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5300000007

第7章 《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最迟在18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夕阳箫鼓》的曲名,早见之于清代姚燮(1805—1864年)《今乐考证》,而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约1736—1820年)所传《闲叙幽音》琵琶谱(现今所见者,是其弟子咸丰庚申年即1860年的传抄本)。其他一些乐谱中也有记载,如清代嘉庆己卯年(1819年)《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道光壬寅年(1842年)江苏松江张兼山的手抄本《擅槽集》琵琶谱,光绪乙亥年(1875年)吴婉卿的手抄本,李芳园1895年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收入此曲名为《浔阳琵琶》,光绪戊戌年(1898年)《陈子敬琵琶谱抄本》,1929年沈浩初编《养正轩琵琶谱》曲名为《夕阳箫鼓》。

(一)名曲溯源

有人认为《夕阳箫鼓》的立意,来自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浔阳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事实上《夕阳箫鼓》的意境与《琵琶行》有较大差异。史上很多人认为《夕阳箫鼓》的音乐内容和其展示的意境,来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到了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改编自《夕阳箫鼓》管弦乐曲,更是直接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夕阳箫鼓》的曲情基本来自《春江花月夜》的诗情。原文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诗人,甚至不入《旧唐书》人物列传。《旧唐书》只是在贺知章的列传里简略地提到了张若虚。张若虚是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一起被誉为“吴中四士”。贺知章是初唐著名诗人,张旭是书法大家,两人都是杜甫“饮中八仙”诗中的绝顶人物。相比之下,张若虚的名气远远不及贺知章和张旭。《全唐诗》里只有两首张若虚的诗,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为《代答孤梦远》。

张若虚虽不著名,但他拥有这首被后人称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个天才辈出的年代里占有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旧题,属乐府清商曲,据说此曲为陈后主叔宝所创,在隋唐时较为流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调与境界远在同题的宫廷诗之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此诗一开始便立意高远,气势雄浑。从春江到海潮,从江树到花林,从月升到月落,从现实到梦境,张若虚给世人描绘出一幅似幻似真的图景,苍茫深阔,静谧优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四句,历来被认为包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用闻一多的话来说,“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没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此诗结尾有游子思归、离愁别恨等情绪,虽略显感伤,仍不减大气。

奇怪的是,从唐、宋到明代前期,各家诗评很少关注此诗,自然也无人承认它是一篇旷世杰作了。自明代以后的唐诗选本里才开始收录这首诗。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价道:“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中说此诗“句句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其自然独绝处,则在顺手积去,宛然成章”。清末王闿运在《王志·论唐诗诸家源流》中评此诗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二)乐曲赏析

《陈子敬琵琶谱抄本》中之《夕阳箫鼓》一曲,列有“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七个小标题。李芳园之《浔阳琵琶》有“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笛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靓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此典之小标题与李芳园所拟有所不同,是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乃归舟、尾声”。解放后,又经多次整理改编,更臻完善。《夕阳箫鼓》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

乐曲开头是“江楼钟鼓”,以琵琶模拟鼓声、箫和筝奏出波音,接着响起徐舒优美的旋律,描绘夕阳映江、晚风轻拂的初暮景色。

第二段:“月上东山”,主题音调够高四度,旋律向上引发,琵琶用“长轮”将音乐推出,运用“拉弦”、“带”,加上旋律的层层递进,展现出一幅夜色朦胧之中,一轮明月从东方静静上升的动感画卷。

第三段:“风回曲水”,曲调在层层下旋后又回升,出现了旋律线的起落。在徐缓的曲调之后,又出现了节奏疾速繁杂的乐句,音乐的动力增加了,与前半段表现江风吹拂、流水回荡的恬静意境呈鲜明对比,表现了水中花影摇曳、纷乱层叠的景象。

第四段:“花影层叠”,出现四个快疾繁节的乐句。

第五段:“水深云际”,音乐先在低音区回旋,接着八度跳越,并运用颤音和泛音奏出飘逸的音响,表达了水天一色的意境。

第六段:“渔歌唱晚”,展现的是一段渔歌的旋律,柔美的箫声如悠扬的渔歌自远处飞来,表现了渔民悠然自得的形象。接着是稍快而有力的乐队合奏,气氛热烈,表达了渔人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

第七段:“洄澜拍岸”,进入了全曲的第一次高潮。在琵琶用“扫轮”技法奏出强烈的乐声之后,乐队全奏,描绘了群舟竞归,浪花飞溅的情景。

第八段:“欸乃归舟”,音乐呈反复式递升,筝划奏的声如流水的历音,速度的由慢而快、力度的由弱至强,表现了波浪层涌、橹声由远渐近的意境。

第九段:“尾声”,节奏舒缓,表现船渐渐远去、江天一片宁静的夜色。全曲在徐缓悠扬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同类推荐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本书不仅考察了作为“器”的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小巷等,还考察了作为“道”的非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不同时期的北京的“皇城根下的张扬与猥琐”、上海滩的“搏杀与婉约”、珠江边的“殖民与反殖民”等。
  •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这本书以一种新手和支持者能够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方式,灵活地引用了影片公司主管们使用的各类“成功”片例(《特工佳丽》(Miss Congeniality)、《虎胆龙威》(Die Hnrd)、《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天兆》(Sign)等),揭开电影的神秘面纱,正面地作出解释(类型、情节、结构、市场、选演员等)。《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就像揭示好莱坞每个影片公司执行官和制片人秘密语言的指南书。一旦你学会了像带有支票本的执行官和制片人那样思考问题,你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本书分为仲尼梦尊帖、自叙贴、送梨贴跋、前后赤壁赋、草书诗贴、醉翁亭记、难得糊涂等七部分,内容包括:欧阳询书房夜话写神帖、古典浪漫主义的艺术境界、苏轼两次作《前后赤壁赋》等。
热门推荐
  • 次元放映室

    次元放映室

    李清是个很普通的高中生,得到系统,遇见萌妹主神,进入电影世界冒险,获得道具回现实生活中,展开一段无脑装逼的欢乐人生。只可惜现实,远比表面上来得更加复杂、凶险……
  • 金主寻爱:萌妻请留步

    金主寻爱:萌妻请留步

    他是全亚洲最负盛名的帝豪集团嫡子,她只是青春学院医学毕业生,一字之差,阴差阳错,一夜缠绵。意外的怀上他的孩子,百万支票,把孩子拿掉。践踏生命,她将支票挥到他脸上,孩子出生,我就走................“苏离落,你别追,有点少爷的洒脱”“安慕兮,给本少爷回来生九百九十九个孩子,我就放你走。”---------你够了---------我没够欢迎大家加暖色群:555082633我在这里等你们
  • 另外的地方

    另外的地方

    过去、现在、未来,妄想中的世界,最初的世界
  • 痫门

    痫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不用多好,我喜欢就好

    你不用多好,我喜欢就好

    夏天的风是暖暖的,也是滚烫的,吹在她的身上无疑又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伤害。不过幸福的笑容在她的脸上久久不能平息,这是为什么呢?
  •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名门世家:嫡女医圣

    名门世家:嫡女医圣

    大娘设计陷害,姨娘处处刁难,机缘巧合之下,现代医学世家陆薇薇代替苏雨薇重生于世。什么?他们要将她交给全身瘫痪的皇子?什么?还要她对她们感恩戴德?你们城里人真会玩……且看,身为落魄嫡女的她是如何斗智斗勇,为娘亲争夺正妻之位,觅得如意郎君,站在人生巅峰。
  • 蜜爱百分百:扑倒高冷拽校草

    蜜爱百分百:扑倒高冷拽校草

    她只不过是被迫去跟踪一下他,没想到阴差阳错的竟然发现了他隐藏的巨大秘密,看在对方很帅的份上,她就勉为其难的帮他掩盖一下身份吧,哪知道对方不仅不领情,还把她的底给摸了个一清二楚,帅哥,你这样伦家是会羞涩的嘛。
  • 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我奉着“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的宗旨,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我虽身居城市十五载,却忘不了这些菜肴,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3篇,8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止在《妈妈的味道》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 首席傲娇总裁:请君入瓮

    首席傲娇总裁:请君入瓮

    在某只小白兔撩了大灰狼多次未果被吃干抹净以后开始反悔以后,大灰狼却开始眼睛冒绿光了。上班前:“简先生,你上班带我一个。”杜小白已经开了车门系好了安全带。简先生:“你上车耗油,下去吧。”巧遇时:“简先生!你别走啊!”简先生的客户:“???”为什么大律师闻声变色?事后……杜小白再也不淡定了:“你不会说出去的是不是?”简律师很正经:“恩,以后有空常来玩。”“不了谢谢。”某人拿起衣服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