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7日北京时间6点30分,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来自全球41个国家的47个候选世遗项目接受了全体委员的最终评审投票,结果有27个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赫然在列。所有的评委一致认为,“福建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夯土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没有人给它投反对票。
数百年风雨沧桑,刹那间,以永定、南靖、华安三地土楼集结而成的“福建土楼”惊艳天下。
何谓“土楼”?特指分布在闽西南山区聚族而居,具有突出防卫功能,并且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共同承重的两层以上封闭式围合的多层大型居住建筑。闽西南土楼乡村处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接地带,山势蜿蜒,峰峦叠嶂,土楼便星罗棋布地座落在山谷盆地。现存土楼最早的建于唐代的公元769年,距今已经1200多年了,宋代、元代所建的土楼也有不少,明代的建筑则随处可见,当然最多的还是清代康熙年间至20世纪70年代所建的。学术界一般认为,土楼产生于11—13世纪(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早中期)的发展,至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根据土楼的严格定义,目前已有3000多座土楼被正式确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六群四楼”合计46座土楼,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它们分别是: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包括集庆楼、余庆楼、绳庆楼、华庆楼、庚庆楼、锡庆楼、福庆楼、共庆楼、藩庆楼、善庆楼10座土楼)、洪坑土楼群(包括光裕楼、福兴楼、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振成楼、庆成楼7座土楼)、高北土楼群(包括承启楼、世泽楼、侨福楼、五云楼4座土楼)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包括步云楼、瑞云楼、和昌楼、振昌楼、文昌楼5座土楼)、河坑土楼群(包括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南薰楼13座土楼)和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包括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3座土楼)。永定与南靖交界,南靖和华安接壤,这三个毗邻的县份,行政上隶属于龙岩市和漳州市,在文化上有差异,也有融合,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当你来到土楼乡村,只见大大小小或圆或方的土楼、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茂林修竹、飞鸟野花、层层梯田、阵阵林涛、潺潺小溪、缕缕炊烟,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充满着田园牧歌的诗情画意。
当你走进土楼,你首先感觉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家族之城,然后你才看到一个个单独的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楼是一个扩大的家,又是一个缩小的国。
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大都取自族谱里的祖训,或者用祖宗的名字命名,用以励志、纪念,同时表达一种吉祥如意的心愿。楼门两边是一对楹联,大都是楼名的藏头联,寓意深远。
土楼的形状主要有圆形、方形、五凤形,另外还有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等,同一种形状里又有着不同的变化,可谓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是它们却又有着明显的共性。
在客家人和闽南人的辞汇里,圆形土楼叫作“圆寨”,一个“寨”字可以让人遐想无穷,村寨、山寨……总之是又庞大又险要。在各种形状的土楼里,圆楼无疑是最让人感到神秘与奇特的。几乎所有的圆土楼只有一个大门,大门一关,里面自成一个世界,外面的一切便全被挡住了。两片大门板又厚又高,通常还包着铁皮,像是两个身穿盔甲的守门武士,五六岁的孩子站在门边,常常使尽吃奶的力气也无法推动大门。 如果你要问圆楼的墙有多厚,你只要想想上面可以摆放一张八仙桌就知道了。
走进大门,是圆楼的楼门厅,这里是全楼的出入通道和休闲场所,两边通常放着长长的木凳,人们无事可做的时候可以坐在这里闲聊。年深月久,这长长的木凳被屁股坐得光亮可鉴。不少楼门厅还放着米碓、谷砻、石磨和糍粑臼等等,于是便会有这样的景观:妇女在舂米或者磨面,发出一种富有韵律的声音,男人则在谈天说地指点江山。
走过楼门厅,两条廊道分向两边,像是两只长长的手臂,把所有的同样形状同样大小的房间搂成了一个圆圈。一楼是灶间,对外不开窗,对内则用木构直棂窗,一般开得很大,足够采光通风,窗下通常设置了木柜,里面养鸡养兔,上面坐人,一物两用。二楼用来贮藏粮食和堆放农具,俗话叫作“禾仓间”。三楼是卧室,也只有从三楼开始,对外才开了一扇长条形的小窗户。
圆楼的楼梯最少也有两部,一般会有四部公用楼梯,布置在与门堂轴线垂直的横轴两端,但是,平和、华安两地的许多圆楼虽然格局相似,因为楼上不设回廊相通,家家户户都有一部楼梯。
楼里的天井至少有一口井,妇女们在井台四周一边洗菜洗衣,一边闲扯拉呱,这里是土楼里又一个人气旺盛的地方。
在圆楼的一层,与大门相对的敞厅是祖堂,供奉着祖先牌位,是家族祭祖和议事的地方。如果是较大的圆楼,天井中心位置往往建造一座四方形的四架三间两堂式祠堂,既做家庙又做家族“议会”,还可做学堂。如果是两环和两环以上的圆楼,那么楼内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多环式圆楼就是在圆心上大环套小环,环环相套,形成楼中楼的奇特情景。
有圆楼的村落,必定有方形土楼。客家人把方形土楼叫作“四角楼”,除了方与圆在外观上的截然不同,方楼的内部格局跟圆楼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五凤楼,是土楼另一种常见的类型,它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看起来犹如一片壮观的府第、宫殿,内部装饰颇为讲究,可是在闽西南乡村,它们却只是普通农家的住宅。所以,很多人第一次走进五凤楼,总掩饰不住一种惊讶:过去的山村乡民竟然也有这般豪华气派的住家?五凤楼的造型以三堂为中轴核心,左右有平衡对称的厢房,厢房的规模大小则视楼主的财力而定了,有三堂二横式、三堂四横式、三堂六横式等等,五凤楼的九脊顶坡度平缓柔和,风格朴实而气势非凡,呈现出汉代宫殿屋顶的显著特色,它的屋脊装饰更是考究而精致,两端翘成牛角或凤尾燕尾的形状,用生铁铸作两端脊尾的骨架,外以石灰泥成形。整条屋脊漆成彩色,绘制着孔雀、凤凰等瑞兽祥鸟和花草图案,和宫殿屋脊几乎没有两样。五凤楼大门前必定有一片宽阔的禾坪和一口半月形的水池,房子必定是前低后高、中间高两边低。也许这样说来有些抽象,如果你抬头看看五凤楼的屋脊,那飞檐往上高高翘起,不正像是展翅欲飞的凤凰吗?
为什么这块土地上会出现如此神奇雄伟的夯土建筑?为什么如此神奇雄伟的夯土建筑会出现在这块土地上?这实际上是同一个命题,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
永嘉之乱、唐末兵燹、宋室倾覆,客家先民几度举族南迁,辗转吴楚,流徙皖赣。从动荡的中原举族南迁,几经流徙多方辗转,一支支客家人群先后来到了山高水长、偏安一隅的闽西南乡村。
一个敢于放逐自己的人群,一个敢于踏上茫然不测的逃生之路的人群,无疑是堂堂汉族里最优秀的一个人群。
在闽西南崇山峻岭之中,饱经沧桑的客家人找到了他们新的家,他们搭起了木棚房、茅草屋,终于可以歇下脚来缓一口气了。
就像一颗生命力顽强的松树种子,在哪里都可以发芽、生根、长成大树,客家人就是这样一颗种子,被命运的风吹落在异地的穷乡僻壤,没有怨言,只有感恩,它悄悄地从土地里钻出头来,在风雨雷电之中茁壮成长,根系向四周伸展并深深地扎入大地。
安宁的环境,丰饶的土地,坚韧的意志,团结的精神,艰苦的劳作……客家人渐渐发展壮大。
人丁兴旺,自古是中国老人对家族的祈愿。一支支客家人家族在人口猛长的势头面前,又出现了一个困扰的难题:居住。
安居乐业,这是最朴素也是最迫切的要求。
老人们难忘中原祖地那深宅大院,可是往事依稀,繁华不再,他们日思夜想的是,如何在这已经注定的地方安居乐业,不仅仅让整个家族有一个遮风蔽雨的结实户所,更让整个家族有一个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灵魂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