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8000000027

第27章 口 罩

为了赶制口罩,于晴秀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吃午饭了。

周耀祖怕她吃不好,这天特意差喜岁,送来一提匣刚出炉的杏仁酥饼和枣泥松糕。做口罩的几个女人,一见来了点心,也不客气,放下手中的活儿,纷纷把手伸向提匣。她们边吃边羡慕地说于晴秀好福气,嫁了周耀祖,吃穿不愁,尽是好享受。于晴秀故意蹙着眉,挑剔周耀祖做的杏仁酥饼将糖放多了,把酥饼的香气给压下去了;又说枣泥松糕太软了,不是越软的点心就越入口。那个在傅百川家浆洗房干活的胖嫂就逗她:“那你是喜欢硬东西了?”

于晴秀看穿了胖嫂的坏心思,“哼”了一声,捶着腰说:“风吗,我喜欢软的,软风吹着舒服;柴棒吗,我喜欢硬的,硬的柴棒抗烧啊!”

于晴秀的聪明,在傅家甸是出了名的,胖嫂知道跟她斗嘴不会占到便宜,转而戏弄喜岁,指着于晴秀的肚子问他:“你猜猜,你娘肚子里的孩子是男的还是女的?”

喜岁干脆地说:“不男不女。”

胖嫂大笑起来,说:“咋会不男不女呢?”

喜岁认真地说:“小孩子还没下生,谁知道他是蹲着撒尿的还是站着撒尿的呀。”

胖嫂问:“你喜欢蹲着撒尿的?”

喜岁摇着头大声说:“我喜欢站着撒尿的!”

胖嫂因为不生养,没有小孩子,逗他说:“你娘要是再生一个站着撒尿的,你就不吃香了,把你送给俺咋样?”

喜岁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你都那么老了,跟你过,我不干。”

屋子里飞起笑声。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如一壶烧开了的水,满心沸腾着,可主人忘了把它挪下,被炉火依然燎着屁股的它,只能哗啦啦响个不休了。

吃了点心,又笑过了,女人们接着做口罩去了。她们每做好一只,就往纸箱丢一只,像放飞雪白的鸽子。只是这些鸽子都折了翅似的,飞不起来。

迈尼斯中了鼠疫,使哈尔滨的防疫形势发生了大逆转。无论官府还是百姓,无论洋人还是中国人,都信任伍博士了。

伍连德认为,除了染疫的患者需要隔离,与鼠疫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也需要隔离观察。病房紧缺,为解燃眉之急,伍连德拜会了东清铁路公司总办霍尔瓦特先生,向他租借闲置不用的空车厢,改造成观察室。与此同时,北京来增援的医护人员陆续抵达哈尔滨。不过为了确保东三省全境的安全,伍连德将派来的医护人员又分派到长春几名。长春是哈尔滨南下最大的站,把那里的鼠疫防控好,可保奉天和关内的安全。他想,对傅家甸的中医进行简单的培训后,一样能担起防疫重任。

伍连德正式接手了哈尔滨防疫局,并迅速设立了检疫所、隔离所、诊病所、庇寒所、防疫执行处、消毒所等。

佩戴口罩,在伍连德看来,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防疫办法。可是现在口罩奇缺。傅百川便利用他的绸缎庄,在原有的缝纫机的基础上,又添置了两台,高价雇佣几个缝纫手艺好的女人,大批量加工口罩。

于晴秀不像胖嫂她们,是奔钱来的。她是奔人来的。本来有孕在身,周耀祖不让她来的。可是那天她听人说,自鼠疫起,傅百川由于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疫病院的租用,再加上中药铺免费为大家熬药和傅家烧锅降价卖酒,他的生意一落千丈,说是连他那疯癫的老婆都看出来了,穿着绣花鞋,拎着算盘,在傅百川的中药铺、绸缎庄、烧锅之间串来串去,每到一处,都将算盘扔在柜台上,气呼呼地打算盘,然后跟所有的伙计翻白眼。于晴秀对傅百川,说不出的尊敬。他张罗的事,她要是袖手旁观,会于心不安,于是说服周耀祖,放下点心铺子的活儿,不请自来了。她早晨出来,晚上回去,午饭傅百川会打发人送过来。

女人们缝制的口罩,每到中午和黄昏,就会有防疫局的人将其取走,及时分发到住户。她们累得腰酸背疼、头晕眼花的时候,喜欢开个玩笑,提提神。

这边喜岁刚走,又一个提着提匣的人来了。

傅百川拎来了一提匣好吃的:冰糖肘子、五香豆干、烧饼,还有桃干和杏脯。

他带来的吃的漂亮,他自己也够漂亮的。

傅百川穿深灰的及膝棉袍,棉袍外再罩一件半身的黑缎子对襟棉马甲,戴圆筒黑毡帽,穿船形黑棉鞋,这身行头,将他高大的不胖不瘦的身形,衬托得更为飘逸俊朗。他放下提匣,向大家道着辛苦,然后嘱咐不要太赶活儿,累了就歇一会儿。说完,特意看了眼于晴秀。

于晴秀见傅百川把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而且那目光跟她第一次看见的电灯光似的,直晃人,心里有点慌,赶紧把目光转移到提匣身上,淡淡笑着,说:“这么好的菜,要是喝上一碗你家的烧酒,那就更美了!”

傅百川说:“那我回头让伙计送壶烧酒过来。”

于晴秀故作俏皮地抓起一块杏脯,说:“自打我有了孩子,我们家耀祖就不让我沾酒了,再馋也得忍到明年春天了。”说完,甜蜜地“咳——”了一声,把杏脯送到嘴里,尝了尝,赞叹着:“酸甜酸甜的,好吃。”

胖嫂说:“我就不信,喝烧酒会伤了你肚里的孩子!我估摸着,你喝了酒,对他还有好处呢。没准儿他一下生,就会造酒。傅家烧锅没了秦八碗,正缺好手儿呢。他要是做了傅家烧锅的师傅,你后半辈子就不用烤点心了,跟着吃香的喝辣的吧!”

提到秦八碗,不但傅百川难过,于晴秀也难过了。可是看不出眉眼高低的胖嫂,还继续说着:“这个伍钦差,也真是的,秦八碗他娘得的又不是鼠疫,你让他回了乡,把他娘和他爹并了骨,他哪会死呢!他害了秦八碗不说,连王春申也给害了!我听说啊,不叫那晚上埋完秦八碗心里难受得慌,王春申就喝不了那么多酒。不喝那么多酒,就不会上吴二家的当!这下好,吴二家的见人就说王春申把她给糟蹋了。你说就她那样,灰呛呛的,还斜眼,连我胖嫂都不如,要不是黑天,哪个爷们儿乐意糟蹋她呀。看来老话说得好呀,眼斜心不正!”

王春申的事情,于晴秀听周耀祖说了。吴二家的确实把王春申给死死缠住了,她已经搬到秦八碗家,把自家的房子封上,说是开春时卖掉。王春申虽然抗拒她,仍然住在马厩,可是他被吴二家的逼得每天都得上门。一是继英在她手里,二是家中仓房金兰留下的粮食,被她以女主人的身份,全给搬走了。王春申为了那口饭,也得回去。

胖嫂说起话,是不容人插话的。于晴秀和傅百川深有同感,忍不住相视一笑。这一笑,让于晴秀有和傅百川说了悄悄话的感觉,耳热心跳的,为了掩饰这慌乱,她接着做口罩去了。

傅百川得到那个会意的笑,已很知足。他说,北洋医学堂的医生正在他的中药铺,给中医做鼠疫预防的培训,他得过去看看。

傅百川走后,胖嫂长叹一声说:“出来做口罩可真好,来钱,嘴上又亏不着,跟过年似的!只是这活儿再有两天就完了,怪舍不得的呢。”

于晴秀说:“也不知咱做的口罩,人家爱不爱戴?”

“我看够呛!”胖嫂说,“没见刚才傅大掌柜的来,也没戴口罩吗?”

“就是。”于晴秀说,“我试了,戴上它喘气是有点费劲。我带着孩子,真怕戴了它,鼠疫防着了,却给孩子憋着了,那样孩子下生后还不得爱生闷气呀。”

胖嫂说:“不是说了吗,要是不出门,在家不用戴这玩意儿。我一看这口罩就想笑,你说咱的嘴又不是门,干吗非要吊个帘子?”

于晴秀扑哧一声笑了,说:“估摸着牙和舌头要打仗,挂上帘子遮羞呗。”

胖嫂啧啧着,说:“男人跟你过一辈子,真是亏不着!你长得受看,男人有眼福;会做点心,男人有口福;会说有意思的话,男人又有耳福!”

于晴秀说:“那你是说喜岁他爹是掉进福堆儿了?”

“是啊——”胖嫂叹息了一声,说:“喜岁他爹是蔫人有蔫福!可是傅大掌柜呢,有钱有势,有才有貌的,却没摊上个好老婆,回到家得不到女人身上的热乎气,这就叫没福气呀。”

于晴秀不再搭话,她怕胖嫂会没完没了。

傅家甸两万多人,短短一周时间,几乎人人都有口罩了。这种白纱布的口罩,十二层厚,中间遮住口鼻的地方宽大,两边渐次狭窄,直到过渡到两根细带,在脑后一系,就能严严实实地遮着大半张脸。大冬天的,男人们戴着棉帽,女人扎着头巾,再武装上口罩,街里一走,即便熟人相遇,也往往认不出来。

女人们做完口罩,彻底收工时,是一个干冷的午后。冬日的太阳总是气短,才三点多钟,就一副活不起的样子,摇摇欲坠了。玻璃窗上丢魂的霜花,又闪闪烁烁地现身了。大家收拾好东西,准备着回家的时候,绸缎庄的门开了,苏秀兰提着个算盘进来了。她穿一双黑地红花的绣花鞋,绿地红蓝格的棉袄,深灰的棉裤,扎一块驼色围巾,大花的棉手套,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的。

天冷,再加上屋子里一下子冒出好几个女人,苏秀兰激灵了一下,自言自语道:“该杀的,啥时背着我填房,填了这许多?一、二、三、四——”当她数到“四”时,眼泪哗哗流下来,开始用算盘追打屋里的女人。

胖嫂怕苏秀兰伤着于晴秀肚里的孩子,奋力护着于晴秀,让她先走,然后笑着对苏秀兰说:“就俺们这模样,你好好瞧瞧吧,俺比猪还胖,那个比猴还瘦,再那个眼睛小得跟条缝儿似的,傅大掌柜哪看得上俺们哪。俺们是他雇来干活的。”她指着那几个要出门的女人说:“这不,活儿都干完了,就要回家了,往后不来了。”

苏秀兰扭了一下脖子,指了指于晴秀,打着哆嗦,说:“这个好看——”

胖嫂说:“这个好看不假,可人家有主儿了呀。你不记得了吗?她家开着点心铺子,她男人叫周耀祖,她在道台府帮厨,道台老爷都爱吃她做的点心呢。”

苏秀兰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呀——”地叫了一声,不过,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于晴秀,她一出门,她就追出去了。胖嫂不放心,只得跟着,先送于晴秀回家。

夕阳落得灿烂时,流溢的金光给人一种清新光艳的感觉,有如剥新鲜蜜橘时,四溅的汁液,带着股说不出的芬芳。而如果它被大气中肮脏的烟霭裹挟着,夕阳透射出的光影,就是浊黄的,好像流出了大鼻涕。于晴秀她们一出屋子,夕阳甩来的,就是落得不随心时,鼻涕似的余晖。

虽然有胖嫂护送着,但走在前面的于晴秀,想着苏秀兰紧跟其后,还是脊背发凉。偏偏这个时候,又有运尸的马车朝城外驶去,于晴秀更觉阴森,也不知这地狱般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她走得气喘吁吁的,到了家门口,棉袄的后背和腋窝,已被汗水溻透了。

于晴秀到了家门口,回头谢过胖嫂,看了眼苏秀兰。她僵直地戳在那儿,呆呆地看着点心铺子。于晴秀推开门的一瞬,听见胖嫂对苏秀兰说:“看见了吧,这是她的家,她男人在家里等她呢。”苏秀兰“呃”了一声,发出一声怪笑。

惊魂未定的于晴秀,一进点心铺子,又被里面的情景吓了一跳。先前立在屋子中央的半人高的柜台,被抬到窗根下了;烤点心的铁炉,拆卸后也被移到了墙角。地上摆着一口新锅,两个新盆,其中的一个盆,又插着新添的勺子和铲子。

周耀祖正蹲在地上盘炉子,见着于晴秀,他苦笑一声,说:“对不住,也没跟你商量,这都是爹的主意。咱做小的,就得顺着老人哇。”

事情起因于那些被隔离在租借来的火车车厢里的人。

由于各个隔离所的人不断增加,伙房和伙夫有限,这两天免费供给他们的饭食,紧张起来。被隔离在火车上的人,不能准点吃上饭,饥肠辘辘的人们怨声不断。周济听说后,对周耀祖说,没有傅家甸,就没有周家。傅家甸有难,周家不能坐视不管。他让周耀祖将点心铺子改做伙房,周家老少齐上阵,为隔离在火车上的人做饭。

周耀祖并不想把点心铺子改成伙房,可是父亲发话了,他不能不从。老爷子嫌一个灶不够用,让他再盘个炉子。地上的炊具,就是周济带着喜岁,刚从杂货铺买回来的。

于晴秀摘下围巾,拍打着身上的浮灰,说:“被隔离的人也怪可怜的,有家不能回,怕得上病又心焦,咱出点力应该。只是这柴米油盐,也咱家出吗?一两个礼拜还行,要是鼠疫拖拉半年,咱家的点心铺子就得被吃黄!”

“那些钱官府出,这节骨眼儿,咱家出力就不错了。”周耀祖用瓦刀敲着炉壁,说,“就算咱给肚里的孩子积德了。”

周耀祖的后半句话,恰好被推门而至的喜岁听到了,他抽着鼻涕对于晴秀说:“娘,等你生完了,我想再回到娘的肚子里去。”

于晴秀怜爱地看了喜岁一眼,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说:“傻孩子,这地方,只要出来了,就回不去了。”

“喜岁,怎么又想回娘的肚子里了?”周耀祖问,“外面不好吗?”

“一点儿也不好。”喜岁伤感地说,“天冷,闹鼠疫,又不能出去卖报,还不如回到娘的肚子里呢,又暖和,又能天天睡大觉。”

周耀祖叹口气,说:“明天开始,你跟爹去给火车上的人送饭,就有意思了。”

于晴秀说:“可别带喜岁去,你和爹去没事。大人知道怎么预防,小孩子不懂,万一传染上,那就糟了。”

“我领着他,你就放心吧。”周耀祖开玩笑说,“我把两个口罩摞在一起,给喜岁戴上!”

喜岁没有戴上两个口罩,可是三天后,周家真的来了个戴着两个口罩的人,他就是扛着行李卷的周耀庭。喜岁一见叔叔回来了,连忙报告给爹爹。

原来,伍连德依据近几天长春和奉天陆续出现的疫情,为防止鼠疫快速蔓延,上奏朝廷,停售了京奉铁路二三等车票,南满铁路也停驶了。与此同时,朝廷派陆军镇守山海关,阻止入关的客货车辆,哈尔滨更是严阵以待。即便如此,染疫之人未见减少,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伍连德做出了封城的决定,并请求军队的支援。现在一千多名陆军,正从长春开拔至哈尔滨。由天津过来的几十名防疫人员,也在路上了。滨江官立女子小学堂和几家旅馆,已经腾出,可这些还不够安置他们的,于是防疫局又临时征用了一些住所,周耀庭所在的禁烟所就在其列。封城期间,妓馆茶园一律关闭,周耀庭没可去的地方,只能回家。

周耀庭已经听说父亲把点心铺子改造成了伙房,他进屋后放下行李,摘下口罩,就急急地去伙房找周耀祖,说:“哥,你说傅家甸又不是咱老周家的,上边有官府,下边有防疫局,鼠疫又不是没人管,咱出这个风头干啥吗!去给火车上的人送饭,多危险,万一传染上鼠疫,后悔可就晚了!你跟爹说说,别给他们送饭了!”

周耀祖正在给隔离在火车上的人炒黄豆芽,他瞄了一眼周耀庭,说:“你要是害怕,就去别处住。”

“要封城了,从长春调来的上千的兵,就快到了。我们禁烟所的房子被征用了,我去哪儿呀,不就得回家吗?”周耀庭哭丧着脸说。

“你还认这个家呀!”周耀祖用锅铲使劲翻炒着豆芽,终于忍不住说,“你连根豆芽都不如!豆芽的芽儿,都知道自己是豆子生出来的,跟豆子脸贴着脸;你呢,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娘死了都不回来送!”

周耀庭不吭气了,他从裤兜摸出口罩,先戴上一只,再戴上第二只,到街上去了。他一出门,喜岁就欢呼雀跃地说:“这下好玩儿了,咱傅家甸来了兵了!”

同类推荐
  • 一个真实的故事:照我所听到的

    一个真实的故事:照我所听到的

    讲述了一个孩子被抢走的妇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又与孩子重逢的故事。
  • 简·爱

    简·爱

    本书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及代表作。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小人物简·爱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敢追求,细腻地叙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反对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赞扬了妇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作品还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主观理想,抒发了个人热烈的感情,在情节的构建、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揭示和景物的描绘方面,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 神奇的小镇

    神奇的小镇

    良基的小小说作品集,集结了蔡良基的大部分作品。这些小小说具有一些奇幻色彩,他的奇思妙想严格来讲不属科幻,应当属于大幻想之列。虽然其中有些作品的想象力略嫌粗糙,有些作品胡想象却弥足珍贵,这种想象力和发散的思维方式对青少年读者尤有益处。
  • 喜鹊窝

    喜鹊窝

    “常言道做女人难,其实最难的是做乡下女人。种地,浇园,洗衣,做饭……当今许多小说都在渲染着人性的回归直至性本能的本真,叫人们很容易开卷便捕捉到人物的性感与浪漫,然而《喜鹊窝》中很难挑出几个这样的字眼,这便是那个年代农村的大多数年轻女性的本真面貌。她们在贫穷中坚守着贞操,在挣扎中追寻着希望。《喜鹊窝》从一个小原点出发,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部分画面,反映出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来,供人们回味、思索和探求。“
  • 卡门

    卡门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创作的的短篇小说,讲述了生性无拘无束的吉卜赛女郎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
热门推荐
  •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世成皇

    逆世成皇

    五百年前,镇守魂武大陆的五方魂兽无故失踪,五棵阴阳树突然枯萎,化作参天枯木。五百年后,天地为四帝所掌。少年楚歌,身受三重封魂印,一印解开,获得迷之魂力,携灭世魂兽,武动八方;三印俱解,血踏四帝,成就逆世神皇。
  • 重生之初代

    重生之初代

    回到命运选择的起点,年少的李平安能否抓到那些曾经消散在岁月里的人吗?李平安从不觉得他比任何人优秀反而比很多人都差劲。他是再如上世一般,还是跟随心中深处的念头来决定。进退两难的他选择拼命往前大步行去。
  • 上司下属,两人三脚向前冲

    上司下属,两人三脚向前冲

    本书以“上司与部下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核心理念,通过部下和上司两个视角,针对职场人最关心的“员工激励”、“评价”、“领导力”三方面出现的理解差异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解释。书中一方面批评只知道照搬管理理论却不懂沟通的上司,一方面引导部下从整个职业生涯来看待上司或公司的安排,改变上下级互相之间不理解的窘境,让上下之间真正消除隔阂,互相作用,重新怀着共同的目的携手打造一个“幸福”的职场。
  • 莫让韶华付了流年

    莫让韶华付了流年

    那年,她十四,他六岁,她说:若我为男子,必定策马扬鞭,驰骋天涯。那年,她十六,他八岁,她说:天下之大,只你一人还愿真心待我。那年,他十八,他十岁,她说:前尘往事,该断便断。那年,她洗净铅华,他笑:我愿带你踏遍万里河山,看尽天下风光。
  • 魔神心

    魔神心

    一个18岁少年在一个晨曦中,一不小心魂丢了。。。。。。黑白无常哥两,居然找了个千年僵尸来还魂。。。。。。灵异奇幻的世界打开。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天鹅生死情

    天鹅生死情

    本丛书为俄罗斯众多著名作家的动物文学合集,文章生动有趣又不乏诗意,让人在阅读的同时,好似亲身处在朝气蓬勃的大自然里,而那些可爱、单纯的大自然的精灵,就在自己身边…… 本分册包括:《习惯的力量》、《天鹅》、《天鹅生死情》、《复仇》等。
  • 惟有绿荷红菡萏

    惟有绿荷红菡萏

    《周易》中说过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的人“命”是一样的,“运”不一样。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似乎早已注定,任谁都无可奈何。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