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想要的是什么?
一
中古英国诗人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里,有一篇《巴斯妇的故事》,谈“女人最想要什么”,是一个很奇妙的故事。说是在亚瑟王时期,亚瑟帐下一个骑士外出犯了错,按律本该处死。
但王后恳请亚瑟开恩,把骑士交由她处置。王后提出可免骑士一死,但条件是他须得在一年零一天内找出一个问题的答案,即:女人最想要什么?
骑士四处问询,答案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有人说女人最爱财;有人说女人最爱名誉;有人说女人最爱快活;有人说是漂亮衣服;有人说是床上的欲望;有人说女人最希望经常变寡妇再结婚;有人说女人最爱男人奉承讨好,伏低做小;有人说女人最爱自由,想干什么干什么,不爱听男人说实话,因为女人哪怕心里奸邪,仍愿被人说成是智慧纯洁的;还有人说女人最爱男人觉得她忠诚可靠,虽然她其实根本不能保守秘密……转眼期限临近,骑士还是没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结果有次在林中遇到一个老妇,说只要事成后满足她一个要求,就告诉他答案。
走投无路的骑士自然忙不迭地答应。二人于是同回宫廷。王后和众女官贵妇都在等着。
骑士当众给出答案:女人最想要的是对男人拥有主权(sovereignty),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个答案得到了“已婚女子、未婚女子与寡妇”的一致认可。骑士得到了赦免。
可此时老妇上前,要求骑士满足她的条件:与她结婚。骑士为了遵守诺言只得服从。
新婚之夜,新郎长吁短叹,老妇看出他的心思,就说:“我给你两个选择,白天的时候我可以变身美娇娘,但晚上就是又老又丑的样子;又或者白天的时候又老又丑,晚上变成你美丽的妻子。”
骑士思考了良久,最后说:“我亲爱的妻子,我把决定权交给你,你怎样选我就怎样接受,你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
老妇说:“你让我做主吗?那么吻我吧!我两者都要,我要做你既美又忠诚的妻,直到永远。”
于是骑士和美女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骑士真鸡贼……
二
我闺蜜是个心软并且有点二的姑娘(物以类聚吧)。恋爱经验不多,但之前谈得却很是辛苦,掏心掏肺地付出,费尽心机地跟着对方的脚步,小心翼翼地揣测对方的心思,可最后还是不成。
而最近的她却像是换了个人一般,神清气爽容光焕发,连工作都连带得顺风顺水,问她原因,她说:“我前几月不是相亲了一个男生么,本来一点儿都没抱希望,可相处着,觉着还不错。
按部就班地约会见面,一步步走下去,十一假期的时候他带我回家见了父母,顺理成章地聊到大概什么时候领证,什么时候办婚礼,婚礼的具体安排。
我心里的感觉吧,就是觉着,他带着我往前走,并且给我选择的权利。
反正路就摆在那里了,我觉着合适,就可以往下走,我要觉着还想再琢磨琢磨,那他也不着急。
我头一次发现恋爱原来也可以这么简单,没那么多猜测忐忑,我不会焦虑地等着对方,看对方的行动,来猜测对方的状态。两个人都对这段关系有选择权。”
三
我当时的感觉,就好像跟《玩偶之家》的娜拉说话一般,心里为她高兴,脑子也在不停地转。
鲁迅先生说过,娜拉从家中出走,其实也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而易卜生其实还写了林丹太太这个角色,可以算作是十九世纪职场女性的典范吧。
所以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女性(现在还有人用这个词儿吗?),我们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变得相对简单,如同我一个朋友说过的:我努力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另一半的选择上有更大的自主权,很多东西自己能够挣得到,就不会太过指望依赖别人,而少了这份依赖,就会更遵从自己的心。
说到底,女人最想要的,还是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说出来,就是这么简单。
有一种女孩,跟了任何男人都会幸福
一
我很少看现代作品,可也偶有能看好几遍的有意思小说,有一本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女主要去见素未谋面但在网上一直有联系的某大神,一直不注重打扮的她临时抱佛脚地去买衣服鞋子。
女伴说:“这双鞋很漂亮啊,穿短裙就要穿这种凉鞋才好看。”
她摇头:“太高了。”
她本身身高就169了,这双鞋子的后跟有七八厘米,这样加起来她就有177……万一他……没这么高怎么办……这是一个特别可爱又贴心的情节,本来作者把女男主角写得有点过于完美,反而让人难以有太大好感。
可这么一个小细节,会让你觉着这是一个特别真实又体贴的姑娘,能在细小到不太为人注意的地方为对方着想,并且不觉得这种体贴是有什么可炫耀的。
很难不让人喜欢。
这本小说的书评里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有一种女孩,跟了任何男人都会幸福,女主就是这样的女孩。
二
她其实是很少做饭的。
虽然经常和人炫耀自己的厨艺,但每年下厨的次数都是可以用一只手数出来的。
所以没吃过她做的饭的人,大抵心里都是有些许质疑的。也难怪,且不说平时的细高跟短裙,就单单手指甲,她都好久没有自己剪过,都是在店里做好护理颜色,很难想象那些涂着鲜红甲油的纤细手指,是怎么洗菜切肉颠炒勺。我也一直无缘吃她做的饭,直到有天。那是去年的第一场雪,天气变化很快,连一向自认身体很好的我都感冒发烧。
脑袋昏昏沉沉地请了一天假在家,下午的时候她在MSN上和我闲聊说好久不见一起看电影。
我撑着眼皮打字:“过几天再说吧,发烧在家呢,估计明儿也上不了班儿了。”
她在那头也没有太多言语,就问:“你晚上有啥安排么?那我下班顺道过去看你一眼?”
推脱了两句看她还是坚持,因为住的也不算太远,就答应了。六点半的时候门铃响,支撑着去开门,就看她拎着大包小包站在门口。
带着一身的寒气进了门,她把东西放在厨房,探头对我说:“你看电视吧,一小时内肯定让你吃上饭。”
说完就把厨房门一关自己忙活去了。
一集美剧刚好结束,炖好的排骨已经飘着香味地被端上来,麻婆豆腐、酸辣土豆丝、冬瓜丸子汤,都是很家常的菜式,可我却知道,这些全是我平时不经意提起过的爱吃的种类。
坐在桌子边抱着筷子看她来回忙活着端菜盛汤,想说点什么又觉着虚情假意,只有闷头猛吃。
吃好收拾碗筷的时候她嘻嘻叮嘱我:“排骨我多炖了一些已经装在饭盒里了,我没盖盖子,你等一会儿凉透了再盖上放冰箱里;土豆、豆角我多买了点,你要吃直接烩一下就成;炒菜我没多炒怕再热不好吃了,汤多做了一些你就放锅里不用盛出来,吃的时候点火一热就成……”
她还在自顾自地嘱咐我多吃青菜多喝水,我却不争气地有点湿了眼眶:“你这大雪天的跑来……”
她咧嘴一笑打断我:“别整那虚的!你好好养病吧,我得赶紧走了再晚打不着车了!”
三
我搬家的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处理的。
联系中介,看房子,签合同,打包东西,找搬家公司,买新家的应用之物……我想搬过家或者和中介打过交道的人更能体会个中辛苦琐碎吧?
就连中介小哥都有小小微词:怎么都是你一个人忙活没见你男朋友帮你呢?
我被问得一愣,真心实意地说,真的从心里就没动过指望别人的念头,总觉着反正也是自己住,做这些事情难道不是应该的么?
前段时间闺蜜来我家住,看我布置的各种小心思,不由感慨。她是见过我没搬过来的时候房子的样子的,对于前后的对比,她说:“我居然觉着都有点感动,又觉着自己真是被娇生惯养,之前搬家都是×××帮我弄的,我什么都没管,最开始跟你拿钥匙的时候看了一眼这个房子还觉着条件只能算一般,可你全都收拾好之后,我就赖在你家不想走了……你好像真的就有那种本事,随便给你点啥,都能打理得像模像样的。”
对于夸奖我自然是恬不知耻地照单全收啦,不过也真觉着:“这有什么呀!”
能一个人就把生活打理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应该是基本的生存技能呀。(这个例子是找不到别人拿自己来凑数的……请忽略我的自我粉饰倾向。)四所谓“幸福”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具体到爱情,则取决于双方的感受。
单论女孩的一方,我总觉着,幸福的前提不应该是有没有“75C”,而应该是能否从细小地方为另一半着想,能否在朋友遇到问题时挺身而出或尽所能帮助,能否在没有人帮你的时候一个人独立地处理好问题,并且不心存哀怨或奢求。
我见识不多,也只能想到这些,而以我不多的见识来看,有“75C”固然不错,但很多时候,幸福不幸福,却不是一个“75C”就能解决的。
你说呢?
何谓对的人
一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结婚了,他过往的爱情故事,大概可以填满六百万字的《追忆似水年华》,各种各样的姑娘来了又去,有的匆匆走过,有的刻骨铭心。
我们都纳闷,到底是什么样的姑娘能让他安下心来。
今天偶然看到他很早之前写的一段文字: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虽然我不知道这份感情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
我们在一起安静地看电影,安静地散步,安静地泡温泉,安静地聊天……似乎在一起的日子,都有一种暖暖的宁谧。
那天晚上,在月光下看着你向我微笑,我忽然不说话了,没有告诉你为什么,对吧。
我想到了死。我想到了迟早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会死去,会离开有对方的世界。我觉得舍不得。
已经很难想象生活中没有你会是什么样。
我曾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对于感情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能割舍的人,可以很强硬,也可以很无情。但是这一切,我都不忍心适用于你。或者说,从没想过会对你那样。
我没办法想象和你吵架会是什么样子,也没办法想象我们会分开。
就像所有的爱情故事的开始一样,我们的蜜月期很长,我希望它能一直延续下去。
而你,我希望我能给你一生的幸福。
在写下这段文字的三年后,他们结婚了。
二
微信平台上听来的一个小故事:我们俩是异地恋中的战斗机:异国恋。他已经习惯了距离,我却从没有谈过远距离的恋爱。早就习惯了男朋友天天在楼下等着当司机;习惯了生病了有人不管多晚都跑来送汤送药;习惯了想念的时候随时拿起电话聊天;突然让我适应一切都要靠自己的生活,真是有点……也说不上委屈,反正,就是不大适应吧。恋爱中的人最敏锐,所以有点不满也会很轻易地流露在情绪里,比如今天我就跟他各种找别扭,怎么着都不对,他察觉到我的情绪,就说有什么不高兴的跟我说说呗。
然后我就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自己的爱情观什么的,其实半天也没说到重点,自己都快把自己绕晕了。
结果他就把我说了一顿,其实也没有特别重的话,就是阐述了一下他的婚姻爱情观。
可不知怎么,我一边看他打字,一边就掉眼泪,就觉着自己的那些纠结忐忑一下子清晰了。
他说,如果你有了难过的事情,不是第一个和我说,我会很难过的。
对我来说,婚姻就是两个人相互关心,一直走到老。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变。要是找不到一个这样让我心甘情愿不改变的女人,我不会结婚。
我可以接受肉体出轨,没办法接受心理出轨。你可以告诉我,你因为身体有需要,出去找了别的男人。但你永远别让我知道,你因为跟我的感情有了厌倦,出去找了别的心理的港湾。
对我来说,最可怕的,是我要的那颗心,不在了。
亦舒说过:就像接听长途电话,可爱的男孩子在八千里外说:“我想你。”
其实一点实际的帮助也没有,薪水没有加一分,第二天还是得七点半起床,可是心忽然安定下来,生活上琐碎的不愉快之处荡然无存,脸上不自觉地浮起一个恍惚暧昧的笑容,一整天踏在九层云上。
但我的感觉并不是那样,他没有说“我想你”,也没有给我什么承诺或者安慰,他只是冷静地叙述了自己对于一段关系的看法。
可我却真实地感受到了那颗心。
比起一万句情话,一千次见面,一百次牵手,我觉着我看到了我要的那颗心。
这让我觉着很知足。
三
最好的两个人的关系,不是我和“它”,而是我和“你”,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对象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的关系,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
因这个人没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存在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预期和目的的工具。
我有预期和目的,他同样也有。我有我选择的权利,他同样也有。这势必引起冲突和对抗。
(语出心理学者武志红)
一个小小的问题,我能絮叨半天而说不到重点。想起一个小故事:男人告诉女人一件残酷的事情真相,女人觉着不可接受:“你应该麻木不仁地一直宠着我,别跟我说这些。”
“不行,把女人当小狗一样宠爱,任她撒娇放肆,然后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一脚踢开,那不是我能做出的事情。
今天,你我是朋友关系,有什么感受,都要开诚布公地说出来。”
“那多没味道。”
“是呀,一点也不浪漫,但在这世界上,我只有你,你只有我,其他都是外人。”
“我还有妈妈。”
“可是许多事情,我们不会让她知道。”
……
我认为对的人,或许就是:当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觉着没有那么多困惑。
从对方的角度着想,对彼此讲真话。面对问题的时候,是两个人一起去解决。
而你会想对他说:亲爱的,谢谢你,一直是我的港湾。
一根好肋骨的责任
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
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