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1900000005

第5章 年的怀想(1)

年猪的年味

冬至一过,杀年猪的阵势一拉开,山里就便开始弥漫起一股渐行渐浓的年味。山里的年味总是要早于城里,最先飘荡在那些庄户人家的柴门小院。

养了一年的年猪,是一家老小全年的希望,是大年三十团圆饭中的喜庆,也是一年之中置备的最大一桩年货。虽说是杀生,可说什么也要挑上一个吉祥的日子,以图个来年“六畜兴旺”。有了宰杀的打算,于是那“当家的”就揣上那平时舍不得抽的香烟,一脸虔诚地跑到村里那上过几天私塾的“老先生”家中,一边殷勤地敬着香烟,一边围着一本发黄的农历,让“老先生”扳着手指,帮忙掐算适宜宰杀的日子。

敲定了日子,接下来就该去请“杀猪佬”了。一到寒冬腊月,“杀猪佬”总是忙,撅着个“杀猪篓子”,走东家,串西家。要想找到“刹猪佬”当面约定年猪宰杀的吉祥日子,还真少不了要多跑上几段弯弯路。

近几年日子渐渐地好了,年猪是越杀越大。圈里那膘肥体壮的年猪,那“杀猪佬”来了,没有几个得力的帮手,恐怕是难于将它弄上案的。于是,与“杀猪佬”约好了日子,还得就近再请上几个“内行”“扶杂”的,到时好帮忙搭把手。

到了那天,帮忙“扶杂”的,也用不着去请去催,自然会自觉地早早上山,割了棕榈叶一路来到主人家,坐在火塘旁,一边将手中的棕榈叶伸入熊熊大火中杀着青,一边和主人估论着今年年猪的分量。杀过青的棕榈叶又软又韧,一根一根地撕扯下来,踹在脚下,三扭两扭地,一堆挂肉的“锚子”就在等候“杀猪佬”的过程中,悄然完成。“洗猪”的大盆和杀猪的案子昨天就已借来,早就堂堂正正地摆在了大门口。用于接猪血的“血盆”昨晚就已放好了佐料。家里的婆娘将用于年猪退毛的滚开水烧开了一遍又一遍,只等在外望风的娃子招呼一声“来了”,再往灶塘里补上几块薪柴。

“水烧好了没有啊?”伴随几声狗叫,“杀猪佬”穿着一身油光光的罩衣到了,往往是人还未进门,朗朗的“吆喝”就先进了门。“杀猪佬”一进门,接过主人递来的茶和香烟,站着叭嗒几口,将“杀猪篓子”往屋檐下只是一丢,也不等香烟抽完,就开始吆喝“扶杂”的人们赶紧去揪猪。于是,“扶杂”的就一齐跳进猪圈,揪耳朵的揪耳朵,揪尾巴的揪尾巴,将年猪一路“哼哼”地揪了出来。

虽说杀年猪是件高兴的事情,可看到那熟悉不过的年猪,被按在案子上蹬着腿、歇斯底里地叫喊,不知为什么,做婆娘的躲在门后,还是有一种想掉泪的感觉。一刀子进去,猪躺在了案子上不再动弹。主人问“杀红了么?”,于是就有人接了话,大声喊道“红了!红得很呢!”大伙便就兴高采烈。这时,躲在门后的婆娘才出来,一路在心里默默祈祷那猪来世转投一个好胎,一路接了余下的猪血泼在空荡荡的猪圈里,以祈求来年猪运昌盛。

年猪停止了动弹,“杀猪佬”随即利落地将一只猪蹄割开一个小口,拿一根长长的通条朝里使劲捅了几捅,然后就抱着猪腿摆动着身子,“噗哧噗哧”地吹起气来。“扶杂”的在一旁拿着个木棒,按着气流的走向不停地捶打着年猪,于是空旷的山野,便四下里响起“嘭嘭嘭”的回声!闲逛的狗听到声音也一下全聚拢了过来。

涨足了气的年猪,被“杀猪佬”掀进盛满开水的大盆里,揪着耳朵打了几个滚,“扶杂”的袖子一挽,拿起刨子“噗哧噗哧”地几快手,顿时就将那污秽的猪毛一下退得干干净净。然后,两人将胳膊伸到猪肚子下面一搭手,齐喊一声“起”,一头白白净净的大肥猪就一下被倒挂在屋檐下早已搭好的木梯上。

……砍头去蹄,开腔破肚,常常引得那些狗们,围着“杀猪佬”的脚后跟,转去转来,迟迟不肯散开。围着“杀猪佬”转的,还有那些顽皮好动的娃子,他们在等“杀猪佬”摘下猪尿泡,拿去裹了地灰用脚搓薄了,洗净当气球使呢!

刚才还“哼哼”叫唤的年猪,一转眼就变成了两大块鲜活的猪肉。虽说一不外买二不送人,可一半边割下来,称还是要称一下的。那可是婆娘一年忙活下来的一大笔成果,不称一称,心里总是没个谱。拿来扁担抬起一称,把称的喊道:“一百三十八。”主人就乐得直打哈哈:“嘿嘿!今年又比去年涨了几斤。”在屋里忙活着做饭的婆娘听了,顿时就一脸的幸福和知足。

杀年猪的日子是喜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要请上一帮亲朋好友、乡里乡亲,来家里狠狠地“撮”上一顿,乡亲们谓之吃“血幌子”饭。

吃“血幌子”饭,最有特色的菜就是“抬笼”。大块大块的猪肉拌上喷香的苞谷面和鲊辣椒,再夹杂一些放了一冬的老南瓜,直接放入蒸笼里蒸了,油而不腻,整笼整笼地抬出来,直吃得大伙的嘴角全是油。

在乡亲们相互吃着“血幌子”饭的餐桌上,“年”的影子就便开始一下一下地变得清晰起来!

忙年.忙吃

新年一天一天的逼近,街上的年货变得越来越丰富,各种饭馆、商店、小贩围绕着“年”的服务亦开始一下一下地变得愈来愈周到。可是,在物质如此丰富、服务如此周到的今天,回首往事,人们心中囤积多年的年味,不知啥时已开始一天一天地变得淡了。

在过去,年是忙出来的!可如今,年是买回来的!一如街上被酵母发得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无论样子如何的漂亮,采购起来是如何地方便,可放到嘴里一嚼,是怎么也嚼不出来自己庄稼地里收获得来的新麦的味道。年味又或尚不是如此?

其实,年的味道,更多的是一种围绕新年的喜庆而欣喜忙碌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一过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便都会围绕着过年吃的、烧的、贴的、用的开始忙碌起来,大家谓之“忙年”。

忙年,更多的是忙“吃”,豆腐自然是必打的!打豆腐是忙年的一桩大事情。在我山里的老家,人年长一岁便有“多吃了一个年豆腐”一说,足见“年豆腐”在除夕团圆饭上的地位之重。因而,山里的老家对豆腐的制作便很是讲究。先是将上好的黄豆泡了,用石磨一下一下地磨成浆,然后用特制的口袋滤出豆渣,待豆浆烧开后,用石膏水来冲点。这样制作出来的豆腐,其味道是现在市场上的豆腐没法能比的。

小时候,父亲在外,推磨磨豆腐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我们兄弟几个的身上。每当遇到我们兄弟几个不情愿,母亲便会用许诺一碗加糖的豆腐脑来诱惑,唬着我们推推停停,闭着眼睛,犹如和尚念经般地数着“一、二、三、四、五……”,推动着磨杆直至最后将豆浆磨完。

老家打豆腐大多虚掩着大门,是从来不喜欢有外人来看的。老辈子有一种说法,说是打豆腐若是被眼睛特“毒”的人瞧见了,会使豆腐打不成功。母亲说得头头是道,可我们并不相信。但为了避免嫌疑,每当有邻居打豆腐,我们还是会很知趣地远远避开。

用黄豆制作出来的豆腐,我们称之为“白豆腐”。除了“白豆腐”,在老家,忙年时还要打一种看起来黑乎乎不太成型的“黑豆腐”。

“黑豆腐”又称“魔芋豆腐”。虽然魔芋食品现在经专家们化验鉴定,已经成为了上流社会喜食的保健食品。可在我们小时候,却只是纯粹地觉得那些生于田边地头的魔芋,无论是茎还是果实,样子虽然很难看,可用它做成了豆腐,吃起来的味道还是挺不错的!

制作魔芋豆腐其实工艺并不复杂,但却是一件让人马虎不得的细致活!本来只需将魔芋洗净刮去外面的黑皮,然后拿到一块密密麻麻钻了无数小眼的洋铁皮上,和着碱水将整个的魔芋磨成糊状,最后将其平摊在锅盖的背面,用刀划成小块,放入开水锅里煮熟即可。可是,由于魔芋的刺激性大,直接接触魔芋往往会使人们的手“锥”得受不了,致使每道工序都必须用筷子或竹签撑着魔芋进行,不是熟手,还真干不了这种活。因而,家里每次打魔芋豆腐,我们做小孩子的便只有在旁观看和帮着着火的份。

打豆腐,视其人手情况,只要能赶在过年有吃的,不论打在哪一天都成。可做米酒就不同了。米酒必须将糯米蒸熟后,拌上酒曲装上黄钵,用棉被焐上几天,待发酵变甜后浇上解水方才可以食用。为赶在过年有米酒待客,家里的主妇常常要算着日子提前来做。老家并不产米,说是“米酒”,其实大多是米少配料多,什么大麦、粟米、苞谷面,甚至苕米都可以用来作配料。虽然家乡的“米酒”都是由一些粗粮所做成,可客人来了,酽酽地煮上一碗端上来,不论里面的大米是多是少,却丝毫都不会冲淡主人待客的热情。

对于小孩子们来说,忙年的各项事务中,最快乐的还是莫过于帮助大人们炒瓜子。到了腊月二十六,若还不见家里大人们有炒瓜子的迹象,我们做小孩子的,便顿时觉得心里很是不爽。老家对于过年炒瓜子是有一些忌讳的,叫做“七不炒,八不挠,九里炒了犯强盗”。若腊月二十六瓜子还未炒成,便只有等到腊月三十才能开锅炒了。否则,犯了禁忌,一年都将不够顺喜。炒瓜子,不论是葵花籽还是南瓜子,瓜子永远只是点缀,更多的还是用自家的红苕、洋芋煮熟后自制的薯片和薯干,以及用盐水煮过而晾晒干的苞谷粒。那可是山里孩子们的最好零食呵!没想就这些小时吃过的特老土的东西,现在一个个都登上了城里的大雅之堂。每当我在咖啡厅里见到有服务小姐送来薯片和玉米花,便时常忍不住要多吃上几颗。可是,吃过之后总是觉得这些机制的薯片和玉米花,是怎么吃,也吃不出来小时过年自家土制的薯片和苞谷粒的味道!

“除夕的火,元宵的灯”。老家忙年除了忙吃食,烧柴也是缺少不了的。为了在新旧交替之间能有一个红红火火的好兆头,家里的男人常常会叫上孩子,从山里刨回一个硕大的枯树蔸早早地晾在墙脚,只等除夕掀入火塘,燃出一堆新年的希望。

一年忙到头,全指望在过年期间歇上几天,年前,缸里的水是必须挑满的。辞旧迎新,屋里的扬尘也是必须清扫的。有条件的再买上几张年画或请人写上一幅春联,待到除夕拿出来一贴,即便再破旧的土屋,也便显现出一种新年的气象。

……年一天一天地近了。窗外小孩子们的爆竹一声一声地炸响,望着大街上喧闹的人群,小时同大人们一同忙年的感觉,是再也寻找不回来了。

除夕的“土爆竹”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的爆竹在响了一千多年之后,到了我的童年,那个时兴过“革命化”春节的年代,却突然地一下变“哑”了。变“哑”的原因,就现在看来无非有三:一是春节“革命”的需要;二是穷,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又岂敢乱花钱来买听“响”的玩意?三是少,“四旧”的东西,就是有钱想买也难得买到呀!

在我的童年,除夕的爆竹就这样“哑”了!

同类推荐
  • 悲情难咏(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悲情难咏(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在雨中,抛却人事上的牵挂,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与这窗树和花相望,感觉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时间,空间都不在了,内心里有澄净、安宁、自在的喜悦。 远方的朋友发来信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 玫瑰念珠

    玫瑰念珠

    本书是旅奥美术史学者李述鸿的随笔集,主要为美术评论。内容包括艺术杂谈、咀嚼文化、看画说话、看电影四大部分。作者李述鸿纵谈古今,既有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又有对国内外美术界状况的独特评论。读者可以看图说话,直接面对大师经典,详细了解这些作品的来龙去脉和美术史地位。
  • 像夜菊那样绽放

    像夜菊那样绽放

    《像夜菊那样绽放》是《雪殇》作者高宏的心灵感悟随笔,年少的回忆,心情的驿站,挚爱的心思,水样的人生。不管是在阳光户外,还是在黄昏的雨巷,我们可以透过玻璃杯对着浮浮沉沉的茶喃喃轻语,也可以和知己友人一起倾听天籁之音,在作者的笔尖,我们会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是那么的美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徜徉其间,与如茶的女子一起享受茶语时光。
热门推荐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十年前她气势如虹的冲到他面前说爱却在他丢下心后怃然离去十年后她再次出现却对他说“初次见面,你好!”
  • 漫步求道路

    漫步求道路

    他,修道有成······忽遇雷劫,元神未死,于是,诸天万界从此多了一个行者。他走过的路成为传说他的故事成为神话天穹之下,光辉之中,于诸天之中寻觅,探寻永恒之真理,诸天之辛密······
  • 灵鼠

    灵鼠

    他是一只鼠,不错,是一只鼠,一只前所未有的,化作人的灵异老鼠......
  • 幻神宇

    幻神宇

    少年展云,自星海而来,踏入诸天万界,与人争,与天斗,破灭万古,征战天宇!
  • 侠岚之源于上古

    侠岚之源于上古

    无极之渊封印穹奇失败后,辗迟他们回到了九宫岭,在这之后,一位拥有两种元炁的少女突然来到九宫岭当侠岚,上古侠岚不断的现身,辗迟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而这一切都源于万年前的上古。
  • 深宫记事

    深宫记事

    【咳咳,这是本宝的宫文处女作,可能你们会不习惯,但是看久了你们就会喜欢我的笔法的,好了,回归正题】这是一部纯宫斗文,所有嫔妃都是后宫舞台的主角,她们所在的是一个架空王朝(不存在的),她们将面对的是一个性情多变、阴晴不定、疑心病极重的年轻皇帝……
  • 极品千金:夜少宠妻有瘾

    极品千金:夜少宠妻有瘾

    重生后的苏沫遇到了一个让她智商瞬间为负数的男人。认识第一天就被夺了初吻,“夜非凡!你个混蛋!”认识一星期就被吃了豆腐,“夜非凡!你不要脸!”认识一个月就被忽悠扯证,“夜非凡!爪子拿开!”认识一年后肚子里有了球,“夜非凡!你当爹了!”夜少说:“老婆,我只对你混蛋,有了你还要脸干嘛?”她是他的宝,谁也碰不得,欺不得,惹不得。至于她的那些烂桃花,某男霸道发言:“我和苏沫,没有离异,只有葬偶!”
  • 战魔法神

    战魔法神

    广阔无边的魔幻大陆,诞生数十万年来,孕育了数以百亿的生命。尤其是受到智慧之神眷顾的人类一族,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而崛起,形成了斗气与魔法相互并存的帝国时代。那绚丽多姿的魔法和五颜六色的斗气,开创了人类征服天地万物的新纪元…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爱在转角处

    tfboys之爱在转角处

    三个帅气boy和三个漂亮的girl的爱恋,从刚开始的争吵不休到最后的幸福美满这之间都经历了些什么,在这场相爱的路途中有许多曲折但他们都共同面对,在爱的转角处你定会遇见那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