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78600000026

第26章 评论(2)

文体写作,也有其表达上的长处。比如小说中最为看重的,就是叙事的艺术。诗歌倾向于抒情,但要通过各种意象的组合来抒情。而完整的意象组合,就构成了意境。相比之下,散文虽可叙事,可抒情,但在表现的层面上则颇多说理的成分。像散文这样不在某一表达方向上见出长处的,相对来说仍就有基础之义,最便于对接上学生作文。在较为基础的文体中,才更为看重表达上的交相为用,而非某一种方式的长足进展。自然这其中也会有所偏向,从而预示可能的发展演变。不用说散文中有偏于叙事的、抒情的和说理的,相应地便有了文体上的分类,即将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哲理散文。其实这仍然是表达上的各有侧重,并不足以作为文体的标志。按照表达方式来设定文体,是一种简便而简单的做法。若本着文体的约定俗成之义,则表达方式上的界定不妨视之为各有特色的展开。这样既避免了文体分类上的缠夹不清,又可在写作中灵活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服务于写作,正是一种综合的运用。

散文还可接通应用写作。古来不少应用文章于时过境迁之后,不再具有应用之义,却都成了审美的散文,比如《出师表》《陈情表》等。学生作文也有与应用文体对接的,但除书信、日记之类外,大多并非通向实际的应用。与应用文体的嫁接,若仍是模拟式的,则模拟不很到位,也不要紧。或者说当不得真正的应用文,却仍可在散文的范围内。就其表情达意上说,则可通向文学审美所说的无用之用。当然这里所说的无用之用,是相对实际应用而言的。就学生作文来说,其功用自然有能力的提升。但写作又不能为能力而能力,而要在心灵或精神的统领之下,此即文心之义。将作文提升为散文,就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文体上的缠夹不清,从而作出一种弹性的理解。因散文不限于一体,而是多体共存,正好可供弹性的选择。其实就是应用文中的那些写法,也不妨视之为散文中各有特色的展开方式。究其实,则不管文章中具体写的是什么,就是要有情思意趣,这才是散文的内在本质,而不大受制于某种体式。

如何来看待散文的文体。古文中文体之多就不用说了,这在现代散文的写作中也颇有延续,比如日记、书信、游记、传记等。有的则是变了名称,如序、跋变成前言、后记。但现代散文也催生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文体,主要的就是小品、随笔、杂文和报告文学等。当某一体获得了独立,就带有相应的文体特征,这在写作中是淡化不得的。不过散文中虽说体裁甚多,但所有的体式合起来也不足以穷尽散文之义。或者说,散文中仍有一些不受现成体式所规范的文字。对应于散文的母体之义,既是一种弹性的表达,也有可能催生出新的文体来。往往,当某种写法获得了认可,因之就会带出相应的文体。只是这种命名不同于表达方式上的命名,更多地带有约定俗成之义,最典型的就是杂文了。因鲁迅的推广而变成了一种文体,而不同于古文中难以归属的杂体。其实就是杂体的存在,也可说明散文多有包容。散文是最难限制,也是最有弹性的文体。鲁迅说散文的体裁大可随便,或许正有此意。

且不仅文体如此,写法亦然。文无定法,原本认可了先有法的存在,但又表明不可拘泥,因为技法只有相对的意义。表达方式也可称技法,不过那是最为基础的,此外的技法甚多。比如散文的写作对象是人、事、景、物,相应的技法要求就有传神写照、因事见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写作也可同其他手艺一样,有一个由技而艺的过程。技法为操作提供一些便利,但进一步就得突破技法的局限性,才无碍于心灵的表达。且技法都轻车熟路了,必然会失去新鲜,那就不妨多有尝试。所谓文无定法,就是要敢于冲破现成的法,而探索中又会产生新的技法。且不管文体还是技法,都处于有与无的辨证关系中,最堪玩味。一个人识了字,就可提笔写作。所写的文字,如果能够表情达意,也就成为文章。文有韵散之分,与韵文相对的,就是散文。散文至少是和韵文一样古老,但散文却不像韵文那样容易老化。散文中会老化的是观念,但不老的则是一颗文心。文心的呈现,在未曾找到合适的韵文形式之前,散文的表述就脱口而出了。散文是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尽管语体、文体都常在变化之中,但变中仍有不变的就是一颗文心的传导。

(原载于《阅读与写作》2006年4期)

散文的边界

散文原本是指与韵文相对的散体文字,后来诗文对举,则辞赋骈文也可算在内。散文包容很广,体裁甚多。由于唐宋古文的崛起,又强调文以载道,所以一直处于正宗位置。五四后,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散文与诗歌小说同为文学体裁之一。这种独立一方面是突出了文学性,另一方面则缩小了包容。诗与小说尽管也有复杂的构成,但作为一种文体则很纯。散文既为文学体裁之一,理当也应有这样的纯。后来,散文中也渐有了纯与不纯之分或狭义广义之别。显然,这样的划分只是一种灵活的做法,并不足以解决问题。从观念上说,既然同为散文,就应有相同的质素,但纯与不纯之分或狭义广义之别又表明彼此可以不同。如此,散文在概念上就不无缠夹。

如果对接上传统,在诗文并举的格局里,何为散文是不成问题的。但五四以后的文学发展又成了一个新传统,在这个传统里,散文显然是为了与诗和小说在文体上平行,而实际上又达不到那个纯,所以一直受到批评家的冷落。文体越纯,越便于展开批评,而像散文这样的文体,可以说还像是一个母体。凡有作品无法归入诗歌或小说的,都可以塞给散文。散文就好比母亲一样,养了许多孩子,自己的面目却不甚分明。对应于写作,若经营不了诗的意象情思或小说的人物情节,便只好降格作散文。其实就母体的意义上来看待散文,倒也相宜。这也是古来如此,只要翻开《古文观止》之类的选本来看,那里面就包容了许多文体。且还有不少是实用文,因写得情文并茂,虽时过境迁已失去了具体的用处,却仍有审美的价值。散文的空间,似乎是兼有文学与非文学作品,可视为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的中介或过渡,也可视为这两类文体的基础,这正是作为母体的意义。就现代散文的情形来看,较为通行的文体有日记、书信、小品、随笔、传记、游记、杂文、报告文学等,其中如杂文、报告文学都已获得独立。这个事实,也有助于明确散文的母体意识。

对于散文的分类有从表达方式入手的,大致可分为叙事、抒情、说理等。不过表达方式在一篇文章中往往交叉使用,所以也只是各有侧重,却不能分个明白。尤其是夹叙夹议,也可谓自成一类。叙事抒情说理的分别,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并非是内在规律的探讨,而只是着眼于表达方式的区分。回顾现代散文的写作,其状态仍是多元的。其中较为纯粹一路就是抒情散文。从冰心、朱自清到徐志摩、何其芳,演进的痕迹甚为明显。但到了杨朔,则写成了一个模式。这既表明了流行,也说明限制。不妨比较一下冰心和杨朔,二者都不回避题材的细微,但冰心是从挚爱的心灵出发,自我中不离小我;杨朔则写小花小草也总要反映出红太阳的光辉,自我明显倾向于大我。自我恰在小我与大我之间,其间在把握上应有分寸。对散文来说,或许小中见大仍是它的特征。杨朔模式解体后,散文又恢复了多元发展的格局,这是可以上承现代散文的。不过时下尚在流行的文化大散文,本是很有特色的写法,却又有形成模式的可能。即便有文体建设上的意义,也不过是体式之一,不会也不可能等同于散文。更何况此类写作多以题材的开掘取胜,各自在堆积的文化材料中挖掘。

散文写作,仍应回到心灵上来,那就是摆正心态。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o散文二集》的导言中说:“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在外国修辞学里,或称作主题或叫它要旨的,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后,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在这里,所谓“散文的心”还是很具体的,就是指一篇文章的主旨,但不妨扩展一下,那就成了散文写作的心态。郁达夫还说从前散文的心大都被载道占了去,包括尊君卫道孝亲等,这种心是撇开了个人的。而五四运动的巨大成功,就是个人也即个性的发现。如此伴随着个性解放的呼声,他认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如此说来,所谓散文的心,也即个性的流露。不过如何把握个性,也就是找准自我,并非易事。若是偏于小我,很可能只是罗列了生活中的一些杂碎,无甚意义,也不等于就是真实。若偏向于大我,又有可能变成概念的演绎或是观念上的传声筒。因而只有在主体意识上确立自我,才能摆正写作的心态。

鲁迅在《怎么写》中说:“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并说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鲁迅认为,散文之类在写法上大可随便一些。这话本是针对所谓日记、书信更便于个性的抒写而言的,说明体裁上的差别不是那么重要。至于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也就是让情思的流露更自然一些。其实文体也只有相对的意义,往往随时代而变迁。古时不少文体,而今都已不再使用。但写作总得有体式可依,才便于操作。所以虽有体式可依,仍是各有擅长,本不必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写作,就意味着写出各自的擅长。其实这种擅长也不只是体式或技巧,更有超乎其上的才识修养。散文的易学难工,这好似已成了一个共识。所谓易学,就是入门容易。难工,则是难以得到提高。散文的高境界对应于人的修为,所以才有文如其人之说。尽管实际的情形颇为复杂,不大可能一一对应,但作为一个较高的标准,仍可用以衡量。退一步,即使文体的意识不那么明确,随手写来的,仍可包容在散文之内。文章学上不妨各有讲解,但写作则仍着眼于真实感人。

所谓散文的边界,就是没有什么边界,从体裁到题材,都不宜人为地划定边界。至于具体的写作,则不妨各有所好,也可各设自己的边界。只就散文写作的整体而言,既不必规定体式,也不必限制范围,反之,则无异于削足适履。所谓散文的边界,既对应于生活的空间,也对应于心灵的空间,如此内外相应,才是包容甚广。就写作来说,本不妨以心灵的空间来涵盖。若以此辐射开去,则种种不同,仍是心灵的发挥。对此,朱光潜的看法颇为独到。他在《论小品文》中说:“我常觉得文章只有三种,最上乘的是自言自语,其次是向一个人说话,再其次是向许多人说话。”这就是从心灵出发的,第一种是独语体,第二种是闲话体,第三种可谓应酬体。作者就由此来区别高下,虽不是唯一的标准。其实散体文字的表达,就有散的自由。诗是跳舞,散文是漫步。当然,这是心灵的漫步。心灵是一个多元的空间,因而文字作用于人,也是多元的。从效用上说,则大致有审美、审丑、审智之分。审美是给予人一种美感,且不管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有一条情感的线索。审丑是不回避丑,然而生活中的丑可以转化为艺术美。所谓相反相成,还可理解为到达美的另一种途径。审智主要诉诸人的理性,往往应有思想的深度。但思想也可与趣味结合,形成一种理趣之文。又如幽默,也是有待于开拓的途径。

就散体文字的排列来说,即便没有现成的体式可以命名,也仍是一体,就是散体。文体命名,虽有内在的嬗变,也不无约定俗成之义。这正如语言一样,既有其内在的规律,也有约定俗成的说法。这样说,并非取消了文体建设上的意义,而是正强调了如此之散也可成为一体,一种很有弹性的文体。

(原载于《阅读与写作》2005年3期)

散文的心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晚风吹动一弯月

    晚风吹动一弯月

    书中收录的诗,尽量的求自然、朴实、通俗、易懂,不玩弄深奥,只当百姓,不拿官架子,不做假洋鬼子,不装神弄鬼,不吓人,也不食古不化。
  •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 梦见与叙事

    梦见与叙事

    本书是套书《独立文丛》中的一本。作品分“凭栏处”“来来往往”“一朵一朵盛开”“写作的那些事”四辑,不露声色地对自然进行描摹,内容丰富多彩,文笔老到而沉稳。
  •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匆忙的大时代里,我们期待大格局,渴望大成功,却不经意间错过了细细品尝“微幸福”的机会。本书通过截取生活的片段,引用经典的故事,使用轻暖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发现工作、生活里的,细微的幸福和美好。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是补救过失和错误的方法,而是珍惜和享受的心情。不管你遭遇怎样的境况和风景,都可以用一颗细微的心,去发现和拥抱你手头、身边,甚至心底的温暖和美丽。就像那句简单却动人的箴言所说:“用心、真心、开心,所以生命盛开。”
热门推荐
  • 圣樱学院之公主的校园生活

    圣樱学院之公主的校园生活

    她~紫夜(千月雪樱),皇族唯一的公主,却不愿进皇家学院,反而和自己的三个好友、闺蜜,扮猪吃虎去了圣樱学院,她们究竟能不能在那儿弄出一番风浪呢???(加作者QQ:2502035842了解文章剧情发展吧)
  • 操控世界

    操控世界

    浩瀚宇宙,唯谁独霸。天才操控师柯德思拳打恶霸,脚踢流氓。面对美女们的追求,却狼狈不已。且看单纯的柯德思被现实压迫和美女的强迫变得不再单纯。一天一两更。
  • 庶女柳烟

    庶女柳烟

    平平淡淡才是生活,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嫁个好夫君相夫教子,若是这点儿愿望也不能满足,那么只有争。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离开故乡那一刻,就知晓,没有回头路,掩饰自己的内心,一直向前走。为了爱而离开,你们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快乐,你们的平安,是我最大的心愿。曾一个又一个三年,我没有回到故乡,我的心,我的人,我的魂,全飞了。鲜活在念想里的故乡,千年古镇的一个小村庄,绿树掩映着一座座楼房;扶犁的农夫吆着黄牛下地,鸟雀飞落在翻起的泥浪;麦子油菜花生抱穗的时候,老农的旱烟锅咂吧得好香;缕缕炊烟缭绕成团团云雾,粗瓷老碗盛满了温馨和希望;鲜活在念想里的故乡啊,如母亲温柔的臂弯永世难忘!百年青槐树矗立村中央。乡愁是深爱,像春晖轻抚二月柳,像一撮春泥也护花,像幼儿蜷缩热炕头。乡愁是炽情,如炉中煤浓烈炙手,和亲情一样千般缠绵,融入血液啊沸腾奔流。乡愁是不舍,钢刀难断的骨与肉,如藤如蔓的丝丝缕缕,牵挂魂魄啊惊鸥鹭。乡愁是念想,欲说不堪啊鲠在喉,是一种煎熬伴憧憬,不谢的花儿梦中抖。乡愁悠悠!悠悠乡愁!这将是我永远写不完的小说,如今居住北京,夜夜梦回故乡,太多太多的不舍,太多太多想诉说我对故乡情与爱。借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来表达我对故乡的心情。
  • 武痕

    武痕

    石宇本是石泉镇一个小家族的子弟,每天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在一次历练的过程中,意外得到一件血色印记,从此生活便是发生了变化,身不由己的卷入了一个惊天的阴谋中,那是一段过往的辛秘。
  • 妖孽殿下追妻难:废材鬼王妃

    妖孽殿下追妻难:废材鬼王妃

    背叛,被强,被追杀,所有的不幸全都被她赶上。是厄运女神缠身,还是幸运女神眷顾,一切都是未知。不过没关系,她命由她,不由天。听之所听,愿之所愿。且看她如何由废材,一步一步走上强者之巅。风云变幻,傲视群雄,万里苍穹,谁与争锋。这一世谁能与她生死共存。新书推荐《娇妻别跑:腹黑夫君请绕道》
  • 诡妹

    诡妹

    你知道鬼崽岭吗?你知道鬼崽岭的神秘传说吗??只因爷爷的名字和两千年前的鬼圣的一样,我就卷入了鬼崽岭这个神秘的传说!一觉醒来,爷爷莫名其妙的死了。打开棺材,却发现棺材是空的。爷爷怎么了,是死是活!为什么寻找爷爷,我踏入了一个其妙的征程。一路披荆斩棘,我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阴谋,一切都是因为鬼崽岭隐藏的这个天大的秘密!
  • 拈花剑闻

    拈花剑闻

    我始终没有成为像李师那样的人,江湖上快意恩仇,我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事。
  • 道门修仙传

    道门修仙传

    谁说道门的就是道士?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又去了何处?陈城告诉你真相,带你领略一个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修仙之路!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