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听说:“有三文坑的富,也无三文坑的屋。”在过去海澄、龙溪二县,这屋名甲一方。
我大学毕业,分配于龙海二中任教。每学期都要带班级去九九坑学校农场劳动一周,来回就从这三文坑前经过。
经过而已,并未能进去认真走走。且当时,对建筑美学,对什么“凝固的音乐”,实在是一无所知。然而,每次经过,都觉得它无与伦比的美妙。
全社民居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或嵯峨,或雍容,或玲珑,或典雅,或清幽,或庄重。总之,在这山乡村落中,见到它,都会眼睛一亮,进入一个美轮美奂的境界。
后来,学校另在合浦开山造田,我就再也没从那儿经过了。
此后,改革开放,农村一派新气象。但就在这日新月异中,我特别惦记着这三文坑:至今二三十年了,那些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不知怎样了?它还风貌依然吗?
与其惦念,不如去看看。
我带上相机,骑上自行车出门了。
翻过温坑岭,我抬眼望右前方的山麓,不觉庆幸:它似乎大体依旧。
我先停在社前公路边上,看着它,就像聆听一支富有特色的民间音乐。它跌宕、悠扬、明丽、古雅,几乎让我“不知肉味”起来。
不过,我也感到有些失落。它有如一幅古字画,多处破损,修补。令人惋惜不已。
我在社里拍照。一位大嫂洗罢衣服从池塘边站起身来,邀我进屋喝茶。我说先拍完照,再来叨扰--将车子寄放在她家院子里。
当我正对着一座民宅拍照时,一位老人站在一旁看,等我拍好了,笑着请我进去坐坐。
我正想到里面看看。
这是座前后两进的旧大屋,中间天井,天井两边是厢房。
前后进均两房一厅。后厅是敞口的,俗称“阔嘴厅”。它两边与厢房相接处,各辟一边门,这样,进出就无须都经由前厅了。
这大屋正面,极具特色。顶上只厅有屋脊,其两端如燕尾飞翘,有鲜艳瓷片拼贴成的图案。为减轻屋脊重量,中间嵌一行镂空花纹的红陶砖块,剔透而精美。当中塑一八卦,两头为龙的图案浮雕。
左右房顶各是后面厢房延伸而来的人字山墙的顶部,也只这顶部,成等腰三角形,只是其顶角如戴着帽子;与中间屋脊同列,相互对称。迎面都用灰泥浅浮雕一兽头(想是龙所生九子中的“睚眦”),怒目圆睁赛铜铃,露着上下两排牙齿,将一把宝剑横咬在口中,气势凛然威猛,令人望而生畏。
这样的屋顶,设计大胆,独创性很强。它概括表现迎祥纳福、驱邪消灾的传统美学意蕴。这也是世世代代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宅居。
大门的门楣及其上方,绘有吉祥图案。门两边房间的窗户,全用磨平的方形石条砌成。其上各绘有打开的折页,很有立体感。上面图文已模糊。
老人说,全社姓卢,一宗无二姓。
这大屋是他伯父去缅甸仰光谋生回来建的,有100多年了。而社里以外的,都是祖辈去台湾,大有发展后,回来建的。
“在台湾,还有亲人吗?”
“有。”
“有来往吗?”
“从抗战那时起,就没有了。”
“一直到现在?”
“一直到现在。”他喟然一叹,“都60年了!”
边门上的对联引起我的注意:“这是原本的门联吧?”老人点点头。
我凑上去看,字画已多不明。还好老人记得清楚,告诉我是“学张公多书忍字,法司马厚积阴光”。我们中国人,讲究“富润屋”、“德润身”。这当是屋主人所崇尚、遵行,并要传诸子孙后代的为人处世之道吧。
老人领我在社里看了个遍。全社的民居建筑,因山就势,形态不一,异彩纷呈。它背负青山,山上草木苍苍,山涧水由上而下潺潺流入社中,汇入池塘,又被引向社前山下一片田畴。山水、宅居、田园和谐而默契,自然而巧妙地构成一良性的生态体系。
但都有相当的年头了,其中部分,有的坍塌,有的颓残。只是仍住人的,有整顿,还尚完好。
告辞老人后,我去塘边那大嫂的家。她男人正蹲在门前拾掇挖回来的一堆芋头,叫她泡茶待客。
她为人朴质,也干练爽朗。言谈中,她告诉我,两年前,从台湾回来一个人。
不是至今已60年没来往了吗?
原来,他是旧社会被抓壮丁的,成了“国军”,在台湾退了役。
“他出生还不到一年,父母就都去世了,”大嫂说,“还没断奶哩,是他一个童养媳姐姐把他养育大的。
“那童养媳姐姐当时也还是个孩子,又当妈又当爸的,小小年纪,真不知受的怎样的苦!
“一家子就剩这样两人。他被抓壮丁,那姐姐跑去海澄找,哭着去又哭着回,哪找得见?唉!越是苦命人,越是受灾殃!
“他也有良心,不忘这姐姐。说爬也要爬回来找姐姐。回来时,只孤单单他一个老人。他在台湾没成家,无儿无女。好在那童养媳姐姐把自己一个儿子给了他,接房头。”大嫂就这样讲了个大概,我听了,心里头却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这老兵从台湾回乡寻亲,他那如父母般的童养媳姐姐已是风烛残年,天可怜见使他们能得以团聚。
我为他们庆幸。也庆幸三文坑的屋还能让我见着,因这名甲一方的屋也和那童养媳姐姐一样,已风烛残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