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是个孤僻性格,胆怯怕事的人。又害羞又理直气壮。又贫穷又爱尊严。又疾世愤俗,又见不得离不得。他是个内心矛盾重重的女人。年轻时也是陪着我婆一起爬过榆村弯的弯坡,临行前,先吃够“哄上坡”——搅团在本村的别名。以防晕倒。这哄上坡就是穷人家吃的,我爷早年以卖菜为生,也是吃的这种哄上坡,啥意思呢?吃完了,肚皮鼓鼓的,上到半坡,就咕咕了。这是稀汤和少许米面窝一晚上,第二早上清晨发一大锅,如絮状棉花,没质量,它没分量,没营养。吃得越多,越不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容易积滞,腹胀,所以只能是吃饱为原则。但是虽说吃饱了,可是上坡消耗体能,它全都分解了,成了液体了,人着急就想小解。这一解,人一下子觉得肚子搜肠刮肚的,空空如也,没了东西。不由的感叹被哄到了半坡,只好加急往坡顶爬,越高越累,肚子越饿,于是只能把随身就准备好的干粮拿出来啃几口,继续赶路。
四顾出嫁了,可是我这个姑父好赌博,越赌越输,越输越赌,恶性循环,身不由己,不得自拔。最终因赌场输光了钱,觉得不好意思回家,躲在麦吉杆垛里呆了一夜,这一夜,风刮的呼呼地,雪下的大大的,人觉得冷冷的,寒冷中像七岁的小女孩,烧掉最后一根木柴棍歇火,仍抵挡不住寒风侵袭,他瑟瑟发抖,寒气直逼内脏,肝炎恶性急性发作不治而亡。第二一大早人们发现了他的尸体,四姑知道后,也没有过度悲伤,她恨透了我姑父,但感情犹在,她撕心裂肺的狂哭着办了丧事。
她膝下一女二子,大儿子一看这光景,父亲走得这么悲催,母亲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她也离婚了,独自一人闯荡劳务市场,跟司机师傅装车卸货,凭苦力挣钱,有时一星期回来一次,有时,成月回来一次,反正家中无人,他成了“孤儿”,娘一杯三一码托付给开了村里的一位老汉,是一位轻纺局干部,解放那阵儿,上的是如今的咸阳纺校。史称西北纺织工业高专。那是他最得意风光的时候,昭陵中学打算免费让他攻读师校,毕业后教书育人,可他由于种种原因未想去,可能那时刚解放,国家振兴工业,咸阳地区纺织企业数重点企业。国棉几大厂,西北棉几大厂,都分布在市中心位置。他纺织高专毕业后是高中专,分到了咸阳轻纺局办公室。一直从事管理工作。最终正科待遇退休,中工职称退休。他一生随着纺织系统的兴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祠庙,拜见了不少名人故居,参观了太多的革命老区。终年因为只有一抱养女,而把所有的财产都给我四姑妈。我四姑妈以前总是和他不和,前面的厢房是安顿他住宿的地方,后面的小舍才是他和两个儿女住宿的地方。
四姑妈做菜不行,当我表姐就要出嫁前夕,未婚姐夫前来看望四姑妈,应视同村的我三姑妈叫他二儿子去集上买了二斤大肉,作为点缀,不然“一色列”,人家不喜欢。我当时在场,坐席时未婚姐夫头发浓密,眼睛大,脑袋大,我一看虽然高考后在省城学的是民办专业,毕业后开店经营修理计算机也是蛮不错的,表姐和他是同班同学,刚好配对。
我三姑夫爱给我讲民国往事,尤其是我们李家家族往事,那是他眉飞色舞,对此了如指掌,什么当年我村的县民团团长回乡后鱼肉百姓,气的一位农妇喝农药死在他家后院树上,他吓得东躲西藏,被关押了一阵子,因为都是以前认识的人,所以就又放了出来。
还有就是我的爷其实是五个,不是四个,一个自小死了,因得肺痨的还是肝病什么的。剩下这四个一个比一个兴旺,李书仓是我爷爷为老二,李书建为老几等等.。。总之,有二位地下党巡官,一位与政府保持密切联系被委任为公安局秘书,一位是民政局办公人员。
我大爷是保甲制度中的保长,文化大革命那阵儿,时任我县文化大革命造反派首领拜我大爷为干爹,让我大爷风光了一阵子,时过境迁,也不走停了。因为我大爷去世了。
我四姑父还讲,我爷卖菜的艰辛:早晨五六点钟天麻麻亮,他就去菜园子地里割菜,割完菜,背上那扁担,挑起两头各一个箩筐满满的杂碎菜品,去我大爷那里要些零花钱找零。因为我八老爷去世后嘱托由我大爷当家,我爷卖菜。但他把宝贝都暗暗的藏在了我爷爷家的墙壁里。我大爷也是名实不符的当了家,只有一点好处,自己得作务菜园子。由我爷爷来卖菜,作务也辛苦,否则是不会我爷心甘情愿去卖菜的。
我四姑父说他当年学习成绩优秀,考试前把书看一遍,考试没有挂过科目的,这着实令我钦佩,他在三线建设中,去商洛是一个分小组的督察员,没事大家在一起聚聚,说说话,感受异域他乡的风土人情,他说前半辈子他准去了些待建设的地区。宝鸡峡工程,他也是个他们队伍里的小头目呢。带领一帮同事仔细查勘,精准校验,绘制了工程图,有测量员放样施测。他监督着这个干流工程,不敢有一丝怠慢。
我四姑父还讲505集团的创业史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来辉武作为一名大学生,热爱祖国医学事业,经过辩证研究,突发奇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神功元气袋这一保健品,取之于民用之于健儿,他为国家体育健儿捐资数亿元,不图索取,只求回报。他的神功元气袋一个起初只卖四十五元,后来行情看好,一个90元,就这都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购买需求,疗效实在是很不错的。当然这里面虽然也有心理作用成分,但不可否定的是它的科学性与专利性。
我四姑父还讲白灵宫是我们榆村的美丽名字,好像还与什么名人故事有关。后来阡东镇分成了两部分。我们,恩美丽的村庄就就在泾水之畔,诸葛山之北腹地。
我四姑父讲他人胆小,如果早生几年,还是国家离休干部嘞,就因为1950年上的高中专。1949年以前毕业的话,如今早是地厅级别享受了。
七十八大寿一过,我四姑父的病症加重了,成了需要我四姑妈整日伺候在床的人,我表姐时常去市里买药。但也未能挽回他的加重。
四姑父天堂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