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京启动“迈向无烟中国”控烟项目,广州、江门两市率先成为广东省两个试点城市,在公共场所禁烟,这些公共场所包括饭店、娱乐场所、学校、商场、政府办公区等。笔者禁不住拍手称快。
2012年4月1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我国15~69岁人群吸烟率虽然微降,但总体吸烟率仍是全世界第一。2011年,我国生产卷烟24245亿支,比2000年增长了45.3%,烟民超过3亿,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之首。
中国男性吸烟率高达66%,被动吸烟人数高达6亿,而女性和儿童是“二手烟”最主要的受害者,被动吸烟率达到53%。医学研究表明:被动吸烟比主动吸烟危害更大,会祸及孕妇肚里的胎儿,影响儿童的智力及发育,在吸烟者周围生活和工作的人患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险大大增加。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无烟的社会环境迫在眉睫,它是一件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大事。
在一些无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很多烟民旁若无人地吸烟,可以原谅。可是在一些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却还有一些烟民无视禁烟标志,公然吞云吐雾,毫无顾忌他人的健康,实不应该!如公共汽车上,虽然车厢内“禁止吸烟”几个字,醒目得很!但遗憾的是有些烟民对此竟熟视无睹,跷起二郎腿,悠哉优哉地抽烟,吐出一个比一个大的烟圈,飘向车厢内的各个角落,烟民是在享受,而其他乘客却只能被动地“享受”。
如果是冬天,受不了大可以开窗透气,让新鲜的空气进来冲淡烟味;但如果是夏天,车内开空调,车窗紧密,空气本来就不好,汗臭味、脚臭味,更有那说不出的味道,再来个烟草味,真的够你受!即使你冒着被售票员骂的危险打开了窗户,可又能怎样?车外热浪滚滚。无路可逃的你敢怒不敢言,期盼烟民能够良心发现,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等下了车后再过烟瘾,但每次都以失望而告终。你又开始幻想能有人路见不平,大吼一声“别再吸烟了,因为有女士和孩子”,结果大家都保持沉默。
公共场所禁烟,是文明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可要在一个全世界烟民最多的国家,推行“迈向无烟中国”的控烟计划,可谓任重道远。笔者担忧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扎扎实实地进行控烟。确实做到:一广泛宣传吸烟的危害。烟草使用对我国居民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估计到2050年将增至每年300万人左右。无论是“一手烟”还是“二手烟”,它对健康的危害都不是立即突显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抽烟则会增加呼吸道疾病、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的几率。二在车站、码头、医院、候诊室、学校等公共场所悬挂禁烟标记,对在禁止吸烟范围内吸烟者,经警告仍不听劝阻的,给予行政罚款200元。
笔者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生活在一个清新、安全、健康的无烟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