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3300000012

第12章 文苑拾美(3)

此时,齐军已退。一路上,孙膑用减灶计造成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以诱敌深入。庞涓果然上当,丢下步兵,率轻骑精锐,兼程穷追。至马陵时,遭到齐军主力伏击,庞涓智穷力竭,愤愧自杀。

以害人始,以害己终。因嫉妒而存有卑鄙心理者,最终必定引火自焚。这就是孙膑与庞涓故事给后人的启示。

贵抵万里江山

余尝读《三国演义》,常被刘关张结义之情所感动。小说第八十一回写道,关羽被害,刘备怒斩养子刘封,哀痛公关,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雪此恨。赵云谏曰:“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刘备则曰:“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不听赵云之谏,下令起兵伐吴。

而此时张飞在阆中,闻知关公被东吴所害,旦夕号泣,血湿衣襟。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以至于丧身部属刀下。刘备听此凶信放声大哭,昏绝于地,醒来又哭曰:“联想布衣之时,与关张结义,誓死同生死;今朕为天子,正欲与两弟同享富贵,不幸俱死于非命!”决心兴师动众大伐东吴,结果兵败猇亭,火烧连营七百里,最后托孤孔明,驾崩于白帝。

刘备重义气、轻富贵的态度,着实令人感动。每每读到这里,不由得翻起小说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里,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而说誓曰:“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于是,性格截然不同的刘关张三人,即使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甚至有对立的一面,却能共患难同生死,不仅是君臣关系,而且是兄弟关系,乃至知交关系。最为关键的是他们三人具有共性之处,即“忠义”。忠义维系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这样,他们以“誓扶汉室”为旗帜,以“忠义”为号角,建立起一个坚不可摧的圈子。刘备还能设身处地为部属设想。曹操囚禁徐庶之母,赚徐母笔迹诈修家书,逼徐庶弃刘备归自己。其间孙乾献计:“苦留”住徐庶,“切勿放去”,使曹操杀其母,从而使徐庶为报母仇而“力攻操”。刘备即严词拒绝说:“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所以,徐庶才人在曹营,心在汉营,以报答刘备仁义之恩。

至于刘备对待孔明,始终敬爱有加。为求教孔明,刘备三顾茅庐,两次不遇,仍旧耐心寻访,第三次又遇孔明昼寝未醒,刘备就吩咐关张在门口等候,自己拱立阶下,半晌,孔明未醒。张飞大怒,要屋后放火,刘备严厉斥责张飞,童子欲报,刘备却说“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直等孔明醒来。可见刘备真诚之心备至。白帝遗诏托孤之时,刘备不仅把全部大事托付给孔明,而且真诚地告以“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主”的心腹之言,使孔明感激涕流,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刘备吹响“忠义”的号角,带领圈子里的人,与其他派系进行你争我夺的斗争。在残酷的战斗中,圈子里的人历经艰难险阻,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促使刘备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蜀汉,取得了三国鼎立的地位。

清明诗话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清明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清明习俗和节日文化。

清明墓祭,由来已久,是我国历史悠久、借以祭奠先人的民风习俗。反映古人扫墓的情景,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错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还有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也写出清明时节易使人缅怀逝去的亲友这种普遍的心情。站在亲人墓前祭扫,那恋情、那哀思、那“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怎不令人万分伤感、无限酸楚呢?南宋诗人高菊卿的诗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不仅写了祭扫,还写了踏青归来的细节和感慨。

民间踏青习俗,始于唐、盛于宋。欧阳修《踏青》:“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北宋诗人张先有“芳草拾翠莫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佳句,描绘郊野踏青游人往来不绝,妇女乘春游之际采撷花草,时已黄昏仍流连忘返的盛况。而宋代诗人吴惟信则更生动地勾画出人们游春的动人场面:“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古代的清明节,在民间还进行踢球、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有益的体育活动。宋人黄峪的“未到清明先焚火,还依桑下系秋千”,道出了荡秋千成风。清代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成为吟咏风筝之绝唱。

宋代王禹偁的《清明》诗,不写踏青饮酒,而写一贫士乞得邻家烟火、借火读书的发奋精神:“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烧窗分与读书灯。”宋代黄庭坚的《清明》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郊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妄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以清明扫墓想到人的生死问题,进而有感于人生的价值,表现了诗人旷达之中包含郁勃、不愿与俗沉浮的兀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慨之情。唐代诗人张继在《阊门即事》一诗中则写道:“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见新烟。”在诗人笔下,人间天堂的苏州,清明时节却是一片田园荒败的凄凉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召募”的不满,对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春醪集》中泪与笑

在春雨潇潇中,我漫读着梁遇春随笔,揣摩他独特的“观察点”。正如他在《英国小品文选》译注中说:“做小品文字的人最要紧的是观察点,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从新观察点看去,一定可以发现许多新的意思,除去不少从前的偏见,找到无数看了足以发味的地方。”他随笔中处处闪烁着惊人之语,让我回味无穷。

梁遇春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初散文创作领域的一颗慧星。他于1922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28年在北大英文系毕业,先后在暨南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1932年逝世,他留下了二十种翻译作品和两本散文集(《春醪集》、《泪与笑》)。这些议论知识和人生的杂文存在着惊人的矛盾。他憎恶社会现实的黑暗,鄙弃醉生梦死的寄生生活,痛恨知识界中的“绅士”、“君子”们不苟言笑、谨小慎微的死气沉沉、灰色平庸的作风。他热爱生活,渴求光明和进步,却又远离革命和人民,找不到光明进步之路;他有渊博的西方资产阶级历史、文化知识,但对最先进的哲学思维却一无所知,便限制了他在思想王国的自由驰骋;他有强大的智力和穷尽人生奥秘的追求,却缺乏洞察人生底蕴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这与作家的个人经历和世界观是分不开的。

追溯梁遇春的思想渊源,可归咎于蒙田“怀疑论”思想的深刻影响。“怀疑论”思想具有矛盾的“双重性”:政治上反对独裁专制,主张政治民主;哲学上反对独断论,主张百家争鸣;思想上反对昏昧、保守、僵化、迷信、盲从,崇尚理性精神,鼓吹思想解放和独立思考;但也有消极的一面,政治上表现无政府主义,哲学上导致不可知论,思想上虚无迷惘,悲观厌世,表现为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一切都统一在梁遇春身上,形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虽然梁遇春思想十分驳杂,自相矛盾,但他的杂文有许多新颖可喜的见解,他总是呕心沥血对某个问题的独特和微妙的感受,谈出一些惊世骇俗的新见解。这是其随笔的优点,也是其随笔的缺点,两者紧密结合,形成了他杂文的“二律背反”。

第一,表现在他对知识界的独断、平庸、盲从的批评,大胆提出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吹理性的批判精神。譬如在《“还我头来”及其他》中,他痛感当时知识界中许多没有个性的人,不会独立思考,只会人云亦云地复述别人未必懂、自己根本不懂的俗透了的大道理的不幸,便代表他们向社会发出大声疾呼:“还我头来!”这篇随笔提醒我们肩膀上扛着的脑袋是用来独立思考的,要有朝气蓬勃的创造精神。在《知识贩卖的伙计》中,他嘲讽当时知识文化界的名流学者、教授,不过是“知识贩卖所里的伙计”,“他们把知识的源泉--怀疑精神--一笔勾销”,这样,“人们天天嚷道天才没有出世,其实是许多天才遭了这班伙计的毒箭”。

第二,表现在他主张人应该“任性顺情”生气勃勃地占有生活,享受生活,应该“敢想”、“敢笑”、“敢哭”、“敢说”、“敢做”、“敢闯”,反对中庸之道、四平八稳、死气沉沉的人生。《泪与笑》一文,体现他独特的“逆向思维”思想,从自己感受出发,说笑是感到无限生的悲哀,泪是肯定人生的表示,是人生的甘露。在《流浪汉》中,他把“绅士”、“君子”和“流浪汉”对立起来加以褒贬,列举了文学史上许多有流浪汉习性的文学家,与虚伪的绅士不同,是“循性而动”的。

第三,表现在他善于从矛盾对立中论述问题,发挥新鲜的见解。譬如人们在争论“人生观”,他却偏要探讨“人死观”(《人死观》);人们在恭维“Gentleman”,他却赞赏“流浪汉”(《论流浪汉》);人们认为失恋是痛苦的,他却认为婚后的“失恋”,才是人生惨剧(《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人们赞美春天,他却认为夏的沉闷,秋的枯燥,冬的寂寞,跟疮痍满目的现实是协调的,而阶前草绿、窗外花红的春天同杂乱下劣的人生太不调和(《又是一个春草绿》);人们喜欢风和日朗,他却赞赏春雨连绵,因为在阴霾四布、急雨滂沱时刻,就是连那沾沾自喜的老财也会苦闷,不似晴天丽日时那样盛气凌人,昂首阔步(《春雨》)。他就是这样总是凭借自己广博的学识,过人的思辨才能,殚精竭虑地去追索知识和人生的真谛,而且这种探索几乎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

第四,表现在他强调“经验”与“行”的重要性,企图突破“狭的笼”。在《途中》,他认为“读书是间接地去了解人生,走路才是直接的去了解人生,万卷书可以搁下不念,万里路非放步走不可”,强调“读万卷”与“行万里”相结合。但是他生活经历过于狭窄,“学校、家庭、图书馆”与“车中、船上、人行道”成为他进入生活博览会的三张入场券,所以他虽以穷究知识和人生奥秘为己任,却无由探得真谛,即使是那些迸射智慧火花的警句,也不是穿越时空界限的星光。正如废名评介其散文“文思如星珠串天,处处闪眼”,然而没有一个线索,稍纵即逝。

掩卷长思,我的梁遇春印象,始终是个惊人的矛盾存在。梁遇春是个“抑郁质”与“多血质”辩证统一的人,他的性格是矛盾这两方面的起伏消长,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始终是个旁观者,“隔岸观火”的民主个人主义者,即使他在《救火队》里把舍己为人、为人类扑灭火灾的救火夫作为自己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由于脱离革命和人民并且受到生活阅历的限制,尽管博学多思,聪明绝顶,也无法给在黑暗中苦苦徘徊、探索的自己指出一条通向光明和进步的康庄大道,不能不陷入深深的苦闷和矛盾。于是,在他多愁善感的诗心中,仍然笼罩着无法突破的黑暗。他的敏感而脆弱的心弦,不时弹拔出失望、凄凉的哀调。这确实是恼人的矛盾,是时代苦闷和社会苦闷的象征。

仁厚长者文坛侠客

周颖南,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今年来常在我的耳畔回响。越洋电话里,有他亲切的声音:“志忠,《新华文学》收到了吗?”我很是兴奋地答道:“拜读了,南洋花开,文学果结,周颖南文学专辑。”每次与周先生一聊,谈得最多的还是家乡书事。

家乡事务,事无大小,周先生时刻关注!他与家乡书事,在莆田传为美谈。20世纪的书事我就不说,不说他与中国现代诸多文艺大家如俞平伯、丰子恺、刘海粟、叶圣陶、巴金、冰心等的深厚友情,资助大师出书的段段佳话;不说他为弘扬中华文化,为祖国的文教事业、希望工程等捐献资金数百万元,赠送图书达万册以上;单说他本世纪以来,先后捐献资金几十万元,支持家乡出版各类书籍,不遗余力地为家乡文化人专著出版写序。与他交往的文化人无不感念:周先生是一个质朴、谦逊、热情的,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仁厚长者,是一个有着慷慨侠义之风的文坛侠客。

同类推荐
  • 鹅湖新绿

    鹅湖新绿

    《鹅湖新绿》编辑推荐:鹅湖,因了一位长者的文化反哺,因了一群思想活跃,执着勤奋、怀抱梦想的鹅湖传人的激情创作,重又绿意青葱、鸟语花香。
  • 马竹作品精选

    马竹作品精选

    《马竹作品精选》卷一“小说卷”精选马竹中短篇小说25篇,如《红尘三米》《芦苇花》《荷花赋》《竹枝词》《父亲不哭》等多部作品在《长江文艺》《芳草》等刊发表后,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北京文学》《小说精粹》《传奇文学选刊》等多家刊物转载并先后荣获多个文学大奖,社会影响广泛;卷二“散文卷”精选马竹散文随笔作品56篇,大多可谓美文,被较多读者形容为“下了猛药”的言情文字;卷三“诗歌卷”精选马竹诗歌作品30首,是从马竹开始文字生涯以来数百首诗篇中遴选而出;卷四“文论卷”包含思想随笔、文学理论、文艺理论、文学评论、影视评论共22篇,对热爱文学艺术的读者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完美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幽幽七里香”“初心”“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追风的女儿”“爱如山路十八弯”“时间无垠,万物在其中”“人间岁月,各自喜悦”等八辑,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丁立梅文笔细腻,清新温婉;作品清新,意境隽永。在看似平淡寻常的小场景小事件中,传递着爱与感动。带你细品用音乐煮出的文字,用文字感怀温暖的人生。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作者简介丁立梅,笔名梅子。江苏东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 一日的春光

    一日的春光

    冰心,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本书收录了冰心在不同时期写作的散文名篇,作品写人、状物、抒情、怀旧等体裁宽泛,文字隽永。
  •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我们将天下最美的有关父爱母爱的感人文字汇集成篇,希冀青少年朋友能在一篇篇文字的述说中感受到爱的流淌,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向爱致敬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已的生命,善待父母陪伴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就让我们写下一笔笔感恩的寄语,给父母送去一丝丝问候。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希望这些美文带给你感动的同时,也将教子的智慧一并赠予你:用爱培育孩子!爱是远胜于金钱千百倍的馈赠。
热门推荐
  • 低碳汽车:地球最好的“退烧药”

    低碳汽车:地球最好的“退烧药”

    《低碳汽车--地球最好的退烧药(典藏版)》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低碳汽车--地球最好的退烧药(典藏版)》由纪康保主编。
  • 剑三系统0晔迷津渡

    剑三系统0晔迷津渡

    “这就是你说的爱我,如此折辱于我!”“你爱我吗?”“如此肆性妄为,唐毅怎会教出你这样的儿子!”“你爱我吗……”“明天起你在家修养吧,不必再来了。”“是……”————————————“听我说完这句话再走。”“什么?”“做名垂千古的帝王,或者随我隐姓埋名,一生一世一双人,你,选哪个?”“燕国公主快到了!”“呵,我懂了,你走吧……”也该走了……————————请注意1.主攻2.因为是主角亲儿子党,所以可能写着写着主角就苏了_(:_」∠)_PS·晋江首发
  • 玄道天地录

    玄道天地录

    故事从天之初时开始,因果交错编织别样的经历
  • 轮陛下正确养成方式

    轮陛下正确养成方式

    狗血失亿。无奈捡只小崽子来养。什么?养成皇帝?不然回不去?好。啥?皇帝主角光环要被抢?干他个奶奶腿的。唔……皇帝不娶老婆干她屁事,为什么要替他找老婆!最后!为什么莫名其妙玩小黑屋!你个熊孩子,快放开我!
  • 时光漫漫吾静待汝伴

    时光漫漫吾静待汝伴

    十年的等待,别离的伤痛。“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拥有你。”他失声痛哭,却无奈搂不住如风一般虚幻的她悲鸣响彻天空,他和她又何去何从?“晞,别了。”玻璃心再次破碎,残缺的爱支撑着他的等待。十年又十年,无数个春秋走过时光漫漫,吾静待汝伴
  • 繁花似锦 许诺一

    繁花似锦 许诺一

    他风光的娶了她备受世人眼光。她却复仇逢场作戏他把亲手送进监狱三年事别再相逢,他东山再起堪当商业奇才。被人注目他未娶,她热恋..又是一场风花雪月他明知她手中沙却执意要留在身边。然而传来了她再婚的消息他未娶她另嫁“蒋先生别来无恙托你的福我找到了好归宿,谢谢你能来参加我的婚礼”他掐住她的脖子质问她为何?她却冷言相逼。“我得到我想要的当然要离开。至于你?何必入戏太深。我结婚了,蒋先生请自重。”“自重?呵?”
  • 我以前是个男生

    我以前是个男生

    靠,天上掉下个坑爹系统,不仅坑爹还坑到自己了。此文为变身小说∽白月初得到系统很悲惨的被改造一名女生。俗话说得好与其被动被生活虐而不如主动成为受虐狂,所以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变态。这是一个傲娇系统和逗比宿主的故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重生之绝世武修

    重生之绝世武修

    萧风,原本为前世的天才学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辛去世,结果穿越成了萧家废柴,看这一世的萧风如何踏上武尊之位,成就世间顶峰的人物。
  • 等待宝宝出生

    等待宝宝出生

    本书内容包括受孕前的准备、怀孕后孕妇和腹中宝宝的呵护,如优生优育第一关:产前筛查、管住嘴、迈开腿、初见“宝宝”、妈妈感受到了我在游泳、美丽乳房从今开始、6个月的“宝宝”,用耳朵听外面的世界、“小小蚯蚓”爬上来、怀胎7~9个月,别忘记补钙、外阴瘙痒,准妈妈们的难言之隐、我准备好了——9个月的“宝宝”、会阴侧切不会影响你们的性生活、不必谈“钳”色变——你需要一点帮助、你是否真的需要剖宫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