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从不偏爱任何人
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很多人都会认为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其实常常看到的景象却是:当你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幸福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所以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不要老觉得自己不幸福,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鞋穿在脚上,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有人问我:“对于地位和财富的追求是不是一种错误?是不是就不能得到幸福?”我告诉他:“对于地位和财富的追求并没有错,错的是不能直接把这些东西当作幸福本身。”财富、地位其实都是一种实体的具现,本身不能和幸福画等号。那些东西只是能引发幸福感的一种因缘,因为幸福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得到财富和地位固然会引发幸福的感受,但得到这些东西的人并不全都是幸福的。究其根本,这就是一个白马与马的问题。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日,充分享受物质生活,却依然感觉不到幸福的人比比皆是,这就是因为没有弄清楚幸福的实质,没有弄明白幸福到底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而陷入一种盲目的状态。有些人具备了幸福的属性,但是看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幸福;而有些人本应该是烦恼的,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他很幸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幸福具有无数种属性,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也完全不同,而不同的人生又可以对应不同的幸福。有些人喜欢在险象环生、风高浪急的潮头打拼,在风险和机遇的碰撞中感受幸福;有些人喜欢追求超越,认为领先才是幸福;但也有些人生性恬淡,喜欢悠然宁静的生活,认为清心寡欲、平安祥和才是幸福。幸福可以是激烈伟大的,也可以是朴实平凡的,不同的人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对幸福有不一样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就是别人的幸福。
生命不能透支
我们要经常整理一下自己的生活,看看哪些是我们已拥有却常常忽视的,哪些是我们得不到却一直苦苦追寻的。那些被我们忽视的一旦失去,会不会令我们追悔?那些苦苦求来的一旦拥有,是否真的值得去珍惜?思考过后,或许你就会明白你现在正在做的是什么,有没有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及时调整,幸福就会来敲门!
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
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
很多人踏入社会之后,往往会主动与单纯划清界限,以此来应对多变的社会,可社会真的很复杂吗?不是的。复杂,只是我们的所想。心若单纯,世界又怎么会不澄清?!
人应该有所追求,但绝对不应该追求所有,总有些东西是要做出取舍的。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审视一遍自己,看看是不是忽视了一些曾经拥有的。生命中有太多的美好,但总有些东西不值得我们放弃健康、透支生命去追逐,比如金钱、权势;总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定然会让人扼腕而叹、追悔莫及,比如说你的亲人和你的爱人。如果你忽略了这些宝贵的东西,那就不是在追寻幸福,而是被幸福所负累。
如果一个人所追求的事物不值得他永远珍惜,那他就不是在追寻幸福,而是在追寻虚荣。如果你追寻的方向出现了偏差或者干脆就是错误的,就应该及时准确地做出调整。只有方向对了,目标才不会出错,幸福才会来敲你的门。
淡定是幸福的“新娘”
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杂了,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头脑的睿智与清醒。人生最奢侈的是拥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一个生生不息的信念、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永远牵手的爱人、一个自由的心态、一份喜欢的工作、一份安稳的睡眠、一份享受生活的美丽心情。
关于“幸福是什么”的问题已经被提起过无数次,其实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幸福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也没有可以作为参考的标志物。
当自身犯了错误给别人带来伤害的时候,得到一个谅解而又释然的微笑;前途无路时忽然柳暗花明;远足之际聆听亲人的反复叮咛:健康的体魄、智慧而又清醒的头脑、自由自在的心态……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幸福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世间有千万人,幸福就有千万种。
不过很多身在幸福中的人却不自知,在失望、浮躁和焦虑中主动远离幸福,更有人把堆砌金钱当作幸福,把成为名利的俘虏作为向往和追求,岂不知自己在纸醉金迷中浪费生命、感叹幸福难觅之时,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还在为一本字典、一个书包而苦恼。在我给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书包的时候,至少我是幸福的,孩子们也是幸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帮助别人不仅仅是一种布施,也是自我收益的举动。
如果你还要再一次问我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那我只能告诉你,天地间的一切都是幸福的源泉,幸福就在你我心里,幸福就在你我的生活当中。当我们把手里的幸福给予别人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幸福。
别给自己的冷漠找理由
当我们心中有佛时,所见的都是光明,所说的都是善良;当我们心中有魔时,所见的都是黑暗,所说的都是邪恶。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怨气,那么这个世界怎么可能给予我们快乐与幸福?所以,不要给自己的冷漠找理由。不管有多少障碍,也应该坚持我们善良的本初;不管有多么无奈,也应该敞开我们宽容的胸怀!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争论已经延续了千百年,在可以预知的未来还会继续延续下去。有信徒问起我对此的看法,我更倾向于:人性本是洁白如纸,在上面涂画了什么就是什么。在人性的纸上留下了善,那就是善;留下了恶,那就是恶。关键在于后天培养,这也正是世人需要修行的原因之一。心中有佛,整个世界就都是佛光普照,所见皆是光明,所闻皆是善良;若心中存魔,所见所闻当然会是黑暗和邪恶的。
若我们的心里始终存留着对世界的怨气,则这种怨气会给自己的目光涂抹上带有怨恨属性的色彩。戴上有色眼镜,看到的一切都是扭曲变形的,那么这个世界反馈给我们的绝对不可能是喜乐和幸福。找不到喜乐,得不到幸福,并非是因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这两种东西,而是我们的目光已经看不到它们了。
用热情的目光、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整个世界,用美好的心去迎接所有的一切,所得到的必然是美好和幸福。不要用一个个客观或者主观的借口来遮掩内心中的冷漠,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障碍艰难,都要坚守住最本初的善良;不管世界留给我们的是无奈还是艰难,都要敞开心胸以广阔的胸襟去接受,然后才能愉快地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心是幸福的温度计
有的人对幸福熟视无睹,有的人对幸福习以为常,有的人对幸福梦寐以求,有的人对幸福求之不得……幸福是我们每个人永不疲倦的追求。只要不把幸福的期望值提得高不可及,只要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求之,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俯仰之间;幸福,其实就在你我身旁。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得到了,就是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是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领会了,就是幸福。幸福就在当下,只有一个个当下串成的幸福,才是一生一世的幸福。
对幸福的期待值过高,想要收获世间所有的美好,追寻幸福的心就变成了永远都不能填满的欲壑,我们不仅无法体会满足的快乐,还会超负荷地负重,最终与幸福分道扬镳。
保持平和的心态,才会得到满足。喝下一杯水可以解渴,又何必强求一壶?不能把幸福指数无限拔高,也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当我们内心平静、心态平和之时,会惊喜地发现,幸福就在自己眼前触手可及的地方。
幸福,是近在咫尺俯仰可得,还是远在天涯永不能接近,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期待幸福的到来。心永远都是幸福的温度计。
轻易得到的幸福没味道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智者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相关。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最大的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
苦难如同惊雷,总是带着轰轰烈烈的威势让人猝不及防;而幸福就好像春雨,经常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出现。幸福就好像照耀荒原的月光,就如同拂过水面的微风,虽然可以感觉到,却又抓不住。
幸福的多少往往与一个人对幸福的敏感度相关,若一个人比较容易满足,幸福感就会十分强烈;要是很少知足,或者根本就不可能被满足,即便已经得到了幸福,感觉也不明显。只有知足的人,才更容易觉察到幸福的临近。幸福的距离,有时近,有时远,以为就在咫尺,转眼间却还在天涯。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喝起来淡而无味,却不知道正是它的纯净无瑕才让人的生命更有容量,也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会在这份平淡中品出甘甜和幸福的滋味。
幸福的“大”与“小”,幸福的“多”与“少”,取决于人的心态。苦苦寻觅,经历千万艰险、付出很多努力之后才得到的幸福,就好像经历过日晒风吹的果实那样分外甘甜;轻易得到的幸福,就好像过早成熟的果子,就算嚼在嘴里也不会有什么味道。一个内心麻木、感觉不到幸福存在的人,将是最可悲的。
莫让错过变成过错
当遇到合适的人,彼此可以融洽地生活,不管这生活简单也好,复杂也好,只要快乐轻松,就不要犹豫,赶紧抓住它并珍惜。因为,犹豫之间,它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幸福,最后令自己追悔。不要贪图物质的享受,也不要贪图精神的高尚,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贫贱富贵,舒心就好!
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注定是一场心伤;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最多只是一场荒唐。所以,若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一定要万般珍惜。只要意气相投、彼此契合,只要快乐和睦,不管生活是简单还是复杂、清贫还是富足,都应该知足。
千万个善果才有一次相遇的机会,不要在意物质上的贫乏与丰足,也不要贪图外在的音容。日月尚有圆缺,人又怎会完美?如果我们总是放大他人的过错,终究有一天会把过错演变成错过。别把彼此的伤害当作是某种壮举,到了那个时候,除了追悔莫及,可能你什么都做不了。美好的风景,如果没有人与自己分享,一样会了无生趣。过错可以纠正,但是错过就只能是遗憾。
彼此相爱,是世间最大的因缘。它是那么简单,又是那么艰难,不要过于天真,总是幻想前方还有更好的爱情在等待。即使有,也不一定就属于你,或许那只是擦肩而过的缘分,不值得如此执着。
心冷了,一切都会遥远
有的人你可能认识了一辈子,却忽视了一辈子;有的人你也许只见了一面,却影响了一生;有的人默默地守在你身边,为你付出,却被冷落;有的人无心的一个表情,却成了你永恒的牵挂……我们常常是努力追求未得到的,而遗忘了已拥有的。不要向远方寻找幸福,它也许就在你的手中,你只要安然握住。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爱情和幸福都是非常遥远的事物,远得如同天上冷月,只能远远地看到,却无法触及。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爱情不遥,幸福也不远,远的是对于幸福的冷落和忽略。生活中,有些人会陪伴我们一辈子,一直到终老,却常常被忽视;有的人与我们只是萍水相逢,却可以影响我们的一生,甚至一个无心的问候也会成为长久的牵挂。这就是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眼光投向遥远之处,而没有珍惜近在咫尺的珍宝。前方或许有更加美丽的存在,但它可能是毒药。
人生就像难驯的野马,总是带着狂乱的气息向前狂奔,茫然不知地看着远方模糊的风光。
因为“得不到”,所以才“更宝贵”,这是人性中的弱点,所以人们总是奋力争取那些还没有得到的东西。殊不知,伴随你走过漫漫人生长路的幸福已经拥有了,只不过被你忽视被你遗忘了。
不要总是犯骑着快马追逐快马的错误。
难得平常心
不管我们在尘世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钱或没钱,有名或没名,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得在同一片天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人生无常,有时起,有时落,不论处于怎样的状态,都要用平常的心去包容生活,用感恩的心去拥抱幸福。当我们心里想着幸福,幸福就不会远了!
在财富、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
不但不会得到,
反而还会失去。
在凡尘俗世当中,人们以占有物质的多寡区分出富人和穷人,以地位和权势的高下人为地分出高贵和低贱。但是真正的贫穷和富有,在于内心丰盈与否,而不在于金钱、地位的拥有程度。在佛的面前,穿着黄金打造的盛装的人,和赤身裸体的人是平等的。
不管是富可敌国也好,还是身无分文也罢,名动天下或者是籍籍无名,对于生活本身而言,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分别。无论一个人有多少金钱、有多少物质,终究离不开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哪怕他占据了广阔的陆地和海洋,在去往净土的路上,也只能占据身体那么大的一块地方。
不管在俗世中拥有多少财富,处于多么高的地位,都同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呼吸着一模一样的空气。人生无常,世事多变,拥有的身外之物终究会失去,高高在上的地位也不是永恒的,起起伏伏本就是人生的基本状态。看开一些,看淡一些,不管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什么样子,都要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
不再被俗世中的财富、地位所负累,以平常心待物,才是人生中最富有的时刻。
超然物外,心无挂碍
我们是负荷前行的,总觉得人生苦短,春天难留。背着重重的行囊,我们一路都在喘息,何曾在意身边的风光?其实,那偌大的行囊中,有很多是可以摒弃的,如那些世俗的偏见、物欲的躁动、追逐的劳累、取舍的烦忧。超然物外是境界,只要身上无疾病,心中无块垒,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原本如此美好、轻松!
人们总是习惯于带上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执着去追逐梦想,总是把永远都无法填满的欲壑横亘在现实与梦想的中间。身上背着沉重的包袱,又怎么可能飞跃?疲惫的身躯,又如何能生出自在之心?即便在筋疲力尽的状态下到达目的地,也会丢失太多值得珍惜、值得品味的东西。
其实你背负着的那个行囊本没有必要那么沉重,其中所装载着的东西有很多是完全可以摒弃的。浮躁让心无法灵动,世俗的偏见让人失去平和与从容,取舍间的犹豫、得失时的忐忑……都是可以放下的。人生的幸福和烦恼是等量的,老天给予每个人同样多的幸福,就看我们能感受到多少。抛下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东西,轻装上路,才能达到超然物外的心境。
行走在人生道路之上,其实没有必要携带太多,只要身体健朗、精神充盈,就已经足够,其他都不是必需的。人生能走多远,完全要看包袱的大小。
人生需要目的地
欲望太多会增添烦恼,可并非只有无欲无求才能幸福。有一个明确的能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求,只有这样,才会给你带来真正持续的幸福感。因为,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荡,幸福是向山顶攀登途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佛说众生皆苦,是因为人们有太多与自身不相符合的欲望,而欲望正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无欲无求固然是大自在的境界,但很难到达。追求幸福的过程,为了不迷路,就非常需要一个指引前进、确保方向始终如一的灯塔--目标。在不可预知的前进道路上,目标如同灯塔一样在远处显示着航向。
离目标越近,心里就会越踏实。生命可以安于途中,但不是说就不需要一个目标。毫无目的的人生与一只无头苍蝇又有何异?目标的确立,让欲望不至于肆意放纵,这是一个非常智慧的选择。在拉近与目标的距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速度和尺度,控制好节奏。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可以极大地锻炼自我的身心,收获更多满足和喜乐。
无论我们的目标是远还是近,有没有最终到达,只要走得坚定、执着、安然,就已经是胜利者了。
与美好不期而遇
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遇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我们马不停蹄地寻找幸福,蓦然回首,幸福其实就在身边,我们需要做的是停下来,慢慢感受。一生中,想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殊不知,有舍才有得,这是一种智慧,而我们更需要这样一份
心境。
不幸的源头,
总有一桩意外。
幸福的起点,
总是发生巧合。
世间的所有痛苦和喜乐都是因缘相互作用的结果。缘从来都不会凭空出现或者消失,只有前因,才能有后缘,而追求只是在因和缘的过程中行走而已。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缘分的载体。人们费尽千辛万苦所追求的东西并不一定就可以得到,因为追求和得到的中间不存在必然的因缘联系。
当我们手持淡泊的花朵,以从容的心态面对最终的结果之时,反而会和预料之外的美好不期而遇。这看似是一桩巧合,但每个巧合都不是只发生一次的偶然,每个偶然的背后都有必然的影子。
奇迹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不需要刻意期待,也无须祈求。美好的人和事总会和我们不期而遇,不过这需要我们在挥汗如雨的工作或生活中,不失时机地抬头或者回望。
放缓脚步,别走得太匆忙,舍掉遥不可及的奢望,抓住现在所拥有的。对自己负责,这不仅仅是生活中历练出来的智慧,也是内心浮躁者最好的镇静剂。
停下匆匆的脚步,用心看看这个世界。
得把自己活开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来源于不甘心,不甘心为什么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得到的却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时常沉迷在这份痛苦中,越想得到更多,得到的却是越多的失落,这样的人生怎可能幸福!期望是需要的,努力也是应该的,可结果有时候却要看因缘,何必执着于最后自己得到了多少,其间的过程才是幸福!
小时候,
幸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成熟后,
简单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错误并不可怕,因为正确的结果往往是从很多个错误中总结出来的,可怕的是对于错误的坚持而不知做任何改正。在很多时候,人们坚持错误的方向或者是错误的做法,并不是因为不知道对错,而是因为不甘心,而这也是人陷入痛苦的原因之一。
现实和理想、实际和预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事物最终的结果往往与想象的并不相同。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想要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
获得幸福最大的障碍就是期待更多的幸福。
期待和希望都是需要的,付出的努力也是必需的,但事物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因缘的相互作用,没有前因的情况下,付出得再多也只是徒劳无功。刻意想要得到幸福,反而常常收获失败与忧伤。不要执着于最终的结果,更不要陷在不甘心、不接受的泥潭中不可自拔,那会让我们的痛苦加倍。放下得到的执着,仔细体会追求的过程,这才是正确的抉择。
贪婪的人内心最贫穷
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告诉我们够吃够穿就好,知足者常乐。有些人通过物质上的满足换来幸福,那种幸福非常短暂;如果我们能时时刻刻微笑,拥有一颗安详的心,就会拥有永恒的幸福。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人之所以不幸福,
不是因为拥有的太少,
而是想要的太多。
人们常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觉却降低了。这是因为人们心中的欲望越来越高,想要得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殊不知,依靠物质堆砌起来的幸福感受只是昙花一现,并不能持久。随着物质的减少和变更,这种幸福感会大大地减少,随之而来的痛苦便会更加凶猛。
越来越多的欲望,即便是全部都得到了满足,那也不是幸福,而是对于自我的肆意放纵。贪婪的人心中是最贫穷的,而懂得知足的人才是最富有的。
拥有安详平和的心态,从容笑看得失,淡定地面对取舍,才是大自在的境界。要微笑面对,持花而行。不要把幸福定位在那些得不到的事物上,而让最简单的幸福从我们身边溜走。只有一个人感觉到满足的时候,才会身体轻松,内心从容。
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简单到了极致。而你的幸福也可以同样简单明了,吃得饱、穿得暖、睡得香、走得动,足矣。
随缘、随性、随心,笑对得失,不去埋怨,则幸福久远。
沉默的美丽
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因为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的生活方式,但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每个人都有伤心的时刻,但是每个人的伤心都会不一样。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地离开,如若我们倾听,也许会发觉,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似有美丽的雄辩。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找到内心真正的平和与宁静。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自己莫名其妙地被人误解了,或者某一天清晨醒来后,关于自己的一些谣言四起,而只有你知道,这事根本与你无关,那么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争辩,还是与散布谣言的人大打出手?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即使有人散布你的谣言,说了你的坏话,你也大可不必反唇相讥,歇斯底里地乱吵一通。对于一个心灵纯洁有修养的人来说,任何流言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无论流言的影响力有多大,它也只是一块迟早要风化的石头,终究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智者往往是那些懂得在沉默中思考的人。
沉默并不是教人缄口不语,而是希望人们能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言。沉默之所以是金,在于它是一种难得的心理素质与可贵的处世之道。形式上的静止,并不代表思考的停滞,而是一种力量的蓄积。那些深邃的思想,皆来自那些沉默的思考过程。反之,夸夸其谈之人往往浅尝辄止,难以看清事物的本质。
慈悲无边,慈航普度
我们常常用慈悲为别人祈愿,常常用慈悲的心去帮助他人。当有一天我们发现别人没有丝毫改变的时候,我们还是很欣慰地告诉自己:我很努力,这个人不可救药,与我无关。殊不知,也许不是他无可救药,而是我们的慈悲心不够。
何为慈悲?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慈悲是佛家的一种大境界,是助人为乐拯救众生的情怀,是在痛苦着别人的痛苦之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光芒。慈悲是不必相识、不必拥有,是给予不求回报,是只有关爱没有所求。
常怀慈悲之心,把痛苦自己承担,把快乐与众人分享,祈愿世间美好,乐于帮助别人,并且将之视为义务。但有些时候,我们的慈悲并没有改变什么,并没有让别人放下虚妄的执着,也没有将别人从痛苦迷茫中拉出来。这个时候,很多人会用宽慰的语气告诉自己:“我不是佛,也不能度尽世间众生,总有些人是无可救药的,还是算了吧。”这是懒惰和懈怠的想法,不能用慈悲感化他人,是因为我们的慈悲之心比较单薄,做得还不够。
宏法普传,佛魔同度,这才是大慈悲的境界。救可救之人,也救不可救药之人,连恶魔都能被佛法普度,还有什么人是无可救药的呢?一滴水扑不灭熊熊烈焰,一朵花也描绘不出灿烂的季节。只有付出更多的慈与悲,才能出现更多、更大的改变。当一个个小水滴汇集成江河海洋,灼人的烈焰才会熄灭。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