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拒绝他人时,有些人觉得不便说“不”,便随便找些不值一驳的理由来暂时搪塞对方,以求得一时的解脱,这个方法并不好,因为对方仍可以找理由跟你纠缠下去,直到你答应为止。比如你不想答应帮他做事,推托说:“今天没有时间。”他就会说:“没有关系,你明天再帮我做好了,事情就拜托你了。”
又如对方想转让给你的一件衣服,你不想要,却推托说:“钱不够。”那么对方会说:“钱以后再说好了。”就把你轻易应付过去了。或者你不愿意跟对方跳舞,推说:“我跳不好。”那么他一定会说:“没关系,我慢慢带着你跳好了。”
因为这些都是小小的谎言,一经反驳,你定有所慌乱,“不”的意志便很难贯彻了,所以对付这种情况,你倒不如直截了当地用较单纯的理由明确地告诉对方:“你托办的这件事办不到,请原谅。”“这件衣服的颜色我不喜欢,很抱歉。”“我已经另约了舞伴,不能跟你跳,对不起。”等等。这样虽说显得生硬些,但理由单纯明快,不给对方有机可乘,倒可以免除后患。
事实上,否定他人、否定他人的言论和行为,本是一件容易伤害感情、导致尴尬局面的事情,但在生活中如果注意话语的含蓄和否定的技巧,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使生硬的否定也有一副可爱的面孔,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否定”的任务。
(1)以谬还谬
以谬还谬,也叫“将错就错”,类似于推理上的“归谬法”,即先假定对方是正确的,然后按照这个思路做出一个新的结论,而这个新结论又是明显荒谬的,这样,后者的显然不成立也就证明了前者的错误,从而实现否定的目的。
甘罗的爷爷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秦王很不高兴地问道:“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于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甘罗就是利用以谬还谬的否定方法,没有直接揭露秦王的荒诞,而是“顺杆儿上”,引出一个更为荒诞的结论,让秦王自己去攻破自己的观点,并在巧妙的回答中暗示其荒谬性。
通过上面的这些实例,我们可总结出运用“以谬还谬法”的两个基本诀窍:
一是以谬还谬,模拟必须相当,谬说必须等值。如甲说:“我家的狗会讲话。”乙便说:“我家的驴会唱歌。”甲反问乙:“驴怎么会唱歌呢?”乙反问甲:“狗怎么会讲话呢?”这一反驳,由于驴和狗相当,唱歌与讲话等值,因而使甲哑口无言。
二是无中生有的“无”,必须是绝对的“无”。反之,就会给对方留下反击的空子,使自己陷于被动。比如,有人说:“我家公鸡下了蛋。”另一人说:“我家母鸡叫了夜。”这就出了漏洞,有懈可击了。因为母鸡不是绝对不叫夜的,这样的反驳就无法起到以谬还谬的效果了。
(2)笑而不语
微笑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当你被一个需要立即表示赞同与否的问题难住而大伤脑筋时,也许微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甲说:“我想请你看一场电影,可以吗?”乙早有约会,于是微笑着说:“谢谢1甲说:“你同意啦?”乙只是微笑,欲言又止。甲问道:“你有约会啦?”乙微笑着点头道:“嗯……是的。”甲只好说:“噢,对不起!”乙又微笑着说:“没关系!我也很抱歉1
乙并没有生硬地或者“艺术地”说“不”,而是巧妙而自然地以微笑代言,最后让甲亲口讲出了“你有约会啦”的疑问式,此时他的注意力在这里已经不是他所希望的答案了——乙的应邀——而是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然而,一句“对不起”和一句“没关系”,同时给双方下了台阶,并没有产生或留下不太令人愉快的气氛和印象。
(3)含蓄委婉
当我们要拒绝他人时,心里总是想:“不,不行,不能这样做,不能答应!”等等,可是,嘴上却不敢明说,只能含糊不清地说:“这个……好吧……可是……”
当然这种口不应心的做法,一方面是怕得罪人,另一方面,过于直率地拒绝每一个问题也不利于待人接物。
有时,对一些明显不合情理或不妥的做法必须予以回绝。但为了避免因此引起冲突,或由于某种原因不便明确表示,可采用隐晦曲折的语言向对方暗示,以达到拒绝的目的。请看下面一段对话:
甲:“我们的意思是使下一次会议能在纽约召开,不知贵国政府以为如何?”乙:“贵国饭菜的味道不好,特别是我上次去时住的那个旅馆更糟糕。”甲:“那么您觉得我今天用来招待您的法国小吃味道如何?”乙:“还算可以,不过我更喜欢吃英国饭菜。”
乙方用“美国饭菜不好”、“法国的饭菜还可以”、“喜欢吃英国饭菜”,委婉含蓄地拒绝了在美国、法国开会的建议,暗示了希望在英国举行会议的想法。
明确直言的拒绝,有时自己感到过意不去,也令对方感到尴尬。这就需要采用一些巧妙委婉的拒绝方式,既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又将对方失望与不快的情绪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影响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
拒绝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当遇到敏感的问题或难以承诺的要求,首先,向对方诚恳地表示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同情;其次,要不焦不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对于无理的要求或挑衅性的提问,既可采取以主动出击为主的攻势,也可采取以防卫为主的守势。对于合情合理但目前还办不到的要求,可以拒此应彼。即在拒绝对方一方面要求的同时,尽量满足另一方面的合理要求作为补偿,以减轻他的遗憾和失望之情,也可以真心实意地为对方着想,替他出谋划策,建议他另求希望更大的门路。
如对方胸襟开阔,易于接受,最好及早开诚布公地说明原因拒绝,以便他另作安排、打算。如对方毫无思想准备,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很低,遭受出其不意的拒绝后,轻则可能烦忧、痛苦不堪,重则可能精神失常,则最好以商量、研究之后再奉告为借口,尽量拖延答复时间,再加上旁敲侧击,让对方自己意识到被拒绝的可能性。
当然,你在拒绝的时候应该给予对方以希望。合理的要求,一时还不能解决,不妨如实告诉对方;经过努力,待条件具备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属于经过对方的主观努力可以创造的条件,拒绝与鼓励相结合进行,拒绝就有可能转化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