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胡笳十八拍》是根据汉代以来流传的同名叙事诗而创作的琴曲,是我国音乐史上一首杰出的古典名曲。
(一)名曲溯源
原诗作者一说为蔡文姬,但《后汉书·蔡琰传》中未见记载,故难以定论。
蔡琰,又叫文姬,世人皆称蔡文姬,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史学家蔡邕(132—192年)的女儿。文姬“博学有才辨,又妙于音律”,但她的人生之路却异常坎坷。15岁时,父亲蔡邕被司徒王允诬陷,死于狱中,不久,母亲也悲伤过度而亡故。蔡文姬嫁给了河东卫仲道,第二年丈夫又暴病身亡,时逢汉末战乱,匈奴进兵中原,蔡文姬被乱军所掳,辗转到南匈奴,做了左贤王的妻子,并生养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不远万里,用金银财宝加上大兵压境把蔡文姬从匈奴人手中夺回。在异邦12年,她无时无刻不思念中原故土,而如果返回故乡,却又要抛别亲生的骨肉。最终,她选择了南归的征途,这段痛楚被后人称为“文姬归汉”。蔡琰归汉后,悲叹自己命运多舛,如今虽然安定,母子却天各一方,毕生不得相见。在这种处境下,蔡琰写下了流传于世的《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的内容有二:一是倾诉身在胡地对故乡的思念,二是抒发惜别稚子的隐痛和悲怨。至于和左贤王的情感,她没有提,她没有办法提,与胡人成婚生子,在她心中成为一个人格国格双重“失节”的疙瘩,不能去想,羞于去想。古代女子鲜有受教育的机会,而她是大学者蔡邕的女儿,家中几千卷藏书烂熟于心,偏偏是有如此教养的她被掳掠到蛮荒异族中一去十二年,她写道:“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揭脑为味兮遏我情。”这个胡人首领爱她,她即使知道也是不领情的,他们彼此语言都不相同,她心里只是装着故国、诗书与音律。
(二)乐曲赏析
蔡琰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因而她通晓汉、胡音乐。《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根据匈奴乐器胡笳的特点而创作的乐曲。她在该曲中将汉、胡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胡笳十八拍》成为古代少有的中外结合的结晶。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拍主要倾述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念;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乐曲以十分感人的乐调诉说了蔡琰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写了主人公对祖国、对故土的深沉思念及骨肉离别的痛苦感情。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蔡琰作为通晓音律的天才,她给后人留下了《胡笳十八拍》琴歌,名列十大古曲。文学方“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喷发着熔岩的活火山,那是用整个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叫。《胡笳十八拍》只是一首琴曲,虽表达的是悲怨之情,但也是“浩然之怨”。宋亡后,也许正是有这类流传广泛的“不胜悲”、充满“浩然之怨”的曲子,才有了“心石铁”的坚持到底,从而使种族和文化的血脉不绝于缕,不断延续下去。八十多年后,当抗元的兵戈纵横于江南江北的时候,种族与文化终得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