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2800000049

第49章 天下无桥长此桥

--福建古石桥巡礼

四十年前,我们村里的一个傻子去闽东北做民工。傻子长得牛高马大,在家备受慈母呵护,出外却一无所长,普通话听不懂,连出工吃饭都要人“特别关照”才行,且干不了什么活。民工队嫌烦,还怕他什么时候走丢了,遂很快就把他遣送回村。傻子是村里的活宝,这一趟出远门回来,人们都逗他谈旅途观感,他仅冒出一句颇为“经典”的话:“福州大桥头红旗飘飘,(每)三步一张!”

这是一个傻子对省城的唯一印象。更多不傻的莆田人中也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福州大桥头,欲倒还未倒,再造无呵好(没那么好)!”“福州大桥头,入,无声无息;出,哗啦哗啦!”后者不知说的是桥下的流水,还是桥畔的居民。反正不少福州人与莆田人,相互之间成见很深。

如此令莆田人和更多闽南人牵挂的福州“大桥头”竟然在1996年拆除,重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化大桥,这怎能不令祖祖辈辈在桥南桥北居住的老居民和有识之士们痛心疾首呢?

人啊,在充分享受今天生活的方便快捷的同时,还需要知道自己的昨天,还需要有个念想,这就是历史和文化的意义。历史与文化,这可是人在动物界唯一享有的特权啊!

谁敢站在福州城的大街上,高声宣布这座城市没有历史和文化呢?

回答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财大气粗的泉州人,也没有这个胆量和气魄。

旧桥拆了,建成新桥--古桥风貌荡然无存--文人们这样感叹道:有没有可能把新桥拆了,再恢复原貌重建呢?不可能!即使是如今“不差钱”,即使是文人当了市长也不可能(事实早就印证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只能从老照片中,去缅怀和领略古代石桥中保存的先人伟业和历史文化的微弱信息吧!

这是谢其铨先生为四幅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照片所作的说明:

万寿桥,又名南台桥,是连接台江、仓山两区的纽带。解放福州时,解放军由此进城,解放了福州市区,故更名解放大桥。解放大桥,旧为浮桥,元大德七年(1303)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桥。元至治二年(1322)完成,前后历时二十余年。石桥全长560米,原来石墩石梁基础为乱石堆筑,桥下砌有水道二十九孔,后修缮时增至三十二孔。桥上有石栏,刻有“万寿桥”三字,桥栏石柱上雕刻有姿态各异的小狮子。桥两端建造石阶、亭子。万寿桥建成后,南端相继兴建了一座九孔木石混合结构桥梁,石梁五孔,木梁四孔,名为江南桥(民间称为仓前桥)。清乾隆十六年(1751),江南桥被大水冲毁,何际述兄弟捐资募工重新修建石桥。

万寿桥自明天顺至清道光的370年间,历经五次大修建,其中明万历十六年(1588)又重砌石栏。抗日战争时期,万寿桥数次遭日机轰炸,有一孔被毁后复建,有一孔桥基受震沉陷,经几次特大洪水冲击,桥墩倾倒,桥梁下陷折裂,直至抗战胜利后才得以修复。

1970年,福州市政府投资四十五万元进行改建,采取桥上架桥的形式,保持元代石梁桥和民国钢筋水泥桥面,改建后的大桥跨越中洲,把两桥连成一体,全长588.1米,桥面宽11米,桥身抬高至13.69米(增高4米),保证洪水时水上交通畅通。

万寿桥与江南桥之如此引人瞩目,令人念念不忘,是因为其建在省城,700年来一直是闽中南人出入省城的必经之路,若以历史、长度以及单体桥梁的重量来说,是无法与福建四大古石桥相比拟的,甚至连莆田境内的宁海桥、熙宁桥、延寿桥、锦江桥都比不上。

泉州的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福清的龙江桥与漳州的江东桥一道并称“福建四大古石桥”,其中,洛阳桥和龙江桥,至今占据着老大、老二的位置;安平桥,则称为“中古时代中国和世界最大的梁式石桥”,而江东桥,则有“中古时代中国及世界最大的石梁桥”的美誉。

相比中国其他地区,福建沿海的四大古石桥之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古桥梁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它们都建造于江海交汇的人口稠密区--足够大的人流和物流的存在,使得造桥有了经济和人文基础,而海湾的地理和潮汐的存在,既是挑战也提供了机遇,使得建造较大和较长的石桥成为必须和可能--这些滨海的子民们,借助大海的力量和智慧,成就了古代世界造桥史上的辉煌一页。

福清海口桥建于宋朝政和三年(1113)。从宋代起,福建东南沿海成为中国海上贸易的重要起锚地,泉州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海口古镇是东南沿海军事要塞,扼守长乐、福清、平潭三地的海上交通要道。由于海上贸易发达,海口被称为“小泉州”。经济的发展必然造就交通物流的需求。然而由于横贯福清县境的龙江在此入海,海口的两岸最宽时有一华里我,平时百姓靠小船摆渡,而每遇海潮暴涨或台风暴雨造成洪水泛滥时,南北交通中断,人们往往好几天不能过江。于是当地太平寺的僧人惠图、守中禅师等倡议在龙江口造桥,附近百姓踊跃募集资金,捐资的富豪中,涌现出几个传奇色彩的人物(即巨额资金来历不明,但因为是做好事,人们往往也不予深究了)。历经十一年,于宋宣和六年(1124),终于建成这座总长700多米的大石桥。此时,与海口相距200余里的泉州,那座采用世界造桥史上首创的“船筏基础”和“浮运法”建造的洛阳桥,刚刚完工65年。

海口桥整座都是用花岗岩砌建的,但海口周边并没有质地良好的花岗岩石矿,这么大数量的花岗石如何远距离运来?据估算,39座桥墩,桥墩之间的距离10米左右,每个桥墩之间架设6条巨大的石梁,石梁断面80厘米见方,这样,每条石梁的重量都在15至17吨之间。

如此巨大的石梁,在没有起重设备的古代,连搬运都是奇迹,它是如何准确地搭建在江海汇流的桥墩之上的?结论只有一个:海口桥同样采用了泉州洛阳桥建造时首创的“浮运架梁法”造桥术。

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古代桥梁,其中特别是福建一带的石桥,体量大,构件重,构筑科学,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能够同它们相比的。”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名桥往读》中分析说,洛阳桥“在中国首次大规模使用了船筏式基础和浮运法技术”。

洛阳桥是这样建成的:在每月的海水最低潮时(农历初三、十八日),沿着桥的中轴线置大量石块,在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其上垒筑两头尖的船筏形桥墩:一头迎海水,一头迎江水,起到分水的作用,缓解江海潮水涨落对桥墩的冲击力。然后,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之法,在涨潮的最高位时刻(农历初一、十五日后的正午和子夜),将架载巨大石梁的海船(一说特制的木排)靠泊在两个桥墩间,然后借着落潮,把这些重达数万斤的石梁调整架设在桥墩上。造桥过程中,还发动百姓在桥墩抛洒大量牡蛎,以繁衍牡蛎把桥基和桥墩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种“种蛎固基法”,是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海口桥建成100多年后,南宋嘉熙元年(1237)开建的漳州江东桥,尽管其最大石梁达200多吨,但运用这种“浮运架梁法”,它再次创造了“世界最大的古代石梁桥”的纪录并保持至今。福建的石梁桥技术,由此达到巅峰。

与这些造福百姓的工程一起穿越岁月烟雨的,是神奇的民间传说;多数民间传说的主人公是佛道人物,只有洛阳桥的传说例外,除了神仙和菩萨,它的主人公是朝廷官吏--蔡襄。

蔡襄故里莆田流传着他造洛阳桥遭诬陷而蒙冤的故事,反映了莆田人认为“官场险恶”的地域文化心理;而在洛阳桥所在地的泉州,则大量流传着神佛共助蔡襄建洛阳桥的美丽传说,突现出闽南人坦荡的胸怀和美丽的情思,仅陈瑞统先生收集的相关传说就多达六则:一是蔡襄母亲卢氏怀他时过洛阳江,江中龟蛇精作怪兴风作浪,上天呵退龟蛇精,说是“蔡大人在船上,不得无礼”,卢氏由此许下要蔡襄建洛阳江大桥的宏愿。二是蔡襄在京任大学士之后,为实现回泉州建桥的夙愿,用蜂蜜在芭蕉叶写字,蚂蚁因而排成字迹,仁宗皇帝脱口念出“蔡端蔡端,本籍作官”的圣旨,蔡襄得以任泉州知府。三是洛阳桥屡建屡毁,蔡襄梦神仙吕洞宾送他宝贝笔墨,让他致书东海龙王,退潮三日以便砌石墩奠基。蔡襄升堂问:“谁下得海?”衙役中果然有人叫“夏德海”的,且真的带着蔡襄公函离去并于次日换回了“东海龙王”的复函一个字“醋”,即于二十一日酉时动工抢建桥墩基石获得成功。四是建桥缺乏大量杉木造船和搭桥墩架,蔡襄受白胡子神仙指点,让夏德海去清源山弥陀岩等候,果然等到“三人一目仙”并告诉他:“洛阳江头,酒井涌杉。”几天后井中便涌出大批杉木。五是建桥缺钱,观音菩萨化作美女站立江中,富人们便把银钱像雨点一样投向她站的船上,解决了工程所需的巨额经费。六是八仙各显神通助建洛阳桥:张果老将自己骑的神驴变成千百头毛驴运载木石;李铁拐锻打了千万支锤钎送到工地;吕洞宾拔出太乙神剑一挥,把莆田的葫芦山砍下半截;汉钟离用宝扇一扇,这半截山头便飞到洛阳江中;韩湘子用他那把帚,将海边的牡蛎都扫到洛阳桥新砌的桥墩上;李国舅把檀板抛在江上,变成了几百只大船……泉州人民为了纪念蔡襄建洛阳桥的功绩,在桥南建起了“蔡襄祠”,厅堂中供奉他的塑像;廊下配祀了夏德海的塑像,壁上画着八仙的形象……诏示着人心的好恶和时间的公正无欺。

安平桥的传说则是充盈着人们战胜灾难的信念和邪不压正的浪漫主义情怀。

传说有两条孽龙在晋江安海兴妖作怪,使安海的九溪十八涧经常洪水肆虐,生灵涂炭。有一次,孽龙在一片大沙滩上嬉闹累了,便躺在沙滩上睡着了。仙人作法镇住了两条孽龙,把孽龙用大畚箕装了挑去填海。这样,大沙滩上就留下两个很大的窟窿积水成湖,一名“龙湖”,一名“虺湖”。仙人挑着孽龙步履匆匆,在跨越溪涧时步伐太大,担子一沉,扁担压断了,畚箕“砰”的一声落地孽龙惊醒,魂魄脱身飞走了,剩下两畚箕土,倒掉化作两座大山,一曰“红麒麟山”,一曰“黑麒麟山”。仙人收服孽龙不成,重返灵源山深造。数年后两条孽龙再次兴风作浪,安海港恶浪滔天,百姓叫苦连天,仙人已炼就真功,吹出一条镇妖的七彩锁链,把两条孽龙吓回东海深处,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人们便仿照仙人吹出的七彩锁链,造了一条镇妖玉带,它就是安平桥。

这条长桥,从晋江的安海镇跨过海港,直到南安的水头镇,长达五里,因而也叫“五里桥”,从此,两县人民往来,再也不用受风浪颠簸之苦。安平桥的建成沟通了南下漳州、潮州的陆路交通,其重要性不亚于洛阳桥。特别是该桥所处正是安海港区,给货物的吞吐和转运带来很大的方便。事实上,宋代福建石桥,大多临近港区,明显地带着直接为海上贸易服务的性质。

宋代对外贸易积累下来的财富,为大批桥梁的建造提供了经济条件,特别是为民间商民的募捐创造了可能。《安海志》载:安平桥是安海商人黄护于绍兴八年(1138)“舍钱万缗倡造”的。近年修复安平桥时出土的石护栏上发现阴刻“浯州屿(金门岛)颜达为考施此一间”、“崇福里头保十六娘共施造一间”等字样。赵令衿在《石井镇安平桥记》中说:“经始之日,人咸劝趁,即石于山,依材于麓,费缗线二万有余”,是“因众志之和,资乐输之费,一举工集”。

著名剧作家郑怀兴有一本无名之作《造桥记》,之所以无名,是因为他所在的仙游县多年来财政困难,县长囊中羞涩实在拿不出几十万(过去的),几百万元(现在的)来排演《造桥记》。无奈,他的许多剧本只好背井离乡排成越剧、汉剧、晋剧……拍成连续剧、电影电视了,却照样得戏曲学会奖、曹禺文学奖、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只有这《造桥记》从未排出,仅供几个好友雅存了。

《造桥记》是一出貌似荒诞实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剧情讲的是两个身无分文的骗子冒充江南巨富,来到子虚县要在乌有江上造桥,把该县知县一家、豪绅和普通民众骗得团团转,尽管中间真相暴露无遗,但知县和豪绅及民众都宁信其“真”不信其假,只有一位吴秀才与众不同却被众人斥为疯子流落他乡……结局是乌有江上的桥造成了,骗子受到朝廷的褒封还成了知县的乘龙快婿。

千万别以为这是天才剧作家的主观臆造,郑怀兴的成功之作无不深深扎根于他脚下的这片神奇土地,汲取它的营养和智慧--离他居住的地方不出一里有一座古石桥,其建造过程的传奇色彩一点也不亚于《造桥记》。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广东肇庆知府陈可大结束三年任期退休回到仙游,这时他只有四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虽然退休,但总得干点事--为老百姓办实事。他每天早晨挟着一本《太平广记》来到南门木兰溪边甩胳膊蹬腿锻炼一番,眼见南岸乡下百姓进城,都要搭船摆渡实在不方便,遂萌生了一个重要决定,便把晨练的人们唤到眼前庄严宣布:“我要建造南门桥!”听众中有人质疑:“这么浩大的工程,哪来的资金?”陈太守爽朗地笑道:“俺仙游人从来不差钱!我母亲积德行善感动观音菩萨,天降飞钱给她,都装的我家满满一个阁楼呢。我还特地请岳父大人写了‘钱库’两大字贴在上面呢!”有了钱什么都好办,仙游县城横跨木兰溪的第一座大桥就建成了,一直用了900年,直至现任省交通厅厅长李德金曾任仙游县委书记时,才在它的上游几百米处,建起新的兰溪大桥。

李德金的乡亲没有仙游人那么善良,所以秀屿的天空从来不飞钱。他出身贫寒,不会也无法从自己口袋里掏一块钱,可以肯定:新兰溪大桥的资金全部来自官方拨款。由此推断:旧的南门桥建桥的银两,必然来自北宋朝廷。那时,仙游人蔡京正在京都全面主持日常工作,陈可大在任肇庆知府之前,有八年时间任长乐知县兼主簿,主持多处水利工程。可以设想,这笔“天上飞钱”,就是借长乐水利工程的名义转回仙游的,或且通过陈可大之手直接拨回故乡的。而这“天”,不是观音菩萨,而是蔡京本人或他的儿子蔡攸。

今天我们研读史料发现:福建石桥大量建造于两宋之交,最迟的也在元初;其次是这些大型工程,精确的绘图和技术性数据大多失传;三是建桥资金,都来自民间募捐甚至子虚乌有的传说;四是主持工程的关键人物,都是僧人甚至半仙半人的人物。其根本原因,是北宋后期,王安石、蔡京等新党主持朝政,大力倡建水利(含桥梁)工程。直至靖康(1127)之变,北宋亡国,蔡京死去,但南方各地的桥梁还未建完,有的还未开工,而主持工程的官吏大多被打成“奸党”,因而这些石桥最终建成后,官吏的名字也从功劳簿上消失了,建桥档案自然也不知所终,历史的不朽之功就归于无所不在的菩萨和神仙了。

“文革”期间,十五岁的南安水头南星中学学生蔡飞跃与同学晚饭后嬉闹着奔向校门外的五里桥。他是个文静的孩子,在别人放浪形骇之际,他独自伫立在桥上中亭,面对亭柱上的楹联陷于无穷的遐思之中。这楹联是: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我想,参透这对联中的道理,少年便长大了。对一个人是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这包括,我们对福建古石桥的许多不解之谜的认识!

2010年7月12日

同类推荐
  • 度假岛探奇

    度假岛探奇

    2012年—2013年,长岛县委宣传部为征集“长岛精神表述语”,以电视屏幕为平台,向全县人民广泛征求意见。其间,并访问专家,请教贤能。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海岛文化人,理应积极参与,献计谋策。经过半年多的广泛考证,综合提炼,精确筛选,提出“岛美为荣,民生为重,优化生态,科学牧渔”的16字表述语,旨在推进生态旅游度假岛建设。
  •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路上”的故事。住在山里的小说家,忽然萌发了徒步走回城市的念头。路远,刮风,下雨,体力不支,都挡不住唐吉诃德式的热情。他艰难地走完上百公里的路,愉快地思索关于信念、信条、执着、坚守、拒绝的问题。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引人深思,弥足珍贵。
  • 不为回首,只为阑珊

    不为回首,只为阑珊

    本书包括醉里挑灯看剑、路转溪桥忽见、人间秋月长圆、燕子来时新社、故人锦字天涯、不知春上花枝等7卷内容。
  • 玄的弦

    玄的弦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豹、感官、远方、散步、回顾、返途、夜泊成都、不要不安等。
  • 大冲动

    大冲动

    《大冲动》以东南沿海另一个小镇为背景,延续九十年、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直至一零年代前叶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演绎出的有声有色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展示出了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内心产生的一波又一波不止歇的“冲动”。
热门推荐
  • “猎户星座”行动

    “猎户星座”行动

    毫无疑问,这《“猎户星座”行动》将使阅读产生一种力量,如同白昼使工作、高山使远瞩、游走使风景产生越来越远的期待一样。无论是写战地风采,还是绘边塞风情,还是叙京风民俗,邓友梅作品中涌动的都是那份中国文人的传统道德。生活故事、人生体验,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向读者诉说着多彩的人生,读之启人心智,催人奋进。
  • 冰恒大陆

    冰恒大陆

    什么是神?神,即是人,只是他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才成为神。?
  • 末世修真大少

    末世修真大少

    强大的病毒席卷全球,牛逼的修真者们站了出来保护未受感染的人类。什么?......修真者也会被感染?......病毒来自异大陆?我们来看自带异能的修真者主角白元大少会怎么拯救地球吧!
  • 李经梧太极内功及所藏秘谱

    李经梧太极内功及所藏秘谱

    本书为《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的姊妹篇,由李经梧的弟子梅墨生和李经梧次子李树峻编著。书中集中展示了李经梧的武术文献和太极功夫,收录李经梧传太极内功、手抄《太极拳秘宗》及笺注、李经梧陈式太极拳经典拳照,为太极拳的修练者提供了难得的参考和借鉴。
  • 因你改变的世界

    因你改变的世界

    梦中的事情会在现实世界发生。你以为这只是巧合?你以为这是一个最终可以用科学解释的某种原理?兰特·图灵船长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当一切都改变了,一切都在兰特·图灵船长的梦中改变了的时候,到底什么样的科学才能解释这一切?
  • 斯诺大陆

    斯诺大陆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乐天在剑宗的剑冢之中得到了伴随自己一生的王者之剑,本以为自己就此拿着此剑执掌天下、快意恩仇。岂料命运多舛,凡是跟他关系较近的不论亲人还是朋友命运都已发生改变,先是天怒痛失爱人,接着乐炎为宗门献身,王猛家族凶杀惨案......而在一件一件事的背后,乐天才慢慢发现自己手中的王者之剑真正的本质。
  • 赵作的爱情

    赵作的爱情

    根据本人的《我的初恋二恋三四五六七八恋》剧本改编的一部小说。
  • 战神别傲,毒医驾到

    战神别傲,毒医驾到

    她本是神帝之女,因为印记,变成受世人敬仰的神,却被自己的妹妹出卖,肉体消亡;灵魂到了一个普通人类身上,每一个鬼都想要她的命,可她却丧失了记忆,只能一味地去保护自己,到最后,还是没能保护好;经过蚀骨的疼痛,她的灵魂到了一个大小姐体内,谁知又回到了她原来的世界,此大小姐不仅为庶出,且备受凌辱......“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看她如何灭仇人,杀皇上,万兽至尊,重返神位,凤临九天!
  • 浮世墟

    浮世墟

    一段又一段奇妙的经历,那些缘分,那些人,他们……都是假的
  • 我可以陪着你吗

    我可以陪着你吗

    罗东紧紧地抓住罗琦的肩膀说“我们是姐弟,你放弃吧”罗琦悲愤的大喊“又不是亲的,你是为了让我死心才要娶她的吗?”罗东摇摇头说“不是,我,我欠你的太多,但是我欠她的更多,罗琦,我可能是爱你的,可我现在得放下了,你也放下好吗?”罗琦流着泪的摇摇头。。。“我放不下”她紧紧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