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2800000028

第28章 附录(5)

据烹饪史专家的研究,中国菜肴的命名重在一个“雅”字。菜肴名称的雅,也就是美雅、高雅、文雅。菜肴命名之雅,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质朴之雅,意趣之雅,奇巧之雅,谐谑之雅。大量菜肴的名称,几乎都是直接从烹调工艺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以料、味、形、色、质、器及烹饪技法命名,表现出一种质朴之雅。以食料命名的,有荷叶包鸡、鲢鱼豆腐、羊肉团鱼汤等;以味命名的,有五香肉、十香菜、过门香等;以形命名的,有樱桃肉、蹄卷、太极蛋等;以质命名的,有酥鱼、脆姜、到口酥等:以色命名的,有金玉羹、玉露团、琥珀肉等;以烹法命名的,有炒肉丝、粉蒸肉、干煸鳝鱼等。

以时令、气象命名菜肴,也表现出一种质朴之雅,如见风消、清风饭、雪花酥、春子鲊、夏月鱼蚱、炸秋叶豆饼、冬凌粥等。还有大量以数字命名的菜肴,也透出一种质朴,听之入耳,想之易记。

以比喻、寄意、抒怀手法命名的菜肴,则体现出种种意趣之雅。唐宋时期的仙人脔、通神饼、神仙富贵饼,及后来的龙凤腿、金钩凤尾、龙眼包子、麒麟鱼、鸳鸯鱼片等,都是以比喻手法命名的肴馔,使人感水晶包受到高雅之美。又如三元鱼脆、四喜汤圆、五福鱼圆、如意蛋卷,饱含着种种祝愿与期待,体现出传统的意趣之雅。赋予肴馔以巧思的途径,除了高超的烹调技艺,还有别具一格的命名体现奇巧之雅。烹也奇巧,名也奇巧者,首推“混蛋”。混蛋又名为“混套”,其制法见于《随园食单》,它是将鸡蛋打孔,去黄用清,拌浓鸡汁打匀,再灌进蛋壳,蒸熟去壳,得到的是浑然一卵的极鲜美味。现在一些地区还能吃到换心蛋、石榴蛋和鸳鸯蛋等,都与“混蛋”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以人名菜,以典名菜,也是传统菜肴常用的命名方法,表现出谐谑之雅。麻婆豆腐、文思豆腐、萧美人点心、东坡肉等,就是以人名菜的例子,其中包含有对肴馔创制者的纪念之意。以典取名的例子也不少,“消灾饼”是唐僖宗李儇在狼狈逃蜀的路上,随行宫女所献的普通饼子。唐高僧慧寂为道士诵经行道时用果脯、面粉、蔬菜、竹笋制的羹汤,称为“道场羹”。五代窦俨官拜翰林学士,他喜食用羊眼为料制的羹,时称“学士羹”。“油炸鬼”是宋代人因痛恨秦桧而对油条的叫法。

菜肴以典、以人命名,这样的菜肴也就是一个个历史典故。此外也有一些以名胜之名名菜和借诗文成语名菜的,更显出命名者的功力,如柳浪闻莺、掌上明珠、推纱望月、阳关三叠之类即是。

中国菜肴命名的方法,最主要的和大量应用的还是写实的质朴方法,研究者认为它是一种如实反映原料构成、烹制方法和风味特色的命名法。其表现是开门见山,突出主料,朴素中略加点缀,素净里蕴涵文雅,使人一看便大致了解菜肴的构成和特色。

先秦时期没有完整的菜单流传于世,不过由三礼的片断记述,尤其是《礼记·内则》上的若干文字,我们大略知道一点儿当时菜肴命名的法则。所列菜名有牛炙、羊炙之类。以原料和烹法结合命名的较多,有时仅单列食料名称即止。著名的“八珍”是以制作方式为主命名的,最多也是食料加方法的复合名称,没有任何修饰。被认为是屈原所作的《楚辞·招魂》所提到的肴馔名称也不过是胹鳖、炮羔等,看不到有什么华丽的色彩。

到了汉代,菜肴的命名大体承袭了先秦时期的风格,名称上少不了主料加烹法,一看名字便知是什么菜肴。汉代比较完整的菜单是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竹简上书写着随葬在墓内的一款款菜肴,少数菜名中还列入了辅料,显得更为直观,如牛白羹、犬肝炙、鹿脯、炙鸡、鱼脍、腊兔等。

《齐民要术》上所见菜名,应当是南北朝时期或者可上溯到魏晋时期的大众化菜名,如酸羹、鸡羹、脍鱼莼羹、蒸熊、蒸鸡、炙豚、肝炙、饼炙、糟肉等,这些菜名已相当规范了,基本是食料加烹法的命名格式,个别的还强调了辅料或佐料。

到隋唐时期,菜肴命名方法有了根本的改变,传世菜单上很少见到先秦至南北朝时的那种质朴的菜名了,以味、形、色、人名、地名、容器名入菜名的现象已相当普遍,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也开始用于菜名。这与文人们关注饮食的风气以及文学发展的程度有关。《清异录》收录隋炀帝尚食直长谢讽《食经》中的肴馔五十三款,那些名称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让人感到已是名不副实了。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宣食单》,也收在《清异录》中,食单中的几十种肴馔名称,命名风格与谢讽的《食经》是一致的,如光明虾炙、贵妃红、七返膏、金铃炙、见风消、玉露团、长生粥、过门香等。

不论是谢讽《食经》,还是韦巨源《食单》,所列菜名都是皇上的御膳,名称华丽一些,理所当然。不过从其他资料看,唐代民间的肴馔名称,比起御膳也并不逊色,可见当时这种多角度的命名方法,已运用得相当普遍,且相当熟练了。也是在《清异录》中,提到唐代长安食肆“张手美家”所售的节令馔品,其名称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油画明珠、六一菜、冬凌粥、玩月羹、米锦等。

宋代开始,大概是因社会风气转向纯朴的关系,菜肴的命名也趋向质朴,给人以反璞归真的感觉。从此以后,质朴的命名成了采用最广泛的方法,不过在文人圈子里,在皇家筵席上,标新立异的命名也还是有的,多是立意吉祥祈福等。

2.菜品与形色

菜品的悦目,除色彩之外,还有它的形状。说到菜品的形,那就要谈谈刀下功夫了,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刀工。庖厨活动既有大刀阔斧,也有精割细切,甚至还有精工雕琢。中国厨师的案头功夫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切割之工。西方厨师的基本功,不会以刀工为值得骄傲的技艺。东西方的差别,在这一点上表现十分明显。我们的食料是精心切好再下锅,吃起来十分便当。人家是囫囵吞枣般,或是“卸”成几块后下锅,等吃的时候再用餐刀切成小块叉着吃,吃起来显然要费点劲。不论从烹调的角度看,还是从食用的角度看,中国菜都略胜一筹,科学之中透出一种精巧灵便。

我们讲究刀法的传统,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论语·乡党》记孔子“割不正不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没有厨师熟练的刀工做功底,老夫子是不会有这样高水平的要求的。

古人为了悦目,还运用雕刻彩染的手法,创制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菜肴和点心,将艺术表现形式直接运用到饮食生活中。塑形、点染、刻画、花色拼盘,造型艺术的手法无所不取,餐桌上的食物形态变化多姿,有时会美得食客不忍动筷子。文献记载,唐代已有应用广泛的面塑技术,如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单》,记有一组面食制品,以面塑成蓬莱仙人七十个,入笼蒸成。又据《北梦琐言》说,唐有侍中崔安潜,是个食素的佛教徒,他出镇西川三年,招待下属时,“以面及蒟蒻之类染作颜色,用象豚肩、羊腥、脍炙之属,皆逼真也”。素食荤做,其历史也够久远的了。

为了使食品的形与色更加美观,古代使用的技法还有雕刻和黏砌。食品雕刻的古例,在《东京梦华录》中可以读到,宋代汴京人在七夕“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花瓜一为赏玩,一为乞巧,是在特别节日里一种美的点缀。又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说,扬州人善于制作西瓜灯,用西瓜皮雕刻出人物、花卉、虫鱼之形,内燃红烛,新奇可爱。黏砌的手法,一般用于果品。据《春明梦余录》记载:“明初筵宴、祭祀,凡用茶食果品,俱系散撮。至天顺后,始用黏砌。每盘高二尺,用荔枝圆眼一百二十斤以上,枣柿二百六十斤以上。”一盘堆砌果品如此多,难怪要用黏砌的办法了,黏合剂不知是不是糯米浆之类?

古人在饮食上花费的心思,还可以从小小的鸡蛋上反映出来。古有雕卵的饮食传统,将鸡蛋雕镂出花纹图案,还要点彩染色,又称“镂鸡子”。雕卵的传统,最迟在汉代已经形成,或者更早,《管子·侈靡篇》中“雕卵然后瀹之”的话,便是证明。到了唐代,镂鸡子已成寒食节的必备食物了,见于《太平广记》的记述。骆宾王还有《镂鸡子》诗,说唐时将鸡蛋刻成各种人脸的样子,还要上彩,“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元稹的《寒食夜》诗,也提到雕卵,“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从诗中看出,雕卵还要在一起斗试,要比比看谁镂得最美。

到了清代,画卵的势头越来越大了,范围由寒食扩展到男婚女嫁和生儿育女上,规模大到“悬以竹竿,凡数百枝”。实际上,画卵的传统已沿至当代,作为纯粹工艺品的彩蛋,画工更精了,保存价值也更高了。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西域要冲:阳关

    西域要冲: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本书为一册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进行普及的工具书读本。全书分“思想文化”、“古典文学”、“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地理与交通”、“居住与建筑”、“教育与科举”、“书法与绘画”、“音乐与戏剧”、“科技与体育”、“历史与文化传播”十四部分。每一部分先扼要简述内容,然后以辞条的形式对该类中的重要概念进行阐释。
  • 姓名的故事

    姓名的故事

    本书道出姓名背后的故事,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快一点文化知识,为学科学技术者提供一点“谈助”资料。初民社会时,任何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因此每一个氏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谱牒,可以背诵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从女生,最初人类父家长为首的宗族成员,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这父家长及其族人不常称姓而称为氏,就是说,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称号。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热门推荐
  • 达生编

    达生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奈何云不知

    奈何云不知

    女主央蜜遇见了男主林亦逢,从此深深被吸迷住。天生呆萌的她只知道死缠烂打,无奈,男主性格高洁,总是一次又一次无视女主的示好,又被六界所阻挠。其实男主早已在暗地对女主生了情愫,自己却并未察觉。经历了太多太多沧桑,女主开始变得孤傲,结局亦是悲凉。女主引火自焚,男主独守在女主坟前,不老不死。
  • 守墓灵女

    守墓灵女

    不普通的女生,从平凡到不平凡,从不愿改变到不得不变,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是不是可以平凡一些,做一个正常人。不如意的人生,不一样的生活。当身处异境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做,是前进还是后退。最不愿意的便是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可人生就真的有那么多无可奈何。
  • EXO之站住女配

    EXO之站住女配

    你说你要保护我,但是后来的大风大浪都是你给的,愿喜收藏
  • 掌中

    掌中

    一团光在苍茫的宇宙是如此耀眼。在它的光芒照耀下,可以看到,它的上方覆盖一只手,下方托着一只手。这双手无边无尽,不知是护,还是困?故事就发生在这团光芒耀眼的星系里的星球上。
  • 大善医

    大善医

    双十一买了个打一折的玉葫芦,然后陆成就走上了积德行善的不归路,开义诊,做慈善,建学校,做公益,争做最高调的慈善医生!
  • 葬仙传

    葬仙传

    长生是一座山,而修仙是通往这座山的路。当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座山时,有的人站在了山顶,有的人站在了山脚,有的人以俯视看众生,有的人以仰望看山顶。谁都想做那端坐于山头俯视众生的人。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盛夏宠婚,冰山老公腹黑娃

    盛夏宠婚,冰山老公腹黑娃

    一个是身世较好的傻白甜,一个是不善于言语的冰山总裁,当两个极致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大婚那天,她逃婚被抓回来,只好嫁给他。详细请看《盛夏宠婚一冰山老公腹黑娃》新手新文,不喜勿喷。
  • 爱,无法说出口

    爱,无法说出口

    血雨腥风洗礼下的爱情:《爱,无法说出口》原名:《红色的天鹅》一场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共战争的《生死恋》她——如天鹅般美丽、高傲的外交官之女,为了抗日加入军统的出色的女特工。在残暴的日本法西斯面前,她的勇敢、坚强、不屈令她的敌人肃然起敬。她用她的生命表达了对爱情的执著。他——以冷血而著称的军统职业杀手。长期封闭的心灵在遇到一个集美丽、智慧、温柔、热情、坚韧、倔强于一身的奇特女子时,不由自主地沦陷了。然而肩负着国家利益、民族荣辱之责任的他,爱,却无法说出口。秀丽绝伦的军统女特工楚云在特训班的考场上“睡着了”!这一壮举激怒了被戴笠特调来临时授课的以冷血杀手著称的军统特工欧阳复。欧阳复严厉的惩罚导至楚云身体受到了险些不可弥补的损害,也使楚云恨透了这个冷酷的魔鬼般的教官。然而在楚云第一次执行刺杀任务时却意外地成为了这个魔鬼的搭档,以情侣的身份配合欧阳复的刺杀行动。于是,在日本铁蹄践踏下的天津、北平,在一次次除奸抗日的战斗中,冷酷和倔强的两颗心撞击出了一朵又一朵耀眼的火花。读者朋友:如果您觉得满意,请收藏.如果您喜欢文中的人物,请一路支持.《爱,无法说出口》是我最初写文时起的书名,它概括了这部小说全部的内涵。但临上传时忽然觉得这个名字太过直白了,因此改成了《红色的天鹅》。现在,听取朋友们的建议再次把它改回来的目的,是想让读者朋友们了解:这是一部锥心泣血的爱的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