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妈说完,梅兰扑哧一声笑了,说爸,妈,都什么年代了?谁还会玩这些小儿科的把戏?是不是还有这样的题目,如果主考官问我一加一等于几?我是不是回答,总经理说是几就是几?说罢梅兰就咯咯笑着跑进了她的房间。
爸妈相视一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第二天去华润公司应试。梅兰想不到,面试时就给无情地淘汰了。梅兰想想自己也没做错什么啊,回答的几个问题天衣无缝,更没遇到爸妈说的那些可能。她不甘心地追问被淘汰的原因。主考官说,因为她太年轻,而华润公司需要的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梅兰没有气馁,再三请求主考官给她一次机会,让她参加完笔试后再说。主考官被梅兰的执著精神打动了,便同意让梅兰参加笔试。结果出乎主考官的预料,梅兰顺利地通过了笔试。
在复试时,人事经理对梅兰印象颇深,因为她的笔试成绩在一百六十名选手当中名列前茅。梅兰知道希望不大,但她还是诚恳地说,我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经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公司给我这次机会,我相信我能做好,不会让大家失望的。人事经理赞许地说,好,你先回去吧,如有消息我会及时通知你。梅兰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钱双手递给人事经理,说如果我没有被录取,请给我打个电话。人事经理怔了一下,说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被录取的人打电话?梅兰说您刚才不是说有消息会及时通知我吗?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人事经理觉得这个女孩有点意思,便饶有兴趣地说,你如果没被录取,你想让我告诉你什么呢?
梅兰不卑不亢地说,想请您告诉我,除了我没有工作经验外,还有什么地方达不到你们的要求,也便于我今后更好地改进,为今后的求职打下基础。人事经理点点头却又皱了皱眉头,说这一块钱是什么意思?梅兰说,给没录取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我给您支付电话费,请您一定给我打。人事经理满意地笑了,摆了摆手,说已经没打电话的必要了,我现在就正式地通知你,你被录取了!梅兰喜出望外,说真的?没骗我吧?人事经理笑了笑,说我凭啥骗您?回去准备一下,下个周一上班。
当梅兰回家把好消息告诉爸妈时,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了。
儿子大学毕业了
儿子大学毕业了。
老孙头心里高高兴兴的,象有只小鸟在那里歌唱。他一边蹬着三轮车一边惬意地哼着改编的曲子,弄得坐三轮车的客人莫名其妙。没有人能体会到老孙头的快乐。想当年,他为了一分一厘地给儿子攒学费,说句不中听的话,真是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吃得比猪差。儿子上高二的时候,老孙头下岗了,无一技之长的他就厚着脸皮上街蹬起了三轮。蹬三轮的日子真苦哇,起五更搭黄昏,风里来雨里去,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到了冬天,在街上跑几趟,手脚都麻木地不听使唤其实,这些还不算啥,真正让老孙头受不了的是那些鄙夷的目光,那些认为三轮车夫连下九流也排不上号的人的目光。
那天中午,没有一丝风,从地面上折射出的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大街上少有车辆和行人。老孙头把车停在路边树荫下,他坐在车座上耷蒙着眼晴似睡非睡。一个中年男人领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来坐车,说是去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在市郊,路途虽不远,但要爬一个长长的陡坡。老孙头伸出一个指头,说十块。中年男人说不亏你,走吧。老孙头说声“好咧”,就骑上三轮带着这一大一小两个人上路了。没走多远,老孙头就大汗淋漓,把衣服都溻湿了。但想到这一趟不少挣,老孙头心里还是挺兴奋的。那个长坡有二三里路,要带着两个人上坡,是有一定的难度,况且老孙头又上了年纪。老孙头骑了不到四分之一的路程就蹬不动了,索性下来推着车。他额头上的汗水吧嗒吧嗒往下落,流进眼里酸涩酸涩的,擦一把都腾不出手。车上的小男孩悄声说,爸,咱下车走走吧,看把老爷爷累得跟牛似的。中年男人说,咱给他钱,他就得拉。老孙头闻听此话,心里发着狠,攒着气力终于把车推上坡顶。他正要骑上车一直走,中年男人却说拐回去,老孙头只好调头原路返回。刚溜到坡底,中年男人又说重回坡项。老孙头以为中年男人拿他寻开心,便气喘吁吁地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双手抱拳,打拱不迭,差不多想跪下了,说好兄弟,车费我不要了,饶了我吧我累得实在没力气了。中年男人扔给老孙头二十元,转身对小男孩说,看到了吧?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干这个!老孙头血红着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老孙头也曾把这件事讲给儿子听,希望儿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便考上大学将来能找个好工作,风刮不着雨淋不到,工资、劳保、福利都不少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谁不眼热?谁还小看?儿子还算争气,没枉费老孙头一番心血,考上了大学。可以说,儿子读大学那几年,老孙头的日子是快活的,尽管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但他心里有盼头,心说只要儿子毕业找到工作,他就不吃苦不遭罪不受人白眼了,就把三轮车砸了当废铁卖。如今,儿子大学毕业了,老孙头心里能不美?
很快,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的儿子给老孙头来了一封家书,说他在某运输公司找到份工作,求老孙头别再拉着三轮车去卖命,也该歇歇了。
老孙头就眉眼舒展,心里喝了蜜似地甜,决定进城看看儿子,顺便再嘱咐他几句。老孙头没跟儿子打招呼,便坐上班车进城了。
老孙头下车出了站口,众星捧月似地围过来七、八个三轮车夫:“大叔,您去哪儿?”“老哥,坐我的车舒服。”“兄弟,我的车便宜。”这阵势把老孙头弄得面红耳赤,心里热乎乎的,就不忍拂了他们的美意,就想奢侈一回坐坐三轮车,体会一下坐三轮的感觉。他看到不远处停着一辆崭新的三轮车,车旁站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戴看墨镜和太阳帽,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似乎不好意思前来和大伙争抢生意。一定是个刚出道的雏儿!老孙头心里猜测着,就拨开众人朝小伙子走去——老孙头决定坐小伙子的车,给他个鼓励。
老孙头二话没说就上了车。小伙子摘下墨镜,微微一笑,说爸,您怎么来了?老孙头吃了一惊,觉得一股血液直冲脑门,头好象要炸开似的,同时,两只耳朵嗡嗡作响,他瞪大眼睛看着儿子,心里酸甜苦辣啥滋味都有。
儿子一边潇洒自如地骑着三轮一边不卑不亢地给老孙头说着话。他说爸,您一定很失望吧?其实,这没什么,我一不偷二不抢,凭自个儿的劳动吃饭,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他说爸,只要人格不丢,就不丢人。他说爸,现在机构精减,人员分流,大学生不自谋出路不行
听着儿子的絮叨,看着儿子那宽阔的肩膀,老孙头觉得有很多话要说,但一个字也没有。他只是拿手掌用力按在儿子的肩头,一动不动,似乎这便是他的无声的话语。
王乡长的日记
2005年2月25日星期五晴转阴
今天是我到石庙乡上任的第一天。
我骑着自行车用了将近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跑了三十多里的山路才赶到石庙乡。当我灰头土脸的推着自行车要进乡政府时,看大门的老大爷拦住了,死活不让我进。我没办法,只好亮明了我的身份。没想到看大门的老大爷冷冷一笑,嘲弄地说我是个神经病,让我滚的远远的我忍无可忍,准备骂娘之际,刘副乡长闻讯赶了出来,才解除了误会。咳,早知如此,还不如让县委陈书记派车来送我。
2005年3月10日星期四阴
今天有几个村民来上访。信访办的同志态度蛮横言语粗鲁,要赶他们出去,我看到后,忍不住批评了信访办的同志,我说他们没有冤屈,会翻山越岭忍饥挨饿来反映吗?他们能来找我们,至少说明他们还相信我们的政府!
中午,我在乡政府门口的饭店招待那几个村民吃了一顿便饭。吃罢饭,我掏钱结帐时,饭店的老板说啥不要我的钱。我强行要给,饭店的老板便说,只要我签个字就行了。我愣了一下,还是把帐给结了。下周班子例会,我得把招待费的情况提一提,出台个制度。
2005年3月26日星期六晴
前一段,有不少村民反映石板村的村主任有问题。恰巧,今天我没什么事,便单独一个人去石板村走了一趟。
当我走到村口,打听哪一家是村主任的家时。有村民告诉我,说村主任家住的是高楼。可是,我从村东找到村西,发现村里有六户人家盖的都是两层小楼。我又进一步打听时,一位大娘悄悄告诉我说,喂狼狗那家就是村主任家!当时我的心里就划了一道:这个村主任是怎么当的?连家庭人身安全都不保了,还能做好工作吗?栓狗不是办法,改变作风,建立好与群众的关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按照大娘的指点,很快就找到了村主任
2005年4月12日星期六晴转阴
经过多方奔走呼吁,省里一家公司答应和石庙乡联合开发蔬菜加工厂,他们提供资金和技术,石庙乡提供厂地和原料。今天中午在县宾馆举行合作意向签字仪式。
作为东道主,我要参加签字仪式,可是我连一套上档次的西装都没有。如果穿的寒酸,丢我的人事小,影响了合作事大。于是,我让妻子借了三千块钱,去“金利来”服装专卖店掂回一套西服。签字仪式结束后,下午我就让妻子以西服不合适为理由把西服给退了这件事虽然做的不光彩,我也是没办法呀。
2005年5月19日星期四小雨
昨天晚上,我没在乡政府的宿舍住,而是骑着自行车去了老庙村,陪八十三岁的孤寡老人李大爷住了一夜。李大爷太孤单,太寂寞了今晚我决定还去陪他睡,可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我能天天晚上住在他家吗?像他这样的老人,石庙乡有十六个石庙乡太穷了,什么时候才能建个养老院呢?
2005年6月8日星期三晴
今天,县电业局的同志给峡岭村埋杆架线。
中午,我陪电业局的领导喝酒。为了感谢他们,我让他们喝的是茅台。正喝的酣畅淋漓,我说,我一个人能喝下一瓶!他们说,如果我一个人能干一瓶,他们把石庙乡不通照明电的其他两个村免费送上电。我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打开一瓶茅台嘴对瓶口吹起来,喝的一滴不剩,他们全服了嘿嘿,他们哪里知道,只有他们喝的那瓶是酒,我喝的那瓶是水,酒瓶是用旧报纸从废品收购站换来的。
2005年7月19日星期二晴
石庙乡富民水库今天竣工了。这个水库可以解决全乡60%的人畜用水。班子里的其他几位领导主张搞个竣工典礼,我没同意。因为乡里底子薄,缺钱呀。如果搞个竣工典礼什么的,还不得几万块钱花?
但是,我让他们在水库边的显眼位置立了个石碑。石碑上刻有勘测、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名称,当然,我作为安全管理责任人也名列其中。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流芳百世,而是为了便于社会监督。
如果这个水库是“豆腐渣”工程,我甘愿承担全部的责任!
2005年8月26日星期五雷阵雨
今天县委陈书记找我谈话。我知道,原因是有人写举报信反映我的“问题”。我十分气愤,我知道我在石庙乡的一些作法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我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我让陈书记尽管下去调查好了。陈书记说他相信我,他要我注意工作方法,搞好班子团结唉,诚心实意为老百姓做点事咋这么难呢?
我们是一家人
小红的隔壁邻居是刘大爷。刘大爷从小是个孤儿,没有娶妻生子,也没有别的亲人。小红听妈妈说,是乡亲们把刘大爷抚养成人的。刘大爷虽然六十多岁了,但身板硬朗,手脚利索,他不愿吃政府的救济,也不愿给乡亲们添麻烦,以拣破烂来维持生计。可想而知,他每天都把自己搞得脏乎乎的,身上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但他感觉日子很滋润,喜眉笑脸的,十分开心。
小红记得小时候,她常常去刘大爷家里玩耍,没少在刘大爷家里吃饭。刘大爷每次卖破烂回来,总给她捎两颗水果糖。这时候,她就会高兴地跳起来。然后自己吃一颗糖,另一颗糖留给妈妈。爸爸出车祸去世了,妈妈一个人既要照顾家里,又要照顾庄稼,没少吃苦小红知道心疼妈妈。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红渐渐疏远了刘大爷,她嫌弃刘大爷脏,窝囊。但妈妈还是经常帮助刘大爷洗洗涮涮的,有了好吃的也会给他端去一碗。
现在小红已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每当大老远看到刘大爷,她就和同学们一样,捂着口鼻躲开了。刘大爷很知趣,也不主动和小红打招呼,有时只是张张嘴巴,却什么也没有说。小红心想,就是他开口给自己说话,她也不会理睬的。
小红家里穷,当初妈妈不想让她上学,但小红哭闹着,非要上学不可。正在妈妈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自称“我们是一家人”的人汇来了400元钱,声明要专款专用,这钱是资助小红上学的。这下可乐坏了小红。就这样,“我们是一家人”每隔上一段时间,就给小红家汇上一笔款子,数目并不大,也就三百五百的。
小红和妈妈没有见过“我们是一家人”,只知道他是个城里的人,这一点也还是从汇款单的邮戳上知道的。至于汇款人地址,留的是一个假地址:光明巷5号。小红写过多封信,都给退回来了。在假期里,小红曾进城找过一次,城里根本没有“光明巷”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