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5300000002

第2章 《高山流水》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她始终绽放着自己的精神之花,迸发着真切的呐喊,并以她博大的胸襟,真切的情感,筑起了灿烂辉煌的中华乐章。五千年文明史留给后世无数首耳熟能详的古典名曲,其中又尤以如下十大古曲流传最为广泛:千古传诵的友谊之曲——《高山流水》;刺客之高义,名士的绝响——《广陵散》;逸士胸怀鸿鹄之志——《平沙落雁》;桓伊横笛做三弄——《梅花三弄》;力拔山兮,虞姬奈何兮——《十面埋伏》;江月何年初照人——《夕阳箫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渔樵问答》;胡笳本自出胡中,响有余兮思无穷——《胡笳十八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汉宫秋月》;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这些古曲经历了由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一)名曲溯源

春秋战国时代,音乐文化呈现一片繁荣,涌现了大量杰出的音乐家,如“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声乐教师秦青,“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女歌手韩娥,“悲歌击筑”的高渐离,还有创作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古琴大家伯牙。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是流传千古的著名琴家。荀况在《劝学》篇里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虽然语近夸张,但大音乐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无疑问的。古籍《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这句话向我们娓娓道来了一个千古传诵的故事,也道出了《高山流水》一曲的由来。

一日,伯牙奉命出使楚国。途中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的入江口停留。待风浪平息之后,一轮明月便从浮云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突然琴兴大发,便抚琴而弹。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能识琴之优劣吗?”

樵夫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伯牙听罢,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弹奏雄壮、高亢,时而弹奏舒畅、流利。

樵夫随之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中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子期已离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后人感其事,就在汉阳龟山尾部,月湖侧畔筑一琴台,以资纪念。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的《吕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作了类似的记载。《吕氏春秋》虽非信史,但有《列子》记述在前,其内容也并非毫无根据。于是伯牙不复鼓琴一说被当做佳话流传下来。伯牙抚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千古,“知音”一词因此传诵。现在我们常用“高山流水”或“流水高山”这个成语来比喻知己或知音,含有象征深厚友谊的意思。

(二)乐曲赏析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

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

第六段: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激情。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种子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八、九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尾声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三)后世流行的谱本

《高山流水》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

1.“武林逸韵”的浙江筝派

在音乐形象的表现上,浙江筝曲的《高山流水》由“高山”、“流水”两部分构成。“高山”部分运用双八度大抓套同度按弦、低音区打弦等手法,绘声绘色描摹高山之巍峨雄伟壮丽。“流水”部分在连续使用上下行刮奏等技法的同时,着重在刮奏音中突出旋律音,并结合左手的按颤弦、同度按弦等技法,描绘流水的“一泄千里”、“泉水叮冬”、“涓涓流水”……使人如临其境。

演奏特点有“大指摇”、“快四点”、“夹弹”、“提弦”等技法,并借鉴、学习、融会了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浙江筝中“摇指”的运用是以大指作细密的摇动来演奏,其效果极似弓弦乐器长弓的演奏。严格来说,这是在其他流派的传统筝曲中所没有的。弹奏时,连续使用上下行刮奏等技法的同时,着重在刮奏音中突出旋律音,并结合左手的按颤弦、同度按弦等技法,描绘流水的各种形态。后半部用花指不断划奏出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最后用泛音结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与其他流派的同名筝相比较,更切标题,凸显了江南文人雅士的审美特点。

2.“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弹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描绘出高山耸立的巍峨气魄;以双手交替的加花手法,引出小溪潺潺流水之声;大指加花衬托中指奏出的主旋律及波浪起伏的连续切分音,描摹水的各种形态。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淳朴古雅。因其母体“山东大板套曲”的缘故,音乐表现十分贴近齐鲁大板的风格。高山部分凸现刚劲、洒脱之势;流水部分运用不同“加花”手法,更贴近流水的写意。

3.“中州古调”的河南筝派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地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的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同类推荐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本书更加强化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在学会主持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还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 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 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电视摄像艺术

    电视摄像艺术

    本书对电视摄像艺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系统而概括地论述了电视摄像从入门到提高再到电视艺术创作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
热门推荐
  • 狼性老公:大人物的小辣妻

    狼性老公:大人物的小辣妻

    小白兔遇上大灰狼后,一般的结果是什么,那当然是吃掉了!美丽的小护士林凡突然走了狗屎运,被自家的院长派到了医院最顶层的VIP病房照顾一位据说很牛逼的病人!“先生,我帮你擦一下身子!保准你舒舒服服。”望着在自己身上上下其手的小手,某人脸色又黑又红。突然有一天。林凡看着压在自己身上的男人,拼命咽口水。“小白兔,你在我身上点了这么多把火,也是该好好的帮我泄泄火了吧。”某人阴森森笑着。
  • 何处烟雨楼

    何处烟雨楼

    我不奢望得到你,也不奢望爱上我,更不奢望记起我,像你这样完美的少年,少了我,也一样会活得很好;更何况,这只是一场赌约不是吗?而我,只是这场游戏的筹码……————献媚篇————“当我女友不?”“为什么?”“因为我叫玉宇,你叫琼楼,琼楼玉宇,多好呀!”“不要!”“为毛?”“因为我不是白痴,因为一个名字把自己买了……”“……”微博请@夜雯七,QQ请搜索夜雯七,贴吧请@夜雯七~亲们我们交友吧~
  • 兽御天地

    兽御天地

    邪族入侵,大陆水火,破败废墟之上,一个少年,三只宠兽,傲然而立!为了家园,为了人类,悲鸣声中,沉默者,不再沉默,平凡者,闯不平凡路!
  • 梦色蛋糕师之彩虹之恋

    梦色蛋糕师之彩虹之恋

    那天的雨过天晴的彩虹,真是最好的日子!“草莓,我喜欢你”坚野他们拥抱在一起
  • 带着二哈去异世

    带着二哈去异世

    我只是带着我家二哈散个步,不带这样就让我们穿越的啊!一醒来,自家的宠物狗却不知去向。小哈小哈,你在哪里呀?当然,其实我们的男主角并不包括这只二哈。
  • 清徽吟

    清徽吟

    本书为作者的诗词作品结集。共收集作者新近创作诗词作品300余首,或写景,或写人,或写情,或写事,内容丰富,品味高雅,思想内涵深刻,其中一些诗词配以相应的书法作品,各具特色。二者相得益彰,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并重。
  • 那天的约定

    那天的约定

    微风吹过,在这熟悉的季节里我们相约此地,但缺少的却只有你。一年里我们的时间流失的如此之快,冥冥之中,我依然怀念你,我走在回忆的途中,看到的只有你的微笑……
  • 乘龙御风

    乘龙御风

    自由奔放,不求长生不老,只为自由、奔放随心。腾云驾雾而来、乘云御风而去。吞海裂山、啸天震宇,纵八荒而随心,横宇内而无忌。跳出三界外,不在六道中,天威不屈服,强权乃笑谈!此生愿笑傲,山海任驰骋,浮云我出没,流霞作烟尘,笑则天地动,悲则苍茫颠!此心何系,但以天下苍生为念。656064766
  • 上品闲臣

    上品闲臣

    皇城幽深,建文小儿举杯对月,叹年少风华。金殿堂中,文武百官挥袖唾论,对逆贼朱棣破口大骂。而深居之内,大明公主独抱琵琶萧怅然……是谁搅浑了朝堂这江春水?又是谁热血洒满了午门,权倾天下!然而这一年,君子哥杨青来了……
  • 宿命之争锋对决

    宿命之争锋对决

    华夏未来的守护者苍修,为了寻找小师妹,下山进入俗世,原本以为只要找到小师妹并且将其带回山门就会结束,殊不知,这一趟山下之行却是一段争锋之路,一路的强势,只为完成一段尘封的宿命之战。为了这一战,苍修也走到了守护者与毁灭者的交界点:是坚守使命,承担起华夏守护者的职责,还是成魔,踏着鲜血成就自己的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