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毕业后第一年就担任了高二(12)班的班主任。
学校为了抓升学率,把年段成绩最后50名的学生编成一个班。谁也不愿意担任这“烫手山芋”的班主任;可我一个“新兵蛋子”,只能是“党叫咱干啥就干啥”,不敢拒绝校长交给咱的“光荣任务”。按校长的原话是“那是因为校领导信任你”。我受宠若惊,既然人家那么信任咱,说什么咱也得干出个样子,对吧?
我是个快乐的单身汉,时间有的是,整天和学生泡在一起。每天下午放学后,操场上都有我和学生打篮球的矫健身影。学生特别喜欢和我待在一起,与我称兄道弟,我感觉自己很幸福!也许是因为我的年龄大不了他们几岁吧,也许是因为我没有架子吧,师生相处得十分融洽。
这些学生被他们教过的老师贴上了“差生”的标签,被另眼看待,他们自暴自弃,以至于成绩越来越差。突然来了一位不以成绩好坏论英雄的老师,于是我就成了他们心目中的“救世主”。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不但喜欢我,而且爱屋及乌地喜欢上我教的英语课。他们一反常态,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讲,课后围在我周围请教,360度的大转变令人吃惊,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期中考的时候,我班英语平均分与前面班级相差了十几分,而过去可是被人家远远地甩在后面呢。有的老师跑来“取经”,我两手一摊,肩膀一耸,笑道:“我也不知道。”我真的没有什么高招,只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已,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期末考时,英语平均分已经逼近前面的一些班级,我趁机大唱“赞美诗”,激励学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看到了希望的学生好像是一座座“休眠火山”一样争先恐后地爆发了,不久我班英语平均分已超过了前面的一些班级,由此也带动了别的科目成绩的进步,形成了良性循环!高二(12)班彻底地摘掉了“差班”的帽子啦!高二(12)班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就引起了校长的高度重视。
有一天,校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他和蔼可亲道:“好样的!年轻人加油!”转眼间进入高三,经过市考省考的锤炼,我班学生成绩稳步提高,高考成绩公布后,我班竟有8人上了本科线。学校原来没有给我班下达指标的呀。全校震惊了,教育局也惊动了,我成了学校的“名人”。
我毕业后第三年,又从高一年段教起。某区各中学每年都要层层选拔出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奥林匹克竞赛”,我班派了一名同学参赛。我校最辉煌的历史是去年一位学生被派到省里参加竞赛,虽然没有获奖,但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重在参与嘛!”学校领导这样安慰该指导老师。每次捧回奖杯的都是重点中学;而普通中学这次不但捧杯,而且还是“全国一等奖”(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了是我指导的学生吧),此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某区轰动了。以至于市里几所重点中学纷纷向我伸出了“橄榄枝”,我也有“往高处走”的意愿。无奈精明的校长苦苦挽留,并许以安排好的宿舍、评先进等等条件,菩萨心肠的我被牢牢地“套住”了。
我成了学校的一块“金字招牌”。每年我带新生的时候,慕名而来的学生点名要进我的班,成绩好的学生“要挟”学校领导,说不进我的班级就走人。我成了学校扩大生源的一块“金字招牌”,家长变着法子找关系,有的找到区领导,甚至市领导,让他们写字条进我的班级,家长们手里紧紧攥着的字条,就好像是一张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单。节假日找我补课的学生们越来越多,别的英语老师一个小时收费50元,而我的标准为100元(不是一对一的呀),可即使这样,学生还是络绎不绝,踏破门槛。
唉,这“金字招牌“就是好,我与学校实现了双赢,名利双收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