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6400000007

第7章 智慧源于生命的起伏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生命原本艰难,我们却常常雪上加霜。如果你相信因果,仁慈、友善地对待每个人,放开消极,拥抱积极,那你就找到了生活的正确方式。我们拼命想要快乐,但又常在错误的地方寻找快乐。如果真错了,就要立即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最困难的是承认自己有错。如果能认错并愿意改变,慢慢地就会在修行的路上精进。

承认错误的意义在于避免错误。如果我们还没有做好认错的准备,那就必须做好一错再错的准备。

犯错是一种常态,不值得纠结。关键是要在错误中反省,在错误中总结,在错误的人和事上找到正确的方向,找到生活的正确方式。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诸多的不如意,智者会将这些挫折与困难当作一次历练,勇于面对,用个人的努力及不服输的精神逐一战胜,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鞭策自己、敲打自己,使个人能力及素质不断提升;愚者则会抱怨不堪、怨声载道,甚者逃避、一蹶不振,从此再不触碰这令他头疼、烦恼的“地域”。

其实,在困难面前,你强它则弱,你弱它则强。当我们勇敢、积极面对时,困难就会变得很渺小,为何要惧怕一个还没有努力克服就放弃的小困难?生活本就是一些好事与坏事的结合体,在享受顺利的同时就应该接受困难与阻隔。就算失败,就算充满荆棘,也要保持同样的热情与态度。

随缘并非安于命运

随缘,常常被一些人理解为不需要有所作为,听天由命,由此也成为逃避问题和困难的理由。殊不知,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若是随顺因缘,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

万事万物因缘而生又因缘而灭,众生万象都是缘聚缘散的结果。包括人生,也是一种因缘。“既然一切都是因缘的结果,那还有什么值得努力的呢?听天由命去吧!”有些人逃避生活,回避人生,所用的借口是出奇地一致:随缘。这是对因缘的误解,甚至可以说是无知。佛说随缘,其实是依法而存。

随缘,从来就不是放弃追求,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任凭随波逐流地漂荡。缘的本质是不由前定,更不可预知,随缘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智慧的眼光和顽强的毅力,尽可能地促成因缘,而不是坐等空守。

缘首先是尽人事,然后才听天命,一切成败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奋斗和努力。面对不成熟的东西,不要轻举妄动,更不可以强行为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而当机会成熟时,就应该紧紧抓住,奋发图强,一切成功就会是水到渠成了。

随缘不是逃避的借口,而是要你以“入世”的积极心态去努力追求,刻苦耕耘,以“出世”的从容心态去面对收获,做到不为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收获清静,收获本心,这才是随缘的真正境界。

不争才能得到

我们常常被一个“争”字所纷扰,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剩下一颗自私的心了。其实在生活中,可以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心胸开阔一些,得失看轻一些,为别人多考虑一些……哪怕只是少争一点,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人心会一下子变宽,世界会一下子变大。不争,人生至境!

学校里论排名,年长后论名誉、地位……攀比心让人陷入“争”的烦恼。可争来争去谁也不会得到最初想要的东西,就只剩下那颗自私自利的心了,这又何必呢?处心积虑所争来的名誉、地位,无非是加重内心空虚与不安的毒药。就像食物吃得越多,便越难以消化,最后还可能伤害自己的身体。得到并不意味着拥有,如果不适用,反而会成为一种累赘,除了加重人生的负担之外,毫无意义。

与其在伤人伤己的喧嚣和吵闹中争来争去,争得头破血流,还不如放手。让心里的欲望冷却,消解掉累赘的功利之心,看淡得失,胸襟才能宽广,我们与他人、与世界才能更好地和平相处。如果我们目前做不到,那么就暂时把想得到的东西放一下,或许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一定要分出高下胜负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为了争而争,更是人性的悲哀。上天给予每个人的东西是等量的,你把属于别人的东西抢来了,可能会让别人的生命因此失去平衡,这是任何一个有慈悲心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糊涂的人未必不聪明

谁都希望自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都希望得到人们的认可,于是很多人会用各种方式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结果往往是自作聪明。我们在很多时候是需要糊涂点的,糊涂不是昏庸,而是为人处世豁达大度,拿得起,放得下。凡事不要太执着,轮回的路上要想得开、看得开,该糊涂的时候就糊涂,难得糊涂。

很多人喜欢竭尽全力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聪明才智,可惜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面对他人时既不自卑低头也不狂妄自大,不计较不抱怨,做一个“聪明的糊涂人”,人生未必会活得那么累。其实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羡慕,这并非完全是因为虚荣心,而是心灵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外在表象。世间的诸多过往都证明了一个浅显却很实用的道理:吃亏是福。

难得糊涂,是一种境界,是斤斤计较的人无法拥有的。它就像一面铜镜,映照着我们的酸甜苦辣。从来都不糊涂的人,不见得就会聪明,事事都精明的人是难以成就人生真正的大业的。我们要做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遇事随缘,凡事随心,不强求。乐在糊涂,才能成就智慧。

聪明的做人方式是小事愚、大事明,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小事不影响大局,无须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小聪明能聪明一时,但不能聪明一世。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大事守原则,小事学变通,方是智者本色。

理由是弱者的借口

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把自己平庸的人生归答于条件不好,可条件都好了,我们还用奋斗吗?成功不能一味苛求条件,如果一味苛求条件,再好的条件也只能成为你捆绑在翅膀上的黄金,它不仅无助于你成功,反而会拖累你前进的步伐。弱者等待条件,强者创造条件,真正的成功者就应善于在没有条件时创造条件。

有很多人总习惯于把自己的平庸和失意归咎于客观条件,在他们看来,“条件不好”“条件太少”等都可以作为失败的原因,却往往忽视了自身努力不足这个事实,甚至是故意强调客观条件,而完全无视自身的懈怠和懒惰。这是推脱,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

理由只是弱者的借口,把平庸的人生和失意的生活推给外在,是一种软弱。试想一下,如果条件已经全部满足,我们的奋斗岂不是失去了意义?始终把目光锁定在诸多的条件身上,又怎么看得到原本的初衷?又怎能坚定地走好以后的路?

看不清自己,不管有多好的条件都会成为负累与束缚。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弱者始终在原地踏步的抱怨中等待着条件降落在自己头上;而强大的人,从不做这种无谓也没有结果的等候,他们会始终坚定地向前,用自己的坚持与智慧突破诸多阻碍。成败的关键永远都不是条件,而是我们对成功的向往和所付出的努力。

人生需要平衡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每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往自己的篓子里放东西的过程。如果有了,就想更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只做加法的人生是很悲哀的,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就是做减法,减去多余的物质,减去奢侈的欲望,减去心灵的负担。加减法并用,人生之旅才会风光无限。

在繁杂纷扰的大千世界行走,心里不要一开始便装载太多的东西,虽然人的一生是在不断累积的过程中不断丰盈,然而,承载总是有限度的,人生需要做加法,也需要做减法。人的一生和四季更迭很像,既有生机蓬勃的春季,也有万物凋零的深秋,有所收获就必然会有所丢舍。

舍去奢侈和不切实际的欲望,升华出淡泊坦然的心境;减去提防算计,增加慈悲关爱,才不会被过于膨胀的欲望和野心拖累。人生中的减法,不仅仅体现在对那些负面事物的舍弃,更主要还在于对于自我的完善,这是一个淘去泥沙,让本心闪耀出金色光芒的过程。人生有舍才有得,丢掉应该丢掉的,保存应该保存的,唯有如此,才能到达更壮丽的境界。放下那些让我们迟疑困惑的东西,人生需要更多的是平衡。

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生命的运算法则都要尊重大自然的规律、情感的规律、人性的规律。用减法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用加法去丰盈自己的内心,不失为一种让内在力量更加强大的法则。

命运是一种选择

人与人交往,更多的不是改变对方,而是接受对方。如果光想着改变对方,那不是生活,那是战争。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因为可多看几道风景。路不在脚下,在心里。

人们总是试图去影响、改变身边的人,其实这是非常费力而又效果甚微的举动。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矛盾便会滋生,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最合适的办法是接受对方,接受这世界的种种光明与阴暗。

人们习惯于等待命运的降临,期待着“命中注定”的某种改变。其实早在你等待的时候,命运已经改变过无数次了,但这些改变并不是直接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而是改变了我们自身,而我们身上的所有变数本身就是命运的一部分。除了变化,没有什么是“命中注定”的。人所要面对的不是等待命运把改变降临到人生中,而是要在诸多的改变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对于理想,有些人会径直前行,而有些人则迂回前进,区别仅仅是选择的不同。选择两点之间最短的直线,用时最短;那些迂回前进的人虽然走了弯路,却能看到更多别样的风景,得到不同的收获。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还是不紧不慢地在沿途中安然欣赏,要听从我们内心的声音,遵从心的选择。

理想会在等待中变老

常常有朋友说:等我老了,就要去环游世界;等我退休了,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我就可以轻松了。我们总误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体力,为什么不现在就一步一步靠近梦想呢?别老是期望等有空时再接近它,否则我们会在活了半生后,却发现自己成了理想中最不想变成的那种人。

很多年轻人都曾谋划过去远方进行一次放松的旅行,不过却少有人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似乎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奈,让我们的理想搁浅。其实,真正阻挡人们享受生活、放松心境的不是那些我们口中的理由和状况,而是自己。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把时间、地点和事项一一计划出来,一步步去实现。其实,只需一个背包、一个记录旅程的工具即可。

行动起来,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让自己成为时间的支配者,那么,我们才能逃离现在的自己。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比起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舒畅,无疑是需要让步的。不要等走不动了才想起,自己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没有去成;不要等老得牙都掉光了,才恍然想起,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及时去做。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还记得,那么你现在就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是不是你距离它已经太远?从现在开始改变,一切都来得及。

遗憾,让我们懂得完美

通常想象总是美过现实,当现实的发展偏离了想象的画面,就有了遗憾。懂了遗憾,就懂了人生,因为,人生没有完美,遗憾和残缺始终都会存在,美好的东西太多,我们不可能全都得到。对于那些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别再奢望什么了!有过遗憾会更懂珍惜,没有过遗憾,就算给你再多美好,你也不会感受到幸福。

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会复亏;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人所需要的,不应是十全十美的外在事物,而是内心对十全十美的追求。

我曾听到一个年轻人说:“如果我有了几百万,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拼命。”说这话时,一副很理直气壮的样子,可当他真有了几百万,真的会如他所说的那样吗?如果把身旁的事物想象得太美好,当现实的发展偏离了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时,就有了遗憾,有了失望。

生活在这个压力很大、节奏很快的时代,很多人的内心会有一种不确定感。有时候,人们会期望生活能对自己好一些,可自己又不去努力。这个社会,没有不劳而获的果实,付出不一定收获成功,可不付出一定不会收获成功。遗憾不是人生中的某种缺失,而是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成果。没有过遗憾,就算给你再多的美好,你也不会感受到幸福。就和你没吃过苦,便不会懂得甜的可贵道理是一样的。人世间的完美,不是没有瑕疵,而是对缺陷的清醒认识,只有拥有这种认识,才会产生对美的追求之心。

简单是一种伟大

生活的本相是简单的,但要掌握这真正的本相,却总要在经过无数历练之后。所以,我们所说的简单并不是如婴孩般的无知傻乐。更多的时候,只有在我们看惯那种种人生险境、领略过各种绮丽风景后,才会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远方的景色走近了,就是自己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放远了,就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很多伟大的真理通常都很简单,同样,最简单的人通常也很伟大。生活原本很简单,却被很多人想得太过复杂。

净土不在脚下,而在我们的心中。也许现在的你还在思考脚下的路该如何走,未来的希望又该如何去诠释,未来的人生又在何方。有时候,想着想着,你会哭;哭着哭着,又笑了。这就是成长。当你感觉到自己的成长轨迹越来越明显时,也许你就能感觉到自己越来越成熟了。未来的路很长,偶尔停下来,想想曾经所经历的种种,想想自己曾经规划的未来,与现实又相差多少?也许我们错过一些人、一些事,有过遗憾、伤感,也曾失去过,痛哭过,但这一切终将成为过去。能在经历过这些之后,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远方的景色走近了,就是自己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放远了,就是别人眼中的风景。简单生活,不是要人去过贫苦、简陋的生活。简单是能有一颗平静的心,接受这个世间不可改变的一些现实。看透,看开,看淡;不念,不争,不惧。

纠结得失是对生命的浪费

失即是得,是一种痛苦,也是幸福。因为只有失去,空下的双手才能拾起新的幸福。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每一个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马,也要放别人一马,不要把生命浪费在钻牛角尖上。因为,每个人的一生其实只有两万天。

把个人的得与失记挂心间,就不会有平和之气,更不能冷静地对待利益。得与失是事物的两个面,就好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纠结于得失,就是放不下,被功利之心迷乱了心智。每个人的生命或许有长短之别,但终究是有限度的。若人与人还要无休止地争斗,则是浪费生命,相当于作恶。

时间是世间最公正的分配师,它对富人和穷人、智者和愚者都一样,不偏袒分毫。寸金难买寸光阴,学会自己寻找快乐,在放过自己的同时也放过别人,不在得失的权衡和计算间荒废生命,就是没有虚度年华。生命何其宝贵,不要总把那些个人的得与失记在心头,更不必为此纠结不休。当我们在得与失之间徘徊难抉的时候,只要还有抉择的权利,那么,就应当以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得到安宁为原则。只要我们能在得失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人生就不会被世俗所淹没。

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因?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果?

能作茧自缚,就要能破茧成蝶

有些束缚,是我们自找的;有些压力,是我们自给的;有些痛苦,是我们自愿的。没有如影相随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不要把目光盯在别处,只有坚持做好自己,才能看到下一秒的路。不要把某些人和事看得太重,陪伴你到终点的,只会是你的影子!相信自己,我们能作茧自缚,我们就能破茧成蝶!

总有些人错误地认为佛法就是神通,可以帮他们避免失意和不顺利。持这种想法的人,对佛法缺少最基本的了解,对于佛的认识也是完全错误的。现实生活中的不顺和失意,和佛没有丝毫牵连,多是个人的种种欲望交织所致,所以人才会被困在里边。

从来就没有伴随终生的不幸,有的只是抓住不放、死不松手的执着。除非自己主动解脱,否则谁也帮不了你。在通往彼岸的道路上,除了你的影子之外,没有谁会真正陪你走到最后,所以不要把别人看作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那和你无关。

要始终坚定地相信自己,用智慧和勇气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不要在得失成败间作茧自缚,要勇于认清自我,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当我们朝着明确的方向勇敢迈出第一步时,就是破茧成蝶的开始,接下来才是阳光与风雨的考验。能够帮助我们从苦闷忐忑中走出来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人生要选对位置

人生的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人生的智慧不在于善于观察,而在于善于辨别;人生的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人生的境界不在于盲目跟随,而在于自我探求;人生的档次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内在的品质;人生的成败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你是否选对了自己的位置。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被缩小,可人与人之间却树起了无形的壁垒,每个人都活得很寂寞。我想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人们把自己封闭了,没有用心去感受他人,为了保有安全感,一味地将别人拒于千里之外。

面对纷繁交错的人和事,或许我们一直都在以旁观者的目光审视,但若看透,则需要智慧。辨别世间万物,需要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才是本质。人生是优质的还是低劣的,并不在于金钱、财富……所有的外物都只是一层华丽的包装纸,退去外在的包装才能看到人生的内核。过分地追求外在包装,而忽略了内在品质的提高,就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为了包装而包装,是很可悲的。

寒冷中的梅花分外芳香,外在环境的恶劣很大程度上淬炼着品质的绽放,人生能不能最终到达彼岸,完全在于是不是选对了自己所处的角度和位置,并且持之恒之。人生艰涩博大,却又简单明了,可以浓缩成一个简单的“心”字存于方寸之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机会需要自己留给自己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出现时,并非以花枝招展的形象示人,而是默默地、不起眼地。通常看起来耀眼的机会很多时候都只是空壳,也或许是陷阱;真正的机会起初都是不经意的、渺小的。只有经过主动、睿智的捕捉与积极、持续的努力,它才会变得格外绚烂。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你!

机会是漆黑夜空中的一道闪电。如果它到来时,我们恰好睁着眼睛在黑夜中守候,那么就可以借着闪电的亮光看清楚四周的环境,看清楚远方的路;如果闪电亮起时我们还在沉睡之中,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发生,黑夜依旧是黑夜。

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能与机会相遇,它到来的时候并不会事先通知我们,所以总是让人猝不及防。机会本身并不华丽,甚至简朴明了到了极致,它总是静悄悄地以最微不可察的形式降临。要做好迎接它的准备,除了需要一双慧眼之外,还需要一颗敏感的心。

曾经在大雾中行走过的人都知道,远远望去,前面是蒙蒙一片,辨不出方向和状况,于是,便有人因为缺乏安全感而迟疑、驻足。可当这些人最终鼓起勇气,放下恐惧和疑虑,一步一步向前走时,会发现,其实每走一步,他们都有能力将下一步的方向及目标锁定。所以,请大胆地走,别停在远远的地方观望。向前,目标自然就会出现。

也许,下一刻闪电就会亮起。而你,准备好了吗?

心宽了,人生才不会自乱方寸

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就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佛教对于事物的划分讲究内外,却不区分大小,在佛的眼中,大小只是形式,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大小都是相对的,心若小了,小事可变大;心若大了,大事也能化小。胸怀宽广的人,可以承载生命;心胸狭窄之人,一粒豆子可能也接纳不了。

经历了沧桑变故的心,往往是安然的,所以很多经历坎坷的人能够接受很多自己不能改变的事物,而且不会将之推给命运,更不会喋喋不休地怨天尤人。内心平静,才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心绪与理智,对影响自己的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找到心的出路……

一个人的胸怀并非朝夕之间就可以修炼出来,而是要经历很多磨难,经历无数取舍,经历许许多多的成败,然后才能以真诚和智慧去接受这个世界的人和事,才可以摒弃一切阻碍自己前景的私心杂念。心开阔了,才能容纳下更多好的品行,人生才不会自乱方寸。心宽,天地就宽。

心态决定你是骑师还是坐骑

人与人之间本身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心态决定了谁是骑师”。在面对人生低谷时,有的人向现实妥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的人不低头认输,他们不停地审视自己的人生,分析自己的错误,勇于面对,从而走出困境,追逐自己的梦想。一切由心控!

两个饥渴难耐的旅人在沙漠中得到一杯水。悲观者哀叹:“仅仅是一杯水罢了,能做什么?”乐观者却很欢喜:“我们终于有了一杯水!”人与人本身并没有太过悬殊的差异,真正的差异在于心态。心态不同,人生不同。要么去驾驭生命,要么被生命驾驭。是成为骑师还是成为坐骑,我们的心说了算。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一个人内心有什么样的状态,就会遇到什么样的现实。

面对失意、困苦、人生低潮的时候,心态的决定性作用才会凸显。心态乐观、态度积极的人,依靠后天积累的坚韧,能够直面自己犯下的错误,勇敢地进行修正,从而拥有前进的动力。而消极悲观的人,只会在怨天尤人中用“机会没有到来”“环境不好”等借口来安慰自己。或许我们还不能控制人生道路上的阴晴,但可以自由地掌握自己的心态,迎接阳光,把影子留在身后。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本书讲述了赵朴初先生的一生。赵朴初先生是中国当代的佛教领袖、著名的书法家、诗词曲大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但他非常谦虚,自称一生只有三事值得挂齿,即送难民参加新四军、在印度纪念泰戈尔百年诞辰会议上和印度文化部长唇枪舌战、与日本佛教界发起了纪念鉴真的活动。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热门推荐
  • 初恋遗落伤

    初恋遗落伤

    『暹罗猫·Club』苏云把林枫甩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个悲伤的故事!她和他,之前是朋友;后来是恋人;现在是陌路!三年前,林枫在燕都第一公园的长廊里,吻了苏云!也是那一吻,吻开了二人的恋爱,在不知不觉中确定了关系!当然,这一切对于苏云来说,到的太过突然,太过猛烈,太过不知所措!也就是在那一瞬间,林枫那火热的唇贴上去的时候,苏云清楚的记得,自己的手不知道该往哪里放,还有就是嘴巴不知道该不该张……只是,不等她再多想,林枫就已经兵临城下了,接着就是火热的攻势,而苏云也就不战而降了!
  • 当下的修行:要经得起诱惑

    当下的修行:要经得起诱惑

    生活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而事实上,这些诱惑的根源实际上来自人们的追求,来自人们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欲望。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只有戒掉浮躁、看穿名利、正确取舍,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抵挡得住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拥有长远的幸福和成功。
  • 百变红尘不定天

    百变红尘不定天

    曾经的世界有你们,才有现在的我;曾经的世界有我,才有现在的你们。有人说: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但我不这么认为,这世间有太多的东西无法被忘怀,时间只能让它变淡,却不能把它抹去。在这里没有修真,魔法,斗气。也没有高富帅和白富美。只有平凡和更平凡;时间是什么?空间是什么?在时间和空间的断层中让我们去感受世间最真实的情感!
  • 神王霸爱

    神王霸爱

    北冥咏络,一个被抱错的婴儿意外的替代别人被摔成痴傻,北冥墨轩,北冥家主异能界的霸主。一场迷情让父女之间就……
  • 男婚女聘

    男婚女聘

    “没办法啊~乔禾不让我工作……”“你说什么?”“我的意思是,我这不是在追乔禾么,乔禾说不喜欢独立的女人,他比较喜欢那种能在家…相夫教子的女人!对,就是喜欢这种相夫教子的女人!”咳咳,本书新坑,请大家多多支持!作者承诺,一对一绝不虐!!绝不虐!!!绝不虐!!!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绝不弃坑!但会不定时更新!!请大家慎重入坑!我始终相信,短暂的浪漫不如久伴的平淡。
  • 四圣神团

    四圣神团

    四人合一定天下,扭动乾坤舍我其谁!上古之神遗留神装,四人获得必惊天动地!阴险、狡诈、险恶、激战……正在酝酿之中。四圣团,必改变世界!
  • 默念指染

    默念指染

    校园里的她和他莫名相遇,在英雄救美时,她对他产生好感,然而,他早已喜欢上了她……
  • 漫长的寻觅:只因为是你

    漫长的寻觅:只因为是你

    她本来应该完美度过一生,但却在四岁生日那天,突然失踪……再出现,已过了十多年,十多年后她遇上了他。“你本来就是我的,以前是,现在也是”“我们之间又没有什么娃娃亲怎么我就是你的了。”“自从我遇到你,就早已决定,此生非你不娶,你一定是我的。”“这么肯定吗,你那里来的自信?”“自信,都是你给的”一脸邪恶的笑容向某人扑去……有些人,有些事,注定分离有些人,有些事,注定相遇但分离一定是为了最好的相遇……
  • 天宇仲

    天宇仲

    洪荒世界,这是仙家道术文明的开源地,是万物诞生的一切。超越凡胎,成就真仙,踏上无上境界,这是所有人的境界与梦想,修仙文化自此掀开,宗门道教,各个门派围绕其中并为此而诞生。他名字叫魏隶,是中原第一大宗太灵道宗的首席弟子,力量超凡,有着宏远的目标与卓越的能力,为追求武道,踏上人界中第一位人者,他开始闯入洪荒世界这奇妙之地。在这里,他开始一展拳脚,力要成为这片大陆的霸者。在这里,他举剑问天,与各大宗门教派一较高下。他不过是小小的修仙者,但却拥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背负着沉重的过去,他开始迈向未来,而在最后,他又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 兵之终曲

    兵之终曲

    一部军事幻想类小说,剧中主要讲述一位浪荡子在爷爷的捆绑下,送进以“先锋营”为番号组建的多国联合敢死队,登陆《利瓦法》第二生命星球为故事开端,绘画出一百四十多名精锐中的精锐,兵者!在利瓦法与外星生命物种的激情碰撞,而身为列兵的莫言,没有经过血洗礼的他,一路走向兵之王者的路上,会经历多少生死考验?只是当他回过头来,对着已经移民到利瓦法快乐的地球人说:“你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印着我,和我的战友们的战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