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大川,周回五千余里,之间种种妙处自不必言,相传此川乃西王母瑶池所在之处,后又有传言数峰乃玉帝之妹所化,然此乃坊间传言,不可信也。神仙乃是天宫中人,便是凡间灵气充沛之地,于他们也不过是糟糠之地罢了。
昆仑上接青天,下接大地灵脉,诸峰山势或险或缓,天险之处多如牛毛,流泉瀑布,深渊暗泉,不可一一胜数。山间道观庙宇如插花一般点缀诸峰,其间飘荡着青紫之气,道观人迹不及之处散逸阵阵浓雾,深处又有龙吟凤鸣之声,想是那异兽灵物在此游荡。这些灵兽中不乏上古异兽,其行踪飘渺不定,便是修道之人遇上,福焉祸兮不可道也。
通玄大典记载,昆仑本是三清之一元始天尊玉虚道场所在之所,盘古开天辟地后,原始天尊与天地同出,在此明灵智,苦修亿万年,终悟得大道,修成无量道法。后又有玉虚十二门人于此修天尊所留大道,或千年顿悟,或数万年苦修,终成正果,坊间传言为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黄龙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惧留孙与玉鼎真人、灵宝大法师,称为十二金仙。原始天尊自不必说,单是十二金仙,也是凡人乃至修道之人不可想象之存在。
原始天尊与十二金仙乃上古真仙,后自往极乐之所,他们修炼飞升之所如今自成为灵脉丰沛之地,是修道之人享之不尽的福地。后又有天尊门人云中子于此清修,在山峰灵洞玉石上留下云中仙诀一卷,为将来后人打下基本。
这云中子后往终南山而去,苦修数千年得大道飞升。
通玄一派乃三千年前为通玄真人所建,相传通玄真人落地即有异象——当日彩云绕城而走,又有龙吟凤鸣,就连农民之牲畜也都跪拜,适时为奇事。这通玄真人三岁明事理,七岁修道,二十岁独自入昆仑求大道,后于福缘因果之下入云中子昔年所居石窟,得仙诀。
通玄真人既得仙诀,不悲不喜,三十年不看不闻仙诀一眼,坐于流泉之下感天地灵气,悟浮游万物之灵识,于月朗之夜弹指领悟仙诀,后修为自是一日千里。而昆仑之地又是灵脉之所,仙泉灵果遍地,通玄真人饮仙泉,食灵果,五十年后参悟大道,一跃飞升,飞升三日前感悟颇多,为后人了去絮烦,由云中仙诀化通玄真经三卷,为通玄立身之根本。
这三卷通玄真经后一化万,万化亿,上至丹鼎、五行八卦,下至飞剑吐纳,造福通玄数千年。
后五百年,通玄门人渐广,逐分为九脉二十四支派——想那通玄真经是何等海纳,一脉真人只修得一项精通便可纵横修道界。九脉真人各占一灵气充沛之峰修炼真元,至于各脉真人所擅之处,话不絮叨,日后自知。
数千年下来,通玄历二十七位掌教,其中飞升之人有两位,通玄真人自不必说,另一人日后再提。经这二十七位掌教苦心经营,通玄已成为正道第一,其瑰丽壮观岂是青苒宗这种小门派能够相提并论的。
通玄真人当初于西圣山结草堂悟道,如今西圣山之壮丽,真如同人间仙境,前秦修道之人王嘉乃是通玄俗家弟子,其如是所书——“**霄阙,直上四十丈,东有风云雨师阙,南有丹密云,望之如丹色,丹云四垂周密。西有螭潭,多龙螭,皆白色,千岁一蜕其五脏。此潭左侧有五色石,皆云是白螭肠化成此石北有珍林别出,折枝相扣,音声和韵。九河分流。南有赤陂红波,千劫一竭,千劫水乃更生也。”
王嘉乃微末道行之人,所见也不过尔尔,不过从其书中也窥得一二。只可惜这位被通玄诸位真人所携少年一路昏迷不醒,路上大好景致一一错过,倒是一路跟随的玄冰晶冰冷小脸数次变色,心中不知是何滋味,暂且不论这些景致,单是琼屋上的石兽灵物便让她如针扎心,险些一口鲜血喷出。
太紫真人回头看着玄冰晶的神态,微微点头:“你过往杀孽太重,又修亦邪亦正之术,难怪灵物会如此试探。”
玄冰晶微微点头,小脸已白如雪,她也明白若能过此孽障,于修行悟道有莫大裨益。
一路上,仙风道骨之人络绎不绝,他们身带清风,举手抬足便已数丈开外,这些人见一少年由三位掌教真人携入,不由得暗暗称奇。
原本掌教回山有偌大排场,不过此事颇为小心,所以一百零八弟子持杖迎接,十八道人鸣钟等等纷繁之事就全免了,不然该是怎样一副排场!
不多时,三位真人便携少年与玄冰晶来到一间道观,相比西圣山正宫乃至一些微末门派,这间道观实在有些寒酸——山石为柱梁,木片为门扉,芦草为顶。
三名真人停于道观门口,玄冰晶这时却再也支撑不住了,一口鲜血喷出,染红胸前衣襟,倒也没有染污一草一木,纤弱身体软软倒下。
“也亏得她能支撑如此长时间。”羽璇真人收去之前对玄冰晶的不屑,此时正色道,“虽修异道颇深,且杀孽过重,然心智坚定,又有一好福缘,虽不至通灵,倒也敏锐,若好好培养,虽不能领悟大道,倒也是一柄好剑。”
太紫真人微笑:“羽璇真人说的极是,不知可否?”
羽璇真人颔首,接过太紫真人递过来的黑水问天剑,微微一试,摇首道:“本脉擅使仙剑,若她有缘,倒也可以,就这样吧,让她归入我门下吧。”
青阳真人微微一声咳嗽:“只是此女乃文殊先生厚爱之人,将来倘若……”
羽璇真人哼了一声:“文殊自称正道人士,却修邪道异法,谁人不知他养此女究竟意欲何为?若他不来则好,若来,本门仙剑专斩此等妖人!”
言毕,羽璇真人携了玄冰晶而去:“我先去安顿此女,一会即来。”
青阳真人与太紫真人相视一笑,羽璇真人道行深厚,一柄仙剑乃是通玄两大剑门之一,有他指点,玄冰晶也是莫大造化;至于文殊先生,他们自是不会放在心中,不过是激将之语而已。
青阳真人向太紫真人颔首:“我知太紫真人有事与掌教真人商议,先过一步,一会也会自来。”随后飘然而去
太紫真人点头,等到身边两位真人远去,忽地长叹一声,携仍旧昏迷的少年陈溪入了道观。
官道上,一浑身衣裳破烂,身上还有残枝败叶的少年满面喜色,在他身后,一杂色小狼立于丛林边缘。
忽然,少年面上喜色全退,长叹一声,似是有什么心事,良久之后才迈步向前,一步一步似是有千斤缚足。
忽然一身影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前,从身形样貌来看是一女子。出现之突兀,仿若从天地间凭空生出一般。
少年问话不及,却见女子向他张手咿呀,似是求救。放下问话的少年闭目思虑一会,见远方尘烟大作,军队呼喊震天,旗帜大书“楚”“威”二字,再三犹豫之后觉得还是救人要紧,他一指身后丛林,向着小狼微微点头。
小狼摇头又点头,清叫一声转身入林,女子面上露出喜忧参半之色,随后向少年顿首致谢,少年却是若有所思:“这,我是不是见过你?”
“初次见面。”女子答道,“你我只是路人罢了,或许将来会有缘再会,不过你不是我所等之人,他可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呢。”
言毕,女子跟随小狼入了密林中,忽地又转首行礼:“公子身上有异象,来日必有奇缘。”
少年则是微微一笑:“正如你所说,有缘自会相见,奇缘什么并不奢望,只求护得我想护之人平安即可。”
他不知女子听见了这句话没有,因为她忙于逃跑,说完感谢之语后便消失在了密林中。
少年接着迈步向前,这会脚步似是轻快了许多。想必千军万马也得停于这深山密林之前,女子等待他们离开便安全了,后就可等到那神仙一样的人物罢了,他如是想着。
此乃一桩美事啊,
突然间风起云涌,周围景色忽地变化,少年身披盔甲,于他面前是山越千军万马,他抬头一望,天空是如云箭雨。
痛。
陈溪忽地醒来,大汗淋漓,恍惚一会,这才发现刚才浑身上下的剧烈疼痛似是消失了一般,他试了试,发现除却汗湿遍体之外并无异样,心下顿时宽了起来——大概昏睡了过去吧,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说来也怪,不过短短一瞬,他便忘记梦中之事,只记得先前正在掌柜的小店中日常打扫,后来来了一群神仙一样的人物抢夺什么谪仙,他不知怎地便卷了进去,还与什么通玄的真人对话,之后莫名选了他们。
对了,他似是入了通玄门墙,一念及此,陈溪望向四周,却见四周简朴干净异常,又有些雅致空灵。
“这里是?”少年呐呐问道,“难道之前……”
“不错,此间乃是昆仑通玄,你在我闭关修炼之所。”一个声音传来,少年定睛一看,却见先前见过的那一普通道人坐在他身边,手中大笔饱蘸浓墨,龙飞凤舞间,一张白纸上便书写了四个大字。
少年虽没入过私塾,倒也在掌柜的手下认识了不少字,也算是是识众字,写得一手好书了——掌柜的曾经说过,行万里路,读千卷书虽不可想,然识字读书乃是饱肚必备。他定睛一看,白纸上写的正是
“木发深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