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000000059

第59章 回飞地记(2)

有小车送达,有人亲戚同路,有亲戚在江岸上等,温情亲情提前摆着。送与等里的爱也摆着,有民俗的色彩,有血脉的亲近。20分钟,就远离城市,站在了过江的石龙面前。其间已走过几十里河谷,经过好几个山村,发现自己对飞地上熟悉的山、熟悉的人家、熟悉的河段和灌木丛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是冬天,有景无色,看见的虽是荒芜、荒凉,感觉却一点不凄,桃花、樱桃花从记忆里开出来,漫山遍野。还有夏天的葱翠葱茏,秋天的温润红艳,一一慰藉了冬日的苍凉。唯一让人不爽的是那些雾霭。淡淡的也是雾霭,混杂了炊烟也是雾霭,融在空气里,停泊在老林边,停泊在沟谷,影响了视线的穿透力。

还在被公路拦腰切断的石龙的爪子上,就有人把我们要去吃酒的人家指给我看:“就是那棵老核桃树上面的那家,最远的一家,瓦房上在冒烟。”

我只看见炊烟自枯树巅升起,并没有看见瓦房。一座兽脊般的大山,山脚淌出两条溪沟。坡地自下而上,直至高山,呈棕色、黛青和翠绿,像一张破旧的兽皮。坡地已经退耕,棕色是青杠林和板栗林,黛青是水浸过的白炭泥,翠绿是小块的萝卜地和白菜地。人家户从江边一直散布到老林边,没有任何的规划,完全是因了山势地势,看上去却浑然天成。

一路上我不住地回望、拍照。望我们走过的路,望对岸山脚的公路,蜿蜒的河流,折折叠叠,像灰白的布带。向西,向东,山脉叠嶂至渺茫的天边,江水流淌至渺茫的峡谷。要是天气晴朗,渺茫会更加遥远。

我在想,不曾发生过大事件的峡谷,也如此伟大,自然界比人世间要气派长久得多。没想到自己自22岁走进飞地,也能与之发生姻缘,热爱上了它。记得当初挤在一辆快散架的班车里走进来的时候,感受到的全是沮丧和绝望。现在回头去看脚下山路、江河和对岸的公路,去看大峡谷,感觉到的是一种流畅,一种“走过”。回望已逝的20年,多少有一点回望大峡谷的空茫。翻年就是春天,野桃花野樱花会再开,夏天会再来,群山又会变得葱茏葱翠,那时再来回望大峡谷,会不会还有空茫?江水丰沛了,乔木遮天蔽日,灌木茂密潮湿。

2010年2月14日晴

一个人走了。很老,九十三岁了。前两年见到,我拍了他的手和脸,皱纹如老树皮。像博尔赫斯一样,他的眼睛瞎了好几年了,但耳朵一直好使,我每次去了,叫他,他都说:“哦,你是李瑞平老师。”我估算了一下,他应该是1917年生的。北京城里发生五四风潮的时候,他才两岁。对于时光,人能说什么?

周五下午赶拢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黑漆棺材里。棺盖留着一条缝,露出他的一对脚,穿着新布寿鞋,翘翘的,充满活力。我看了那对脚,从心里升起的是喜悦。哀乐声声,这喜悦像是从悲痛的池塘里游出的一队队调皮的蝌蚪。

在这种的场合,我这样的书生是帮不上什么忙的,别人也不指望你,只有抄起两只手凑个热闹。走的时候想过带上在读的《巴黎隐士》,还是放弃了。在那样的场合看书,不说看不进去,就是看得进去也是不道德的。并非自愿,但你只能选择无所事事,东立西向,跟老熟人说一些好听的废话,开席了就坐席,在道德上与大家保持一致。

东立西向得实在无聊,一个人就去走走。站在天生桥上,想起了刚写完不久的小说《在飞地上》。这里就是飞地,卫生所在溪谷对面落光树叶的树木背后,地震后已经拆迁。压根儿没什么药剂师,药剂师仅仅存在于虚构中。我留意到,天生桥也做了加固,安了金属护栏。桥头是周德清的私人诊所,不存在什么裁缝铺,更没有小裁缝。最近感冒,人有点恍惚,总是把诊所看成裁缝铺。大佑住的客栈在哪里?当年下街子有一家“涪江旅店”,我觉得比较适合大佑居住,只是它并不在卫生所侧边。

走在因为震后重建搞得乱糟糟的丁字路,想到这一切,觉得很不是滋味又很是滋味。现实与小说纠缠,或者现实被小说包裹,像肉包子或馄饨。突然我不知道我究竟属于现实中人还是属于小说中人了。

从丁字路走震后新建的大街去后坪上,脑壳里想的是飞地上那座并不存在的木楼,它应该在哪个位置?大佑在幺师馆子喝醉的那天午夜,我跟在小裁缝的屁股后面去过。白天我去找过,再没有找到。它是一个在飞地上又不在飞地上的空间,是一个“异域”或者“未来”。从信用社旧址到砖瓦窑上,我一家一家叫得出名字。过去是老房子,现在是水泥楼。阔丰大队是一个记忆点,当年张晓罡、陈洪和画家马俊子都在这儿住过。有一个夏天的早晨我过去看他们,三个人正在抗洪——夜里下暴雨,水进了寝室。我和枣她妈的结婚照便是在他们楼上的一间摄影棚里拍的。摄影师是一位姓何的跑摊匠。他见到你就会向你借钱,我印象很深。后来这里做了村幼稚园,枣小时候在这个幼稚园呆过一段时间。

板房卫生所不见有人,板房学校放学了。新区的大街和景点已经竣工,震后重建的小学在做一些打地坪、做围栏的扫尾工作。震前,这里是“飞地上”最好的也是不多的桑田,小镇上的人吃的蔬菜大都产自这些肥沃的田垄。每次来“飞地”,我都会到这里的田垄走一走,看黄连溪、葫芦溪和自治沟三个方向的山峰。写《夏歌》的灵感便是来自这里靠近溪谷的一方田亩。

我绕过施工的搅拌机和民工去残剩的老院子寻一棵老桂树,碰见过去班上的一位学生,一问才知道那棵桂树已经老死砍掉了。有一年中秋,我跟枣她妈来别过桂花,拿回去插在花瓶里香了很久。

我有一些失望,为老桂树,更为消失的桑田。巴掌大一块“飞地”,千儿八百人的小镇,做了二十米宽的大街,做了中山陵式的上山阶梯,做了“飞流直下三千丈”的活水景点。我很生气。震后重建问题多多,几十上百个亿如何烧?震后人口、单位并无增加,占地却扩大到了城郊的东皋湾、汇口坝。土地是这样失去的,心痛都来不及。从世界意义、人与地球的关系而论,这就是邪恶与犯罪。

往回走,叮嘱自己还是别去操心这些。让小说中的飞地遮蔽这一切吧。

在天生桥上,偶然的一次侧目,我瞥见了一张脸,它给了我梦幻一般的慰藉。小裁缝的原型。她已经不年轻了。当年在信用社门前摆摊缝衣服的时候,只有十八九,水灵的眼眸没有人忘得了。站在她身边等她换一条牛仔裤的拉链,心会砰砰直跳。

早上从关坝过来,在幺师馆子喝稀饭吃泡菜。房子还是二十多年前的房子,只是幺师早已远嫁,她姐姐做了老板。看着干净的灶台和桌子,一边想起当年端了碗过来吃咸烧白喝白菜汤的情形,一边想起在小说里跟大佑、小裁缝喝醉酒的情形。

葬礼总是欢腾的。吃、喝、聊、麻将。承传下来的文化部分扑满尘埃,柔弱得像文言文里的一个虚词。但尚不可少,与两三位鹤发缺齿的老先生相配。梨园干爽、寂静,冬阳热辣,整个下葬的过程都没有制造出什么不和谐的声音。

我喜欢看四周的山,黄连溪的,葫芦溪的,自治沟的,也都显得干爽。太阳正从江南岸兽脊一样的山凹射出来。这匹山决定了《在飞地上》的太阳出没的时辰和热度。

我问我的岳母梨园的梨树是那一年栽的,她居然不知道。我猜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我偷过邻队的一棵梨树移栽到我们家的后院,如今也没有梨园的梨树高大。从八九年到九三年,我没有少看梨园的梨树开花,却没有什么记忆。想到假如这个人的葬礼推迟两个月,便是在“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背景中进行了。不要太阳,只要春雨和泥泞,该是怎样的感觉?

等开席的时候,我的视线又落在了天生桥和溪谷对岸崖壁的那一排苦楝树上。苦楝树背后就是我过去的居室和《在飞地上》的客栈。客栈是虚设的,苦楝树是真实的。还有那一棵柿子树,那一棵芭蕉树,那一棵枇杷树,都还活得好好的。地震后学校拆迁了,只留下树。

晚上,晓罡喝多了,拉我往老街上走。我们走到学校的旧址,站在房屋拆迁后留下的地板上说话,面前是那一排苦楝树。从第一间到第三间,便是我旧时的住房。两间套房做新房,一间做厨房。十七年了,看不出苦楝树长大、长高了多少。夜色渐浓,晓罡显得有些兴奋,跟我谈了一点旧时的人事,都淡远了。

2011年2月5日大晴

这次回飞地,情要比先前都满,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让我深陷。黄连溪背后驼峰般的三峰,再一次告诉我,到了飞地上要沉默。在碧蓝的天空下,能清晰地看见靠北的峰凹里那棵树的树冠,它几乎形成了一个小的山峰,可以想象是一棵多么大的参天古木。还有葫芦溪背后的二峰,它们在我的记忆里是托着一轮圆月的。我默默地站在它们面前,一点一点地陷进记忆。

飞地的地形是奇特的,它的山绝无半点浑圆,都是刀砍斧劈的岩崖,但又绝不是裸的石崖,都是满满的树木。对岸的槭木山就是一匹竖置的刀刃,但也是茂盛的林子。黄连溪的青杠林从江边几乎长到了峰顶。画包真的有画一样的景致,秀丽的小山峰与阴柔的山坳彼此照应,再绵延到自治沟的大山。夜晚在葫芦溪看飞地小镇,那就是一个世外之世,小镇像一艘航行在黑浪碧涛中的船,在橘色的灯光和稀疏的红灯笼的点缀下,有沉睡与苏醒的两面,也透着世外之世的节喜气。头顶上的那些繁星,也是飞地上的一景,它们那么遥远,却能照见我们这些碎屑的事物,成为飞地的一个部分。

在飞地上,人是寄居状态的,看各处修的房子,看依着地势辟出的田地,看小街上、山道上、公路上走动的人,看人的表情,他们是一律的谦和、满足。包括开店的,摆摊卖小玩意儿的,开馆子的,都是很坦然的,没有焦虑。飞地上的人,就像是地震后废弃的学校里的那些树,过去书声朗朗的时候是怎么活的,现在人迹罕至满地荒芜还是怎么活。

我在飞地上到处走。它曾经是我的飞地,我在这里住着、上课、散步、爬山,去幺师馆子吃肉喝酒,去粮站的芭蕉树下洗衣裳,一边洗一边唱歌。涪江从黄连溪流下来,绕过飞地,流过关坝,流过葫芦溪。我每天都要去江边走走,对着碧绿的水喊几声。我离开飞地快二十年了,但年年都要回来,觉得它还是我的。一个人走在小街上,在早已不见幺师的幺师馆子门前停留,在荒芜的校园里伫立,或者走过周德清的诊所,对于很多双眼睛,我已经是一个陌生人了,我自己的感觉却是熟悉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保留至今的房子和树木。

飞地上从来不缺吃的。因为是过年,吃的还要好,还要丰富。几乎家家桌子上都有麂子肉、盘羊肉、麘子肉,至于牦牛肉野猪肉,不过是米面菜蔬一样的东西了。也有从外面买进来的海参鱿鱼大虾一类。涪江里的冷水鱼(我们叫白片子)是越来越少,也是美食。稍微有点遗憾的是酒——飞地上的人现在也都喝瓶装酒了,很难再见到土灶酒。用玻璃杯喝瓶装酒是一种文明,但与飞地是不相称的,与飞地相称的是土巴碗喝土灶酒。

很多人都到过飞地,在飞地上工作过,或者飞地本来就是他们的家,但他们回到飞地从来不寻找什么,也从来不陷进记忆,只是喝一台酒,打一通宵麻将,就又走了。我是一个容易陷入记忆的人,四处走走,也不是寻找,只是生情。我爱不够飞地的那些山,它们沉默的气质,它们的形体美,它们冬夏完全不同的色彩,它们穿越时间的永恒……我从废弃的学校捡回一块青砖,它曾经砌在我住过的房子的墙壁里,而今散落在老黄连树下。我在学校背后的梅园转了一圈,二十年了,梅园还是老样子,我注意到那段矮墙,那条从公路上上来的小路……坐在矮墙上读泰戈尔的《吉檀迦梨》的我只有二十四岁,跟枣儿她妈牵着手从小路走上来的我也只有二十六岁。我在下校园那棵枇杷树下站了很久。枇杷树已经有一点老了。下面的乒乓台早已不见,只有荒草。

我的散文《大峡谷》所记便是飞地上的事。小说《飞地》写的是想象的飞地,或者说可能的飞地——一种被我精神化的美。

同类推荐
  •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这部《绿的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它代表着冰心的第二个创作高峰。它里面的《自传》系列、《关于男人》系列,以及论教育的系列杂文,特别是《我请求》、《无士则如何》等,以及像《病榻呓语》、《霞》等散文名篇,都是她晚年的代表作。 这里面不但有一位世纪老人的过人的智慧、超人的毅力、非凡的活力,还有一个特殊时代的独特气息。它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掀开了历史的全新的一页。
  •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走进唐宋诗词

    走进唐宋诗词

    本书主要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而又喜爱唐宋诗词的学生而编。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例出了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北宋词、南宋词、宋词等时期的经典诗进行赏析及点评。该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提高素质教育的选修课教材,也适用社会上有同类需要的读者。
  • 证因亭

    证因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戴望舒作品集(五)

    戴望舒作品集(五)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精选了著名文学大师创作的作品精华,所选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同时也具有可读性和代表性。可说是向读者展示了一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经典的中国现代文学宝库。
热门推荐
  • 单挑变异老公

    单挑变异老公

    生化系的研究生程诚在夜半时分捡到了一位帅到掉渣的男人,后来发现这个男人竟然就是两年前突然消失不见的生化系师兄韩沐,韩沐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意外感染,发生了变异。于是在韩沐住到自己家里之后,程诚每天就只剩下一件事:和变异人相爱相杀......
  •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关键时刻做事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态度。它大到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战略举措,小到一个人日常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它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的绝妙策略,也包括对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可以说无数成功人士都是精于做人之道的高手,他们纷纷将成就归功于做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策略。
  •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眼帘。那是一个植根于印度哲学思潮,成长在印度文学的海洋又徘徊在印度艺术的月华之中,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诗人的肺腑之言。是泰戈尔对生活的认识,对宇宙的思考,对生命的遐想……
  • 神魔井之横扫诸天

    神魔井之横扫诸天

    一念为神,一念为魔!人世间众生体内都有一口神魔之井,据说是天地二魂在完成创造生命的使命后所离开的方向,追寻天地二魂离开的轨迹将开启超脱世间凡俗的另外一种生命历程……踏九天!手握日月星辰!追寻天魂光,登临天帝位,掌控诸天!万道尽在掌中!入九幽!震荡黄泉冥河!败尽地魂影!入主冥主宫,脚踏十殿!苍生轮回皆在吾念!亦或是……炼神魄!凝聚命魂心!斩灭世间一切敌,以鲜血渲染江山,以白骨堆砌王座!证人皇真资!当一个少年同时具有成为三尊的任何一位的时候,他会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呢?或者……
  • 盗门密码

    盗门密码

    风水堪舆之道,观山川地脉,理风水龙气,古代帝王贵胄趋之如骛之术!本书讲述古玩店老板白奇凭借风水之术与一群盗墓者在深山大泽,死亡绝地中寻找宝藏,破解谜团的故事。诡异的龙岭妖冢,秦岭腹地的棺山龙影,大兴安岭深处的雷谷死城,深藏巴楚的不测龙渊......这一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联系?又隐藏着多少千古之谜?不一样的盗墓经历,不一样的探险传奇,一起揭开属于盗墓者的密码!
  • 上古世纪:骑士与剑

    上古世纪:骑士与剑

    这是一片史诗大陆,这里流传着英雄的传说。一位憧憬着英雄和故乡的诺亚族少年,拿起手中的剑,诉说着属于他的传奇。
  • 雪羽1

    雪羽1

    一只白雀,一个段坎坷。“以后,你就是我雪羽的师尊”“我只需要不断的变强,就可以守护你,守护整个长青。”“因为,我早已将你刻在心底,谁也抹不去,所以,我甘心情愿!”人族,妖兽。“在我长青门下,没人可以伤你”“一把剑而已,怎么能比得过你的性命”“我不要你拼命,我只想你在我的身后好好的,该去的人,是我”一段逆缘,且看正文……
  • 超级情侣

    超级情侣

    《超级情侣》类似一篇散文,主人公是名叫李宁的男生与女友沈梦,一见钟情,暗恋成真的爰情故事。
  • 入魔人

    入魔人

    遁入魔道,生生世世不得轮回。隐藏在自家地下的神兵,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我要逆天改命,统一六界。
  • 豪门重生:霸道总裁娇妻复仇计划

    豪门重生:霸道总裁娇妻复仇计划

    她,前世受尽侮辱屈辱。以一个陌生的身份重新归来,最侮辱的事发生在她身上,最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在她身上,她,孤独了很久,受伤了很的,现只想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而他,愿意这样陪着她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