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1900000019

第19章 乡村人物(1)

王老六

王老六是我家的邻居。两家墙壁挨着墙壁,稻场连着稻场,只是他要比我大上许多。

小时候,我曾一直不明白,王老六他明明是家中的老大,干吗大人们偏偏要给他取个小名叫“六子”。这事,一直到后来我上了学、读了书之后,才终于弄明白。其实,王六子的小名是“禄子”。禄者,官吏俸给也。

那时,大队部里放电影,影片老是不见换新的,一部《龙江颂》放了一遍又一遍。里面有个不太光彩的角色就叫“王国禄”,特别是江水英针对王国禄的那一声有腔有调的怒喝,给人的印象特深。于是,每每看完电影,就常有人拿王禄子开玩笑,见面就直喊他“王国禄”。可是,王禄子家里出生世代贫农,在那“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年代,这样将一个贫下中农子女和一个“地主富农分子”联系起来,总是有些不太好。虽说,孩子们这样喊只是为了图个好玩,可大人们听见了,还是免不了要一顿呵斥。那时,人们最怕的就是“上纲上线”。时间一长,呵斥归呵斥,可大伙都已叫顺口了,于是后来就只好将“王国禄”渐渐改口喊成“王老禄”。

在我的老家,“禄”“六”读起来是不分的,结果,外人听起来,“王老禄”就一下又变成了“王老六”!

王老六的父亲和他母亲离婚,似乎还是我未出世之前的事。离了婚,他父亲就入赘到相隔不远的另一户人家去做了上门女婿。这样一来,他们孤儿寡母反而得以在原住处里继续留住了下来,只是家里缺少了一个大男人,日子过得有些紧巴。再后来,他母亲又给他生了几个弟妹——这个中的缘由我一时也无法说清——于是,家的生活就越发变得更加艰难起来。

王老六家里虽穷,可人却生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虽没读过多少书,但吹拉弹唱,一学就会。常常不论地里的农活是如何地辛苦,一旦歇息下来,他总是要翻出他的笛子、二胡、锁喇,自娱自乐地来上那么几段。遇到农闲或是下雨天,自然就更是不用说了。每每吹拉到动情处,总是忍不住要用脚打着拍子,摇头晃脑。我常想,这或许是他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寻找到的唯一的快乐方式。可是,我老家周围的人们却大都不这样认为,都说他这是“穷作乐”!

王老六的音乐特长,后来有一天,终于一下派上了用场。因为大队要成立“宣传队”了,王老六不光会乐器,人也长得周正,理所当然地就一下成为了首选。那时,在农村要找几个会乐器的人还真的是不太好找哩!何况各大队之间都还在相互较着劲相互攀比着呢?

在大队都有了“宣传队”之后的那些日子,公社里,一遇法定节日就搞庆祝,一遇“农田会战”就搞宣传。有时候,公社和县里还要组织那么几次“农村文艺大调演”,而这每次自然都少不了有他王老六。那时我在学校里正“学工、学农、学军”,已是学得无书可读,大队干部见我们一群半拉子小孩闲得无事,于是就让王老六也把我们组成“宣传队”四下里搞宣传。对此,王老六总是干得很卖劲。就这样,王老六凭着他的那套笛子、二胡、锁喇功夫,风不吹雨不淋,倒也为家里挣得了不少的工分。

历经了宣传队的磨练,后来,王老六的二胡就越拉越好、越拉越到位了。现在,在我老家的那一方,说起王老六的二胡来,大家都连连直翘大拇指。我外出读书的那几年,他还曾特意托我给他带过好几次的二胡弦哩!

王老六的二胡拉得好,人也长得周正,且一点也不懒,可就是到了该说媳妇的时候,是怎么也说不上。常常一开始,姑娘家见了王老六什么都满意,后来只要一了解到家庭,便立马一下就闪了人。王老六不仅家境贫寒,偏他母亲长期守寡,应了那句“寡妇门前是非多”,在那一方给人的印象总是不太好。因而,每次提亲,最后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眼看着附近同龄人,甚至比他小的伙伴一个个都已结婚生子,可王老六依然还是“光棍”一条。即便这样,隔段时间,王老六照旧还是要把乐器拿出来弄一弄,只是那吹拉出来的曲调有些凄苦。

王老六的“光棍”一直打到三十多岁。那时,公社(后改区)已搬到了我老家的附近,周边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集镇周围就一下成了许多姑娘家很是向往的好地方。于是后来,就终于有一个“二婚”的女人,相中了附近便利的环境,答应嫁给王老六。虽然,那女人来时还带来了个六七岁的“拖油瓶”,可王老六见了,依然还是很满意,欢喜的不得了。结婚的那天,乐呵呵地,将一杆裹着红绸的锁喇吹得震天响。

第二年,那女人就给王老六生了个大胖小子。王老六有了老婆孩子,于是就和母亲、兄弟分割开来,单家独过。开始那几年,日子过得紧,两口子总是喜欢在家里打打闹闹,且老婆一闹起来就十分蛮横凶悍,没完没了,可王老六依然还是处处顺着她,哄着她。后来,分田到户了,日子也就渐渐过得平和起来。那时,屋后的粮管所经常有一些汽车来运送粮食,王老六揽下了扛包装车卸车的活,一车一结帐,经济上就一下开始变得活络起来。有时候差人手,老婆也会主动前去搭帮一手。后来,两口子省吃俭用,在亲戚朋友的帮衬下,就在老屋附近新辟了一块地基,盖起了一座干打垒的新瓦房。有了老婆和孩子,现又有了自己宽敞的房屋,时不时地,就常有悠扬的琴声从王老六那还未完全整修好的土屋飘荡出来。

王老六原以为,一家四口的日子,在满怀希望中,就会这样一路平静的过下去。可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就将他打入了冰窟。

——王老六的老婆失踪了!那天,别人见他老婆到街上去买东西,一下碰着了两个熟人,说她留在前夫家的女儿突发重病住院,要她赶紧跟着去看望。没想,这一去就是好多天,音讯全无。开始,王老六还以为她是回娘家了没在意,后到娘家一探问,老婆根本就没去。再到其前夫家里一打听,女儿正好端端呆在家里哩!王老六这才一下慌了神,赶紧跑到派出所里去报案!可这种事,无根无据,无头无尾,警察对此也是束手无策。于是,王老六的锁喇、二胡也就一下哑了好多个时辰。

后来,还是王老六自己根据别人对邀他老婆的那两个男人的描述,乔装打扮,明察暗访找到了那两个可疑人。后扭送到派出所里一审问,原来是他们在干着拐卖妇女的勾当!于是,警察顺藤摸瓜,一下就在江苏查找到了他老婆的下落。

老婆是有了下落,可最终,还得想法凑钱去把她给接回来才是正本。在寻找老婆的那些日子里,王老六是地也荒了,猪也瘦了,手中的现钱也给用光了。最后不得已,只好卖掉了那头喂了好几年的大黄牛,才和警察一道到江苏把老婆接回来。

女人历经了这样的磨难,王老六自然很是心痛。等到那女人一回来,王老六就像“供祖宗”似地一样来供着她。开始,一家大小还和和气气,可未过多久,那女人就在家里大吵大闹起来。原因是那女人回来时,肚里已怀上了那江苏男人的孩子,后来乡里村里做工作,要她把孩子来打掉,女人很是不愿意,就与王老六吵,与乡村干部吵,吵得不可开交。最终,那孩子还是给打掉了,可王老六的家,也被那女人吵闹得不再象一个有模有样的家。女人动不动就埋怨,现在的家总是不如她江苏的那个家好。

就这样不停地吵吵闹闹,终于有一天,那女人给王老六丢下两个儿子,偷偷离家出走了。后来王老六才知道,他老婆是重新又跑回到江苏她那个被拐卖的家里去了。便忽然想起,当初老婆不愿做掉那孩子,其实是有预谋的!只是,这时的王老六,再也没有心思去寻找了。

那时,乡村里过红白喜事,正在时兴聘请传统的吹打乐队。于是,王老六的音乐特长在闲了好些年后,就一下又派上了用场。在那些喜庆的场面中,王老六吹着锁喇,看起来总是显得乐呵呵的,其实,大家都知道他的心里很苦很苦。直至后来我因工作调动离开老家,王老六一直就这样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艰难而苦闷地生活。

这样又过了许多年,后来,听说他终于和一个不远处的没了男人的女人结了婚。那女人待他要比先前的那女人待他一百倍的好,只是两家的孩子都还未完全长大成人,于是,他们的婚姻就变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走婚”,一对父母同时操着两家人的心。再后来,就又听说他的两个儿子长大成人了,已开始懂事地在外出打工;而他的民间吹打乐队,在老家那一方也办得红红火火,且收益还很不错。去年回老家过年,再次见到王老六的时候,就见他已推倒了先前的土坯房,在老地基上重新建起来了一座漂亮的小洋楼。自然,那楼房里还会有悠扬的琴声和悦耳的锁喇声……。

其实,对于这一些,我早就应该想到:一个善于在苦难中寻求快乐的人,他一定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永远也不会被苦难所击倒的!

尤家大爹

喊他尤家大爹,是因为他要比我的父辈年纪大许多。我们两家坡上坎下的,直线距离,相隔也就那么三五百米。

我刚刚晓事的时候,尤家大爹的年纪似乎还不算很大。早晨起来,生产队长一声吆喝,别人都得规规矩矩、按时出工下田,可他却可以稳稳当当地坐在家里,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留在家里的那些事情,什么他都想得到,就是他自己干不了。——尤家大爹是个瞎子!一个会“算命”的瞎子!那时,在我老家哪一方,只要有人问及会“算命”的“尤瞎子”来,大人小孩都知道!

虽然,那个年代,到处都在喊着“破除封建迷信”,不许有人“算命”,可人们嘴上喊的和心里想的,总是有些不一样。何况庄户人家,偏偏信的就是那一套。白日里人多眼杂,大伙都不敢,也没有那个闲工夫。可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常有一些各自揣着心思的人们,偷偷溜进尤家大爹的草屋,去请尤家大爹帮个忙。什么儿子要娶媳妇了,先去给他们合个“八字”啦!小两口新生了小孩,先给孩子预测个前程啦!家里弄丢了东西,前去掐个“失”啦!老人生病了,前去算个“寿延”啦!等等。说的是帮忙,可这“忙”也不能就这样白帮。人家尤家大爹残疾人一个,不能下地干活挣工分,可也得要生活啊!于是,在尤家大爹根据来人的生辰八字,掐着手指一通念念有词之后,人们离开时,不是给上几块钱,就是放上一包东西,也算是尤家大爹为家里挣得了一份补贴和零花。

尤家大爹“算命”,大多都是在晚上,白天一人在家,眼睛又看不见,能够摸着去干的事总是很少。因而,在我童年的印象中,尤家大爹在家干得最多的活,就是刮枸皮。

枸树在我的老家,叶子是用来喂猪的好饲料。那树不仅易栽易活,且一长起来就没完没了,枝叶还可象韭菜一样砍了一发再发。于是,老家人们的房前屋后,就都有这样一片绿盈盈的枸树林。遇到下雨天或是农忙,家里的猪草不够了,拿起镰刀,去枸树林里“嗖嗖”几刀,砍下一些枸树枝,连叶带枝拖回家,牲猪的吃食就一下又有了着落。当然,牲猪吃的是那枸树叶,可那去掉了树叶的枸树枝,照样也是好东西。顺手刮下那些枸树枝上的枸树皮,不用再加工,晒干就可直接来买钱。据说,那东西收去都是造宣纸了!

尤家大爹刮枸皮,不像别人从下往上几大扯,将大块的树皮一撕扯下来往屋檐下一甩就了事。他总是摸摸索索,不紧不慢地将枸树枝从头至尾一一都剥了个干净。末了,还要捆扎挽成把,再才丢到太阳底下去暴晒。因而,每年卖枸皮,尤家大爹就总是要比别人卖得多,卖得勤。那时,卖枸皮是我老家人们少得可怜的一种可以挣得现钱的来路哩!

尤家大爹每每上街卖枸皮,都要从我老家的屋旁过,常常是人还未露面,就已听得他在屋角的路上喊:“明娃子——!快来我们两个上街去——!”上街的那条青石板路,虽是旧时的官道,但高高低低的,尤家大爹既要肩背枸皮,又要拿着棍子探路,总是走得不太稳。他是想让我牵着他一同去上街哩!而那时,不论我趴在地上和小伙伴们玩得有多来劲,都会立刻一下从地上爬起来,一边应着一路连连迎上去。一见面,二话不说,就将他探路的拐杖一头接过往肩上一搭,一老一小牵扯着踢踢踏踏就上了路。地里干活的人们见了,就都直夸我这孩子“懂事”、“乖”!可他们哪里知道,我心里惦记着的,是尤家大爹卖了枸皮后给我买的那几颗水果糖呢!

尤家大爹每次卖了枸皮,都要给我买上几颗糖。供销社里大玻璃瓶子装着的,一分钱一颗的那种,有时一颗,有时是几颗。嘴里有了糖,于是,回来的路上,我就会高高兴兴地将尤家大爹一直送到家。

那时,尤家大爹的屋角有一棵李子树,李子又大又甜。每年李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周围就常有一些小孩子围着那树不停地打转转,总想趁人不备偷偷地摘几颗。可尤家大爹天天呆在家里头,耳朵又灵得异常,一有动静就挥舞着棍子钻了出来,常常吓得那些孩子们一个个象燕子飞。可是我不怕,有时想吃尤家大爹的李子了,就跑到他家,吞吞吐吐地“我……我……我”几声,尤家大爹就会立刻会意,然后牵扯起我的小手,踢踢踏踏一路来到树下,用香甜的李子将我的荷包塞得满满的。

在我老家周围的一群孩子中,尤家大爹总是对我很好!

同类推荐
  • 边走边想

    边走边想

    《陈世旭散文选集》主要收录了陈世旭的60多篇作品,包括:“森林”、“河谷”、“三清山”、“李白墓碑”、“园博园”、“洞经音乐”、“ 常山高士”、“人生的资产与负债”、“像鱼那样生活”、“学会遗忘”、“文学天地”、“古怪一族”、“自律四戒”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世间万象

    世间万象

    《世间万象(散文)》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文学经典导读

    文学经典导读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辅以作家介绍、注释、阅读提示,以方便学生学习。在篇目选择上既立足经典,同时又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在“阅读提示”上,力求点到为止,不做全面分析,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学习的教科书。
  • 记者的感悟

    记者的感悟

    这么多年,我写了许多杂文、短评、述评、时评,也写了许多业务研究文章、采访体会、记下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还为各类培训班写过不少演讲稿。与采写消息通讯等本职业务相比,我对这类东西的重视程度并不低、所花精力并不小、所获的感悟并不少。因此,我一直希望将这些凝聚着我的心血、汗水的文字结集出版。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继《记者的天空》之后又一部研究业务的书。
  •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我赞成简洁,开门见山,言之有物。我们的人生已被“千头万绪的繁复而耗尽”。华丽的包装,冗繁的铺陈,统统应该摒除,就像一条小溪,不深,清澈得让人一眼能看到底。
热门推荐
  • 爱上坠天使

    爱上坠天使

    原本只是想放自己一个长假的,却没想到会遇到自己最不想面对的人,当自己伤心的自己舔伤口时,他入侵到了她的世界,霸道的入侵她的生活,入侵她的心。
  • 爱上植物的女子

    爱上植物的女子

    苏小枚做梦也没想到,那个从天而降的俊美男子,竟然是棵厚脸皮的植物!中二病爆棚,赖吃赖喝不说,还时刻想着占自己便宜?!天!有没有搞错?!电视剧里的奇妙艳遇,不都是冒着粉红泡泡的甜蜜吗?为什么到了自己,就是累死累活赚钱,养活一个软饭男?哼!可恶!一看你就不是什么好植物,那就赐名多余吧!可是,当多余变成必不可少,谁会料到,她竟爱上了这个植物男子!所以,这段甜蜜忧伤的跨时空之恋,究竟该如何收场呢?
  • 妃常狂傲:邪王请躺好

    妃常狂傲:邪王请躺好

    一朝穿越成人人喊打的丑八怪,暮南迟的内心是崩溃的……才怪!十剂毒药送继母,带队群殴白莲花。神兽在手,美男她有,灵丹妙药堆满一座楼!一不小心惹了祸?没关系,提腿就跑,邪王殿下请垫后!他是流溟大陆的最强者,温润如玉的外表下,翻手为天覆手为云。以四国江山为聘,以万年灵兽为媒,赐她绝世荣光,捧她九天之上!“说她自负嚣张?抱歉,我惯的。”“说她无法无天?抱歉,我宠的。”“说她勾三搭四?抱歉,你可以去死了。”当她终于认清自己的心,扑入邪王殿下怀中的时候,他微微一笑,墨发三千耀出一片温柔的银辉:“乖,我已经等你很久了。”这是一部废材小姐逆袭史,一部邪王追妻血泪史,一部腹黑包子认亲史。
  • 真理门

    真理门

    人们死后到底会发生什么,天堂,地狱到底存不存在,人类和世界万物到底又是为什么会存在于世,人们所认知的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所有规则又是怎么制定出来的,历史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我们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又是否是真的存在,还是哪个神明设幻出来的,说到底,神明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大概只有到达真理门,一切才会被解答。
  • 华娱是怎么炼成的

    华娱是怎么炼成的

    一个被判死刑的导演,回到1980年华娱最前线--香港的故事!一个以香港为支点,翘起整个地球娱乐的美梦!
  • 王牌公主绝对爱

    王牌公主绝对爱

    她,淡漠【?】【性格多变】毒舌,倾城绝颜,却在感情上犹犹豫豫;他,邪魅王爷,玉树临风,却只钟爱她一人;他,前世最爱,霸道温柔,却在禁锢她的感情;他,王家世子,孤傲冰冷,却只宠爱她一人。【这只是一丢丢的桃花】【搞笑版】简介她:我要招亲了王爷:你一点爱我对不对?(渴望脸)前世:其实,她爱的是我。(深沉脸)世子:你们都别争了。(劝阻)两人:为毛???世子:她爱的只有我。(被一顿狂揍)另外的桃花:不是,她只爱我们。三人:还是我们在一起吧。女主:你们不是爱我的吗!快回来!!!!!驯魂兽,修魂力,炼丹药,炼武器,虐渣男渣女,王牌公主开启异世神话。
  • 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

    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人情世故、应酬与礼仪,我们编著了这本《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本书挑选了一些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人情,懂得世故,通晓基本的应酬与礼仪。本书除了阐明一些道理、点明一些现象外,还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帮助我们提升交际应酬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让我们不仅能轻松赢得他人的好感,获得他人的帮助,也能消除他人的嫉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我们的人生更加顺畅。希望本书能给迷茫的人们一点启示,给还沉浸于美好幻想中的人们一些提醒,给不知所措的人们一些开导。
  • 焚心之薄荷泪

    焚心之薄荷泪

    6岁的时候诗茵的妈妈在最绝望的时候把诗茵送进了孤儿院,自己选择了自杀,六岁的诗茵被上官玉宇的父母收养,玉宇,这个名义上的哥哥处处维护她,13年后诗茵遇到了她同父异母的哥哥慕容子辰,而不知内幕的子辰爱上了诗茵,诗茵知道真相后想利用子辰报复慕容一家,但是诗茵却爱上了玉宇,她是选择为了玉宇放弃报仇还是为了复仇离开玉宇?
  • 奇迹恋爱

    奇迹恋爱

    作者是小白更文时间少,但是不会弃文那年的他如同从天而降的天使那年的她冷面无情无人理会他改变了她的童年而后再也没有出现再见之时,她已失忆,他能否认出儿时的她?
  • 宠妻无度之千金太腹黑

    宠妻无度之千金太腹黑

    父母被谋害葬身火海,至交好友夺权,亲人背叛,这一切对夜若霏来说是个噩梦.,在一贯对她宠爱有加的丈夫手上死去那一刻,她才知道一切不过是为了夜氏,她发誓,若有来生,她定必让他们一个个生不如死!再次睁眼,她重回十五岁父母陷入火海那一天。既然老天给她新生,她定要重新来过,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然而她没想到,重生的那一霎那,她得到了一种特殊的能力——兽语!同时拥有操纵水的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收养了一只小白猫。却不想此猫非彼猫,竟然是号令百兽的山中之王——白虎!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他。一个霸道!狂妄!冷峻!桀骜不驯的他!看她如何利用异能与智慧,不断成长,展开璀璨徇丽又精彩的人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