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6500000013

第13章 可方可圆,处世的最大智慧(2)

所以,孔子用“浸润之谮,肤受之诉”来形容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程度的谗言和诬告。“浸润之谮”不是一时一地对你所说的谗言,而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像雨水浸润万物那样,一点一滴,不动声色,不露痕迹。这次给你说某人的一句话,下次给你再说一句,有时甚至是说一句听来毫不相干的话,这样逐渐浸润,潜移默化地使你对某人产生某种印象。那些被攻击中伤的人,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如果说“浸润之谮”是“慢工出细活”,那么,“肤受之诉”则是“快刀斩乱麻”,一举奏效,使你在防不及防的情况下错误行动,结果铸成大错,悔之晚矣。为什么“肤受之诉”会有这么急切灵验的效果呢?因为它所诬告的内容,都是与你亲身相关,使你会有真切感受,甚至有切肤之痛的事情,所以,往往会使你确信不疑,拍案而起,作出了错误的决定还自以为是当机立断,很有魄力哩。

既然“浸润之谮”和“肤受之诉”有如此出神入化的迷惑,而在你这里都行不通,那你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明”人,即一个看得明白看得远,具有明察秋毫、远见卓识本事的人了。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做不做“明”人问题还不很大,因为我们毕竟没有什么生杀予夺的权力,但对于一个领导人,尤其是高级领导人来说,做不做“明”人,那问题可就大得很了,因为生杀予夺权力在手,弄不好就会贻害无穷啊!

5.看人看大节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人”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可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因此,当子路向孔子求教什么是完人时,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的智慧,孟公绰那样的不贪心,卞庄子那样的勇敢,冉求那样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称为完人了。”又说:“现今的所谓完人又哪里一定能如此呢?看见利益能想到是否合乎义,见到危难敢于献身,久处困顿之中能够不忘记平时的诺言,也就可以称为完人了。”由此可见,圣人所论的完人也有相对性。

照通常的抽象的标准而言,完人是智、仁、勇、才艺兼备而又具有礼乐修养的人。但面对现实,这样完美的人又哪里能够找得到呢?所以,孔子又退而求其次,提出了现实中所谓完人的标准。这个标准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具体而易于实践。直到今天,也仍然可以用来检验我们周围的人。比如说见利思义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成了最尖锐最突出的社会现象,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还是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成了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又比如说见危授命的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各种各样政策放宽的探索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遇到阻碍,有时也会触及到个人利益、个人的前途命运。在危难的时候,我们是挺身而出,见危授命还是东推西卸,不担担子,不负责任,这些都是检验一个人的标准。至于说在困顿中不忘平时的诺言,坚守节操,坚持探索与追求,就更是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上必不可免的了。谁能够保证自己一生就一帆风顺,不遇到困顿与挫折呢?关键是要有一颗不畏困顿不怕挫折,勇于追求的心。

所有这些,并不是要你全部做到,成为一个完人,而是我们可以用圣人关于完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尽力做得好一点,使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因此,做人不必苛求十全十美,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了。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澈了,清澈到像游泳池里的水一样,那是没有鱼儿能够在里面生存的;人太明察,太苛刻了,苛刻到眼睛里容不得一粒砂子一样,那是没有人愿意跟随你的。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又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

所有这些论述,都与这里所说的“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有关。都是谈的人的器识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提醒我们看人从大处着眼,而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因为真正的君子,一个能成大器的人,他在细节上不一定有什么很突出的表现,不一定为人所知,而一个不能成大器的小人,则很可能在细节上显露出来,为人所赏识。所以,如果以小节看人,很可能一个真正大智慧的君子还不如一个小聪明的人,那就会让你看走眼了。

关于这个问题,子路也提出来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与管仲一起做公子纠家臣的召忽为公子纠而死,管仲却不死。这是不是不仁呢?”孔子说:“齐桓公九次会盟诸侯,不动用兵车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他的仁,这就是他的仁啊!”(《论语·宪问》)

在《论语·宪问》里,子贡又再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能为主子而死,反而做了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做桓公的宰相,辅佐他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也都像落后民族那样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吧。难道真要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渠之中而没有人知道才好吗?”

孔子回答子贡与子路显然都是同样的看法。这就是从大处着眼评价人。

管仲虽然没有为公子纠尽忠,以身相殉,但他辅佐齐桓公立了大功,名流青史,也就不能用对一般普通人的小节小信来要求他了。说到底还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问题。我们不能对任何人都求全责备,而应该看他的主流,看他的大节。

事实上,齐桓公也正是因为不究细节,不计私仇,原谅了差点要了他的命的管仲而加以重用,才取得了“霸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绩,

所以,齐桓公的认识也是合于圣人的思想的。我们今天正当用人之际,是不是也应该用这种看大节、看主流的思想来衡量人才呢?

所谓“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丁当”,说到底,还是一个大智慧与小聪明的问题。知人论世,尤其是领导者知人善任,选拔人才,不可不注意这方面的大问题。

孔子说:“作领导不宽容,行礼仪不严肃认真,遭遇丧事的时候不悲哀,我用什么来观察这种人呢?”

这里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居上不宽”的问题。在另外地方,孔子曾反复从正面说:“宽则得众。”(《阳货》、《尧曰》)宽容就能得到群众拥护,并把“宽”作为“仁”的五个方面内容之一。

荷裔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曾写过一本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宽容》,把宽容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宽容对于一般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话,那么,对于居于上位的领导者来说,就更应该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了。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宽则得众”的著名典故和故事,诸如楚庄王绝缨尽欢,孟尝君不杀与自己夫人通奸的门客,汉高祖重用陈平,曹操下《求贤令》选拔那些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确有才干的人,唐太宗不追究郭子仪的儿子得罪自己,宋太祖宽容受贿的宰相赵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与此相反,因“居上不宽”而自食其果的例子也同样是不胜枚举。

因此可以说“居上不宽”,是领导者的致命伤,而宽容的肚量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起码要求。越是进入民主的时代,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这是所有的领导者或想做领导者的人必须牢牢记在心上的信条。

6.以直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说:如果用宽容恩惠去回报别人给你造成的仇怨,那么,你又用什么去回报别人给予你的恩惠德义呢?所以,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可以说是标准的“中庸”之道。

而老子在这个问题上,却是与孔子截然不同的,《老子》第六十三章云:“大小多少,考民怨以德。”

“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善”的心理,用恩德回报怨恨。最典型最极端的说法是基督教《圣经》上所说的,你在我左脸上打了一记耳光,我不仅不还手,不躲避,反而再送上右脸让你打一记耳光。或者用我们中国的说法,就是唾面自干。《新唐书·娄师德传》记载,当娄师德的弟弟要到代州去做官时,他教导弟弟要学会忍耐。弟弟说:“这没问题,比如说有人向我脸上吐口水,我把它擦掉就是。”可娄师德却说:“擦掉也不对,因为这样还是会显露出你对他的做法不满,所以,应该让它自己在脸上干掉。”这样的修养功夫就是以德报怨,一般人真是很难做到,同时,我们也看到,孔圣人并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有人提出的这个问题,但却很艺术他说,以德报怨,那又用什么去报德呢?所以他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用恩德去回报别人的恩德。所谓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那就并不排除对那些恶意怨恨的反击,善恶是非还是应当恩怨分明。总而言之是“投桃报李”或“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而不是一味地逆来顺受,不讲是非原则地以德报怨。这也正是儒道之异趣。

另一个极端是“以怨报德”。你送自己脑袋当凳子让人家坐着休息,人家却还嫌弃你硌疼了他的屁股,甚至兜头踢你一脚。那可真是忘恩负义,卑鄙小人。

小时候学过“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大抵说明了一个道理:善良的人们如果对那些丑恶的人或物仁慈,那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后果自然逃不掉如同农夫被蛇咬死、东郭先生被狼吃掉般的厄运。

中国传统儒家讲的“率性而行”,是指推广自己的“良知良能”,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准则去行动,它的基础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认识上。孔子儒家提倡仁爱道德,追求真善美,所以他提出“以直报怨”。以直报怨不等于以怨报怨;也就是说,你打我一耳光,我并不马上回报一个耳光,而只是严正指出:你打我耳光,这是无理而又无礼,是错误的;希望你下次再不要这样。如此“以直报怨”,就有“恕道”即宽恕、容忍的精神在发挥作用。

孔子“以直报怨”,是中国古代社会经过“周公制礼作乐”,发展到较高文明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出“互惠性利他”倾向所作的理性总结。

“以直报怨”,是人民内部值得提倡的社会性道德;在人民内部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君子动口不动手”,应该是种美德。引申到国际交往,肯定有利于世界和平。

当然,圣人也并不主张以怨报怨。你不仁,我不义;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无休无止地斗下去,那也就没有意思了。

7.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公冶长》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论语·泰伯》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论语·卫灵公》

有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愚笨,其实却很聪明,有句俚语说得生动:“面带猪相,心头僚亮。”不知你身边是否有这种“心中僚亮”之人,反正曾子是遇到了一个,曾子说:“能力强却向能力弱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向没学问一样,满腹经纶却像一无所知一样,别人冒犯自己也不计较,我曾经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的。”

据说曾子的这位朋友就是那“大智若愚”的颜回。可惜颜回没有照片留下来,我们不知道他长得怎么样。

颜回不仅与同学相处如此,就连跟老师孔子在一起也是如此。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观察他课后的情况,却发现他很能发挥我所讲的内容,颜回并不愚笨!”

《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钠。”苏东坡补充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颜回不正是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生动形象吗?

俗话说:“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丁当。”如果你留意观察,生活中这种现象真是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而往往是所谓的“小聪明”。

我们今天的人尤其容易犯这种毛病。茶楼酒馆、卡拉OK厅等娱乐消闲场所一坐就是半天,大家说些天气,说些股票,说些海湾战争、中东问题,这还算好的。更糟糕的是说些东家长,西家短,某某领导和某某领导之间有些什么瓜葛,某某男同事与某某女同事之间又有些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没有一句话是上得台盘见得世面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现象,有些近似于我们所说的“清谈”之风。明末清初,顾亭林就曾经批评当时南方的读书人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而北方的读书人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言不及义也罢,无所用心也罢,都还只是无聊而已。可偏偏就是这些人还喜欢卖弄小聪明,大家凑在一起就专门研究张三,研究李四,耍些小心眼,出些鬼点子整人,今天攻击张三,明天攻击李四。在这些小聪明方面,这些人真正是天才,添油加醋,捕风捉影,甚至造谣中伤,无中生有,整起人来一套一套的。

在日常社会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要出人头地,古时那些读书人哀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才华的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更有些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旁人,这样,旁人便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

曾国藩曾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意思是说,君子有才能但不使用,而要待价而沽。天才能做到无此器最难,而有此器,却不思此时,则锋芒对于人,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所以古人说: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可见天才的锋芒就像额上的角,既害人,也伤己!如此来说,还不如没有。

同类推荐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 致远的祥和之境。
  • 读懂孔子

    读懂孔子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春秋末年,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新旧制度交替。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提出“仁”的思想。其核心是关于人性、人道、人生价值等问题探讨,从而建立起人学的思想体系。孔子注重教育,堪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至今还体现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本书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广大朋友解读中国的历史文化,介绍孔子的著作及其思想学说。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热门推荐
  • 田儿和尚

    田儿和尚

    在巴河畔的骑龙寺,田儿和尚跟随师父净灵法师念佛修仙,却念歪了经,为害一方,群起而攻之。师父净灵法师被迫废了其佛法,断了师徒关系,将其赶出骑龙寺。田儿只得四处流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为民做好事,最终得到大家认可。其曰,浪子回头金不换。
  • 三国烽烟

    三国烽烟

    身为历史系高材生的刘鹏穿越了,穿越的主人不是威猛的武将,也不是智谋无双的谋士,恰恰是那被诸葛亮评价为“暗弱无能”又被刘备从手中夺走益州的刘璋!还未曾抱怨自己的运气差,刘鹏就又发现了一个史书上都未曾记载过的信息:刘璋居然是刘焉的私生子!巨大的危机包围着刘璋,面对刘焉正室和三个哥哥的排挤迫害,面对这即将到来的乱世,刘璋是否还能像历史上那样顺利的得到益州?是继续做那暗弱的刘季玉还是做那出渊的潜龙?是继续做那守成之主还是争霸途中分得一杯羹?
  • 腹黑校草别坑我

    腹黑校草别坑我

    一个是腹黑校草,一个是傲娇千金。恶搞!暴力!然而却不知道父母的想法,居然让他们交往!而两人却啥都不知道......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呆萌青梅:翩翩不嫁你

    呆萌青梅:翩翩不嫁你

    【你之所以喝鸡汤,是因为肉被她吃了】————他为了她,有着理科头脑的他,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医学,只为研究她身上罕见的病。她一睡就睡了半年,在这半年里,她忘记了许多事,甚至忘记了她是谁,但她却只记得曾经有个他……【竹马很甜宠,v妞们放心掉坑,不喜勿喷,拐弯可绕道。开头无能,后续精彩。】
  • 绝世天才陌路之深

    绝世天才陌路之深

    筱慢慢的睁开眼睛看着周围的环境这里是哪里她记得被一道天雷劈了一下一道白光闪现了一下她就在这里了
  • exo之花忆成殇

    exo之花忆成殇

    作为鹿家上下唯一一个被宠的女娃,鹿恩菲对此表示----非常满意。好好的中国不待,偏偏要跟哥哥去什么韩国;好好的普通人不当,偏偏要跟着哥哥当什么明星。鹿爸:“小晗啊,你看看你,把你妹妹都给带坏了。”
  • 江南可采情

    江南可采情

    这是一本小说集,主要写的是江南女子婉转悲戚的爱情故事,故,取名江南可采情。一个章节为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八千到一万字。每周更新一次(作者有懒癌)。从戏子到采茶女,从采茶女到大家闺秀,每一个人物都有不一样的爱情故事,或喜或悲,或肝肠寸断。爱与不爱,只是一念之间。有些人明明爱了,却至死也不承认,有些人明明不爱,却生死相随。他说,江南女子柔情,更痴情。PS:你们想看什么类型的故事可以用评论告诉我,合适的话我会写,谢谢大家关注此书,么么踹~PS的PS:本书读者群:460194009(群里没人,不要笑话我,我刚建的)
  • 古国神都

    古国神都

    华夏神州是一个从来就不缺少奇迹的地方,千年古国是一个从来就不能以常理推断的地方。
  • 霸御星空

    霸御星空

    霸气,嚣张,猖狂,不低调,就是狂,不服,打趴你。地球打完了,我们去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