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漳州图经》:“太武山,其上有太武夫人坛。前记曰:‘闽中未有生人时,夫人拓土而居,因以名山。’”
这座古老名山,就位于畲乡隆教的北部,岿然屹立在东海之滨。因它和金门岛上的北太武为“姐妹山”,所以又名南太武山。
它海拔562米,崔巍磅礴。满山满谷,巨石累累,鬼斧神工地构成种种奇观,素有“闽山第一峰”之称。
伫立巅峰,往西北眺望,山峦起伏,尽匍匐于其下。山下,田野碧绿,村舍井然,是人与自然共同绘制的巨幅油画。
往东北远望,烟波浩渺的大海,浯屿、青屿、大担、二担等岛屿散列在万顷风涛中,海天寥廓,令人心胸豁然开朗。
明代翰林学士丰熙、御史吴彦宏、右佥都御史李材等,都有吟咏南太武的诗篇。李材的《咏太武二十四景》将山上神奇风光作了高度的概括与赞美。其诗云:
一脉流通涧谷桥,浴仙盆上水迢迢。
云根洞接蓬莱路,石眼泉归大海潮。
象径往来无俗客,石屏谈笑有渔樵。
烟霞飞石真堪画,回首天峰出九霄。
石门胜景几年多,紫石生成古佛陀。
香炉石迹堪赏往,锦亭峰上漫吟哦。
石幢楼接云霞外,狮子迹游大海过。
欲向棋盘寻一著,安乐窝里乐呵呵。
涅槃石上妙谈玄,更有楼云楼最妍。
龙潭泉接漕溪脉,仙灶茶烹太液泉。
百丈石迹山高崒,普明延寿塔冲天。
曾向马蹄石上去,仙人迹在几千年。
最后一景是“仙人迹”,那是山顶岩石上一巨大的脚印。
这脚印好大,那小趾就有成人的脚掌大。
尤叹为奇观的,还在于它酷似真人的足迹。5个脚趾、脚掌心、脚后跟的形状位置,大小深浅均恰如其分,几与人的脚印无异,但大了成百倍。这造化的神奇,叫人惊异至极。
怎会有这脚印呢?
民间传说,八仙与东海龙王闹了个不愉快,谁曾想竟翻了脸。于是,八仙挑土要填平东海。汉钟离一脚踏在这南太武山,一脚跨出,踏在北太武山上,把挑来的土一担担往海里倒。当要倒下第六担土时,被东海龙王请来的观音制止住。观音使双方和解了。龙王把一块从山头斜插入海的巨石化为“万丈丹梯”,邀八仙顺梯而下,到龙宫饮酒。
传说,八仙倒下的那5担土,就变成海上的大担、二担、三担、四担、五担这5个岛屿。
而“仙人迹”就是汉钟离当时留下的脚印。据说,金门的北太武山也有一个脚印,合为一双。
南太武山上,处处有景,而且,都各有与之相关的石刻、诗歌、民间故事、历史传说。自然与文化珠联璧合,璀璨夺目。
请走进石门吧,里面,有块岩石,兀然独立。其右上角有个小孔,泉水杂着气泡汩汩而出,煞是奇怪。
这泉叫“石眼泉”。据传,南海观音玉簪上的坠子是只金螃蟹,它偷偷溜到人间,钻入这块岩石中修炼,并命山神打造两扇石门,封闭下方谷口,以防闲人打扰。
金螃蟹吐出的涎沫,成杂有气泡的泉水,就从石孔流出。
南海观音终于察觉了,将手对着石门一指,一片门扇轰然破碎。金螃蟹乖乖爬出来,回到观音的玉簪上。
现在,这石门仅存一扇,所以,人称“半掩门”。而金螃蟹被观音收回,石眼里也就再无泉水流出了,但留在石上的泉流痕迹,至今宛然可见。
要说这山中年代最久远的史迹,那要推建德屯了。
据《汉书》和《漳浦县志》记载,汉高祖封赵佗为南粤王,接着,佗之孙胡,胡之子婴齐,婴齐之子兴,相继嗣立为王。由于颇为复杂的原因,丞相吕嘉杀死太后、赵兴,另立婴齐与粤妻所生的长男建德为王。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命伏波将军路博德等率兵征讨。吕嘉、建德与其属下几百人夜逃海上,来到南太武山,筑城固守,但终于城陷而亡。
这是见于史、志,在南太武山上2000多年前的西汉遗迹。只是城早不见,仅存遗址。想是这缘故,所以不见于李材的《咏太武二十四景》中。但同是明代人的郑爵魁写有《建德屯》五律一首,如下:
霸业无诸旧,王封建德屯。
霜戈千岛尽,云垒一峰寒。
太武连为嶂,沧溟怒作澜。
衣冠今故国,壮气尚桓桓。
过了1750多年,这里又来了个姓赵的。
他就是南宋末代小皇帝赵昺。据《海澄县志》载,他为元兵追击而南奔,传说,途经南太武,曾在山头的延寿塔内停留过。这延寿塔是方形7层石塔,如今只存一块石匾和塔基遗址。明代福建南路参将施德政在其登太武山的一首七律中写道:“蹑蹬喜寻仙子迹,登台羞问宋王踪。”后句就说的此事。
这首诗就题刻在云根洞的岩石上。与之一块的还有和他同登太武的游击将军陈一斋、浯屿水寨把总沈有容的各一首七律。这3首诗抒发了他们守卫海疆的“壮怀激烈”。
南太武山上,石刻很多,琳琅满目。其中大多没有落款,如“浴仙盆”、“象径”、“安乐窝”等等,还有每字约一丈见方的“太武名山”、“万丈丹梯”、“修身为本”等,大都堪称精品,但都没有落款,这成了一个谜。有人说,当是逃命到此的南宋君臣或宋皇室的后裔之所为,因此,为隐晦而不落款。
尤为奇特的是在云根洞旁,有块岩石,上头正中1字,下面一行6字,成方块形,却不是汉字。到底是什么文字,多方求教,仍无人知晓。
南太武山,有着自然与文化的丰富蕴藏。倘若以本文开头所引《漳州图经》的那段文字为据,则太武夫人是闽人土著的开基始祖,而这南太武山,乃是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