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200000021

第21章 魏晋南北朝都督方镇制下(4)

有不少人认为,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州刺史再改为州牧后,州就成为一级行政机构,不再具有监察职能。这实际上是一种定式思维。如果仔细检索三国、西晋时期的史料就会发现,虽然这时的州已经地方行政化了,但其监察职能依然很强,而且制度上对其监察职责更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曹魏、西晋时期的州,体现着监察与行政的双重性质。这首先可以从当时州机构的组成中看出。当西汉把州作为监察区时,州刺史的主要属佐是别驾、治中、部郡从事等。东汉以后,别驾、治中转而以行政事务为主,而部郡从事却从未因州性质的变化而改变其职能,相反其考案郡国的职责更为突出。《八琼室金石补正八》载《大将军曹真残碑》,碑阴有雍州部从事三人。《三国志》卷29《管辂传》载:“(辂)徙部钜鹿……”裴注:辂弟辰,“仕宦至州主簿、部从事……”同书卷30《东夷·韩传》载有部从事,乃幽州之部乐浪或带方者。《三国志》卷41《费诗传》记:费诗,先主即位时,为部永昌从事。《晋书》卷24《职官志》载:“州置刺史……所领中郡以上及江阳、朱提郡,郡各置部从事一人,小郡亦置一人。”再如《隶续》一六《黄龙甘露碑》列益州部郡从事史凡九人(按:严耕望先生讲,这九位部郡从事,“职与朝臣大夫议郎并列,且有兼校尉、中郎将者,可知地位之崇”)。严先生认为这段史料诠解有争议,但州置部郡从事,尤其是当时边远小郡亦有部郡从事则不可否认。汉世州刺史、部郡从事、郡督邮等州郡官吏是专察非违的官员,皆不用本部人。三国、西晋时依然如此。其次,朝廷每每诏令州刺史,严纠州内贪浊犯科的二千石长吏。汉时,朝廷为刺史规定有察二千石长吏的《六条诏书》。三国时,曹魏政权也为州刺史规定了察吏“六条”。据《文选》载沈休文《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注引《汉书音义》曰:“旧刺史所察有六条:察民疾苦冤失职者,察墨绶长吏以上居官政状,察盗贼为民之害及大奸猾者,察犯田律四时禁者,察民有孝悌廉洁行修正茂才异等者,察吏不簿入钱谷放散者,所察不得过此。魏盖沿汉制也。”这个“六条”是汉“六条”的改造版。两汉“六条”以奸猾豪强为主察对象,而曹魏“六条”则涉及州行政监察的各方面。

魏、西晋时期,不但朝廷明令州刺史要严格行使监察之职,而且真有不少州刺史和部郡从事,纠劾了许多郡国二千石的不法长吏。三国曹魏文帝时,以贾逵为豫州刺史,“是时天下初复,州郡多不摄。逵曰:‘州本以御史出监诸郡,以《六条诏书》察长吏二千石已下,故其状皆言严能鹰扬有督察之才,不言安静宽仁有恺悌之德也。今长吏慢法,盗贼公行,州知而不纠,天下复何取正乎?’……考竟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帝曰:‘逵真刺史矣。’布告天下,当以豫州为法。”明帝时,徐邈为凉州刺史,“弹邪绳枉,州界肃清。”《三国志》卷49《刘繇传》:“州辟(繇)部济南,济南相中常侍子,贪秽不循,繇奏免之。”同书卷61《潘?传》载:“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时沙羡长脏秽不修,?按杀之,一郡震竦。”《晋书》卷3《武帝纪》载:太康九年(288年)正月,因发生日食,下诏批评地方郡国说:“二千石长吏不能勤恤人隐,而轻挟私故,兴长刑狱,又多贪浊,烦挠百姓。其敕刺史二千石纠其秽浊,举其公清,有司议其黜陟。”同书卷71《陈传》又载:陈被州辟为部郡从事,劾案沛王司马韬狱,尚未审理清楚,恰逢解结代杨准为刺史。司马韬通过河间王司马请解结关照。解结至大会,问主簿史凤说:“沛王贵藩,州据何法而擅拘邪?”当时陈在座,回答说:《甲午诏书》规定:刺史衔命,国之外台,其非所部而在境者,刺史并纠。事征文墨,前后列上,七被诏书。如州所劾,无有违谬。最后,刺史解结说:“众人之言不可妄听,宜依法穷竟。”传》。】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到:1.进入魏晋以后,州的监察职责,开始由刺史为主,转到以部郡从事为主。2.部郡从事行使弹劾权,即使是刺史也不能无理干涉。陈要穷竟沛王司马韬狱,司马韬托宗王司马说情,刺史解结又直接阻挠,但陈仍不阿权贵,坚持弹劾,正反映了州监察权的继续性。3.陈敢于弹劾封王,主要有《甲午诏书》为依据,而且朝廷不止一次地下达诏书,同意州的弹劾,还将刺史的地位比作外御史台,又说明:不但州的监察职责未变,朝廷还对此一再加以强调。4.刺史的属佐--部郡从事,不仅能监察州辖区内各种非违,其非所辖而在境的违法者同样能纠劾。这种突破行政区划而行使弹劾权的情况,晋以前还未曾看到过。这可以说州的监察权限更大了些。所以,尽管魏晋时期中央御史台对地方的监察软弱无力,而地方州刺史的监察却有声有色。

不但地方州刺史对部内郡县有监察之责,且各州牧之间、部内驻军军将与刺史之间也互有监察义务。曹魏明帝时,满宠为豫州刺史,王陵为扬州刺史。二人共事不平。“王陵表宠年过耽酒,不可居方任”,被明帝召回亲察。曹魏齐王芳时,京兆人杜恕出为幽州刺史,征北将军程喜屯蓟,两人同驻一城。以地位与资历,程高于杜。程欲使杜修敬,杜恕偏不。程使司马宋权婉转提示杜恕,而杜恕回信说:“若令下官事无大小,咨而后行,则非上司弹绳之意……”一次,有鲜卑大人儿不由关塞入关,径直入幽州,杜恕因此斩杀了鲜卑大人儿的一个随从,无表上报,被程喜深文奏劾,付廷尉追究,罪当死,后因父功免为庶人,远徙章武郡。

(三)州部郡从事、郡督邮就近督察

三国、西晋时期,州部郡从事、郡督邮是州郡政府专职的监察官员,如不能尽力职守,则要被处罚。《三国志》卷12《崔琰传》注引司马彪:《九州春秋》讲,孔融为北海相时,所统郡内,“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卷26《满宠传》载:“(满宠)年十八,为郡督邮。时郡内李硕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朔等请罪,不复抄略。”后来,满宠“守高平令。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收取,干乱吏政,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晋书》卷42《王?传》:“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

州设部郡从事,有权对郡太守的行政状况进行监察,还可直接插手郡政府的司法狱讼。不但可覆按郡司法案件,还可直接当法官判案。西晋太康时,代郡人赵至,“幽州三辟部从事,断九狱,见称精审”。反过来,郡太守也可依法监察州刺史。西晋武帝时,河西人张在广汉做太守。时益州刺史王?,在四川受中制募兵讨吴,无虎符,“收?从事列上……”此事后被晋武帝责怪其不密启,就动手抓人。而张则认为,只抓从事,未抓刺史是处理太轻,反受到晋武帝的首肯。

(四)校事、刺奸,伺察内外

校事一职设于曹操霸府初建时期,与此同设的另一监察职官是刺奸。曹魏时期中央御史台作用低微,而校事、刺奸却横肆其威,号为牧司爪牙吏。

校事的职责是“上察宫庙,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意任情,唯心所适”,即曹魏政权所有部门的所有官员,都在校事的监察范围之内。校事从东汉献帝建安初设立,到曹魏齐王嘉平中废罢,前后长达半个世纪,成为曹魏政权监控内外百官主要职官。《三国志》卷23《常林传》载,黄初中的校事刘肇,有一次经过成皋县,“遣人呼县吏,求取稿谷。是时蝗旱,官无有见。未办之间,肇人从入(沐)并(沐并,成皋县令)之阁下,稴呼骂吏”。县令沐并发怒,提刀带众要收拘刘肇。刘肇逃走。后刘肇回朝,“具状以闻。有诏:‘肇为牧司爪牙吏,而并欲收缚,无所忌惮,自恃清名邪?’遂收欲杀之”。由此可见校事的专横之态与朝廷对校事的放纵之情。《晋书》卷33《何曾传》载:“嘉平中,为司隶校尉。抚军校事尹模凭宠作威,奸利盈积,朝野畏惮,莫敢言者。”这一记载更说明,曹魏政权下的校事,不仅是依部门而设,并且设于军中。

东吴政权为加强对朝廷内外的控制,设立与曹魏校事一样的中书典校(又称中书、典校、典校郎)来审查文书。通过查校朝廷内外往来文书来发觉非违,进行纠弹,达到监察目的。直到孙权死后,诸中书典校才被完全废罢。而在吴政权末年孙皓时期,有驺子张?“表立弹曲二十人,专纠司不法,于是爱恶相攻,互相谤告。弹曲承言,收系囹圄,听讼失理,狱以贿成。人民穷困,无所措手足”,即陆凯上孙皓疏中说到的“今复张立校曹,纵吏言事”。弹曲之官的设立,在吴政权中时间较短,但危害却很大。张?也因为听讼失理,擅杀无辜,众奸并发,而父子俱被车裂。它是吴政权废校事之后更设立的伺察官。

刺奸之职的设立至迟可能在东汉后期就已经有了。据文献记载,东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带兵围攻盘踞在下邳的吕布,当时,广陵太守陈登率郡兵为先驱。但是,陈登的三个弟弟被吕布扣在下邳城中为人质。吕布欲以此要挟陈登。当时“布刺奸张弘,惧于后累,夜将登三弟出就登”。吕布的刺奸官是否有归口的机构,不得而知。因曹魏政权里的刺奸工作是有专门的机构主管的,但不知是什么名称。根据文献记载,在刺奸队伍里,有“刺奸令史”、“右刺奸掾”、“刺奸主簿”。曹操为严格监控内外百官,设置刺奸,使他们混杂于内外官吏之间,伺察非违,还使他们掌有刑讯之权。魏文帝时,泰山平阳人鲍勋为治书执法,因罪下廷尉,判徒刑五年。廷尉三官驳议为:应罚金二斤。文帝大怒,旨令:“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因此,刺奸通过刑讯来发觉官吏非违是其渠道之一。“明帝喜发举,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

从文献记载来看,曹魏政权沿袭刺奸制度,是把它作为双刃剑使用的。一方面,让刺奸官虎视鹰瞵地监视百官;另一方面,又专门让那些不被信任的人作刺奸。因此职最易被人反控诉,因而也就最易被找到杀他的借口。曹操时,想杀高柔,以为刺奸令史。但高柔“处法允当,狱无留滞”,使曹操无从下手,还得为他升官。再如丁仪,因赞立曹植为太子而得罪曹丕。曹丕得为太子后,“欲治仪罪,转仪为右刺奸掾,欲仪自裁而仪不能”。

刺奸一职,南朝以后仍然存在。公元454年,南郡王刘义宣起兵失败,被黄门侍郎竺超民用车“载送刺奸”,即是明证。

那么,曹魏中央既有御史台及其职官,为何又要设校事和刺奸去行使监察之职呢?这正是曹操熟知当时局势的具体表现。因为东汉以来的门阀世族,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势力。中央的许多重要部门为他们所把持,御史台即是其一。这些门阀世族以贤达君子自居,以保官守禄为念,虽在御史台任官,却根本不愿去纠人非违,惹人怨恨。朝廷若仅依靠御史台官员,难以完成刺举百官的重任。所以当曹操的法曹掾高柔进谏说“设官分职,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赵)达等数以憎爱擅作威福,宜检治之”时,曹操却说:“卿知(赵)达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举而辨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昔叔孙通用群盗,良有以也。”所以中央设立御史台,仅为安排那些所谓的贤人君子,抚慰门阀世族而已,并未指望御史台有所奏劾。反观“校事刘慈等,自黄初初数年之间,举吏民奸罪以万数……”成为朝廷伺察官员非违的主力。曹丕称帝后,高柔先担任治书侍御史,后加治书执法,律令奏劾他都要主管。然而他不但不以奏劾发觉为务,反而对刘磁等人刺举的众多奸罪,在处罚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成了真正的安静宽仁,有恺悌之德的君子了。曹操深知这点,因而御史台、校事并设,既满足了门阀世族的官禄之求,又收到了监察内外百官之效。因此,自建安初设立校事,到文、明二帝坚持不废,正说明了它的实际作用。嘉平中废罢校事,是因为司马氏刚刚夺得曹魏政权,为安抚内外“贤人君子”对校事的强烈不满,争取门阀世族的支持,才不得已而罢之。校事废罢了,御史台又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豪右放纵”、“朝野溷淆”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上述三国和西晋时期,中央与地方在行政统领权、财权、司法权的分配上,大体说来是成功的。军权的分配上,曹魏政权无疑又是成功的。西晋政权则因为封国置兵,宗王出镇,州郡罢兵,中央禁卫军数量很多但长期没有统一指挥等一系列重大失误,最终酿成延续十年之久,危害巨大的“八王之乱”,其直接后果是导致西晋的灭亡。在监察权的分配上,曹魏政权无疑是成功的。司马氏因要讨好和维护世族利益而废罢校事制度,西晋政权也就失去了对内外百官的控制。东晋时期王导行“愦愦之政”,正是废罢这一制度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东晋南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从公元317年至579年,在我国南方的建康(今南京),先后建立过东晋、宋、齐、梁、陈等五个偏居政权,史称东晋南朝。

同类推荐
  • 唐朝科学家

    唐朝科学家

    一个来自现代的科学家在一次人脑电波的实验中,意外身亡,来到了大唐贞观时代,且看牛人在古代是怎样混的风生水起。大家快来围观吧。
  • 猛将群英传

    猛将群英传

    带着召唤系统回到三国群英世界,带领蒙恬、项羽、韩信、白起、徐达、李元霸等猛将,吊打吕布、力压刘关张、舌战诸葛亮!东杀青龙,西宰白虎,北炖玄武,南烤朱雀,夺神器,纵麒麟,统一三国,荡平东瀛,人挡杀人,仙挡杀仙!官群:607951441稳定更新中,求收藏推荐!
  • 秦疆万里

    秦疆万里

    公元前四世纪中期,亚历山大在忙东征,雅利安人在忙推行种姓制度,商鞅在忙变法,一只小小的蝴蝶自遥远的21世纪穿越而来,历史的滚滚车轮不可避免的发生偏移。是亚历山大征服全世界?还是种姓制度在全球推广?亦或是伟大的华夏民族统治这一纪元?当强悍的马其顿方阵遇上骁勇的老秦锐士,是攻守兼备的马其顿方阵扬名立万,还是横扫六国的老秦锐士高奏凯歌?上帝之鞭的辉煌传说会不会提前几个世纪爆发?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能否饮马地中海,笑傲莱茵河,将它的版图异想天开的扩充到北至波罗的海,南达好望角,东到新西兰?一切精彩,敬请期待,本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战国!
  • 南唐梦界

    南唐梦界

    主人公穿越到南唐建立的早期,转世在八岁李煜的身体里,那时宋未立,中原战乱,处在不断的改朝换代时期,主人公认为还有时间来改变自己在原来历史上的轨迹。这是李煜的求生之路。
  • 千金公子

    千金公子

    磊落青衣少年行,诡谲新世乱未平。濯濯菁华本绝色,无端一去入浮汀。玄明高庭张智策,宇清四海展雄心。卫国拓疆约百战,古来公子只千金?··············《千金公子》题诗************************************************
热门推荐
  • 颜霸天下

    颜霸天下

    凡人若想脱凡,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炼精化气,得道成仙,是为修真。二是夺天地灵气,开天封神,是为炼气。”徐墨染,你先天丹田破裂,认命吧!“”我不甘心,我听说世间还有第三条颜修之路!“”你天真了,除非你有逆天颜值,否则连参加入门测试都不够资格!“徐墨染伸手摸着额头那块紫色胎记,愣愣发呆。
  • 如果这一生,从未嫁给你

    如果这一生,从未嫁给你

    “你以为他娶你,是因为爱你吗?”南瑜的婚姻从来就不是以爱为始,遭遇背叛后,对感情生出绝望的她嫁给他,不过是想找一个踏实的人,能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他是最柔情的丈夫,会在清晨起早准备早餐,会在床第间蜜语甜言,更会在她生病时,寸步不离的嘘寒问暖贴心照料。他亦是最残酷的刀斧手,可以在她生产后抢夺孩子而去,在她苦苦哀求将孩子还给她之时断然拒绝,甚至将她扫地出门,不留余地。她分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他,抑或着两个都不是。失去婚姻,失去孩子,失去所有人的支持,她只存腹下伤痕,千疮百孔的身心。那年青山崖头,她望着湛蓝大海,许愿:“若有来生,愿你我永不相逢。”
  • 网游之我是系统君

    网游之我是系统君

    妮亚(女主)与温城(男主)分手后,意外看到火爆网游《内戈妮亚大陆》,出于同名好感登入游戏,登陆中竟看到温城昏迷在某处的模糊画面。为了解救男主,踏上寻找之旅。同伴尼果神通广大为何愿意帮助妮亚寻找幻象中的人?伊逗情同姐妹原来另有目的。。。伦世兄妹各种阻碍却危难相助,TA们究竟是谁?为何温城会失踪?这个游戏的背后到底影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原来妮亚。。。
  • 历史,你也懂的

    历史,你也懂的

    《历史,你也懂的》是《广州日报》颇受关注和好评的“国学版”近两年所刊文章的精选结集。全书通过大量的历史素材,还原古代名人轶事的真实生活面貌;从财经管理、职场人事、情感心理等方面入手,探究那些我们熟悉的历史背面所隐藏的原汁原味,解读其间的意味深长。
  • 掌御九天

    掌御九天

    万古前,人族发生无名大劫,无数传承被打碎。人族壮美山河被彻底打碎,成为一片荒原。原本极度昌盛的人族一下子沦落为末世!大荒之上妖兽横行,以虐杀人族为乐。人族到了最后的末世。为了生存,人族想出各种办法,有被祭灵背负在身上的武者村。有漂浮在天空之上的飞天城,有建立在遗址上的绝世洞府。有弱者生活在部落当中,有强者生活在仙古遗迹成绝世飞仙。人族末世有一少年问是云心鹤性死也冲霄,还是终生盘旋在野草之上,老死荒原?少年选择云心鹤性死也冲霄!
  • 今生也赖你

    今生也赖你

    不期而遇的风雨或会将所有的情愫掠去,但抹不掉你我的思念。漂浮的情感之帆渴望拥抱彼岸上的风景旖旎,也期待着依靠宁静的港湾。
  • 重生之倾城祸君心

    重生之倾城祸君心

    他,犹如地狱里的恶魔,为私心,竟一夜之间屠杀了她所有亲人,却独留她一人,他将她囚禁十年,不让她与别人谈话,十年后,换来的却是他一杯毒酒。她恨他,恨他只为私心就杀了自己所有的亲人,恨她将自己固禁十年,她要报仇,这一场血海深仇,由她来讨回!一朝重生,她已不再是那时弱小的她,看她如何向那个强大如斯的魔鬼复仇!又会惊起一场怎样的腥风血雨!冷殇羽,等着我的复仇!究竟谁胜谁败?是他死在她仇恨的刀刃中?还是她掉落在他精心编织的心海中。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风云之游戏人生

    风云之游戏人生

    人生本就是一场无法读档的游戏!你,做好删档重来的准备了吗?
  • 灭世剑尊

    灭世剑尊

    浩瀚的大陆,无尽的海域,宗门、世家林立;绝世天才江凌,横空出世,横扫六合,剑荡八荒;天地我为主宰,武道以我为尊!PS: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