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1900000012

第12章 土家那些事(2)

在土家人看来,要想泡出一罐好茶,就得先烧出一壶新鲜的滚开水。接下来,主人是不急不缓地一边不停地给火塘添加薪柴,一边与客人东家长、西家短漫无目的地拉着家常。待火塘里的红火烧得那黢黑的炊壶开始在“吱吱呀呀”地唱歌,主人也就忙着开始做泡茶的准备了。先是倒尽早前茶罐里的残茶,涮净茶罐,然后是去找来家里上等的茶叶,连同洗净的茶杯拿到临火塘的小桌凳上一字摆开。待这一切做完,炊壶里的水也就“咕咚咕咚”地开始冒横气。炊壶里的水变成了滚开水了,主人也不急,只是拿着茶罐将罐底伸到火堆里,翻转着手腕烤水气。待手中的茶罐水气散尽,嘣嘣作响,主人这才拿出上等的茶叶放入罐中,并再次将茶罐伸入火中不停地簸动,一边不时凑到鼻前闻闻其香气。土家人谓之“炕茶”。这“炕茶”的学问可大着呢!茶叶里的水气不炕干,泡出来的茶不够香;茶叶放在茶罐里炕过火了,泡出来的茶又会有一种难闻的焦糊味。是否刚刚正好,全靠主人凭多年的经验掌握。待茶叶炕好,主人便一手拿起一把硕大的火钳,夹住还挂在铁钩上的炊壶提把,一手平端起茶罐,握着火钳的手只稍稍用力一抬,“噗嗤”一声,一线白亮的水柱就激入了罐中,顿时芳香四溢。不过,这时的茶还不能够喝,因为主人的第一次续水往往不会太多,只是发开茶叶而已,即便是喝,亦太酽太苦。待茶罐里的茶叶浸润散开,主人续上第二遍水后,又拿起一只茶杯将新泡的茶从茶罐里酌出倒入反复冲过几遍,然后才会酌入茶杯恭恭敬敬地敬给客人。

这样的土家罐罐茶,喝一口下肚,顿觉止渴生津,消困解乏。遇上冬天,便觉全身暖和。若再碰上这家里有个上了年岁的老爷爷、老太太拉着你“讲古讲经”,更是笑声不断,乐趣无穷。

土家罐罐茶,虽是一种自然而朴实的大众茶艺,倒也暗合了茶叶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所提出的“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茶道精神。

土家红苕和洋芋的另类吃法

如果有人以为土家族是少数民族,蛮荒偏僻,吃食粗糙,毫无精细可言,那真是大错而特错了。其实,土家人在吃食上,是极富创造力的。不光利用自生自产的包谷大米,混合制作出了松、软、香的“金包银”,还有既制作方便,又极富营养,用黄豆磨成的“懒豆腐”,更有那吃起来异常醇香又特好保管的“熏腊肉”等等。就连那些,在外人看来难于下咽的红苕和洋芋,在土家人灵巧的手里,一样也可以把它制作成精致的美味。

土家族大多生活在高山和半高山,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总是很少。平地里种了包谷和小麦之后,大量的坡地便只能用来耕种适宜生长的红苕和洋芋了。因而,红苕和洋芋的产量就显得特别地高。在土家人的眼里,大米是外来的稀罕之物,包谷小麦那是细粮,黄豆绿豆芝麻花生之类则是杂粮,而大量的红苕和洋芋,也就成了粗了不能再粗的粗粮了。

之所以把红苕和洋芋划归为粗粮,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产量高,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不像包谷小麦等那样易保管,存放的时间长了,总是喜欢乱。在我的老家,常常要在家里专门挖出一个我们称之为“苕坑”的土窖来存放。而就这种储存法,存储的红苕和洋芋,超过了一年,便也会乱得不成样子。因而,每当红苕或洋芋收获回来之后,大家除了选出一批精品存放在“苕坑”外,余下的部分,家家户户便都要想着法子来将它处置掉。

于是,便有了土家人特有的有关红苕洋芋“粗粮精吃”的另类吃法。

“薯条”和“薯片”,这是后来有了舶来食品的新叫法。其实,在土家族的食谱中,早就有将红苕或洋芋制作成“薯条”“薯片”的这一吃法。只不过大家的叫法没有这般文雅,老家的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这种食品,质朴地称之为“苕泡子”或“洋芋泡子”。他们先是将那些红苕或洋芋洗净去皮,煮熟后,再用刀将它们细心地切成薄片或长条,然后摊在簸箕里,拿到太阳底下去暴晒,待水汽完全晒干即可收藏。当然,讲究一些的人家,也会将煮熟的红苕或洋芋捣成软软的泥,然后撒上芝麻,用擀筒将它擀成一张张薄得透明的片,待晒至半干,再来用剪刀改小晒枯。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倒入锅里,用沙或盐一通爆炒,滤去了沙、盐,立马就成了又脆又香的美味。这样制作出来的“苕泡子”“洋芋泡子”,虽不及“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薯片”松软,可我还是觉得,它要比那些舶来的“薯条”“薯片”显得更有滋味,更有嚼头。“苕泡子”“洋芋泡子”,是山里土家孩子们最常见、也最喜爱的“零食”。这样炒上一锅,总是能让人吃上好几天。

“薯条”“薯片”虽好吃,可它毕竟只是小零食,何况一家也就那么几个人,根本就用不了那么多。红苕和洋芋,在我老家除非细粮吃得断了顿,是没有人来把它当主食的。可是,不论粗与细,红苕洋芋也是粮食呀!自己花力气换来的,不得糟蹋,还总得想法子将它消化掉。于是,人们便想到了它们的“粉”。

将红苕或洋芋转化成“苕粉”“洋芋粉”,工艺一点也不复杂。大伙只要将苕或洋芋洗净了,去不去皮都无所谓,然后用水桶将它挑到加工厂磨成浆,担回家后再将浆倒入细布口袋,放入盛水的大缸或木盆里,反复捣鼓冲洗就成。等到口袋里的浆搓洗得差不多了,便将渣倒出用来喂猪,是一点也不会浪费。第二天,缸里或木盆里的水清澈了,倒掉多余的水,底下就是一层厚厚的“粉”。挖出来,摊到簸箕里去晒,白得耀眼。

土家人对于这些“粉”的吃法,可以说是花样翻新。最常见的吃法是,将“粉”加上糖,用滚开水冲成一碗晶莹透亮的粉糊糊,吃起来是既养人又方便。家里来贵客了,也会有人将“粉”加入葱花和鸡蛋,放入锅中摊成一张薄薄的大饼,然后卷起来用刀切成细条,再返回锅中煮了待客。这样的“鸡蛋粉”,不光香软可口,而且嚼起来还十分地有劲道,比起现在城里的“米粉”来,其味道不知要好多少倍。

在那些物质贫乏的年月里,土家人为了来了客人,桌上能多上几碗待客的菜,常常还会请来“下粉”的师傅,土法制作“苕粉条”或“洋芋粉条”。师傅先是将那些苕粉或洋芋粉调得黏糊糊的,然后让人架起大火将锅里的水烧得滚开,随后便拿出一个钻了许多眼的葫芦瓢,装上粘稠的粉团,用一只手端了伸入锅上,另一只手则握成拳头不停地敲击着瓢把。于是,雪白而粘稠的粉,就顺着小孔变成细线,从瓢底源源不断地落入锅中。待锅中粉条完全熟透,捞起摊入簸箕中晒干,就便成了银亮亮的粉条。那样的粉条,虽然,样子看起来不及买来的粉条顺直,但味口是一点也不比现在的粉条差。

小时候,我还吃过一种用“苕粉”或“洋芋粉”制作的“土虾片”。大人们在锅里把“苕粉”或“洋芋粉”煮成“粉糊糊”后,便用瓷盆装了直接端到太阳底下去暴晒。待晒得半干,再用刀来切成小薄片。几个太阳过后,那小块的粉片就变成了干溜溜的“土虾片”。要吃的时候,往油锅里一丢,就会炸得又黄又泡又脆,和买来的虾片一个样。买来的虾片放在嘴里,常常是还没有尝出味来就一下化了,“土虾片”则不然,虽然它永远都炸不到同真虾片一样的泡,可放在嘴里,它又确实比真虾片要有嚼头得多。

从土家人对于红苕洋芋的另类吃法来看,将原本好吃的东西做得好吃,顶多只能叫厨师;而将原本不好吃的东西来做得好吃,那便是真正的大师了。不知谁说过,真正的大师往往在民间。这话,我相信!

土家围腰

看到电视中的土家人总是衣着光鲜,花花绿绿的,很是耀眼。这让我很是为那些现实生活中的土家人抱不平。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土家人,或许是因为生存环境的艰苦,山高坡陡,又要劳作,他们的服饰是根本就用不着穿戴得那样复杂和光鲜的。从颜色的角度看,他们似乎更钟情于那,同时综合了土地和山林双重颜色的蓝。蓝裤褂,蓝头巾,蓝围腰,蓝布鞋……,一种贴近生活本色的蓝。蓝永远是他们服饰制作中所追求的主流色。

其实,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土家人的服饰穿戴和汉人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若硬要说有,那便是土家人更喜系围腰。在土家人的心目中,围腰仿佛是他们每天服饰穿戴中一件必不可少的衣物。不论是在家做家务,还是外出干农活,男男女女总是喜爱扯上一件围腰围系在腰上。那些围腰,大多是在家里请人做衣服时,由落下的几块边角余料拼凑缝制而成。可是,不论当初布料颜色是如何的鲜艳,但只要一旦做成了围腰,便都要被浆染成清一色的蓝,或深蓝、或靛蓝、或浅蓝、或湖蓝……。

土家人的围腰一般来说都做得比较宽大,缝制时还特意地在面前缝上了一个有又深又阔的大口袋。这样的围腰,穿戴在身上,不仅可挡灰护衣,而且还可挡风保暖。外出做事累了,歇息时,围腰一解就可垫坐。遇到有什么东西需要清理时,一撩围腰,“呼呼”地几掸,灰尘就便随风而去。等到需要装东西时,解下围腰又可当口袋;需要包东西时,还可摊开围腰当包袱;就连有东西需捆绑时,牵着围腰两端的带子,一卷就是一根好绳索。有围腰穿戴在身上,对于土家人来说,真是既美观大方,又适用方便。因而,土家人的围腰一般都做得十分地结实耐用。

土家人的围腰和土家人的衣服一样,也分男式和女式。女式的土家围腰,不论从样式上,还是从布料上,相对来说,自然要比男式讲究得多。它似乎更讲求对女人胯部及胸部的保护,围腰所包裹的面积,常常要往上一直延伸到女人的领口,而下面一般盖过了上衣也就作罢。穿戴时,只要先将围腰顶端的扣环,往领口上的盘扣上一扣,然后再将两旁的围腰带往后朝腰间一扎,即便是穿戴得再臃肿的女人,也便立刻一下就有了诱人的曲线,变得婀娜起来。穿着这样的围腰下地,围腰兜里揣上种子,隔着围腰顶着粪筐,是丢种撒肥两不误,干活十分地利落。待干完活,回家再将围腰一解,衣服一点也不会脏。

或许是因为男人干活时,用腿用膝的时候多,男式的土家围腰则正好和女式相反,注重保护的是男人的胯部和腿部。缝制时,便去掉了女式腰上的部分,向下则要一直延伸到脚背。为了做事行走的方便,特意采用三块布料两里一外成“品”子重叠的方式,让下面自然地岔开,围在腰里是一点也不影响男人们走路干活。若遇到特殊情况,实在觉得面前的围腰有点碍事,便挽起围腰向后朝腰间一扎,全然只当腰里扎了一根布腰带,照样显得精神。完事后,再将挽起的围腰向下一放,便又可再来挡灰护膝。有个什么长烟袋之类需随身带着的物件,衣服里又不好装,便往后腰里一插,真是方便得很,随意得很。

现在,看到城里的人们干活,个个都穿着“工作服”,便常常要在心里,为家乡那些在田间劳作的父老乡亲们抱屈。可静下心来仔细一想,那些原始而朴素的土家围腰,又何尝不是土家乡亲们所喜爱的最为方便、最为适用的“工作服”?

同类推荐
  • 静观人生

    静观人生

    这是一位大师笔下的人生。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丰子恺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他那丰富的生活经历,看到他所接触的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人事,感受到他那浓厚的生活情趣。
  •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

    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 花蕊里的子弹

    花蕊里的子弹

    文坛最美的“有脾气的淑女”女性美丽的姿志,批判的激情,作家流动的视角,多重的声音中,美艳红唇滔滔不绝地说出黑色话语子弹。
  • 静静流淌的河

    静静流淌的河

    诗歌如同音乐,富有韵律、节奏的变化,与人物的情感相呼应,产生出动人心弦的共鸣。写景时瑰奇独特,抒情时低回吟咏。晦涩的音调,神秘的隐喻表达悲哀、失望、痛苦和死亡。视觉,听觉,幻觉在字里行间起舞。沉睡的石雕,断碣残碑,空旷孤寂的草原,静静流淌的河流,令人心酸的落叶,等等,伴随着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而绽放。
  •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一)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一)

    爱在右,同情在,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里的一个充满爱的句子,这个句子曾经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她的作品以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为思想内核,她思想中深切的爱心和对人生中美的追求,使她的作品渐渐地形成了清新、细腻、隽永的风格,感人至深,净化着读者的心灵。她的一生都在为孩子们写作,为们留下了无数作品。她用女性那特有的温婉细腻去描述孩子们的童贞、两小无猜的情感、无阶级差别的友谊。本书特别整理了她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散文作品,带你品味童年的真挚的美好感受。
热门推荐
  • 入世笔记

    入世笔记

    作者:吹爆大气层简要:这是一个游戏的世界,是一个改变世界观的网游,在这个比现实世界还真实的游戏内,有的只有你想不到的,看主角如何通过玩游戏在现实与虚拟的世界中走向人生巅峰!第一章仙草片讲诉了创世纪时代一颗草在物种大爆发各种强悍神兽主宰的世界如何成为最强者之路的传说,本书涉及范围较广,既可以有搞基,腐女,又可以书迷加入书中世界!修炼体系多样魔法,穿越,修仙,言情,玄幻,和挑战整个大神书中的牛逼人物,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都会陆续登场
  • 好女人要人疼 好男人不能惯

    好女人要人疼 好男人不能惯

    情感专家、著名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婚恋咨询手记,解答女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100个情感难题。读者对象:恋爱中、婚姻中或单身男女!宣传语:读此书能让男人了解女人、让女人更好的爱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从书中,可以看到每个人心中的爱情你的,我的,或是他的爱……
  • 陈小若的传奇人生

    陈小若的传奇人生

    在这个结婚需要门当户对的时代,在这个需要钱权势才能保护好在乎的人的时代,陈小若,一个出身贫寒的草根,如同一头老黄牛般痴痴不倦的吸收着这个时代的养分,然后以一种君王的姿态,厚积薄发般的将所有敢于阻挡他前进的人挑翻,宣告这个世界,是属于我的。
  • 家有萌宠,花心老公来碗里

    家有萌宠,花心老公来碗里

    “喂喂喂,看谁呢!说的就是你!前面那位穿着白上衣黑长裤的小胖子姑娘!”顾封搂着一个胸大貌美屁股翘的美铝,笑得没心没肝的,就怕别人听不见似的在食堂大声嚷嚷着。众人默契的将目光投到了排在了老前面的某位有点小胖,白上衣黑裤子的妹纸身上。莫小二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自己那个冤家邻居又找上门来了,干脆不理他默默地排着队。顾封看着莫小二居然完全不理会自己,一想到自己在她眼中还不如食堂里的一条红烧鱼,气就不打一处来,干脆丢下身边的大美女,气冲冲走到前面从队伍里一把拉出莫小二。
  • 灵盗者

    灵盗者

    我是一个户外运动的热爱者,在大学毕业后,自己经营着一家户外运动用品店,本来我只想以自己的方式过着生活。但我却不知道,在我普通身份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因为这个秘密,我出乎意料的加入了一个神秘的组织,成了一个天赋异秉的人。担负着超乎寻常的使命。。。。。。(本故事故事纯属虚构。)
  • 奋民

    奋民

    本书为日记体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到一个小市民的演化历程,故事从七十年代的童年开始,经历了主人翁参军和退伍,最后成为一名小市民收官。体现了过去农民子弟为了改变命运的艰难途径和为生活所迫过早进入社会打工的生存窘境。小说中,侧面反映了教育、经济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时间、空间跨度大,人物、事件刻画真实是本书的显著特点,当然涉及到敏感事和人都会予以代号。人生就是一场梦,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繁杂凌乱的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思索自己,思索人生,停下脚步感受一下身边所发生的事,寻找那一份属于自己的正能量,让美丽绽放精彩,让不愉快淡然而去,从忙碌的工作中得到解脱。
  • 剑御洪荒

    剑御洪荒

    读灭世剑道,悟万物之理。掌握万物之生死,统领九代文明。血战到底,不惧生死,威临八方,一剑苍穹!
  • 特风谍云

    特风谍云

    济世堂东家张济生在一次暗杀行动中,被突然出现的神秘小贩带走,五个小时后,他竟然以军火商的神秘身份出现在了花都夜总会,而他们之间的交易,更是直接引起了地下党、军统和日特的高度关注……
  • 若无天命

    若无天命

    半生遵天命,半生逆天命!我若逆,不能成,必当来世再逆!
  • 冷冷态度:公主恶魔的婚后事儿

    冷冷态度:公主恶魔的婚后事儿

    他,帅气,多金,高冷,腹黑,世界500强黎氏集团继承人。她,美丽,可爱,天真,呆萌,世界500强楚氏集团继承人。门当户对的他们商业联姻在一起,却没有一丝感情,直到那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