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2400000006

第6章 交游篇 转益多师是汝师:民国交游(6)

“噫!国难深矣!不佞既无执干戈以卫社稷之能力,只因在过去读了40年死书,现在靠了颜习斋所讥之‘林间咳嗽病猕猴’之生涯以骗钱糊口,无聊极矣!因20余年来陷溺之深,神经麻木久矣,对于国事蜩螗,外寇侵陵,熟视若无赌,虽辽宁‘九一八’与上海‘一二八’尚不足以刺激我顽钝之神经。乃自本年献岁发春,榆关失守,承德再陷,才感到痛楚,镇日价‘魂忽忽若有己,出不知其所在’,常常自问,‘我究竟该做什么事才对呢?’想来想去,还以从事国语为最宜。”

“外寇侵陵,熟视若无赌”显然是反话,隐含着一股对当局的极度失望以及对国家遭辱的难言的悲愤;“魂忽忽若有己,出不知其所在”则道出了国土沦丧后钱玄同的椎心泣血与精神恍惚。这些痛心疾首的啼血之语,足以表明,钱玄同有血性有骨气还有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而正是缺少了这三点,周作人才会“落水”事敌,走上一条为老友所不齿的不归路。

“打通后壁说话,竖起脊梁做人。”钱玄同喜欢说这句话,他也确实当得起这句话,而他的老友周作人只能在这句话面前愧死。

“为了友情,批评我吧。”——周作人与刘半农

刘半农原名刘寿彭。小学毕业后他进入常州的府中学堂。府中学堂首次招生,刘寿彭是江阴县第一名;二年级考试,刘寿彭乃全校第一,年终考试,仍高居榜首。连中三元,刘寿彭成了学校名人,同学们都以结识刘寿彭为荣。

刘寿彭成绩好,思想也进步。当时,府中学堂舍监陈士辛思想守旧,对学生管理甚严。一次,陈士辛在办公室里将身为学生代表的刘寿彭训斥了一顿。出了办公室,刘寿彭昂着头,大呼:“不杀陈士辛,不为我刘寿彭。”小小年纪,就显露出桀骜不驯、刚正不屈的个性。四年级学年考试后,刘寿彭即退学去了上海,致力于小说创作,改名半侬。后应蔡元培、陈独秀之邀,赴北大任教,易名半农。

即使做了北大教授,刘半农仍然是锋芒毕露,冲劲十足。

1919年6月5日。北大教授在一间简陋的教室开会,商谈挽留蔡元培校长事。当时有位姓丁的理科教授,上台发言。此人方言重,说话啰嗦,他在台上唠叨了半天,底下人只听到几个单调的词:今天,北大,北大,今天,……。正值盛夏,闷热难当,挤在教室里听如此单调的长篇大论,谁受得了?这时,有人推门把刘半农叫出去。不一会,屋外传来刘半农骂声:“混账!”里边的人吃了一惊,那位丁教授听到骂声,不敢再啰嗦,赶紧下台。等刘半农回来说明情况,大家才知道,刘半农骂的是北大法科学长,因为他不支持学生运动。没想到歪打正着,声东击西,屋外发炮,击中了屋内的丁教授。后来,刘文典对人说,他特别感谢刘半农那句“混账”。因为当时他实在无法忍受丁教授的啰嗦,正准备上台给他一个嘴巴,再低头道歉。刘半农一句“混账”救了他。

刘半农去世后,他的墓志铭是周作人撰写的。周作人和刘半农是至交密友,周氏笔下的刘半农生动、逼真、传神,如这段:

“君状貌英特,头大,眼有芒角,生气勃勃,至中年不少衰。性果毅,耐劳苦。专治语音学,多所发明;又爱好文学美术,以馀力照相,写字,作诗文,皆精妙。与人交游,和易可亲,喜诙谐,老友或戏谑为笑;及今思之,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

周作人说刘半农“喜诙谐”,的确,一个“谐”字可贯穿刘半农一生。

在北大任教后,胡适、钱玄同、周作人都是刘半农的好友。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刘半农诙谐的一面展露无遗。

刘半农给胡适的最后一封信,是请胡适在他购买的“黛玉葬花图”上题字。

适之兄:

于厂甸中得黛玉葬花图一幅,虽是俗工所为,尚不觉面目可憎。此已重加裱制,欲乞《红楼》专家胡大博士题数字,将来更拟请专演葬花之梅博士题数字,然后加以刘大博士之收花印,亦一美谈也。即请大安

弟复顿首 三月十三日

请用甚小字题于画之上方,并留出一定地位予梅博士。

胡适接到信后,因忙,没有答复。几个月后,刘半农得急病去世。当胡适重读这封信时,已是物在人亡,情何以堪。未能及时满足好友的请求,胡适愧疚不已,他含泪在画上题了一首诗,满足亡友的要求:

题半农买的黛玉葬花画

没见过这样淘气的两个孩子!

不去爬树斗草同嬉戏!

花落花飞飞满天,

干你俩人什么事!

刘半农突然去世,胡适心中不快,就把怨气发泄到“两个孩子”身上。

刘半农和钱玄同的交情也很深,且两人都很诙谐,所以,一见面就闹。刘半农把两人非同一般的友谊用文字记录下来:

“余与玄同相识于民国六年,缔交至今仅十七年耳,而每相见必打闹,每打电话必打闹,每写信必打闹,甚至作为文章亦打闹,虽总角时同窗共砚之友,无此顽皮也。友交至此,信是人生一乐。玄同昔常至余家,近乃不常至。所以然者,其初由于余家畜一狗,玄同怕狗,故望而却走耳。今够已不畜,而玄同仍不来,狗之余威,固足吓玄同于五里之外也。”

作为刘半农的另一位密友,周作人和刘半农的交往也充满谐趣。一次,周作人想借刘半农的一本书《昭代名伶院本残卷》,刘半农的回函竟是几句唱词:

(生)咳,方六爷呀(指周作人),方六爷呀,(唱西皮慢板)你所要,借的书,我今奉上。这其间,一本是,俄国文章。那一本,瑞典国,小曲滩簧。只恨我,有了他,一年以上。都未曾,打开来,看个端详。(白)如今你提到了他,(唱)不由得,小半农,眼泪汪汪。(白)咳,半农呀,半农呀,你真不用功也。(唱)但愿你,将他去,莫辜负他。拜一拜,手儿呵,你就借去了罢。(下)

周作人一向不苟言笑,老成稳重,读到这样的信,也不禁莞尔。

刘半农称周作人为“方六爷”,这个典故出自《儒林外史》。书中有位成老爹,人很势利,和别人聊天时,常吹嘘自己见着方老五方老六了。方姓在当时的安徽往往是做盐商的富翁。五四之前,刘半农和别人谈话时常说自己见着鲁迅、周作人了。于是,朋友们笑称刘半农是成老爹,鲁迅是方五爷,周作人是方六爷。

刘半农喜欢打趣别人,也习惯调侃自己。他曾请画家王悦之给自己画像,还做了一首《曲庵自题画像》的诗:

名师执笔美人参,(注:画者王悦之连画三日,金耐先女士均来参观,并指改数笔。)

画出冬烘两鬓斑。

眼角注成劳苦命,(注:眼角下垂相者,言应劳碌一世。)

头颅未许窦窬钻。(注:方头,故不宜钻狗洞。)

诗文讽世终何补,

磊块横胸且自宽。

蓝布大衫偏窃喜,

笑看猴子沐而冠。

周作人读了这首诗,不禁手痒,当即和了一首,题目是《知堂奉和原韵》

宝相庄严许拜参,画皮光滑鬓毛斑。

眼斜好显峨眉细,头大难将狗洞钻。

脚下鱼鳞方步稳,(注:公曾着鱼皮鞋子。)壶中芝豆老怀宽。(注:公著有“桐花芝豆馆”诗若干卷,行于世。)

布衫恰是新章服,抵得前朝一品冠。

〔补注:〕 脚下鱼鳞句下,应云公少时曾着鱼皮鞋子,鞋仍系绸制,色微红,上有纹,似鱼鳞,故名。

胡适也做了一首诗,和刘半农的自题诗:

未见“名诗”画,何妨瞎品题?

方头真博士,小胖似儒医。

厅长同名姓,庄家“半”适宜。

不嫌麻一点,偕老做夫妻。

“厅长同名姓”,指安徽民政厅长和刘半农同名,也叫刘复。

“不嫌麻一点”,指刘半农诗中有“妻有眉心一点麻”句。

刘半农的风趣也感染了朋友,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趣者谐也。

刘半农视周作人为“畏友”,不管做什么事,都不忘向周作人讨教。刘半农受命编《世界日报·副刊》,当然要请周作人指点、赐稿。

《条陈四项》就是周作人为刘半农贡献的“办刊方针”:

一、不可“宣传赤化”。在当时白色恐怖下,“宣传赤化”,危险甚大,周作人特别叮嘱刘半农“莫谈国事”。

二、“不可捧章士钊段祺瑞”。自从“三·一八”惨案爆发后,章士钊和段祺瑞是周作人最恨之人,所以周作人在这里把这两位当作是恶人的代表。

三、“不可太有绅士气,也不可太有流氓气。”这是周作人自己的为文心得,现在也无私地传给密友。

四、不可轻蔑恋爱。这一节,周作人谈的颇长:“天下之人大都健忘,老年的人好像是生下来就已头童齿豁,中年的人出娘胎时就穿着一套乙种常礼服,没有幼少时代似的,煞是可怪可笑。”

周作人还引用丹麦一句俗谚:“我最讨厌人家亲嘴,倘若我没有分”开导刘半农,谈情说爱,是人之常情也是年轻人的本分,所以:“我希望你能容许他们讲恋爱,要是有写得好的无妨请赐‘栽培’,妹呀哥呀的多几句,似乎还不是怎么要不得的毛病,可以请你将尊眼张大一点,就放了过去。”

考虑到刘半农本人思想比较开明,周作人又补充了一句:“这一条的确要算是废话,你的意见大约原来也是这样,而且或者比我还要宽大一点也未可知。不过既然想到了,所以也仍旧写在后面,表示我对于现在反恋爱大同盟的不佩服之至意。”

周作人这篇文章,既向刘半农贡献了“办刊方针”,也讥刺了“社会公敌”章士钊段祺瑞以及保守禁锢的社会风气。可谓绵里藏针一箭双雕。

当刘半农答应主编《世界日报·副刊》后,《世界日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大意如下:刘先生的许多朋友,老的如《新青年》同人,新的如《语丝》同人,也都答应源源寄稿。其实,刘半农敢揽下编副刊的活,仰仗的当然是周作人、钱玄同这些文章圣手。

周作人真心愿意帮刘半农的忙,多为老友写稿。然而,真正拿起笔来,周作人却犯难了。不是写不好,而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于是他向老友“诉苦”说,我们处的并非“黄金世界”,如果写几句话“舒服舒服”,我是作者要倒霉,你的报纸也会跟着遭殃。

另外,周作人也敏感地觉察到,《世界日报》似乎不想开罪权贵们,所以尽管自己想写一点“骂”章士钊等人的文章,又担心报纸不会发表,于是,他对刘半农说:“我觉得《世界日报》副刊的空气是不大欢迎骂人的,这或者是我的错觉也未可知,不过我既然感到如此,也就不敢去破坏这个统一了。”

在“诉苦”的最后,周作人把刘半农写给自己的一句话又“回赠”给了对方:“老哥叫我做文章,实在是做不出,如有虚言,五雷击顶!千万请你老哥原谅,(拱手介)对不起,对不起。”

周作人这篇“诉苦”,既作为约稿还了刘半农的“文债”,又曲里拐弯发泄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怨气,同时也吐露了他不能为老友多写稿的苦衷,可谓一石三鸟,巧妙之极。

其实周作人给刘半农写稿,非常为难。一方面,他不能驳刘半农的面子;但另一方面,他对《世界日报》主编成舍我不待见,不愿投稿给《世界日报》。成舍我原是北大学生,他入学考试的卷子还是钱玄同批阅的。所以,当刘半农向钱玄同约稿时,钱干脆拒绝了,还对周作人说:“刘博士怎么给学生当伙计。”这件事其实说明了刘半农没架子,无城府,哪怕给学生“打工”,他也尽心尽力,十分投入,丝毫不觉得“丢面子”。

刘半农心直口快,眼里不揉沙子。有段时间,他对青年学子的浮躁学风很看不惯,就撰文批评。在文章中,刘半农给学生提出五条建议:一、要读书;二、书要整本地读;三、做文艺要下切实的功夫;四、态度要诚实;五、批评要根据事实。

周作人看了刘半农提出的几点,大乐。对于“要读书”“书要整本地读”,周作人说,这是常识。刘半农用这些常识来劝告学生,实在是“太迂了”。对于后几条,周作人觉得也没必要提,他说:“难道半农真是相信‘以大学教授的身份加上博士的头衔’应该有指导(或提携)青年的义务?而且更希望这些指导有什么效力吗?”

周作人不赞成刘半农指导青年,因为在他看来“指导是完全无用的”:“倘若有人相信鼓励会于青年有益,这也未免有点低能,正如相信骂倒会于青年有害一样。一个人到了青年(十五至二十五岁),遗传,家庭学校社会,已经把他安排好了,任你有天大的本领,生花的笔和舌头,不能改变得他百分之一二,就是他改变得五厘一分,这也还靠他本来有这个倾向,不要以为是你训导的功劳。”

周作人还举了英国人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基督教无论在西洋传了几百年之久,结果却是无人体会实行,只看那自称信奉耶教的英国的行为,五卅以来的上海,沙基,万县,汉口各地的蛮行,可以知道教训的力量是怎么地微弱,或者简直是没有力量。”

周作人在这里,虽然批评了刘半农,但他写此文更主要的是讽刺一些以“青年导师”自居的所谓教授与博士,连带着也抨击了英国人在中国各地的暴行。

周作人常说,他写文章是以不切题为宗旨的。所以,读了这篇文章,若你以为他故意找茬和刘半农过不去,那你就错了。他是声东击西,别有所图的。当然,刘半农也不会误会周作人的“鸡蛋里挑骨头”。他俩是多年朋友,自然“心有灵犀一点通”。

刘半农和周作人是北大同事,两人是“文学革命”阵营中的盟友,且都喜欢写新诗。刘半农还说,他和周作人在新诗创作上,“相知得最深”。所以,在他准备出版《瓦釜集》时,他曾写信请周作人做序: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20世纪,随着近代外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学开始被迫与外来文化、文学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从本来弱者被侮时一种本能的话语反应渐渐转变为主动应对,并在主动应对中开始积极吸纳、调整与创造,然后这种调整开始了中国文学自身的对话,包括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存在,20世纪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对话。本书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复杂的对话关系进行了研究,一定程度地揭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不同于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 谷雨诗选(第一卷)

    谷雨诗选(第一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热门推荐
  • 神魔预言录

    神魔预言录

    九龙山的预言,牙齿白的遭遇,骷髅男子的出现,预示了九龙山的沦陷。从此以后,千年封印被打开,魔界重生,仇怨骤起,神功便为天地所不惧。至此,一场战争将一触即发。初次踏征神域的少年,能否肩负重任?白手起家?除掉魔界的种种威胁?壮大神域?
  • 巫道神途

    巫道神途

    不经意进入巫道的少年不舍亲人、朋友不舍家园、故乡哪怕置身炼狱烘炉亦要为不舍的羁绊打出一片天空
  • 天落星痕

    天落星痕

    星甲战士,范德拉星球上一个永远的传奇。传说,他们能身着格式铠甲,传说,他们不借外力,便可凭空飞翔,传说,是他们打败了邪恶的摩尔族,捍卫了我们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主导地位。传说……有关于他们的传说,有太多,太多………………7200年前,人类在找寻了无数个星球并且试居过几十个星球但都无法成为人类最根本的居住点后,终于在茫茫黑暗宇宙中看到了这颗类似当年天堂般的星球。经过母舰上科学仪器的初步测试,得出的结论是这颗星球适合人类居住的概率为98.97%。兴奋之下,整艘宇宙母舰为之欢呼。
  •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本书收集了大量的对联故事,具体版块为“自律劝勉篇”、“睿章妙对篇”、“嘲讽贬虐篇”、“情趣逗乐篇”,“施才显智篇”、“名胜楹联篇”。
  • 那个少年来自月

    那个少年来自月

    来自月的腹黑少年叶柳欣萌萌哒,专门欺诈“良知”少女樱淑琴,俩人各揣心事,看机智少女如何化险为夷。噬空之夜降临璃叶学院,怀着惊天的阴谋。身为六神转世之一的琴,如何召集六神,化解灭世危机?他的离去,使琴明白了自己的心。辗转周折,难道只是为了他?六神的命运终将何去何从?且看美丽少女,用她清澈的心,化解千年浩劫,找回属于她的爱。
  • 九州尘

    九州尘

    地球最后一个古武者.古武界万年难得一见懒的死的绝世废柴知若.在街上散步.看美女时.被一个老疯子一把拉住.硬说他是缘.拉他去见识21世纪最伟大的奇迹.我们可怜的主人公虽然觉得这老头是神经病.但经不住敬老爱幼传统美德便跟去.却不料被老疯子一脚跩出地球.在一块陨石上载宇宙中飘荡500年不死.然后.他终于到了陆地.却不料来到了宇宙的中心最大的一片悬浮的大陆.墨城大陆上.在这里的他陷入了一场绝大的棋局中.俩个强者.一个一世哀伤的皇者.一个冷酷悲凉的暗黑帝者的灵魂成了知若的分人格.这俩个皇者和帝者有着怎样哀伤的故事.而融入了3个魂魄人格的知若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又能闯出怎样搞笑热血又哀伤的故事呢.
  • 可爱总裁:遇见冷血萌妹

    可爱总裁:遇见冷血萌妹

    霸道总裁对青梅竹马从最初的厌恶转变成愤怒到最后的宠溺仿佛爱恨纠葛就在一瞬间
  • 静静绽放的幸福

    静静绽放的幸福

    我在茫茫入海中寻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幸福如打碎的水晶球,有人捡到大块,有人捡到小块,有人却弄伤了手如何捍卫、保鲜自己的幸福?
  • 融天传

    融天传

    这是一个狂野的世界,里面有强大的神灵,神秘的巫术,凶残的妖魔,还有努力为生存而奋斗的各族人们;这是一位机智的少年,他不废柴,不愤世,不被别人看不起,在家族长辈的精心呵护下像花儿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一个有情义、有热血、有励志的故事,为了所爱的亲人、朋友、爱人......努力奋斗!【每天更新一章,有闲时间两章】
  • 易物人

    易物人

    她是这世间唯一的易物人,人们以故事向她换取所需之物与事。而事实上,一切是否又如表面上一样,只是易物如此简单?扑朔迷离的身世,隐藏的阴谋,她又能否找到一切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