐怕就是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都试图让“乡土文学”和张扬“个性解放”、揭示“民族劣根性”相结合,却没有把“人”在“土气息、泥滋味”中体现到极致。也许因为他们并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有的还不乏小资情怀,身临其境和隔岸观火是不一样的。而莫言则有着做农民的切身体验,甚至体验到自己想拼命逃离的地步。在莫言小说《白棉花》里,记录了详细的棉花种植过程和加工过程,主人公“我”还称自己是“棉花”的半个专家,这种切身的体验,让莫言的每一个农民人物都鲜活,也让小说在体现人文精神的时候变得游刃有余。

况且,莫言作为一个逃离者,在都市和乡村的巨大反差中,对于过去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体会,他对命运与地域的把握也更加清晰有力。正因如此,莫言也为故去时代的作家感到惋惜。

莫言说,他看过丁玲在1931年光华大学的一次演讲,演讲中,丁玲提到自己再也不想写恋爱小说了,也不想写工农小说,理由是自己也不是工农,她想写关于家庭的小说。接着她就讲述了自己的家庭。这是一个大家庭,三千多口人,支系旁多。祖父当过高官,父亲却把家财挥霍光一空,比如喜欢跟人比赛买东西,家里有上好的绣工,专门绣马鞍上的花纹,父亲不会骑马,让仆人骑着,自己在后面追。她家那一支住在大院子里,有二百多个房间,房间里有很多雕花的带着窗户的大床,空房子很多,晚上却没有人敢进去。家中没有读书人,叔叔是土匪,家里也藏着很多枪,却连白天也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在酒色中了却残生。莫言说,倘丁玲用心写好这篇家族小说,该是多好的书?马尔克斯还没出生吧?可惜,丁玲后来就成了那个“政治色彩”大于“文学色彩”的丁玲了,就这样,有才华的女作家,把信手拈来的故事丢弃了。

同类推荐
  •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生动而具体地重现了民国时代林徽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的成长与成熟。全面而细致的描写了林徽因的一生。书中所述均是认真考察历史典籍而成,绝非想当然的传记作品。而是根据现存的关于林徽因的史实资料与作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予以文学性的演绎。本书填补了市面上众多林徽因传记未能触及的前半生,让读者从头认识这个可爱而坚毅的女孩,感受到一个依然美丽而不再遥远的林徽因。
  •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从穷乡僻壤走入富丽堂皇的大都市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走近和他命运息息相关的钱庄?他生命中的两个大贵人是谁?左宗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胡雪岩是怎样互相扶持的?王有龄又是何方神圣?他在胡雪岩的生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神奇的胡雪岩是怎么主导中外大商战的?最后他又为何会一败涂地?到底是谁给了他致命一击……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么就请打开《胡雪岩发迹史》,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轮回中,去重新品味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乐章吧!
  •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曹操,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人们喜欢用忠绝关云长、智绝诸葛亮这两个骨灰级大众偶像来和他PK;以此显示他没有关羽真诚厚道,没有孔明料事如神。以他之短比人之长,对于曹爷来说,非常不公平。作者笔下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倪徵奥的一生堪称传奇,东京大审判,他以凛然正气,将侵华日军战犯绳之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他以高见卓识,贏得了国际法界的尊崇。
  • 水墨青花,刹那芳华

    水墨青花,刹那芳华

    本书以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为经线,以民国上海影艺圈女明星的生活为纬线,重述中国早期影艺圈的传奇故事,描绘了张织云、胡蝶、周璇、徐来、阮玲玉等倾城红颜的倾城往事。
热门推荐
  • 我家少年在隔壁

    我家少年在隔壁

    【忠犬少女的千里追夫路】荣绒小时候内向胆怯,所以连好友慕允涵拉着她偷看喜欢的邻家小孩儿夏翌洗澡时都在中途退场;荣绒稍大一点时明确了自己要跟邻家男孩儿夏翌在一起的决心,却发现慕允涵走的时候一并带走了自家少年的心;荣绒长大之后不顾一切要跟夏翌一起走,本以为真诚可以打破少年心中钢铁般的防守,却还是一次次碰的头破血流……荣绒唯一的狗尾草少年,何时才能打开心房容她入住?
  • 错仙路

    错仙路

    如果我心中的世界终会变成这样,那么,就将这一切连同我的灵魂一齐烧掉,这样,那些美好才能得以永存。
  • 仙飚

    仙飚

    侠气、胆气、匪气,外带一点仙气;神仙、妖魔、鬼怪,不过全是执念。跨越山千重,腾过万里空,由凡入仙。而我们的故事便是从一个破庙里的小乞丐开始……“我一直等待着,醒来的那一天……我归来时,仙若阻我,我便弑了那仙,魔若拦我,我便宰了那魔!”---谭元(书友群:477326046,欢迎各位道友进群聊天打屁)
  • 淘气少女的风云战记

    淘气少女的风云战记

    雪,在天气最为冰冷的时候出现。人,在心灵深处已经不能相信任何事物,包括亲人的时候。也会在心里蒙上一层雪。那层雪,是很难融化的。而还有一些人,在心里的雪久久未消散后,那股寒气会演变成恒古不变的坚冰。融化不了的坚冰。她就属于这群人。然而,在她还未将雪变成坚冰时,他们将她拯救。然而就在她的心里没有设任何防护的时候,她的心上被狠狠扎了一刀,连累了家人。她靠自己挖掘出来的一个个谜团,将会一个个解开。然后,离去还是归来?默默还是高调?是再次展现真正的自我,还是要带上那虚假的面具一生一世呢?
  • 三千独宠

    三千独宠

    【蓬莱岛】她是逍遥王爷的宠妃,却被囚禁在凤阳侯的府中。权倾朝野的侯爷,一个无权无势的王爷……他被世人讥讽绿云罩顶,依然不改初衷。他玩弄权势,用权力把人困在自己身边,可最后失去的却是……
  • 征服者物语

    征服者物语

    在四国之间闯荡,不是自己的天下,才有征服的价值
  • 皇家蜜恋:学渣校草溺爱学霸少女

    皇家蜜恋:学渣校草溺爱学霸少女

    霸气纯洁的舒家千金,由于小时候订下的娃娃亲被迫和冰家二少同居,不知道强吻了舒允多少回,冰晨兮还不当回事儿“又是一对儿欢喜冤家”舒允的闺蜜林喏开心的说舒允却觉得自己上辈子干什么坏事了,这辈子摊上这么一人冰晨兮喜欢挑逗舒允,喜欢看她生气嘟嘴的模样,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她……
  • 冷情老公宠妻

    冷情老公宠妻

    漂浮中,是温存还是冷漠?停泊后,是良人还是恋怨?本想一夜过后,彼此各归原点,却不知竟出现意外……在家人的阴谋设计下,为了三十万,她将自己的第一次卖给一个不相识的他。疼痛的泪水中,失去的不止是珍贵的第一次,还连同那仅存的一点骄傲也被剥离……幸福,甜蜜,却不知这一切甜美外衣的背后,只是为了即将而来的支离破碎……
  • 粒子地球

    粒子地球

    你不觉得这世界太正常了吗?上班下班,上学放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鬼怪妖魔,没有都市传说,没有天外来客。他们是本不存在,还是......被你忘了?平凡少年,卷入奇异空间,发现神秘粒子,伴生地球,寄宿人体。肉体毁灭,固然死亡,粒子消散,则受世人遗忘,从历史抹除,被现实抛弃,没有未来,彻底消失!仿佛,没有存在过。机缘巧合下,少年掌控神秘粒子,获得了吸引之力,包罗万象,却又接连遭遇诡异事件。古代皇城,神魔交战,天崩地灭。山村碎尸案,以血肉铺筑地板。恐怖万人坑,死者复苏,无尽怨念。地球,迷影重重,世界,不可轻信!
  • 草根玩家

    草根玩家

    楚雄书法界向来藏龙卧虎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享有盛名。同时楚雄各个县市之间经常的举行各种笔会及书法展览和各种层次的比赛。近年来更是书法高人辈出,无数的书法界牛人勇夺国家级各种赛事奖项。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兴起的一项新的电子体育竞技项目,特别是《星际争霸》比赛受到各行各业的瞩目,楚雄这个边陲小镇大部分腐男腐女也不惜耗费青春,不顾家人亲戚朋友的反对与指责,投身这个竞技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