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000000019

第19章 尼苏的眼泪(3)

根据1989年的口述,1964年9月14日是尼苏离开平武准备赴京的时间,9月27日抵京。

尼苏告诉我,10月1日她随少数民族代表团成员都到了天安门观礼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离她们很远,看不清面目。10月5日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少数民族代表团成员,轮到四川代表团已经是下午了。生长在岷山腹地的尼苏从未见过世面,又激动又害羞,应该说还害怕。但不可否认的是她非常漂亮。漂亮是她当选的一个重要条件。尼苏本来被安排在第一排,为了减去一点激动和羞怯,尼苏与团长换了位置,从第一排换到了后面一排。尼苏说后面一排,并没有说是第二排。尼苏1989年口述的是第二排。团长是个懂政治的人,自然很乐意换。

终于等到了那一刻。毛来了,与前排的代表一一握手,自然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尼苏虽然到了后面一排,但她穿戴特殊,人长得又漂亮,还是被敏锐的毛发现了。是白马人的穿戴(裹裹裙、白羽毛)吸引了毛。

“这个是什么民族?”毛问前排的团长,并没有直接问尼苏。可以想见,毛一定是挥了挥他那著名的手,指了指。在1989年的口述中,毛的问话是:“你是哪个民族?”问的对象直接是尼苏本人。尼苏回答说:“藏区的藏族。”二十年后,尼苏亲口告诉我的是她没有作答,而且在整个接见中她都不曾说过一个字,是胡团长替她回答的,原话是“四川绵阳专区平武县藏区的藏族”。这时候,毛看了看尼苏,慢条斯理地说:“看穿着,人的面目,不像是藏族。”毛的这一句话可谓一句顶一万句,后来几乎被每一位研究白马人族属的学者所引用。毛不是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他只是凭直觉和经验。

尼苏哭了,热泪遮住了视线,看不清毛了。事实上,紧随其后的还有周恩来、朱德等好几位重量级人物(我在网上查看到他们同广西代表团的合影),尼苏无疑都忽略了。尼苏一定有过相当时间的晕厥和颤栗——不真实的、缺乏存在感的恍惚。如果那个下午北京的天空晴朗,金子一般的秋阳又恰巧从窗户照进大会堂,热泪盈眶的尼苏一定看见了圣光升腾。毛却是在现实中,打量他的臣民。在1989年的口述中,尼苏的位置在第二排,毛自然能看清楚她。如果尼苏是不在第二排,而是在后面某一排,毛或许会走过去,站在她面前说话。不过,毛的视力好像一直很好,一个25人的团不算大,应该都在他的视线范围。毛的问话是针对尼苏的,但不是针对尼苏本人,胡团长作答是最合适不过的。当然,也许毛更愿意听见尼苏本人作答,或者更多的代表作答。

关于尼苏的这个“镀金”,我事先拟定的访题是:“您年轻时见过毛,与他有过直接对话,谈谈当时的情景。四十多年过去了,时代也变了,今天再次回忆起那一幕,你会有怎样的印象和感触?”

现在,访题和事件都得到了纠正,尼苏身上镀金的部分也早已被时代的飞尘遮蔽,黯淡到了时常被忽略的地步。

我收起相机,让视线尽管停在尼苏身上,希望它能代替我的手去探寻那个镀金的地方,看看它是否还在。可惜尼苏穿着裹裹裙,把那个镀金藏得极深,我的视线无法抵达。时间久远了,时代又在它的变迁中喷涌出大量的岩浆,期间又经历了毫无规律可寻的冷凝,说不定尼苏的镀金已经被熔化、被抛光。从某种意义出发,我已经把尼苏隐藏在裙袍里的那对衰老的乳房看成了那个镀金的象征。

7.听尼苏讲述,发觉她不会和往事拉开距离,无法像站在山崖或草地上看远处的湖泊那样去看过去,而总是纠缠在记忆的干草堆,身上、头发上都粘满了草屑和土粒。我欣赏叶芝对待记忆的态度——当我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在炉火旁打盹,取下一部诗歌(米斯特拉尔的诗歌,策兰的诗歌),慢慢地翻读,边读边回想过去的柔和的眼神,回想昔日它们浓重的阴影……不像是站在海岩上或沙滩上看海,更不像是没在海里,像是站在远处的山头看海,视野开阔,海岸逶迤,海平线呈现出穹隆形,海并不是一切,看得见海浪却听不见声音,闻得到淡淡的海腥味。尼苏不是诗人,她未必有诗人的悟性和境界,那些草屑和土粒一旦粘在她的身上便很难抖掉。这很好理解,一个人到老,他就是他的记忆,尤其是当这个人沉浸在记忆当中的时候。

我很想亲眼目睹尼苏当年的那张合影——有毛的合影,我甚至起了一点私心,把它翻拍下来,将来出书的时候用上。然而,尼苏压根儿没给我满足私心的机会,她告诉我,从北京回到藏区,合影就被没收了,四十五年了,她自己也没看见过。

“离开北京,我们又被带去参观延安、韶山、武汉长江大桥、重庆渣滓洞等好多地方,等回到成都已经是12月下旬了。记得回平武那天,平武正在开‘四清’大会,喊我在大会上发言,讲一讲毛主席接见的情况,讲一讲一路参观的情况。我说的是白马话,他们找了一个人翻译。从平武回到王坝楚,藏区的区长叫我把这次出门照的照片拿出来给他看看,我把照片一下都拿给他看,他看了说:‘有毛主席那一张照片,你莫拿回去了。’我说:‘是我的照片呢,咋个就不拿回去?’他说:‘你这次去北京见毛主席,你是集体代表,不是个人代表,你是代表我们藏区,代表白马藏族!’区长这么说,我觉得也有道理,就把跟毛主席的合影留给区长了。后来好多人要看我跟毛主席的合影,问起我跟毛主席的合影,我说我哪里有,在区上呢。我还记得,区长叫张廷俊。八几年我去区上找过,问他们要照片,别的寨子跟华国锋合影的人都拿到照片了,我也想拿回我的照片,可是区上的人咋个说?他们说:‘为了保卫毛主席,巩固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我们把照片烧了!’他们说烧了,我不信,哪有用烧照片保卫毛主席的?后来我又去县里找过张区长,张区长也说是烧了。”

这是尼苏对那张跟毛的合影的追述。说到烧照片,我插了一句话:“肯定是区长自己想要。”这一点,从开始区长不让尼苏把照片拿回家便可以看出。尼苏埋着头,沉默良久。

尼苏告诉我:“不止那一张合影,我年轻的时候挣得的所有照片、奖章、证书都不在了。76年,也许是77年,有一次,我去外地参观学习,射洪县一个酒厂的老板到白马来买旧房料,杨老汉儿(尼苏的丈夫)就把我们家的旧房子拆了卖了。等我回到家里,房子只剩个光坪坪,照片、奖章、证书一样都没了,我心疼地哭啊,杨老汉儿不但不帮我找,反而说:‘吃得还是喝得?’后来落实政策,那些奖章、证书还真是吃得喝得,可是都没了。本来是一件真实的事,大家都晓得,你去找上面解决,上面就是不肯给你办,说你‘口说无凭’。这么多年我接受了好多采访,都讲真话,当地的领导很不安逸。”

看房子,看穿戴,看脸上的表情,尼苏一家在祥述家都算是弱势。钱是弱势,人是弱势。不晓得的人还是过去的思维,以为尼苏见过毛,获得过这么大荣誉,一直都吃得开。弱势往往也是低调和沉默。说白了,势力就是一个家族在现实中的份量:财富的份量以及由它衍生的影响力。尼苏的长子格波塔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有点问题。其举止、谈吐、精神面貌,都像是有一道隐伤。怎样的隐伤,又不好探寻。像是已经很深、很久远,犹如很多年前一次不为觉察的碰撞留在瓷器背面的一道丝缝。

果然从尼苏口中得知,格波塔受过伤,且是脑部——1994年被人打成了脑震荡。在寨子里被外来人打,有本寨的人幕后指使,这正是弱势的表现。很多时候挨打都没有理由,不需要理由,仅仅是“不顺眼”。背后深层次隐藏的很可能是嫉妒。不止格波塔一代人的嫉妒,更有尼苏一代人的嫉妒。

回顾一生,尼苏对自己有一个精辟的归纳:“好日子过了少一半,坏日子过了多一半。”我问她好日子指什么、包括些什么,尼苏说:“好日子就是开会,到区上、县上、专区、省上开会,到北京见毛主席,吃好的住好的,政府信任,有名誉。”我问她是否还有别的,她说:“还有就是五个娃娃,三个娃娃都参加了工作。”我想除了这两点,她应该还有别的,比如爱一个人或被一个人爱,比如婚姻。可是尼苏告诉我,没了,剩下的都是坏日子,我希望她拥有的爱和被爱以及婚姻也都是坏日子的部分。尼苏在坏日子的集合圈里放上了“负担、生气、工作差错、嫉妒、婚姻、杨老汉儿、娃娃”这些词语。我想如果尼苏的好日子和坏日子是分别放在天枰两个托盘中的砝码,天枰显然是朝着“坏日子”偏垂的,且在“坏日子”一边的托盘中,婚姻是最重的一块砝码。

尼苏在讲述她不幸的婚姻之前,表达了她对现实、对人际关系的失望。也可以看成是绝望。尼苏说以前她还是愿意接受采访,说些真话,说些心里话,包括外国记者;现在上年纪了,不想说话了,什么话都不想说了,拒绝了很多人的采访了。

上了年纪是一个原因,但不是起决定性的原因,起决定性的原因是来自人性中最普遍的嫉妒,包括说惯了假话的地方官员对讲真话的人的打压。

“毛主席死了,共和国改(革)了,尼苏还有什么名誉?”这是尼苏的原话。

那碗米粉还摆在尼苏面前,已经结团,当中格波塔还端过去加了一次汤。我感觉很惭愧。采访耽搁了她吃早饭。她有腰伤,一直都坐着矮凳。但尼苏很乐意,讲得很投入,一直沉浸在记忆里,看不出有一点倦色。

同类推荐
  •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本书是诗人洪烛在孤独地寻找自己心灵伙伴过程中绘制的一本《精神地图》,收录了《永恒的荷马》、《但丁:地狱营造者》、《加入莎士比亚还活着》等作品。
  •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笔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年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本书首次出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和短章》,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作者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 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代才女林徽因在文学上著述不多,本书精选其诗歌、小说、散文佳作,其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均已收入其中。其作品自有女性的温婉清丽,但并不为小格局所囿。她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娇弱女子,笔下流露出令人惊讶的对民间百态的深谙,实有创作天赋。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早已化为一代传奇。
  • 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本书包括:习书练剑、辞亲远游、安陆十载、三诏进京、长安岁月、赐金放还、梁园情深、东行南游、虎穴历险、战乱前后、从军获罪、救月升天。作品讲述了一个绝对的诗歌天才;纵横瓷肆,想像瑰丽,如仙人所作;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笔傲凌沧州。后人称之诗仙。我辈凯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绝对是人中豪杰。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邪修在东京

    邪修在东京

    藏身东京,炼万千生魂,修无上邪法,大道三千,殊途同归,以邪修求证无上大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所谓修道,明知前途渺茫,也要博这遁去的一线生机。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 凤倾天下

    凤倾天下

    于乱世,他们相识,于征战,他们相知。只是他和她有一盘棋。当世态变迁,这一步棋,已成死棋。当他们摊开心中一层黑纱,当她知晓这盘棋局,她便是杀他,他也无愧。“我丰言柒携我大雍江山,以我雍国为聘,求娶越听禹为妻。愿,一生一世一双人,携手天涯笑红尘!”他的雪衣清雅,他屈膝而跪,在那雨中,独成一道光影。“我越听禹,无愧于天,无愧于地,独愧于柒。吾以吾血盟誓,今此一生,长生常伴,若死相随。”她的雪衣绝代,她的步伐止于刑台,任它呼声漫天,她依风华无限。
  •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尔:中国的世界名牌

    海尔:中国的世界名牌

    本书共八章,其内容包括:海尔:中国的世界名牌,中国企业家张瑞敏,海尔治理正在与世界接轨,海尔:多元化经营的成功典范,海尔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海尔以创新为灵魂的企业文化等等。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楚,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实用性,可供相关人士参阅。
  • 恶魔来袭:请别靠近

    恶魔来袭:请别靠近

    他,她,他.......三角恋哦.........请多多支持哦........................
  • 梦回青春

    梦回青春

    一位平凡的高中学生,从高中生到社会的所有经历,平凡的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
  • 豪门婚宠:拒嫁男神前夫

    豪门婚宠:拒嫁男神前夫

    “跟我一段时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会给你开一张我的银行卡副卡,互不干涉私事。”第二次见面,褚昊轩就淡然且强硬的宣告了叶栗的主权。褚昊轩,H市的传奇人物,褚氏企业执行总裁,英俊多金却又冷酷无情,传闻拜倒在他西装裤下的女人数不胜数,但从来没有一个,能让他主动开口。他要掌控她的身心,却最终奉上了自己的真心。叶栗本是名门千金,却在一夕之间家破人亡,为了避祸,只得流落异乡。“你们都逼我,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我明明是良家妇女褚昊轩,你逼良为娼,要遭天谴的!”她屈辱留在他身边,不过是想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却沉沦在他编织的情网中,无法自拔。这一场爱的角逐,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六道剑君

    六道剑君

    洪黎大陆,是属于人类秘籍功法争相绽放的空间,他们凭借纷繁璀璨的秘籍功法以一人之力就能达到世界的顶峰,成为传说级别的人物。因此,人人都想要得到秘籍功法,所以秘籍功法就变得越来越多,自然也就有强有弱,强的能成为万人难以匹敌的人上人,弱的只能力敌两三个大汉。而在洪黎大陆里一共分为五块地区,即北疆、南域、西界、东境、中枢。
  • 隐手

    隐手

    这本书写了两个同学在校园里,他们说自己是从远古时代来的,讲了盘古和女娲在学校里的事。一个叫张风月的女孩就在他们出现的第二天后,转到了4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