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78600000012

第12章 随笔(1)

苏轼小品之趣

苏轼的小品散文,多有意趣。先说情趣,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黄州团练副使苏某书。”在这里,散步即是散心,从而绘出一幅优美宁静的庭中月色图。苏轼在黄州,心情本来不佳,幸而能随遇而安。更妙的还在于有友朋相伴,默契于心,这才遣去独处的孤寂。

再看理趣,多是出于智慧的观照。如《记游松风亭》中所写:“余尝寓居惠州嘉祜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仰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两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文中所写,等于参禅悟道,真可以看作苏轼的人生观。苏轼一生,困境居多。但他之所以没有被困境击倒,就在于能够找到自适。从实质上说,当是出于一种达观的心性。这或许与天性有关,但更多的仍在于人生的历练,真个是见惯不惊。从苏轼身上,不难看出庄子和陶渊明的流风余韵。到了晚年,苏轼又由惠州再贬至海南,足迹已走到海角天涯。就命运来说,那无疑是雪上加霜。但从心态来看,则仍能自解。如《试笔自书》中所说:“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措。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之可以一笑。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书此纸。”文中所写,可说是一篇寓言。虽出之于想象力的发挥,却不无哲理的启迪。历尽风波,反而有一种坦然。北归途中,苏轼在《书舟中作字》中这样说:“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篙声石声荦然,四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变更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人生至此,已见出无所不在的从容。

还有谐趣。比如《书临皋亭》中这样写道:“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本文之妙,不在于言简意赅,而在于那种诙谐。本来面对如此美景,自可陶然一番。加之酒醉饭饱,一时间也可忘却愁肠。但作者偏说“若有思而无所思”,这是寻常文士不敢下笔的。因作文之道,为患意浅,便不得不求深。苏轼此文,看似无多深意,实则心态上极为自在。而惭愧一说,说明个中自有省察,并非真个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许对苏轼来说,这正是难得的放松。再如《书赠何圣可》:“岁云暮矣,风雨凄然,纸窗竹室,灯火青荧,辄于此间得少佳趣。今分一半,寄与黄冈何圣可。若欲同享,须择佳客,若非其人,当立遣人去追索也。”本是自己所欣赏的情境,却想着分一半与友人,但前提是友人要能够加以领会。倘若不然,则要追回这种情境自享。个中意趣,除念念不忘那点情致外,还在于有一种调侃。

此种善意的嘲讽,苏轼文中所在多有。又如《二措大言志》所写:“有二措大相与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耳。他日得志,当饱吃饭,饭了重睡,睡了又吃。一云: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吾来庐山,闻马道士善睡,于睡中得妙。然以吾观之,终不如彼措大得吃饭三昧也。”文中二措大言志,志不足道,但从中仍可见一种淳朴的人性。作者虽出之以嘲讽,却是充满善意的揶揄。又如《马梦得穷》:“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先讲友人与自己一样穷,然后又将穷之冠这样一顶高帽赠与友人,即是一种揶揄。但也只有在好友之间,才可开这样的玩笑,否则尽管拿自己作陪,仍是有所得罪。人生本是一场体验,但各人遭际不同,因而观感有别。对苏轼来说,凡足迹所到之处皆有诗文,写作早已成了精神的寄托。尽管他是以乌台诗案获罪的,但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不是说苏轼没有那点聪明,而是唯有在诗文中才能寄托他那丰富的精神。这情趣理趣谐趣等,虽说意趣各别,却都是一个丰沛心灵的流露。

(原载于《阅读与写作》2010年9期)

板桥与竹

梅兰竹菊,为四君子。

其中竹与兰都是郑板桥熟稔的画材。

兰之幽,偕君子而归隐;竹之劲,又见出士子之节操。不过虽说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板桥显然更喜欢竹。“唯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众卉许同栽。”这样竹便高标独立出来,从而摇曳在他的精神世界里。

竹对板桥来说,真可谓是“居不可一日无此君”。茅屋一间,修竹数竿,是他反复吟味的情趣。竹进入板桥的视野,不仅是生活的点缀,而且还营造出一种生活情调。竹影婆娑,人在画中,这自是文人化的情调,何其雅致。个中人烹茶品茗,写字作画,吟咏不倦。心与境偕,恬然自适,便自然远离了富贵铜臭之气。

板桥写竹,自成格局。他画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神理俱足。除了自适心意外,郑板桥还赋予了竹多样的精神内涵。“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坚劲而多节,可比君子之节操。板桥傲岸,且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他不屑于拜迎长官,又不忍鱼肉百姓,最终也只能弃官而去,图个洁身自好。

仁者之心,触物而动。“衙斋卧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竹叶沙沙,他想到了民生疾苦。“萧萧”一词,尽得竹之风韵。板桥画竹,清瘦居多。此等瘦损,并非人比黄花瘦的忧郁,而是君子固穷的本色。

板桥弃了乌纱,归隐扬州。他靠卖画为生,自食其力。“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竹之清瘦,其实就是自我的写照。不过伴竹而居,又可从吐放青绿中得其灵秀之气。这样的两袖萧萧,才不是一味枯瘦,反而风姿潇洒。

(原载于《福建日报》2001年7月9日)

倾听流水

且看普里什文的《林中小溪》:“我看见,流水在浅的地方遇到云杉树根的障碍,于是冲着树根潺潺鸣响,冒出气泡来。这些气泡一冒出来,就迅速地漂走,不久即破灭,但大部分会漂到新的障碍那儿,挤成白花花的一团,老远就可以望见。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仿佛面临免不了的一场搏斗而收紧肌肉一样。水颤动着,阳光把颤动的水影投射到云杉树上和青草上,水影就在树干和青草上忽闪。水在颤动中发出淙淙声,青草仿佛在这乐声中生长,而水影显得那么调和。流过一段又浅又阔的地方,水急急注入狭窄的深水道,因为流得急而无声,就好像在收紧肌肉。太阳不甘寂寞,让那水流紧张的影子在树干和青草上不住地忽闪。”

读这样的文字,很能感受到一种节奏,那就是水的流动。同时,相伴着这条林中小溪,作者又有细致的观察,尤其是光与影的捕捉。可以说一路相伴,就有一路的发现。作者发现,水流的声音,就是彼此的招呼。“小溪的生活中,就这样一会儿泡沫频起,一会儿在花和晃动的影子间发出兴奋的招呼声。”且不管哪里的水都会聚在一起,汇成溪流,去拓开自己的空间。“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时间就由此而被创造出来。搏斗持续不断,生活和我的意识就在这持续不断中形成。”最终,小溪是汇入了大洋,而一路相伴的我,也来到了一个百花争艳的世界。作者通过一条小溪的流淌,展现出大自然的美。

对于写作及作文来说,唯有训练出敏锐的观感能力,才会多有发现。再如《最初的小溪》:“我听见一只鸟儿发出鸽子般的‘咕咕’叫声,轻轻地飞了起来,我就跑去找狗,想证明一下,是不是山鹬来了。但是肯达安静地跑着。我于是回来欣赏泛滥的雪融的水,可路上又听见还是那个鸽子般‘咕咕’叫的声音,并且一再一再地听见了。我拿定了主意,再听见这响声时,不走了。于是慢慢地,这响声变得连续不断起来,而我也终于明白,这是在不知什么地方的雪底下,有一条极小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我就是喜欢这样在走路的时候,谛听那些小溪的水声,从它们的声音上诧异地认出各种生物来。”作者喜欢大自然,致力于发现大自然中的诗意。这里写的,就是从听觉中分辨出最初的小溪所发出的声音。

不用说,作者的感觉是很敏锐的。但此种倾听不只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乃心灵的发现。又如《在溪边》:“小白桦树虽早已展枝吐叶,却隐没在高高的青草中了。当年我拍摄它们的时候,还是在第一个春天,那时在这棵小白桦树底下的雪中,有一条小溪的源头,溪水在一片发青的雪地中流去,看去像一条黑带。自从那些小白桦葱茏郁茂,树下长出各种带着五颜六色的小穗、小球果、小叶柄的草以来,小溪中有许多许多的水流走了,小溪本身也长满了墨绿的浓密的薹草,密得使我没法知道溪里现在还有没有一点水。这正如我本人眼下的光景:自从我们分别以来,不知有多少水流走了,如今凭我的模样,谁也没法知道我心灵的小溪仍然在欢腾。”生命犹如一条小溪。有多少溪水流走了,就是有多少时光逝去了。仅看外表,或许人事已非,正如时光不再。不过只要那条心灵的小溪不曾汩没,就可一直倾听。作者的笔下始终流淌着一片春天的水,一片水的春天。

如此文字,是建基于精细观察之上的感悟。而感悟的文字,在普里什文的随笔中所在多有。如此感悟,仍是不离观感的,却蕴涵着哲理。倾听流水,流淌的是时间,是生命,是美好及无尽的追求。

(原载于《教师报》2010年3月17日)

简单生活

美国的梭罗于我们并不陌生。他的文字,字里行间,常常会流露出东方的智慧。梭罗分明是一个东方式的哲人,不过他并没有一心追求冥冥中的那个道而遗弃这残缺不全的世间,只是不去迎合苟同而已;同样他也没有经天纬地的胃口,念念不忘天人合一。他只是选择了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调谐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读《湖滨散记》,其中的《经济篇》很重要,从中可以看出梭罗的生活观。他对工业文明很反感,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寄居者。于是他才要回到自然中,去过一种更为简朴的生活。他并非完全排斥物质,只是觉得不能过于依赖物质。人必须获得一些生活的必需品,但不该过于舒适。按梭罗的理解,所谓舒适就是按时髦的方式烘烤自己,从而大大地阻碍了崇高向上之心。他在湖边盖了房子,并认真计算投入的费用;他也种了地,同样认真地对待地里的收成。但他不同于农人的,是没有去养猪养鸡,也就是说并不在乎财物的多寡。他认为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至于灵魂方面的必需品,金钱连一件都买不着。于是他也反对过度劳作,那样精神空间的自由也就大大地限制了。

天地之间,山水无有穷尽,梭罗只是选择了一个湖。但他认为说到风景,最美丽最富表情的也就莫过于一个湖了。湖是大地的眼睛,山与水的凝聚。人们凝视着湖泊,就可以量出自身特性的深浅。湖是一面镜子,可以完全地映现出一个人的灵魂。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结庐而居,住了两年零两个月。这既可视为回归自然的一个尝试,同时也是他生命中最为闪光的季节。梭罗要求作家将自己的生活作一番简朴而真诚的描述,而不是仅仅写一些道听途说的别人的生活。在这里,他真个按照自己的愿望做到了生活选择和写作方式的统一。

住在一个小湖滨,过着一种简单的生活。人从对物质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头脑也就变得清晰了,它可以好好地迎接黎明,跟着黎明一道醒来。只有清晰的头脑,才能感到万物的生机。自然的春天来了,内心的春天也复苏了。一场春雨过后,青草更青了;同样,一旦有更好的思想注入生活,前景就会越发光明。在梭罗眼里,最高的境界就是单纯的便利。

然而,过简单的生活又是需要定力的。梭罗选择湖滨作为栖所,并非回归于原始的耕作,而是为了找寻一个适宜沉思的处所。他回避了许多无谓的交往,在孤独中沉思,沉思即是抵挡孤独的唯一方式。漫长的孤独中,许多思想有了足够的时间去生根去发芽。而只要有了思想,人的神智就健全,而不至于发疯。沉思中,思想融入万物的本体,物我同一。梭罗认为,大部分时间里独处都是有益于身心的。既可避免听到许多嘈杂的人语,又可用心倾听自然的天籁。虫鸣鸟语,风声雨声,各种声音交相来去。这些在文明世界里不被看重的声音,却成了梭罗思想的奏鸣。

同类推荐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是“文苑精品”系列之一,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青春无悔》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等闲笔墨

    等闲笔墨

    《等闲笔墨》所收44篇作品,依题材内容编为5辑,或念亲友,或记往事,或悟人生,或品新作,以真情实感娓娓道来。见解独到,语言简洁,文风朴实。彰显出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撷文论”收录了几位方家对作者长篇小说《烟火人家》的评论,珍为它山之石,意在激励自己,感谢文友。
  • 文学回忆录

    文学回忆录

    本书是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干的又一本回忆录。在本书中,萧乾先生详细地回忆了他的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并阐释了他的文学创作观点,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他对世界与人生的意味深长的重新认识和深度思考,有很高的文学和数据价值。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Demon少女和恶魔少爷

    Demon少女和恶魔少爷

    一个无父无母,但是去了福利院就有人送卡。然后每个月都有钱的在卡上的莫名其妙的菇凉,一个顽固子弟,风流倜傥却被孤儿给吓住了的人莫名其妙的走到了一起,莫名其妙的同居了。。。莫名其妙的爱上了对方。。。
  • 茫茫人海遇见你

    茫茫人海遇见你

    独处在尘埃里的回忆里,厮守着两个人的沧海桑田,紧紧依偎着点滴的回忆,妄自筑着暖城的堡垒,恕不知,在尘世间一切因果轮回更替的季节里,心已是疲惫不堪。豁然回首,原来那些曾有过的欢颜和约定,岁月的沧桑已掩盖,化作了尘埃。爱,原来这么炽痛。
  • 缺一门徒

    缺一门徒

    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下主角。男人思索片刻,答道:“猥琐,及其猥琐。”女人含羞带涩,答道:“花心,异常花心。”人妖两腿微分,崇拜道:“强壮,无比强壮。”陈青山怒道:“放屁,想我号称一树梨花压海棠诚实可靠小郎君,文能提笔控萝莉,武能床上安人妻,哪有你们说的这么不堪。诶哟,老婆,别打。媳妇儿,女侠,好汉,别打脸行不,就靠这吃饭呢..."
  • 倾城有罪之误惹嗜血暴君

    倾城有罪之误惹嗜血暴君

    一不小心穿越成了个倾国倾城的祸害,为了不红颜薄命被害死,只好从小女扮男装,身边还带着个拖油瓶,在嗜血冷酷的仇人屋檐下胆战心惊的过活。。。什么仇人爱上了她,还以为自己是个断袖?大侠,你饶了我吧。。。
  • 穿越神旅

    穿越神旅

    一块神秘的晶体,蕴含着神秘的能量,撕裂空间,逆转时间,在各个时间段来回穿梭,无所不能。茫茫然然的幻空,通过此晶石,开始了一段非凡的穿越神旅!
  • 酷酷儿子居然是女儿

    酷酷儿子居然是女儿

    亲爱的爹地“人家是女孩子”,俞晨翼看着眼前的小身影,酷酷的儿子居然变成了软妹子。小女人你要给我一个完美的答复,不然你将被拴在床上一辈子。许欢颜你给我站住,“哼,我又不是傻,,,”
  • 我的身边都是鬼

    我的身边都是鬼

    她能看见鬼,让她的生活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他是商界高手,从不让自己吃亏,任何事情都要精打细算,赢取最高利益。她靠近他,因为他让她可以避免接触那些可怕的东西。他接受她,是因为她特殊的能力能为他所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莫名其妙的有了交集……
  • 唯一帝君

    唯一帝君

    我命由我不由天!纵横诸天万界,笑傲群神之中!上古传闻,天地出,镇界现,诸天乱,残将离。传说中的天地之子会有怎么样的奇遇?宿命的轮回终将如何?在人间我齐天贵为帝王,在诸天万界,我齐天也必将傲啸穹宇!得天地之眷顾,改乾坤之机变!洞悉天地至理,顿悟一生之道!打破六道轮回,执掌万界苍生!纵横诸天万界,重辟天地之道!一切尽在唯一帝君……
  • 妃来,妃子闹

    妃来,妃子闹

    她是来自22世纪的国家特工,爱人为了利益残忍的牺牲了她。看着眼前当初口口声声要护她一辈子的男人,冷眼瞧着她倒在血泊,她嘲讽的闭上眼,心寒了,可她遇上了他,他的傻里傻气,善良纯真以及对她的信任。让她心里的冰山一点点化开,可她万万没想到他竟是她的古代老大问卿泽,他和她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