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6200000067

第67章 如何击退颓风

近年来有一种不好的现象一天一天在发展,而今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态度严肃的作品销路不广,而谈情说爱,低级趣味的东西却颇为“风行”。据说甚至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同一作家的作品如果书名“香艳”,与女人有关,销路便能较好,而翻译的小说改题为“爱情,爱情”者,也确实可以多卖。

当然我们不能不承认,即使在这漫天烽火,物价高涨的时候,也还有不少人或“精力过剩”,或渴求刺激,或神经变态,而又有钱,他们就喜欢那些无聊的读物,花几百块钱买一本书,在他们是无所谓的,高兴时看几页,不高兴时丢开完事;几百块钱比起他们在另一消遣——打牌的进出数目来,那简直是九牛之一毛。像这一种“民族的畸形儿”,在我们这不健全的社会内,无庸讳言,只会一年年多,不会一年年少;政治的和社会的环境既然非但不能使此等“畸形儿”减少,而且助其滋长,而政府书报检查的鞭子也未尝落在那些无聊读物的身上,故在抗战七年多的今日而见此现象,实在只能说是无量数的大怪事之中一区区小怪罢了。

但不能不说这问题是严重的。问题之所以严重,不在社会上有这些人喜欢看这些书,而在这一现象已经诱发了大部分书店的“生意眼”,并且又在引诱一些“作家”向这一方向投机取巧。不嫌说得夸张些,书店在这中间的作用实在不小,尤其在这所谓“非常时期”。出版家不愿意出版,这就根本拉倒,但即使出版了而贩卖商不愿多批,那也糟糕。战时寄运书籍非常困难,寄费又贵,出版家在发行方面依赖于贩卖商者较战前为多。印书成本太大,出版家希望销得快,这才资金可以周转。我们听说过,某书出版后不到一星期,五千部就销完了,这是近年旺销之佳话。然而这所谓已经销完了的五千部,并不全数到了读者手里,不,恐怕一半的一半也不到;这所谓“销完”只表示出版家已经将货脱手,这所谓“销完”应当说已经被贩卖商“批完”了。书是存在贩卖商手中。贩卖商为什么那样热心抢批?因为根据他们的生意眼,他们认为此书好销。这是贩买商的生意眼能够影响出版家。出版家为维持营业,也就不能不有生意眼,或跟着贩卖商的生意眼走,终至于动摇了一部分“作家”有意无意地做了书商的尾巴。从出版家、贩卖商,以至一部分的“作家”,可说都是受了环境的压迫,不得不以生意眼为重;正因为是“不得不”如此,故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大危机。年来颇有些议论,既斥责书业中人之唯利是图,复归咎于作家们之制造颓废与麻痹,而对于造成今天出版业的不景气以及畸形状态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原因,则不置一词;这样的议论其实倒是一种烟幕,把问题的真相弄模糊了。

书业中当然不能说没有“唯利是图”或“利令智昏”的分子,然而大部分书业中人是认识了他们的事业的重要性的。他们的最大的愿望是,印出来的书有聊而又能销,营业蒸蒸日上;降而求其次,只能在文化方面打些折扣,而希望营业能维持现状。最后,除了少数尚能咬紧牙关,收紧裤带,苦撑下去,一般的倘不兼营别业,就只好迎合不良的风气,做低级趣味的尾巴。至于作家,亦不能一概而论。甘居下流,以制造颓废与麻痹为乐者,自然也有,而戴抗战之羊头,卖色情之狗肉者,亦复不少;但是大多数作家虽在精神与物质生活交受压迫之下,还能坚守岗位,不失故我。这是有目共睹的事。这大部分作家如果有罪,罪在他们不能不吃饭,而为了要吃饭,又不得不在顾忌多端的夹缝中作微弱之呼声,不得不在饥寒交迫之生活中匆忙写作,生炒热卖;再进一步说,罪在他们还不能突破重重的阻碍,发挥能力,以击退文化界的颓风!而且客观上他们亦不被准许大声疾呼,一新耳目。

当前的现实情形对于霉菌的生长特别有利:经济的困难压迫着出版家不得不走所谓生意眼,或至少减少生产;颓废的低级趣味的歪曲现实的作品未受应得的制裁,而在书市场挤走了正当的读物;如蝇逐臭的文坛投机家正在鼓扬颓风,而态度严肃的作家则或贫病交迫不能写作,或写作了亦不能出版。民族文化的危机难道还不算严重,不算深刻么?

我们再从另一方面看。

读者购买力的薄弱,当然也是出版业不景气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者有人作这样的推论:低级趣味的颓废色情的读物,它的读者对象是有闲而又有钱的阶层,严肃作品的读者群却是既不有闲亦无余钱,这一种情形如无改善,则文化的前途恐怕只有暗淡。这一个论调就等于说,即使严肃的作品有可能出版,还是没有读者的。

事实恐怕未必尽然。一般读者购买力之低落当然要影响到书的销路,但这影响不会是绝对的。在书价尚平,读者购买力尚高的时候,一般读者购书的标准是要宽一点,他们选择书不十分严格,而在钱袋干瘪的时候他们买书当然不能那么痛快:然而真有打动他们心坎的好书,他们即使节衣缩食还是要买的。三五人组织小小读书会,平均负担,买了书来公有,这种互助的经济的办法,我们亦见过不少。虽然生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青年的一代求知欲还是那么旺盛,正义感还是那么强烈,这表示民族的活力绝未衰退。再说,今天颇为风行的那些无聊读物的读者也未可一概而论。除了一小部分读者确是乐此不疲而且舍此更无所求,敢说大部分读者无非借此消遣。消遣的态度对于严肃的读物当然不好,但对于无聊的读物却正表示了读者心里有苦闷,而苦闷则远胜于麻木;他们和那些醉生梦死怡然自得之辈是有颇大的差别的。这一类的读者对于严肃读物的见解很值得玩味。他们觉得严肃的作品搔不着痒处,不够味。当然这种批评有时是由于他们认识的不足,但大体上也还道着了几分的。

所以问题不在没有读者,而在作品之是否能够表现了现实的深广复杂,是否有血有肉,换言之,即是否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震撼着他们的灵魂,使他们痛快地哭,痛快地笑,提高他们的情绪至于白热。

这样的作品是我们现在所迫切需要的。然而直至现在,我们还没有得到产生这样的作品的客观条件。我们这时代是民族历史上空前的大变动的时代,在我们面前还有艰苦的战斗,在我们将来,当然有一个光明的远景,然而如何在今天的艰苦战斗中胜利地出来而到达光明的未来,这中间却横梗着无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人人所身受痛感、焦灼忧虑的。如果一个读者读完了一本书,却不见书中写到这些问题,或虽触及,亦只浮光掠影,宽皮宕肉,顾此失彼,那他当然会感到失望的,至少也是不够味了。至于那些歪曲现实,大言不惭,把读者当作低能儿的作品,自更不用说。一句话,作品不能反映时代,不能挖掘到现实的深处,倒提过来从里翻到外,给读者看;现在有不少作品态度够严肃了,然而触及现实之处却见得异常地踌躇趑趄,徘徊迂曲。作家即使不中用,照理是不应如此的。所以然之故,还在于作家没有选择题材和处理题材的自由。

作品既要反映现实,就不能不触及现实中的问题,就不能只在问题的边缘徘徊,就得直薄问题的核心,这是很简单明了的。而简单明了的事今天之所以成为棘手的难题就因为连带引起了歌颂与暴露的问题,换言之,就是光明面要写,黑暗面是否也应该写的问题。

这是一个老问题。我们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社会,故有所歌颂,亦必有所暴露;现实生活中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故要忠实地反映现实就不能只写光明不写黑暗。问题乃在作者站在哪一种立场上去歌颂或暴露,去理解那光明面或黑暗面。但这在今天应当是不成问题的。今天作家们的共同立场是坚持民主,坚持反法西斯战争,以求建立独立自由的民主国家。在这一大目标之下,歌颂与暴露、光明与黑暗的问题,实在已经变得很简单。歌颂的对象是坚持抗战、坚持民主,为抗战和民主而牺牲私利己见的,是能增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力量及能促进政治的民主的;反之,凡对抗战怠工,消耗自己的力量以及违反民主的行动,都是暴露的对象。同样的,凡对抗战有利对民主的实现有助的,就是光明面,反之,就是黑暗面。

曾有人主张多歌颂,多写光明面,以为这样才是积极性,才能提高抗战情绪,坚定胜利的信心;如果有所暴露,那就是打击民心士气,就是失败主义和悲观。依这一个主张,作家选取题材的范围就缩小了一半,作家尽其全力也只能表现半面的现实。然而事实上,那另一面的现实是真实地存在的,是人民所目睹而身受的;人民既非因为作家描写了而始见此现实的另一面,当然亦不会因为作家之不写而就忘记了此另一面的现实。存在者始终存在,目睹身受者始终目睹身受,作家们奉命而不写现实之黑暗面,并不能转变事实,徒然使得作家在人民面前成为大言不惭的说谎专家,结果是会连他们所歌颂的真正的光明面也不被人民所信任的。这是最浅显的道理。如果恐怕黑暗面的描写会影响到人民对于胜利的信心,那末,作家即使不写,人民早已身受目睹,倘将因此而有不良的影响,则亦早已有了,活的事实是最有力的雄辩。所以明智之举,不是讳疾忌医,而是抉露病源,使不至疑神疑鬼而减少不必要的恐怖心理。现实既有黑暗的一面,掩饰是徒劳的,唯有敢于正视而给以正确的探研,然后能杜绝破坏者的兴风作浪而消除人民的忧疑恐怖。所谓作品的积极性,应作如是观。讳疾忌医的办法,在作品上只能起相反的消极的作用,正如在实际生活上不会有积极的效果,只是把病症拖重罢了。

道理是非常简单,但是在今天以前,作家们想要全面地表现现实而不使自己在人民面前成为一个糊涂虫一个说谎专家,事实上还是不被许可的。结果是态度尽管够严肃,作品却是贫血。

现在没有人敢说那些制造颓废麻痹的作品是要得的,也没有人不觉得广大的读者群实在如饥如渴在要求够味的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有许多人只觉得作家们没有尽职,没有尽量反映抗战的现实,然而作家的选择题材处理题材之不自由,却还是受不到充分的注意。这譬如限制了厨子的调味作料,而又要求他做出好菜来。

自然,光有了运用材料的自由也不是什么都不成问题了,作家还得加紧修养,加紧向生活学习。但目前第一切要之事莫过于要求解放材料的限制。换言之,即在坚决地反法西斯,坚决地要求民主的大原则下,作家应有创作的自由,凡是现实所有之事,应当都在他观照之下,应当都在他写作范围之内。

这是击退颓风、开展新运的唯一关键。我们盼望这一时机也该到了,因为讳言缺点只有增加困难,这几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了。

1944年11月。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智破奇案故事

    世界经典智破奇案故事

    侦破故事不论是民间流传还是真有其事,都代表人们不平则鸣的心声。在侦破故事中,忠诚与奸诈、勇敢与怯弱、正义与邪恶、公理与私刑、智慧与愚昧、文明与落后、真善美与假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激烈的矛盾经过冲突、斗争、较量,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 使我们不得不对邪恶产生深深地憎恨,对正义产生不懈地追求。
  •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是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思想道德修养课组的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以帮助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出发点,以专题的方式集中讲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官难免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主要问题。它避免了同类教材中存在的内容重复、互相裹挟的弊病,比较精练而全面地体现了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是出现于21世纪初的带有新鲜气息的一本适合大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教材。
  • 中外微型小说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中外微型小说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

    虽然会议已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内容,但在30多年前世界上还很少有人把会议业视为举足轻重的细分市场。而如今的会议业不管在举办目的、规模、形式还是科技水平上都今非昔比,由于会议能给参会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带来商机,因此很多人愿意花钱参会,于是孕育了以组织、举办和承办会议为主的会议公司,并发展成为不容轻视的经济产业。商务会议客人已经成为现代饭店业最重要的目标客户之一。
  • 会展管理

    会展管理

    本书是高校会展管理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十二章,主要叙述会展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会展组织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现场管理,会展宣传组织与推广管理,会展的后续管理工作,会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会展财务管理,会展场馆与设备设施管理,会展物流管理等。本书是大专院校会展专业(方向)教材,也可供旅游管理、饭店(宾馆)管理等专业选修,同时亦是相关行业培训或进修学习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叶洛知秋

    叶洛知秋

    莫名其妙的到了异世界,谁都不认识,我该怎么活下去?生存游戏?不要啊我拒绝!咦,叶洛旭?奇怪的名字。什么什么什么,你说你要收留我?我的耳朵没问题吧?!
  • 花千骨之画骨再续前缘

    花千骨之画骨再续前缘

    百年后,花千骨因为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去了长留,结果与他重逢了。历经艰险,他们终于要成亲了,但是,命运弄人,她在结婚前夜发现,他变了,他不再是那个白子画,而她也不可能是百年之前单纯的花千骨了,永远不是了.
  • 郡阁雅言

    郡阁雅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冬木解体圣杯战争

    冬木解体圣杯战争

    历经五次血雨腥风的冬木市大圣杯终于迎来它的终末,埃尔梅罗二世和远阪家当主亲自出马,进行大圣杯的完全解体。各种各样的角力越演越烈:魔术协会的策划复兴,圣堂教会的暗中觑觎,死徒二十七祖的仪式,前伽蓝之堂的危机...即将引爆规模前所未见的阴谋。莫名地被卷入争夺圣杯的明流暗涌,名为仁美的少女暗暗祈许:“绝对,要让她得到救赎。”
  • 总裁大人别靠近

    总裁大人别靠近

    一次偶然的机会,夏小希得到了一个月可以赚1.5万的工作,虽然是个大公司,但是那公司总裁居然是他。祁翰,你要干嘛!夏小希死死的盯着她前面的这个男人,而她前面的男人正一脸坏笑地向她走来:今天是我两的新婚之夜,你说我要干什么呢?
  • 花千骨之情绝千古

    花千骨之情绝千古

    “白子画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花千骨爱累了,也爱怕了,所以选择了灰飞烟灭,竹染却用他的命换了花千骨的一魂三魄,经过层层轮回,白子画和花千骨能否在一起……
  •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 那年,17岁

    那年,17岁

    那年,我17岁,一夕之间,传来父母离异的消息,你们知道我是什么感受吗?这个消息造就了我17岁时,以前的快乐有多快乐,那么相同的,现在的痛苦就有多痛苦。于是,我一个初三生,渐渐地学会了伪装,将自己隐藏起来;学会与别人友谊交好,但却不显露半分疏离;学会怎样让成绩一直很好。他们说,这样的我很完美,不是吗?我曾以为一直这样就够了,但直到,18岁,他(它)的出现,一切的一切,都变了……#陪王佳雯度过的日子#这是属于王佳雯的青春日子,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快来说说你内心的故事吧!
  • 微夏隐倾心

    微夏隐倾心

    林微夏是夏洛蒂斯大学艺术系的系花,长相甜美,冰雪聪明,因为一张身穿着碎花裙,吃着冰棍的照片在网络上瞬间爆红,人称“清凉妹妹”,之后进军娱乐圈,即将要在第一次出演的电影《谁说要你来爱我》中扮演女一号刘越言,并且在电影发布会上认识了星娱经济公司的CEO的继承人徐邵洋,徐邵洋的女友是林微夏的死对头,徐邵洋为了满足女友的演员梦,动用关系抢了微夏的角色,微夏因此不甘心找徐邵洋理论,却因此与星娱公司闹了别扭而被封杀,在她最失落的时候认识了沈恒.......
  • 冷兵器战争

    冷兵器战争

    家园陷落,世界走向终结,仅存的人类拿起刀剑,依然在反抗。名为神的人布下了一场游戏,将所有人纳入其中,等待着末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