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000000042

第42章 桂香楼的拖拉机站(2)

擂炸药走过来把陈天培的徒弟娃撇到边上,夺过铁锤跟陈天培打起铁来。两个人合着节拍你一锤我一锤,铁渐渐变黑、渐渐成型。他们一边甩膀子一边唱:“七妹儿坐的山又高,莫得菜吃掰栊苞;栊苞刺扎到□(此处省去一字)心心,叫我咋个不心焦?”他们完全唱的是方言和地方音,我自然听得懂。七八年进城读书,在县文化馆编印的山歌集里读到过歌词,但都已是过滤过的了。有几次代替擂炸药的是一位姓李的成都知青,他夺了陈天培徒弟娃的铁锤跟陈天培打铁,边打边问陈天培要草药。开始是“隔山翘”,后来是夏枯草。成都知青穿劳动布小管裤,唱“杨子荣有条件把这副担子挑,出身雇农本质好”。

有人来取件,或者来买把斧头什么的,陈天培就叫他们稍等。他一定要把下数打够。菜刀好多下,镰刀好多下,小斧子好多下,开山斧好多下,他心里都有数。多数人都是拿了家里的刀刀锚锚来加钢火的。加钢火是个手艺活。刀刀锚锚用久了,退火了,起缺了,加点钢在口子上,就又锋利了。把旧铁新钢烧红,揉在一起,只需要温度和捶打——就是我们常说的锻炼。一盆水放在旁边,锻炼到恰好,迅速地或一点点地把铁器放进水中。迅速是迅速的响声,一点点是一点点的响声。有尖叫,有叹息。

初春的拖拉机站有几分凄清,特别是绵绵春雨过后,拖拉机熄火过后。从铁匠铺的木窗看出来,可以清楚地看见在从椒园子到桂香楼的土路上柳树发的新芽。柳树显得凄清,路上的行人也显得凄清。空气中有一种静默的冷调子的东西在传播,像微风又不是微风。拖拉机站外面梯田里的油菜花次第开了,层层叠叠,春雨沾在上面,也是凄清的,但我能看见它们潜藏的热烈,在从根部到花茎的所有路段。油菜花让我联想到我们自己的热烈,它们也总是在从心脏到眼睛的途中。

某一个早晨,我走拖拉机站路过,在拖拉机站门外留连。拖拉机站的铁门还关着,一个人都没来。我被拖拉机站的泥院坝深深地吸引:没有车辙,没有脚印,除了平静的水洼,就是瓷实、光洁的泥土。我迷恋雨后泥院坝的光洁,它覆盖了我记忆中太多的泥泞与肮脏。它凸显在早晨阴天均匀、宁静的光线里,让我想起我从未见过的却又是注定要抵达的那些码头。还有那些水洼,它们平静到极致的样子为我呈现了时光本身。三十年里,我的心境一直在试着吻合那些水洼。它们是脱离油菜花的黄蜂的大海。

陈天培第一个来,一脚的泥巴,头天的油污依旧在鼻腰上。“路上好溜。”陈天培没有铁门钥匙,只好站在门外等,等得不耐烦了,就跳到田埂上扯了上年的枯草揩鞋帮上的泥。这个早晨,我不希望再有任何人来,不希望有人来打开铁门,走进去,更不希望有人把拖拉机开进去或开出来。我不希望那些泥地和水洼遭到破坏。不希望有人碰落大门铁锁上细碎的水滴。

然而我的希望是脆弱的。拖拉机站的会计王心智来了,他有钥匙,他卡嚓开了锁,碰落了锁上的水滴,哐啷开了门,把一串丑陋的脚印印在了光洁的泥地上。陈天培也进去了,他的四十三码的解放牌胶鞋的鞋印无比的丑陋。水洼失去了平静,空气里也生出窟窿。我靠着铁门,使劲地咬了一口自己的手指。擂炸药来了,把开了一半的铁门全打开,后面跟着一辆满载炸药和导火绳的“东方红”拖拉机。

一定有过五月的七里香爬上桂香楼的事件发生。那时油菜花已经凋落,春阳有了初夏的热烈,楼坎底下的麦子已经收浆,闯关的烟土贩子被当场击毙。七里香洁白,或者粉红,但都不为楼上的人注意。就是有人闻到香,也分辨不出。很多时候,五月的七里香只当九月的狗儿望。桂香楼是青楼,但不是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青楼,它没有电,没有更多的客房和客人,只是在晚间才有摇曳的灯影和低低的私语。1927,或者1939。截至1949。像一个被抽取意义转化为虚词的实词,桂香楼仅仅存在于那些从桂香楼过来的人的记忆中,或者像我一样胡思乱想的后来者的大脑皮层里。有好大一面是暗影。不是没在暗影里的亭台楼阁,是暗影本身。只有太阳落山的瞬间,夕阳从六重山照过来涂抹在桂香楼的格子窗和小青瓦上,桂香楼才是真实的。

桂香楼的拖拉机站永远都是真实的,它有一个看得见的三维:温度,硬度,正在发生的小说的情节和细节。陈天培举起的铁锤,陈天培加工的铁器,陈天培随手扔在炉火里的鼻涕。还有陈天培那张从未洗过的美国马脸,还有擂炸药支在千斤顶上的大功率柴油机,还有留在雨后光洁泥地上的清晰的脚印,还有拖拉机轮胎碾过的辙痕。还有漂浮在水洼的绚烂如晚霞的机油……然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一个虚词之上的。一个虚词居然能承受若干的实词构成的“词站”,它是否泄漏了宇宙的秘密:虚无的无限与包容,真实的局限与短暂。一定有什么从虚词里延伸出来,像一棵老树的主根,穿过二十四年的粪坑,伸入到拖拉机站的下面,承载了一个时代尴尬的现代化。

某一天——实在是忘记了季节,拖拉机站成了公社大会的会场。主席台搭在厂房一边。十几个坏分子面向革命群众站在前排的高板凳上。我认得两位,竹林盖的曾德光和黄土的黄宗尧。曾德光就是“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的那一位,罪行是拉拢腐蚀革命干部。黄宗尧是老右派,从平武中学下放到了他女人所在的黄土生产队劳动改造。这一次的罪行是在一天深夜喊了声“走,董继芳,睡瞌睡去”。董是他的老婆。背景是生产队的干部正在他们家开会。先是黄宗尧的眼镜掉下来,再是黄宗尧人掉下来。有主席台上的人发话,有群情激昂的口号,有基干民兵仇恨的枪托。看见同我年岁差不多的孩子在往黄宗尧身上扔石头,我也挤进去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我们一边扔石头一边朝黄宗尧喊。

不知道那一天,拖拉机站前面梯田里的庄稼如何。麦子,油菜,或者甘蔗。不可能是谷子。情节过于激烈,便忽略了细节。但细节一定存在,不只在人们的衣着和表情,也在那一条条梯田的上空,在每一棵麦苗或每一片锯齿般的甘蔗叶上面。

在一段插叙里,细节像细菌一样繁殖。渠水一位胡子花白的保管员,用铁铲在炭火上炒完花生,顺手把铁铲放在了门边的刨花里,引起大火烧毁了十几间保管室和几万斤粮食。判决书已经下来。人就站在黄宗尧旁边的高板凳上,据说参加过抗美援朝,脸和眼睛早已呆滞。但炒花生是鲜活的,烧红的铁铲是鲜活的,散发着松香的刨花是鲜活的,绕梁的火舌是鲜活的。特别是散发着松香的刨花,它带给了少年的我有关食物和女人的双重想象。

我想把握住拖拉机站在秋雨里的精神,不知道能不能成功。静默像阴天里的一根细铁丝,看不见却能感觉到它的捆扎。但那是在延伸至虚无的某个端点,在我们的感官中并非如此。屋檐水滴滴答答地流,钟摆像是停止了。对于时间,冰凉、匀净的秋雨是火,它把时间熬化了。屋瓦上的青苔湿淋淋挺立,但精神已经萧索,它们的病态迎合了液化的时间。从清晨到午后,雨声没有什么变化,天光也没有变化。雾气笼罩着远处的江面,笼罩着山洼,空气里有淡微的溪水上涨的腥味。厂房里平时显得无比热烈的铁都显得出奇地沉默、内敛,像是在沉睡或者哀伤。陈天培不知钻到哪位寡妇的被窝里去了,他的铁匠铺灰死火灭,曾经滚烫的红铁插在冰冷的煤渣里,已如遗迹。我着迷的依旧是秋雨中的泥院坝,它的微凉的光洁有着修女的某种气质。1975,或者1976。最多不超过1978。泥泞铺满了通往桂香楼的每一条道路,泥泞取消了行走。稻田成了沼泽。混合了桂香的霉味腌制了一个时代。还有桉树叶子的味道。

1981年9月上旬的一个清晨,我在桂香楼的拖拉机站搭乘一辆拉石灰的解放牌汽车,第一次走出了大山。那是一个有鸟鸣的清晨。也是雨过天晴。乌云还很浓重,但乌云已开始松动,皇陵庙上面的天空像是有了朝霞。整个拖拉机站就停着一辆发动着的汽车,显得很空阔。对于我,它是一种等待,也是一种拯救。好些拖拉机都已经被淘汰,当成废铁堆放在铁匠铺的隔壁。后来想起那些铁疙瘩,总觉得它们是镇船铁。一个时代的船,总是需要拿上个时代的废弃物去镇压。

同类推荐
  • 寻找平山团

    寻找平山团

    “平山团”让“子弟兵”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别称,使中国共产党执政前的*后指挥所落脚西柏坡成为必然。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所走过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蕴含了中华民族伟大而永恒的精神品质,折射出可贵而独特的精神风貌!书稿约50万字,通过作家视角,用纪实手法采访一百多名平山团老战士及其知情人、烈士后人等,深入挖掘平山团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历程,再现平山团转战南北那些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和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性格特征,塑造太行子弟兵“忠勇稳定、悲歌慷慨”的英雄形象,凸显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的深刻影响以及河北人民在在抗战中的辉煌篇章。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 莎士比亚情诗录

    莎士比亚情诗录

    本书收录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全集》等书中的情诗录百余篇。书后还附有莎士比亚年谱。
  • 雨巷:戴望舒诗选

    雨巷:戴望舒诗选

    本书节选了戴望舒各个时期最著名的诗。其中以《雨巷》为代表。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先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思想变化历程。
  • 青藏风景线

    青藏风景线

    本书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3部系列中篇报告文学组成。歌颂了战斗在高原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的高尚情操。
热门推荐
  • 无神论者之神迹

    无神论者之神迹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淹没着很多未解之迷!跟着主角去探险,把迷团一一去解开。你,准备好了吗?GO!~咱们出发吧!!!
  • 极品大人物

    极品大人物

    苏谋:“诶,你好,我是今年考生苏谋,考号******,请问我是否已被录取?”工作人员:稍等——是的,这边帮你查了,已被录取。苏谋:“这样啊,那请问下,录取批次第0批是什么意思?”工作人员:嗯——不好意思,据有关规定不方便作答。苏谋:“呃,好吧,还有,我这个录取院校名称栏怎么是一串‘*******’?工作人员:这个——你就是被这串——呃——******大学录取了——苏谋:“我——R”
  • 冷血公主的复仇进行时

    冷血公主的复仇进行时

    她小时候因遭继母和继母的女儿的陷害而被迫离开,她发誓一定要加倍奉还。十年之后,她回来了,开始了她的复仇计划。
  • 我不是魔头

    我不是魔头

    盘古开天,三界鼎立,群雄并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大道不公,我便踏碎这大道!人心险恶,我便杀尽这走狗!天下之大,岂无我容身之处?修灵之日,坠魔之时。成魔还是成神?决择在我!
  • 致命逃亡路

    致命逃亡路

    一张通缉令,让一个警察变成了杀人犯他是该逃,还是该复仇
  • 汉尔德星球

    汉尔德星球

    这些故事是在从肯顿至西萨的闲暇时间,听赫尔讲述的。恕我直言,我认识的赫尔在理论上的造诣相当值的夸赞,可是在讲故事这事上,相当憋足,他只说了一些事件的大概,很多细节都是我根据一路收集来的信息,自行进行脑补的,这也是为了让这些故事更加丰满,又不失真实。为了方便你了解整个故事,基本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整理的,而非赫尔前两百年,后两百年地乱述方式,并在相应的段落中补充上赫尔的原话,当事人的原话,及我的思考和补充,希望对你了解这段故事有帮助。PS:对主线作品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作者新浪微博——世纪古汤。
  • 燃烧的第七军团

    燃烧的第七军团

    或许异界魔法的故事你见过很多,它们大多都华丽无比,毁天灭地,主角在历练一番后得到奇遇,一跃成为大陆上顶尖的人物,第七军团没有什么太多改变剧情主线的奇遇,有的只是那循序渐进,复仇争霸,从而完全与书名一样,燃烧整个大陆!当然主角不会太受受虐,主角总会有点特权,不是金手指,也不是歪瓜,更不是BUG,主角也会有爱情,都说了是爱情,女主就不会很多!本书到后期剧情将会很庞大,战争如同书名一样,一个军团,一个国家的战争,最终燃烧到整个大陆,然后逐渐平息,和平繁荣!
  • 杀手至尊:再次爱上你

    杀手至尊:再次爱上你

    什么?她和她的猎物以前认识?什么她和她的猎物以前是恋人关系?什么?她的身份不仅是个杀手?什么?连她的失忆都是一场巨大的阴谋?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妖孽表示她对这一切很感兴趣。他,豪门大佬,黑暗帝国不朽的传奇,据说冷血无情,嗜杀成性;她,豪门世家之女,杀手界鼎鼎大名的杀手至尊,据说嚣张跋扈,残暴无比。一笔交易,她奉命杀他,却无意之中进入到一场巨大的阴谋……最后的最后,她只想说,能够遇到墨离是她感到最幸运的事。墨离:这是看一个妻奴如何宠妻的故事。唐幽诺:这是一代杀手至尊沦为女仆的血泪史。作者:这是一个错过会后悔的故事。作者严肃保证从头宠到尾欢迎跳坑
  • 陈氏传人追妻记:险象环生

    陈氏传人追妻记:险象环生

    记者招待会上:记者问:“请问陈队长经过这次西市连环杀人案件,您有什么话要对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说的吗?”坐在现场记者招待会中间位置上的陈玉廷,听了记者的提问后,他略一思索,然后将放在他面前的话筒往自己身边拉近了些后,对着刚才提问的美女记者微笑着回道:“我现在最想说的是,我很感谢唐玉环,因为没有他,我就不会认识我太太。”……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中大言不惭的某人,赵晓玉无语的翻了个白眼,这人还真能给自己脸上贴金,她有答应他吗?
  • 卡牌召唤师

    卡牌召唤师

    新篇章-鬼神诏令简介:有一个鬼域,收留各位面亡灵鬼魂。实力划分:鬼兵、灵鬼、鬼王、鬼将、鬼尊、鬼帝、鬼神。有一个世界,人人懂得鬼神诏令,召唤各种鬼魂降临,成者与鬼魂签订契约,败者被鬼魂吞噬。有一个鬼神,凌驾于万鬼之上,某天却被万鬼吞噬,就要被拖入永无翻身的地狱……有一个废物,跳下悬崖才发现不想死,对人生充满后悔,带着最后的希望使用鬼神诏令,希望有强大的鬼魂可以救她……叶天带着封印的鬼神之书降临这个世界,只有封印鬼魂才能逐步解开鬼神之书的封印,召唤鬼魂附身,他是节操满满的君临天下,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