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0400000026

第26章 拜访历代先贤笑品两代开闽王

◎少木森

福建历史上有过两代的"开闽王"。第一代开闽王是无诸,西汉时期他成为闽越国的第一位国王,也就是福建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统治者。无诸姓驺氏,为越王勾践的十三世孙。他带到福建的是吴越文化,使被称"南蛮"的福建展现出一派"吴越气象"、"江南风情"。第二代开闽王是王审知。王审知本琅琊人,出身名门望族,秦将王翦的三十四代孙。唐朝末年,"四海尽疲于征战,中原正苦于伤残",王审知随其兄王潮入闽拓疆,五代十国时期,被梁太祖封为闽王,闽国正式建立。他从河南来,把中原文化、农耕文化带入福建,治闽兴闽,造福黎民。唐代之前,福建的经济、文化落后,及至五代、宋,却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文荟萃。尤其福州,一派盛世景象,号称"海滨邹鲁"。福建迈向文明之邦的历史大转折,始于王氏三兄弟率义军入闽,平定闽疆。

两代开闽王对福建有大功,所以,福建人写无诸、写王审知的文章很多,我此次接受写"两王"的任务时,下笔觉得甚为艰难,似乎哪个角度都被人写过,都没有新意了。只好一遍遍翻阅史料,好不容易读出两代开闽王虽相隔千年,却有一些相通之处,他们似乎都是性情中人。读其史迹,似乎能品读出许多真情真性真趣来,让人不禁抿嘴一笑。

自然,说一个政治人物,尤其是一个一呼百应、铁腕制人的"王爷"是性情中人,得格外小心,稍不留意,就会被抓住"话柄",闹出笑话。但历史上,确实不乏成功的政治人物,甚至帝王将相是性情中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可算一个,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横槊赋诗,都可见其性情。还有"冲天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长恨歌》中的唐玄宗李隆基,也都可以算性情中人。我们做个假设,如果他们不是政治人物,他们的这一些举动一定会让人觉得很"文艺"、很诗意的。那么,他们是政治人物,是帝王将相难道就不能说他们的这些举动很性情,很可爱吗?当然,政治人物就是政治人物,他们之所以能成功,肯定靠的不是性情,而是铁腕、权谋,所以,政治人物的真性情总是难得一见,甚至即便他们是真性情的流露,也可能被解读成阴险狡诈、假惺惺。比如,曹操的煮酒论英雄与望梅止渴,长期以来不是被解读为性情、可爱,而被解读为奸诈、阴险。于是,挖掘政治人物,尤其是帝王这一级的政治人物的真性情,解读他们的性情与可爱,就颇有一点意思,但似乎也颇有一点儿可笑了。我就以此可笑之处,聊为一篇浅陋小文,笑笑地品味一下这相隔千年的两代开闽王,也聊博读者一笑吧!

那么,无诸和王审知这两代开闽王有哪些真性情的展露呢?

先品一品无诸吧。秦二世元年

(前209年)的一天,闽地武夷山的一块开阔地上,人山人海,有荷戈执矛的,有挂刀弯弓的,兵将列队,马车辚辚,点将高台以一张供桌为核心,供桌上,有羊有猪,有果品蔬鲜,香火缭绕。站在供桌前的,是一位穿王服的壮汉,豪气冲天,握剑祭天,而后一剑斩了公鸡头,歃血盟誓。但是,他没有像人家那样编派敌方有多少不仁不义,多少罪过;自己的这一方又有多少正义,多少仁德。而是直无诸像截了当地说:我们本来是一个国家(闽越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兼并了天下,我都被废为郡长了,我们的地盘只成为"闽中郡"了。我们的地被夺了,我们吃块肉都难了("秦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见《史记·东越列传》)。所以,趁陈胜、吴广起义,我带你们也反了,去争一块肉吃吧!他说得多好玩,多可爱,多性情呀!无诸就这样起事了,率闽中甲兵随刘邦入武关(今陕西商洛西南),战蓝田,攻析、郦,直捣咸阳。闽中甲兵"以阻悍称",为灭秦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那时候执掌政令的项羽以其"诸侯上将军"身份凌驾各路诸侯之上,分封十八路诸侯王,对在这次反秦斗争中建立历史功勋的闽越军队领袖无诸却仍然"废而弗立"。无诸再次与闽越王位无缘,也就是说项羽仍然没有让无诸吃到他想吃的肉。他火了,他对项羽发出了狠话--听好啦,你不能让我跟着你老受委屈,老是"不得血食"。他再次起兵,成为刘邦抗楚的中坚力量之一,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倒是刘邦聪明,一即帝位,就想到了一心想吃"王位"这块肉的无诸,"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史记·东越列传》)闽越国是刘邦首个复立的越族王国,无诸也成为西汉初期首封的少数民族国王。

刘邦也颇可爱。据说,他在派使者专程前来册封无诸时,还带话给无诸说:我让你吃到肉了,你应该筑个高台铭记这惠泽呀!("惠泽东南,当高台以记。")当时无诸驻扎福州,为了迎接朝廷的册封使者,就专门在而今的福州台江区南台江边找一座山,名曰惠泽山,于这山上建筑高台,作为举行册封仪式的场所。册封后,此高台被称为"越王台"。后人为纪念无诸,在台旁建闽越王庙,俗称"大庙",故惠泽山又叫"大庙山",成为闽越国的最重要遗迹之一。山上竖有一碑,摹刻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题记:"全闽第一江山",充分体现这一古迹的历史含义,不仅让人读出了刘邦、无诸等古人的历史功绩,似乎也读出了他们的许多可爱之处,使得这些古人似乎离我们更近。

再品一品王审知吧。王审知从天复元年(901年)被唐昭宗封为琅琊王后,福建就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诸侯国了。梁开平三年(909年),他又被梁太祖封为闽王,闽国正式建立了。从他被封王到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病殁于任上,皇上赐谥忠懿时,在王爷位上坐了二三十个年头。由于他实行"睦邻保境,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治方略,巩固边疆海防,使福建免遭战乱之灾,百姓免受繁役苛赋之苦,福建一时间民富兵强,威压东南一隅,大有霸主之势。五代十国时代,"四方窃据","有枪便是草头王",王审知的一些肱骨大臣们也难于免俗,也想提升官衔级别,做做宰相、大将军什么的,所以几度轮番劝进,欲扶其称帝。

他可没有像我们后来看到的袁世凯那样,拿捏装腔,假推实就,最终穿上龙袍,登上龙座。他笑谓左右大臣说:我可是"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啊!王审知可不做嘴上一套,暗地里又一套的事,不像《三国演义》里的曹丕、司马炎心底早就觊觎着帝位,表面上又一让再让,那只是假退假让,做足姿态,最终为的是真进真受。他一开始就来真的,力排众议,拒不称帝,终其一生仍然来真的,始终不渝地坚守他的"本分"。王审知拒绝了帝位的诱惑,真心实意地尊奉拥有中央政权的唐王朝和之后的后梁王朝,"致君愈勤,述职无怠。万里输贡,川陆不系其赊;一心尊戴,风雨不改其志"。单就这一点看,就不难品出王审知的真性情,不难品出王审知的人生境界,不难品出王审知的可敬与可爱之处。

王审知按照他自己的思路来开闽治闽,成效显著,勋劳卓显,因而代颂其功,史不绝书,尤其是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对他有许多的文字记载与品评。从这些文字中,也让人读出了王审知不少性情之处,可爱之处。

他承袭其兄王潮、仲兄王审邽治闽时的做法,在福州、泉州等地设"招贤馆",接纳从中原各地来避乱的知识分子。他对知识分子以诚相待,推心置腹,或委重任,或做幕僚,或使以执教,也就赢得了他们以王审知画像心换心,恪尽职守。(据《十国春秋》载:王审知"怀尊贤之志,宏爰客之道,四方名士,万里咸来",而来者"功惟理乱,志在尽忠;安不忘危,常为持险之诫;小当事大,罔违与国之道……")王审知治理下的整个闽国,政治一派清明,当权当事者,各司其职,意气风发,几乎可称为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当然是可敬可爱的啊!

史书还称颂王审知"常衣袖绔败,乃取酢袋而补之"。你看,多有意思,一个王爷,一个威顷东南的诸侯国王,常常穿着缝缝补补的破旧衣服,不可想象,却着实让人更感到亲近与可爱。有一次,一个使者献一玩物(史无记载为何物),王审知不顾使者的脸面,把东西"自掷于地",对左右一班大臣生气地说:"好奇尚异,乃奢侈之本。"他那种不尚奢华的品格,以及他当着使者面也那样不加矫饰地流露出真性真情,着实有许多可敬与可爱之处。

史料说,王审知弟兄理政兴闽,福泽闽邦,使"强者抑而弱者抚,老者安而少者怀","一年而足食足兵,再岁而知礼知义。方隅之内,仰止攸同","鸡犬相闻,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版图既倍",自然有其铁腕政治手段的作用,但也与他的性情有关。他"外涵大度,内用小心,慎刑既及于精详,举事悉从于简略,犯则不赦,令比秋霜之严;恩本无私,惠如冬日之暖。惟民教化,吏以法绳",这没有真性情,没有学识素养,没有人文精神也做不到或做不好啊……自然,品读古人,其实最终都是为了鉴照当今。品读这两代闽王的故事,无诸的性情,无疑更多的是一种武夫的直率,却也蕴涵一定人文精神;王审知的性情可说是一种文人的理想,那更是深深蕴涵着人文情怀了。就因为有这样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怀,两者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对人(对其臣下与民众)的"真诚"。

官场厚黑,庙堂高高,本就离"人间"很远,"统治"的权谋之术玩得越多,那点真诚就被消磨得越少,离人的本心就更是越来越远了。可是治国平天下,讲究的是人和,讲究的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没有一点性情,不见一点真诚,一式的官样文章,一味的作秀欺众,人心民心又从何而得呢?这恐怕对我们如今建设和谐社会也是有鉴照意义的呀!

同类推荐
  •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本书阐述了取名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孩子取名、成人改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等。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金隅

    金隅

    作品通过古老、贫穷、落后的布拉克萨依村发生的历史变迁,真实地再现了在新农村建设和修建抗震安居房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描写了固守陈旧观念的买苏木·塔兰一家父子、父女、婚姻家庭以及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观念的更新导致“孤独世界”的破裂与更新。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热门推荐
  • 那年丶我们

    那年丶我们

    谁没年轻过,谁没冲动过,那年的我们,以兄弟为中心。
  • 黑道风云录:混在黑白之颠

    黑道风云录:混在黑白之颠

    看惯了风花雪月,总觉得男儿的铁血才是最美的画面。大学之道:天才与疯子的结合。乱世之道:一统黑道的决心。世界之道:为捍卫一个国人的荣誉而战。
  • 倾城安黎:归忘川

    倾城安黎:归忘川

    相传,人死后魂归忘川;一碗孟婆汤,不过是除去前世的记忆。一段黄泉路,不过是留恋今世的痴缠。奈何桥上,她不过是个旁听者。送上一碗孟婆汤。
  • 九幽雷神

    九幽雷神

    混沌开天玄雷奔腾万年不朽只为一人我烨华入道修法只为一人我不信天地我只信你逆天修法神雷降世我为主宰九幽玄煞为我开路阴阳之意在我本心万年不朽有如何千年神王有如何我只想为你逆天改命相伴永远
  • 步步诱婚:总裁的临时新娘

    步步诱婚:总裁的临时新娘

    “楚小姐,你还是处吗?”“我妈说女孩要洁身自好,赚的钱就应该给男人花!”一场无聊的相亲宴,撞上毁三观的奇葩男,楚乔欣被顶头BOSS狠狠嘲笑了一番;他是商界巨贾,风流英俊,A城80%的女人都想嫁的钻石王老五,却在嘲笑了她后提议:“我觉得我们很合适,现在就去领证结婚!”她在短暂的考虑后,眯眸浅笑:“我答应你!”一场达成共识的契约婚姻,将两个南辕北辙的人绑在一起,他帮她脱险,为她掩护,诱她入局,将这枚棋子牢牢抓在手心,将她变成他的利器,这只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谁先动心,谁就惨败!
  • 她们的六年约定

    她们的六年约定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她们早在一年前就定好了约定呀。“你怎么可以这样!”她的离开,让她们伤心不已,“我们约定好了呀!你怎么可以一个人离开我们!我们已经拉勾上吊了呀……我们说过,谁变的,谁就是一辈子的猪啊……”
  • 茶花女

    茶花女

    传说有一个王国,以种茶,品茶,沏茶为至尊,九千年前,只有一人达到全精,九千年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传奇呢?
  • 穿越之傲世皇妃魔舞天下

    穿越之傲世皇妃魔舞天下

    她本是凌家的废材三小姐,虽生有绝世容貌,但因灵力全无和痴傻而被世人广欲流传。如今醒来,她不是她,而是来自21世纪人人闻风丧胆的绝世特工。片段一:红磷,你丫的到底味口有多大?这么多晶石你也吃的完,吃的好,记住把这些晶石吃的一颗不剩。”某女怒气冲冲的瞪着某男。片段=:“我看不惯这只“狗”,君无殇:”!“来人把这条“拘”给本尊轰出去”,娘子你可满意”!…
  • 鉴仙录

    鉴仙录

    神秘的古剑,古老的传承,重生的少年怎么样一步步揭开尘封的真相?倏忽之间,起始之初便已等待着他的命运,他又会怎样去抉择?亲情与爱情,他又将怎样去守护?请看《鉴仙录》为你讲述一个少年的登天之路!
  •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对气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包括对气场的认识,强弱气场的分析,职场气场,生活气场,气场的挖掘与提升……不但帮助读者深刻地了解气场,而且可以使读者轻松快速地掌握如何打造强大气场的方法。通过对《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的学习,10天你就会打造出强大的气场,你的人生将因气场的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