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腹地,巍峨壮观的咸阳城沐浴在朝霞中。渭水两岸的茫茫滩头草长莺飞,灞水两岸的绵绵柳林飞絮飘飘,春回大地,冰开雪消。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折射出朝阳的七彩炫光。当第一缕霞光透过朝堂大殿时,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仪式正在进行着。
秦王嬴政身着黑丝绣金御服,腰佩长剑坐在车辇中,由六名内侍推车、六名侍女高举伞盖,徐徐从黑玉大影壁后推出,恍若天神。及至帝座,嬴政稳健下辇,肃然面南。一个花白须发的老者巍颤颤地捧着墨玉镶嵌的通天冠立在那里,浑浊的双目泛起泪花。嬴政连同身后众人一见到这老者,顿生敬意。这是四朝元老了,见证了大秦国太多的风风雨雨,在今日即将为一剑扫六合的秦王加冕。
嬴政面无表情地俯视朝堂中的一班王公大臣。只见文武百官稽首跪拜,人人敛声屏气,气氛甚是肃穆。嬴政面色冷峻地看着众人,心里却翻起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静。
他乃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继位,二十一岁执掌大权。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秣马厉兵,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只用了十年便统一六国,建立起这天下无双的霸业。这十年里,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重用了王绾、李斯、郑国、王翦、蒙恬、尉缭、姚贾、顿弱等人,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如今霸业已成,看着众人噤若寒蝉,毕恭毕敬,他恍觉这是一场大梦,直到众人高呼:“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他才回过神来:我终不负祖上使命,统一了天下!
嬴政帝王心术造诣不凡,喜怒不形于色,在旁人看来,他似乎是个毫无七情六欲的人间帝王,但这也赋予他超脱常人的威势,任何人在他面前都能感受到那泰山压顶般的压力。也正是因此,他才能轻松驾驭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他轻咳一声,道:“众卿家平身。”
文武百官纷纷起身,动作干脆利落,口中均道:“谢陛下!”
嬴政续道:“寡人赖宗庙之灵及众卿家之力,使天下一统,兵戈止息,如今百姓终于不用再过那无休止的战乱生活啦!”
众臣皆道:“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嬴政转向那老者,道:“请湵伯开始罢!”
湵伯颤声道:“陛下终于完成先王们的恢宏志向啦!老朽能亲眼见证这一刻,幸何如哉!”说罢小心翼翼地将那顶王冠戴在嬴政头上。几乎在同时,文武百官皆纵声高呼:“万岁!万岁!万岁!”声音传出朝堂,侍卫们一听到喊声震天,都不约而同地相和道:“万岁!万岁!万岁!”声响入云,整座咸阳城都陷入这种大功告成的胜利喜悦中。
天上稀稀疏疏散落着几颗星星,夜色中的咸阳宫异常安静。议事殿内烛光摇曳,将三个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其中一人便是秦皇嬴政。他旁边高大威猛的内侍名叫赵高,为人勤奋,精通律法,擅长笔墨,又驾得好马,于是被嬴政留在身边,照顾他的衣食起居。这些年来他跟随嬴政前后,虽无沙场大将的赫赫战功,但在嬴政心中却也非他人可比拟。
再一人作儒生打扮,年纪与嬴政相仿,但眉目脸庞间已见风尘之色,翩翩儒雅,气度不凡。
赵高善于察颜观色,揣摩圣意,知道皇帝陛下召他们前来定有大事,果然便听见嬴政悠悠叹道:“寻常百姓所图,不过衣食无忧;士大夫所图,出将入相;王者所图,成就霸业,可惜到头来俱是一抔黄土了事!天道就是如此轮回,谁也不能逃过生死大劫。”
那人道:“陛下统一四海八荒,功过三皇,德高五帝,即使驾鹤西去,也不枉此生、不负天下人啦!”
嬴政听到“驾鹤西去”四字,神色微动,道:“古之圣人者伏羲,号称人皇,悠悠岁月中竟能拥有数千年寿命,看来长生之说亦有可依。此一时彼一时,远古圣王之民未加教化,茹毛饮血,岂能比拟我大秦礼仪之民?天下生灵遭受兵燹之灾已数百载,若再令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嬴政岂非千古罪人?李斯,长生传说,古已有之,在你看来是否可靠?”
李斯与韩非是这个时代两颗耀眼的明星,共同拜在儒学大师荀子的门下,而荀子学贯儒法两家,既是儒学的大宗师,又对法学有着全新的领悟。他教出来的两大弟子,一个是秦朝的开国功臣,一个是法学的集大成者。嬴政知道李斯博古通今,学究天人,故有此一问。
李斯迟疑道:“陛下慈悲为怀,仁德为政,实乃天下百姓之福!只是……”
嬴政哈哈笑道:“看来你不相信啦!小高子,告诉丞相罢!”李斯可算儒法两家弟子,既遵循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话,又有着严谨的法家精神。在他心中,顺应生死实乃人之常情,任何人企图逃过轮回、超越生死,不过妄想罢了。只是嬴政身份特殊,他不敢妄然指出,故心下迟疑。又见嬴政丝毫不以为杵,反而罕见地露出高兴神色,绕是他那份高深修养,此时也不禁生出好奇之心来。
只听赵高笑道:“丞相有所不知,长生虽然虚幻,但也总还有蛛丝马迹可寻。若是道行高深之士,恐怕还掌握着长生的秘密呢!护国师陈须无陈先生和方士徐福正是其中两人。陛下从徐福那里得知,海外三仙山中的蓬莱藏有长生不老药,已令陈先生建造蜃楼巨舰,不日便出海寻药!”
李斯浑身一颤,骇然道:“难道陛下想……”
只听见嬴政一字字道:“朕要与天齐寿,长生不老,永享大秦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