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78600000032

第32章 评论(8)

散文多由观感出发,进一步则要写出某种情致及态度。汪曾祺在《文集自序》中说:“散文是可以写得随便一些的。但是我并不认为什么样的内容都可以写进散文,什么样的文章都可以叫做散文。散文总得有点见识,有点感慨,有点情致,有点幽默感。”对情致等的强调,可谓夫子自道。且看他的《我的家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在运河堤上可看船,看打鱼,然后出现了声音,静中有动。“远远地听见‘嘣嘣嘣嘣’的响声,那是在修船、造船。‘嘣嘣’的声音是斧头往船板上敲钉。船体是空的,故声音传得很远。待修的船翻扣过来,底朝上。这只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一只新船造好了,油了桐油,过两天就要下水了。看看崭新的船。叫人心里高兴--生活是充满希望的。”观感中,不乏生活的兴致,甚而期待。但过日子,却有免不了的波折。家乡那个连着运河的湖泊,虽微风鼓浪,波光荡漾,但也潜伏着危机。湖是悬湖,保不准就有决堤的可能。而一决堤,四面便成了一个泽国。就如人本来过着平静的日子,灾祸一来,便打破了原有的平静,让命运带上一些坎坷。汪曾祺有两篇文章,很能表明他的生活态度,那就是《随遇而安》和《自得其乐》。先说《随遇而安》,“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这颇有自嘲的意味,实则仍旧是看得开或达观的表现。文中讲先是开了许多批判会,写了许多检查,然后是下放农村劳动。于是作者来到张家口沙岭子,干农活,还画过马铃薯图谱,得闲则读古代的笔记。事后作者加以回顾或总结,便得出个随遇而安的处世之道。随遇而安虽有点无奈,缺少了一种抗争,但平凡人又有多大的抗争?或者说随遇而安虽有消极因素,但至少不会让人狂热,仍旧是求得一分平和。至于《自得其乐》,比起随遇而安来,这自得其乐更有积极的意味。自得其乐的方式,有写字与绘画及做菜。在这里,汪曾祺找到了生命的寄托,也就是说让难堪的境遇得以缓和。写字与画画,都可以是文人的性情所寄。至于做菜,则是汪曾祺的一个擅长。跟写文章一样,做菜也有一个选材及构思的过程,换言之美食与美文于理可通。汪曾祺的散文大都由小处落笔,从而体现某种情致,进一步则传导出对世事人生的看法。作者到了泰山,感到泰山很大,自己却不好把握。他在《泰山片石》中说:“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作者写泰山,只好着眼于片石,即通过一些观感的印象及想法来形容。着眼于小或从小处开掘,本是散文写作的常态。但这小不只是生活的浮面记录,还应体现出精神的世界来。汪曾祺在《文集自序》中讲到为《蒲桥集》所做的广告:“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对汪曾祺来说,特别在意的就是情致的流露。比如花鸟,这是汪曾祺的一个眷恋。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的背景,但看花养鸟,并没有退出人们的视野。它仍是生活的一个调节,从而寄予一些闲情。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们不可能把自然完全拒之门外。作者到了香港,面对高楼林立,心里却想着北京的大树。从这里,即可看出他对花草树木的喜爱。《槐花》里写到一对养蜂的夫妇,他们自食其力,且随花事而迁移,那花事也就成了人事的映衬。不用说,二者即可对照出一种美来。

汪曾祺的写作中,尚有不少文化题材。其中有些是由读书的感想而来,如《老学闲抄》《土地o城隍o灶王爷》等。有些是将书本知识结合了生活观感,如《国子监》《午门忆旧》等。由于他喜欢阅读古代的笔记,而笔记的内容包含甚广,因而由此生发的感想也较杂。不过文化本是多元的,这就意味着选择的自由,不无精神的关注或寄托。且以《水母》一文为例,那故事里说一个小媳妇曾给过路的神仙一瓢水喝,后者回报一根马鞭子,放在水缸里只要往上提就会有水,从而省了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有一天小媳妇回娘家了,她婆婆做饭,将马鞭子提出了水缸,水就往外涌,发大水了。小媳妇赶回来,抓起锅盖往缸口上一扣,自己腾地坐到锅盖上,水就不涌了,她则接着梳头。讲完了这个故事,汪曾祺就用抒情的笔调来表达赞美。“这个小媳妇是值得被尊奉为神的。听到婆家发了大水,急忙就往回奔,何其勇也。抓起锅盖扣在缸口,自己腾地坐了上去,何其智也。水退之后,继续梳头挽纂,又何其从容不迫也。”他认为水母是北方农民自己造出来的一个神,宛如农家的小媳妇,勤劳而俊俏。很显然,这仍是着眼于小的,然小中见大,便写出值得赞美之处。

散文的超越

作为非虚构文本,散文是比较地切近生活及生命的,但并不等于生活的浮面记录,而应当是生命的观照。艺术地观照,还有一种同情。比如丰子恺的《蝌蚪》:“我见这洋瓷面盆仿佛是蝌蚪的沙漠。它们不绝地游来游去,是为了找寻食物。它们的久不变成青蛙,是为了不得其生活之所。这几天晚上,附近田里蛙鼓的合奏之声,早已传达到我的床里了。这些蝌蚪倘有耳,一定也会听见它们的同类的歌声。听到了一定悲伤,每晚在这洋瓷面盆里哭泣,亦未可知!它们身上有着泥土水草一般的保护色,它们只合在有滋润的泥土,丰肥的青苔的水田里生活滋长。在那里有它们的营养物,有它们的安息所,有它们的游乐处,还有它们的大群的伴侣。现在被这些孩子们捉了来,关在这洋瓷面盆里,四周围着坚硬的洋铁,全身浸着淡薄的白水,所接触的不是同运命的受难者,便是冷酷的珐琅质。任凭它们镇日急急忙忙地游来游去,终于找不到一种保护它们,慰安它们,生息它们的东西。这在它们是一片渡不尽的大沙漠。它们将以幼虫之身,默默地夭死在这洋瓷面盆里,没有成长变化,而在青草池塘中唱歌跳舞的欢乐的希望了。这是苦闷的象征,这象征着某种生活之下的人的灵魂!”本文所写的蝌蚪,原本是孩子们捉了来养在洋瓷面盆里的,但作者却以满怀同情的笔触写到了它们的苦闷,即不得丰田水草以及自在游乐。“这是苦闷的象征,这象征着某种生活之下的人的灵魂!”由物及人,此一立意有如神来之笔,即将主旨点明为生活苦闷的象征,甚为醒目。

散文不能局限于所写的事实,而应当有所超越。从超越中,便可看出某种情致或韵味来。丰子恺在《阿庆》中说:“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写了相关事实后,作者加以点评:“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这真是夫子自道,点明了艺术可以抚慰心灵,即有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的作用。散文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当然也有其超越作用,从而陶冶心灵。丰子恺散文是很讲究趣味的,如童趣及生趣等,但不止于传导趣味,而是还有一种超越。所谓超越,也可谓另一层次的观照,那是心灵的升华。他在《儿女》一文中这样说:“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丰子恺以膝下一群儿女作为观照的对象,但并不止于捕捉童趣或表达爱子之心,而是在心灵的层次上有所提升。这里将儿童等同于神明与星辰及艺术,可见是有所超越的。且此种超越,不只是情趣或情致的流露,而是多有哲理的观照了。

换言之,也就是对生活及生命的感悟。对史铁生来说,二十岁上双腿瘫痪,无疑是生命中一次沉重的打击,后来才慢慢地意识到残疾无非是一种局限,生命并不因之停止。正是在身体受到局限的地方,心灵开始漫游。灵魂从一扇开着的窗口出去,冥想一番后,又会从那扇窗口回来。日子当然还是那样的日子,但感觉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想来就是不断地赋予生命一种意义。生命的意义本是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以至于有的人干脆认为没什么意义,但无意义仍是一种意义的表白。“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对作者来说,冥思之余,正是通过写作来寻找生命的意义。“写作就像自语,就像冥思、梦想、祈祷、忏悔,是人的现实之外的一份自由和期盼,是面对根本性苦难的必要练习。”这样的话,也就足以表明为什么要写作了。写作可以表现诗意,进一步则有意义的追问,这当然离不开人生。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了母亲感人的形象。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都是双倍的。当儿子在痛苦中发脾气摔东西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这就是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的伟大,在于为儿女们操劳生活。其实母亲想做的,是激起儿子对生活的乐趣。比如去公园看花,就是想要在眼前心中产生一些美好。但儿子只想着自己的苦痛,未曾好好地领会母亲的心意。更有甚者,则是母亲自己早已一身病痛,却隐忍不言,最后放不下心地走了。只当母亲逝去后,作者才和妹妹一起补上了一课,同时也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仍要好好地活。所谓生活就是好好地生,好好地活。在《秋天的怀念》中,作者最后终于写到了看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人就是不能贱视生命,甚而面对生命还应有一分珍重,才能感受更多的美好。

至于祈祷,则来自生命深处。在这里,作者又显出一个柔弱的品性来。“柔弱,是信者仰慕神恩的心情,静聆神命的姿态。”个人的柔弱面对着复杂的世态,总会留出一点敬畏之心,懂得胡来是行不通的。忏悔之义,也就在其中了。现实不会从祈祷而来,但人的祈祷仍可从现实出发。面对着人世间难以消解的苦难,唯一的祈祷就是让心情慢慢地变好,正如同生命也是慢慢地变老。钟声的传响,逝去了又回来。“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很显然,此岸与彼岸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与其不无简单地从彼岸回望,倒不如实在地从此岸出发。这期间,所谓的慈就是在一条无尽无休的路上行走时所要有的持念,至于悲则说明了苦难永远都是更为本质的存在。在作者看来,持念的生命永远都在朝圣也就是超越的路上。

(原载于《阅读与写作》2010年2期)

散文中的闲话笔调

散文写作中,最有兴味的或许就是笔调了。笔调,也可以说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现代散文中,有一种甚为风行的笔调,就是闲话笔调。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讲:“白话散文很进步了。长篇议论文的进步,那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论。这几年来,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可见所谓闲话笔调就是谈话风的,或者说可用谈话来比方。

同类推荐
  • 挂着泪的微笑:最感人的情感散文

    挂着泪的微笑:最感人的情感散文

    有多少故事让您眷恋一生?有多少情景让您深受感动?有多少故事在您记忆的海洋中永远闪烁着光芒?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时文选粹”。
  • 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

    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

    本书是资深教授蹇昌槐的最新力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系统研究西方小说的理论专著。作者基于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视野,对弥散在西方小说艺术巨川之中的帝国文化镜像萌生、发展和形成了原创性的理论阐释,对塞万提斯、笛福、夏绿蒂·勃朗特、狄更斯、康拉德、海勒、沃克等数十位精英作家的创作了深刻的重解。全书视角新颖,立论清奇,文情并茂,可读性强。
  •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在北京几年的漂来漂去,讲述了几个年轻人不被听到的呐喊和絮絮叨叨的彷徨,也描绘了很多个年轻人没有勇气也无法到达的远方。城市这么大,世界这么大,可就算我们的生活再小,也要努力去捍卫。即使曾脆弱、无助、绝望、动摇,我们也不该停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总是该保留点傻气活起来才有滋味,做梦都没法撒开欢儿大笑,哪还敢在沙滩裸跑?年轻一回,总得尽点兴。
  • 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本书所选唐诗都是思想深刻、词句优美、境界高旷、流传广远的经典之作。每首诗除了有详尽的注释之外,还附有赏析,提示了鉴赏唐诗的角度和层次,引导读者发挥自己活跃的神思,畅游于唐诗这片浩瀚的海洋。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
热门推荐
  • 倾城狂妃,嗜天狂魔

    倾城狂妃,嗜天狂魔

    一个重生之魂……家族的遗弃,强者的欺凌,我已忍无可忍!若我不发威,你们都当我是好欺负的吗?实力强大,容貌妖孽,权力滔天,身份神秘,是所有女生的梦中情人。却偏偏缠上了当初有“花瓶”“废材”之称的她!
  • 火爆小妞成长记

    火爆小妞成长记

    宋小妖,蓬莱仙岛少主子,风华绝代小美人,身份成谜,一身元气与众不同,性子有点小霸气、小邪气,耍的了酷,卖的了萌,坑人无声无息。寻亲路,强者诞!一代风华妖女,戏人生!
  • 死亡圣法神

    死亡圣法神

    我本花心,却痴情于她,我心本善,却被污屠戮苍生,既是如此,为何不堕入魔道,杀出一片天。——《尤格拉西尔史记》
  • 樱花树下的等待:我等待着你的爱

    樱花树下的等待:我等待着你的爱

    她与他相遇,她的心中便只有他。有一天,他们携手走进教堂;有一天,他们相拥而眠;有一天,他们坐在樱花树下,聆听彼此的心跳。他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她相信只要坚持,幸福就会来到,他,亦是如此。我们来见证他们的幸福吧!(本文是关于tfboys的,行星饭慎入!入了不好看表喷我,我的内心很脆弱滴!)
  • 每天学一点管理常识

    每天学一点管理常识

    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常识蕴涵着真正的智慧。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遗失的红桃匕首

    遗失的红桃匕首

    一切都已经拉开了帷幕,你想逃,也终究逃不过。十五岁的魉儒身边发生的一桩桩的故事,都是因为那一条血红的项链而起的。在那强大的血红项链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血腥的古老秘密……
  • 最游记

    最游记

    他是世间最后一个神,被仙鹤所养,故取名白灵。她是天上的仙子,出生时祥云漫天,故取名云梦瑶。不同世界的两个人,共同生活在并不存在的虚无的时间里,西游的故事该如何续写?最游记,从这里开始。
  • 明水陈先生文集

    明水陈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盛夏晴天

    盛夏晴天

    在他看来,他与她之间只不过是他一个人的事。因为在她的心里永远只有一个苏陌阳。她以为她与他不过是因为一个苏陌阳,一场车祸彻底的让她对曾经的认知改变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