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个叫汪伦的人,住在安徽泾县桃花潭边的万村小镇。他十分仰慕大诗人李白,又无缘相识,所以一直想寻找机会亲眼目睹“诗仙”的不凡风采,并与之结交。
有一天,李白邀游名山大川时,来到了皖南。汪伦暗自揣想有什么妙法可以结识到李白。突然他想到李白一爱喝酒,二爱桃花,于是灵机一动,便给李白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信后,欣然赶往桃花潭来见汪伦。两人寒暄一番,李白就说:“我是特地来欣赏十里桃花,并想到万家酒店畅饮一番。”汪伦这时才告诉李白:“十里桃花,说的是十里之外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西边一个姓万的人家所开的酒店。”李白听了之后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在此,汪伦成功地运用一语双关,把李白诱引到万村,得以结识这位“诗仙”。李白虽知上当,但对汪伦表现出来的机智和友情却十分感激,因此作诗《赠汪伦》相赠:“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成为了千古佳句,汪伦和李白的友情也成为诗坛佳话。
说话太直未必有实际的报酬。如果不宜直言的话,你最好绕个弯,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朱元璋称帝后,要册封百官,可当他看完花名册时,心里又犯起了愁。因为功臣有数,但亲朋无数。封吧,无功受禄,群臣不服;不封吧,面子上过不去。
军师刘伯温看出朱元璋的难处,又不便直言,一来怕得罪皇亲国戚惹来麻烦;二来又怕朱元璋受不了,落下罪名。但想到国家大事不能视而不见,最后,他想出一个办法,画了一幅人头像,人头上长着束束乱发,每一束发上都顶着一顶乌纱帽,他把此画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接过画细品其味,忽然哈哈大笑:“军师画中有话,乃苦口良药。真可谓‘人不可无师,无师则愚;国不可无贤,无贤则衰!”’
原来,刘伯温画的意思是“冠(官)多发(法)乱”。刘伯温此举不但未伤害到朱元璋的面子,还道出了谏言:官多法必乱,法乱国必倾,国倾君必亡。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说话拐弯儿”,这样才不至于冲撞别人,更能讨得别人的喜欢,利于自己把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