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2300000005

第5章 藏地行走(5)

进入院门,你会发现庭院非常宽敞,除了放置一些农具,还可供家畜活动。乡城农村多为半农半牧区,牧场离村寨较远,每年春冬两季都得在家中喂养牲畜,因此拥有一个宽敞的庭院是非常重要的。进入正门时,可不能忘了留意窗户,其精细的做工、考究的色调、独特的造型,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乡城人把窗户视为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守护神的眼睛,据说窗户两边的黑条是他的麟角,五颜六色凹凸不平的刻纹则是他的饰品,所以乡城人把其视为圣洁之物,忌讳在窗台上堆放杂物。按此说来,把整座碉楼看作是宗喀巴守护神的脸面,大约也还说得过去。

碉楼的底层没有窗户,光线较暗,主要作为畜圈。楼层间木梯的总格数为单数,寓意喜字开头喜字结尾,祈祷家人幸福常在。上到二楼,好客的主人会把你领进叫做“蒙村”的正厅。这是藏家餐饮会客的地方,里面色彩绚丽,风格独特的装潢让人目不暇接。坐在透着浓郁藏家气息的地方,喝上一口醇香的酥油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客座后面雕龙画凤的碗柜,其造型、雕绘都洋溢着典型的藏家风味,却有一个有趣的名字——“扎当”,译为“汉柜”。据说这种碗柜是很久以前一位技艺高超的汉族木匠改造设计的,不知是为了感谢这位汉族师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乡城的藏家人就把碗柜的名字和式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留下了文化交融的印记。碗柜一般有九层,取吉祥之意,周边和壁板雕刻着各种吉祥物,并用色泽艳丽的花边进行装饰,突出祥瑞与美观。柜内放置的碗具也有讲究,无论大小都要底朝上整齐摆放。碗柜的顶层还要供上佛像,悬挂哈达,以示饱暖均拜神佛所赐。摆在客座前的矮脚方桌,乡城人唤为“林绕木”,一般三个为一组。“三”是藏家的吉祥数。旧时,这种方桌的主要材料是“鹅掌木”等稀有木材,是财富的象征,寻常百姓家一般不敢问津。

经堂一般单设,供家庭佛事活动用,也是家中僧人读经诵文、起居饮食的地方,是藏房中最神圣的地方。如果说寺庙是藏族艺术的博物馆,那么经堂就一定是它的缩影。到了乡城藏家,如果不去经堂拜拜佛,就会错失最好的与神灵对话的机会。经堂内金碧辉煌的壁画、精细艳丽的唐卡、形态各异的佛像乃至精雕细琢的柱头都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佛教含义,就算读得似懂非懂,也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抵达一片想象中的净土,陶醉其中。经堂里的摆设根据信仰教派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释迦牟尼的佛像及经书却都是必备的。清晨人们起床后,都要在经堂顶礼膜拜,将佛像前的铜杯擦净斟满清水,烧上一炉香、点燃一盏酥油灯,施礼后再用早餐,开始一天的生活。

据说,乡城的白色藏房起源于古吐蕃地域方形之说。古吐蕃人都是香巴拉王国的后裔,他们认为他们居住的整块大陆是四方形的。他们就居住在由各国组成的四方形大陆的中央,吐蕃的文明是通过一个圆心的四方地带逐步扩散,传递的。在8-9世纪吐蕃的传说中的赞普时期,有一片奶湖平原,该湖象征着一个女魔的心脏,她便是吐蕃大地。为了使大地可以居住和变得文明,所以必须征服她。为了征服这个女魔,第一位赞普聂赤赞布便沿着方形的奶湖平原,以钉在女魔四肢上的各种钉子的形式,在四角建立起方形寺庙,使女魔得到 了降伏,从此奶湖平原便成为古吐蕃人赖以栖息的家园。后世吐蕃坚信方形建筑可以镇邪驱魔,便沿袭了方形建筑外形。传说不仅说明了白色藏房的起源,更说明了远古的香巴拉的确可能有一个地质上的剧烈动荡时期,因为大地“像女魔一样扭动身体”,所以乡城古朴精巧的白色藏房不仅有着美丽的传说,更具有抗地震的功效。这些白色藏房散落在清澈河流的两岸,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形成了香巴拉乡城独具一格的田园风光,成为藏区一绝。

独一无二的疯装

乡城疯装是其它藏区无法找到的,它是乡城独一无二的。这种被其它藏区人们戏称为“疯装”的乡城服饰,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最初形成于文成公主进藏时期,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时期定型,并吸纳了纳西族妇女穿的齐膝围裙的形状特点,它的特点是折皱多,分内折、外折各54个,用料讲究,一般以氆氇为上品,整个连衣裙用料约7米。它最独特的地方是在穿法上,其它藏区一般是左襟在里右襟在外,乡城女子的连衣裙恰恰相反,“疯装”的得名也就因此而来。“疯装”的做工相当精细,一般用五颜六色的料子拼成,左右胸襟分别镶有红、黄、绿、黑、金五块三角形布料,它们分别代表福寿、土地、先知、牲畜、财富。双袖肘处镶有一片彩色布料,占整个衣袖的三分之一,袖边镶约一厘米粗的红色羊毛条,背部嵌着方形称为“公热”的垫背。拥有了这奇特的用料,繁琐的工序,精细的做工,乡城的“疯装”自然也就远近闻名了。

康巴服饰五彩斑斓,穿戴奇特。无论藏衣、藏袍、藏裙,特点都是袖长、腰宽、襟大。乡城男装同其它藏区差异不大,一般右襟齐脐,外罩圆领宽袖长袍,长带束腰,前摆平直,后摆折皱,外套长袍多以黑白色氆氇、高级呢、缎为面料,在领口、坎肩、大襟、袖口底边都镶有彩色金丝料或水獭皮、豹皮等,再腰佩短刀、火链,头戴呢礼帽、金盏窝帽或狐皮帽,足蹬藏靴或长筒皮靴,手指上穿着大个的金银戒指,宽肥的下装配着摇摆步态,一个典型的康巴汉子形象,活脱脱地走了出来。

乡城藏民虽然平时是粗布便衣,可一到过年过节,他们会迫不及待打开箱底,穿上自己最漂亮、最鲜艳的装束,服饰外面,挂满大大小小的金银饰物,走起来叮当作响,用“雍荣华贵”这样的词汇形容康巴节日的盛装,丝毫也不过分。藏民一年中一般只有三四回让自己靓丽起来的机会,其它时间,漂亮服饰与珠宝饰品又躺进箱底,等待下一个节日来临,才会重见天日,服侍主人再美上一回。

行走在乡城的山水间,自然美景目不暇接。当你想跨越江河时,你找不到藏区随处可见的索桥,这里的桥是可以起降的伸臂桥,用时放下即成通途,不用时则只能隔河相望。乡城的美景多在县城以南,主要有寺庙、雪山、村间草场、高山草甸等,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区众多。乡城,这块尚未被旅游热灼烤的处女地,处处散发出纯真的气息。还未及远行,老乡便会告知你一些重要去处,如日照神巴姆峡谷、马熊沟等。是的,尼丁大峡谷的千山万壑,马熊沟的熊嚎鹿鸣,仙境扫布尤的垂直生态,怎不把目光和心牵引……

《探访神秘的“小西藏”——阿坝》

据悉,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及其寺院,在西藏已经很难找到,而在四川的阿坝县就有相当规模的苯教庙宇,而且藏传佛教中的6大派系中有5大流派在那里都建有大型寺院。同时,另一个最能吸引旅行者眼球的,就是阿坝这片土地上风味独特的民居。它们独特的外表与式样,构成了川西北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初夏,我们驾车驶出雾气团抱的成都市区,便上了成灌高速。过都江堰,一路向西,向西北。沿险峻的岷江河谷,穿马鞍石、福家等隧道,过漩口、映秀、汶川,又经潺急的杂谷脑河过理县、米亚罗、鹧鸪山隧道,再经刷金寺、甲尔卡、龙日坝、麦尔玛。傍晚时分,阿坝捧出洁白的哈达,捧起飘香的咂酒、欢迎我们的光临。

历史中的阿坝

阿坝县位于河谷,背临草原,南接森林,是一个历史古老的地域。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自古就是游牧少数民族的家园。今天的阿坝人里还有吐蕃戍边士卒的后裔,据说一些地区的藏语依然有古藏语成分的方言。阿坝有着古老而浓郁的人文文化气息,阿坝人的性格热情而豪迈。

阿坝,唐时属“三危”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唐贞观年间,松赞干布率大军攻松州(今松潘县)迎娶文成公主,占领松州以西地区后,大批自称“阿里娃”的阿里人从吐蕃腹地移民到川甘青3省交汇处的阿坝,这些“阿里娃”就是今天阿坝人的先祖。唐朝时期属松州管辖,曾短时以部落置16州47县。元朝实行土官(司)制度,沿袭至解放前夕,形成11个大部落、37个小部落,统治阿坝地区。明朝时由松潘卫管辖,清朝时受制于松潘厅,民国时属松潘县。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1月批准设县,同年8月和平解放,年底成立相当于县的阿坝藏族自治区,设置于赛格寺院内,1956年3月正式建县。

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曾两次(1935、1936年)经过阿坝县,在此停留、筹粮和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在格尔登寺召开群众大会,在全县人民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阿坝这个地域,县城周围集中了藏传佛教的所有派别,寺庙繁多,僧人众多。目前,阿坝县共有42座寺庙,连西藏地区都已经无处可寻的觉囊教派“塞格寺”和藏区规模最大的最原始的苯教寺院“郎依寺”也存在于阿坝;县城附近还有一座黄教的尼姑寺。今天的阿坝几乎囊括了藏传佛教所有的教派,包括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以及在西藏都几乎绝灭的觉立派。各种教派和寺庙有不同的风格教规、礼仪习俗,加上既有冰川雪峰又有高山峡谷的自然风貌,使得阿坝成为充满神秘而诱惑的旅游胜地。

寺庙云集的阿坝

第二天凌晨6时,天还未完全亮。我们已经爬到县城西北角的一个缓山坡上,等待日出。山坡上风很大很冷,我们只好不停地搓手跺脚驱赶寒意。遥望山下,是大片大片灰黄的天地,更近处,蛰伏着一座座静默的民居。县城里最大的格鲁派黄教寺庙格尔登寺也隐隐约约慢慢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当晨曦初露,大家都兴奋起来。晨曦中涂满金粉的格尔登寺大佛塔远远地吸引着我们的镜头。大家一阵忙碌后,欢跳着奔下山去,各自在寺院内东串西串,寻找一些拍摄的画面。在寺院外,许多藏族老人手握转经筒,口念六字真言围着格尔登寺转经廊转经。格尔登寺转经回廊结构复杂,是藏族地区的其它寺庙无以比拟的。穿行在寺院内,大部分喇嘛和转经的老人远远地见着我们的镜头,都躲开了。目前,格尔登寺共有僧人上千人,是阿坝最大的佛教寺院。

距阿坝县城东北两公里处的哇尔玛多的郎依寺,是我们即将前往的另一个目的地。据悉,郎依寺是藏区规模最大的苯波教寺院,是研究藏区原始宗教走向苯波教的活化石。阿坝县共有三座苯波教寺庙,建在郎依寺对面山坡的多登寺,此寺属国家二级保护单位,藏有乾隆时期的龙椅、两千多年前的法螺号以及众多的文物,还有一座在下阿坝。

郎依寺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显得格外地静谧。郎依寺为西藏“灭苯兴佛”时传入并兴建的苯波教寺院。该寺雕塑精美而富有特色。从外表看,郎依寺与其它藏传佛教寺庙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寺庙大经堂正中供奉的是苯波教祖敦巴幸饶的巨型塑像,左右整齐地排列着1113尊敦巴幸饶的铜像,后面是历代郎依寺寺主的镀金像,四周墙壁上则画满了苯波教教史和教义的精美壁画。寺庙大经堂的横梁上,有许多仙女雕像,仙女手执线条简捷而明快的八供物,姿态万千,秀丽动人。在其他神殿中的立柱和横梁上,也有许多精雕细刻的法轮、华盖、宝幢、海螺、宝珠、吉祥结、下瓶、供命鸟、凤鸟、孔雀、龙、狮、虎、马等。此外,那些鹏首狮足的双翼、螺身的鹜鱼、顶着水獭头的金鱼等都是相互对立的动物凑在一起,其意深远。

在郎依寺,我们有幸看到了久仰的“辩经”。喇嘛们列队在一个大操场上,辩论者坐在地上,提问者站其对面,口中念念有词,击掌表示提问,辩论者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对提问者做出回答,双方持续而激烈的辩论着,其情形比“大专辩论赛”要精彩许多。郎依寺住持带我们参观了大殿,向我们讲述了苯波教的一些知识。其中和佛教有明显区别的是,苯波教分显宗、密宗和大圆满3个阶段修炼,而佛教好像只有两个阶段。苯波教历代宗师中,有30多位修炼成大圆满。郎依寺的结构和先前看的佛教寺庙也略有区别,不管是外部结构还是内部气势,都没有佛教寺庙那么雄伟,这也许和苯波教势力在慢慢减弱有关。

郎依寺的大经堂的正前方一百米远是一座高大威严的吉祥如意塔,塔内供奉着1000多尊敦巴幸饶的塑像和一些经书,塑像底座均以蓝色为底色。蓝色是苯波教的基本色,象征着海洋,代表着博大与无涯。塔周围是装着经筒的转经廊,一些年老的阿妈正在转经。有趣的是,苯波教寺庙一律按逆时针朝拜、转经旋转经筒和参观也要按逆时针方向,它与藏传佛教按顺时针方向转正好相反;这里诵念“八字真经”而不是“六字真言”。本来我们准备上吉祥如意塔拍摄郎依寺的全景,可管钥匙的喇嘛不在,我们只好下山去县城东边的觉囊派寺院塞格寺。

据悉,塞格寺以藏戏著称,燃灯节时变成童话城,是觉囊教派在西藏地区绝灭后最大的教派。塞格寺建于1862年,寺院实行的是尔哇色桑的世袭寺主制。主要建筑有经堂、禅堂、依估殿、转经房和僧房等。寺内藏有著名的佛教丛书《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大藏经》三套,鎏金铜佛和塔子上百,释迦牟尼唐卡画《九本生传》三套等。我们游览完塞格寺,便围着附近的经幡塔按顺时针方向转了两圈后,又驱车向各莫寺进发。

同类推荐
  • 禅的心态

    禅的心态

    你知道这些吗:世上最痛快的事就是了断,最智慧的事也就是了断。内心不觉悟,穿金戴银只是乞丐。越放得下,收获越多。不是别人让你不自由,而是自己让自己不自由。我心不动,就没人动得了我。既然哪里都一样,不如留下来。挖人参要挖根,做学问也要挖根……禅,你可了解,你可理解?!禅不是高不可攀,禅可以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其实,我们活在世上,随缘得缘,随便得便,到处都是禅!
  • 水浒传语典

    水浒传语典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凤凰城

    凤凰城

    《凤凰城》为回族风物传说类民间故事专辑。出自民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回族民众淳朴、善良的民性:它浓浓的泥土的芳香,更是带给人一种悠长纯美的回味……透过这些故事,不仅可以感受浓郁的地方风情,也可以体悟回族民间故事与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 美丽的大自然

    美丽的大自然

    儿童诗对于提升小读者的审美品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爱写诗的孩子,注定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孩子。我们愿意把自己的思考化作诗的雨露,洒向孩子们天真的心田。
热门推荐
  • 凤凰展翅

    凤凰展翅

    某天,六岁的小孩子独自翻山越岭,冒险来到了鬼王山,找到凶名赫赫的鬼王陛下,幼稚的请求对方给他治病。只因,不想让爹娘为他即将死亡而担心,也不想向主宰命运的老天爷诚服。他的命运在鬼王一句话中发生了转变……可万万没想到,所有秦族人体内都藏着一道恐怖的诅咒,这并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唯一的办法,便是强大起来,和诅咒斗,和天斗……于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画面渐渐拉开帷幕……(ps:别忘了收藏!!!)
  • 山野易梦

    山野易梦

    人生,就是一场孤独得旅行。你孤独,寂寞吗?你想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熟悉自己与自然界得关系吗?我想,你看了本人得拙作,可能对自己,对人和事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或许能填补你空虚的心灵。《山野易梦》分成上,下,两部。上部是’道法自然‘下部是’得道成仙‘。是用推理的方法,为您解开了千古之谜。
  • 仙炼图

    仙炼图

    凡人踏入修仙世界,一路荆棘,一路磨难的修仙故事看书有感,凭热血而发。
  • 天武殇

    天武殇

    凌云的封印终于破解,他会怎么待世。虚无之力,终于出现。它会对凌云造成什么影响。。
  • 妖修六道

    妖修六道

    茫茫中州,浩荡无垠,自洪荒以来,万物竞长,风水和济,一直便是最繁盛之所在,其后有南蛮,东州碧海,极北与西漠,各有神秘,人所不能知尽。或是天道自然,或是因缘际会,不知何时,世间出现了修真之法,得道者,与自然亲近,能呼风唤雨,驭火引雷,行常人所不能之事,更有修得命理者,破除桎梏,寿长近千年。长生之说渐渐风靡诸州。
  • 蓦然回首

    蓦然回首

    有人说,自己回首可以遇见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经历很多的其它的事情。但是对于我来说,蓦然回首后,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你的出现。这是我一生最值得庆祝的,最骄傲的事情。我们那么期待的一切,都是因为你的存在。我爱你,或许是很简单,也或许是很艰难的事情。但是这三个字对于我来说,还有他更加不一样的原因,我愿意在我的有生之年感谢你,感谢你让我在这种时候看到你,感谢你带给我不一样的生活,感谢你拯救我。原来两个人之间,真的可以这么精彩,原来我也可以有属于我自己的故事。属于我自己的精彩,这一切都是你带给我的。
  • 英雄联盟之法神瑞兹

    英雄联盟之法神瑞兹

    他是一名流浪法师;他是宗师级法术训练师,他是敌人眼里的恶魔男爵。他无情但对爱至死不渝;他冰冷但对亲人满清热血;他坚毅刚强,嫉恶如仇。当世界末日来临之际,他试图仅靠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多年之后,瓦洛兰大陆上的人们谈论起他的事迹之时,再也没人愿意直呼其名。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是瓦洛兰大陆上所有人心目中真正的——神。
  • 墨妃倾城妻

    墨妃倾城妻

    相国公府嫡女千金,被姨母陷害婚配半老员外,一天不到又被退婚,原因是她因为受不了打击自杀后又死而复活?!从此孤命煞星冠在头上。国际刑警FBI魂飞附体,变身玄幻国相国公府嫡女千金,带着‘去煞’之命栖身寺庙。在那些尼姑道人眼里,她盛锦匀就是个废物,可谁又知道,废物皮囊之下,是一个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凤凰?一头白发一双紫眸,让他成为四国人眼里的怪物,兄弟姐妹眼中的垃圾。从此,平阳城城主墨倾城就是垃圾的代名词!可谁又知道,垃圾表象的背后,是如此的风华绝代?一向以玩弄她人为乐的盛锦匀突然有一天很郁闷,因为她被人玩弄了!对方是自己能骂,骂不过,能打,又打不过的墨倾城!盛锦匀这辈子最愤恨的三句话,却是墨倾城这辈子最为喜爱的。其一:本王可是你的主子,主子说的话,就是命令,身为下属的你,不得违背!其二:世人皆认为你是废物,我是垃圾,垃圾配上废物,绝配!其三:娘子,你又忘了做宵夜了,为夫饿了,给口饭吃呗!
  • 将门飞凤

    将门飞凤

    她是将门之女,却命途多舛。后母为丞相之女,蛇蝎心肠,无恶不作。母亲为保性命,自幼做男儿抚养。不料十五年后,计谋惨被后母揭穿,以私通罪名设计陷害至死。唯一至亲,其母被迫自缢而亡。悲痛中,她以血为誓,来世必报血仇。重生之后,仇恨驱使之下。杨昭性情大变,不择手段,于官宦王庭中斗智斗勇,只为报仇雪恨。
  • 我是太子

    我是太子

    广陵王朝大盛三千年,直至顾泓一代仅一独子顾衔。顾衔虽为皇室却并无灵脉。家族当权,皇室衰败!天下大乱,顾泓将太子顾衔托亲信送至边陲。十岁太子顾衔人生的大起大落!我是太子!不是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