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超出我们的“礼制”(文件规范),比如说动用几十辆豪华公车和大量金钱大办丧事也罢,修建豪华祖坟也好,都不一定能够符合孔、孟对此的观点的。而是真正诚心诚意地尽自己的财力,在礼俗许可的范围内办好丧事,更重要的是内在。真情实意表达对失去亲人的悲痛和悼念,才是先贤圣哲们所称道的行为。
【原文】
孟子致为臣而归①。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
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曰,王谓时子②曰:“我欲中国③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④,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⑤。子盍为我言之?”
时子因陈子⑥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⑦曰:‘异哉子叔疑⑧!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⑨焉。’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⑩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注释】
①致为臣而归:指孟子辞去齐宣王的客卿事务而归故乡。致:在古代有“致仕”“致禄”“致政”等几种说法,其中的“致”都为“归还”的意思。
②时子:齐王的臣子。
③中国:在国都中,指临淄城。“中”在这里是介词,“国”即国都。
④万钟:钟,古代量器。齐国量器有豆、区、釜、钟四种。每豆四升,每区四斗,每釜四区,每钟十釜。万钟为六万四千石。
⑤矜式:敬重,效法。
⑥陈子:即孟子的学生陈臻。
⑦季孙:赵岐注为孟子的弟子,朱熹则认为“不知何时人”。
⑧子叔疑:人名,与季孙一样不可考。
⑨龙断:即“垄断”。原意是名词,指高而不相连属的土墩子,后逐渐引申为把持、独占。
⑩丈夫: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评析】
孟子在齐宣王那里虽然受到了优厚的待遇,以至于做了客卿,在不少问题上(例如是否攻打燕国,是否占领燕国等)齐宣王也征求他的意见。但齐宣王却始终不赞同实施孟子所提出的“仁政”方案,最终,孟子还是只有“致为臣而归”,辞职归家了。
当齐宣王通过臣下来转达挽留住孟子的希望时,孟子以“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作为作答,表明了自己做官绝对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是为实现政治抱负,济世救民。随后,孟子便说了一段寓言式的话,指出了官场和商场都有人想进行垄断的现象。之所以说孟子的这段话类似寓言,是因为它其中的道理极其深刻而具有哲理。
官场的垄断现象不用多说大家也很清楚,自古便有裙带关系,就像孟子这里所指出的子叔疑,他们自己做官不算,还要让自己的子女都去做官。话说回来,世袭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垄断制度。即便不是世袭的科举制度,其垄断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一部《官场现形记》所揭露的种种丑恶,其实也并没有跳出孟子的时代多远。因此,孟子指出的官场垄断是深刻而意义深远的。
尤其具有非凡意义的是,孟子在指出官场垄断现象的同时,还指出了市场垄断现象的发生。其“贱丈夫”的说法固然具有浓厚的寓言色彩,商业税的征收也绝不会真正起源于这个“贱丈夫”。但是,“贱丈夫”不过是“罔市利”的市场垄断行为的化身罢了,所以,说征收商业税起源于这种市场垄断行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最为有意思的是,我们都知道垄断资本主义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而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这个垄断的怪物——“贱丈夫”。虽然性质和程度都不一样,但其非凡意义,不是很值得深思的吗?
就我们今天而言,市场经济的竞争已愈演愈烈,愈来愈吸引全民的注意力。“赚进每一分可能赚到的钱”,已成为很多经商者的心愿。但是,如果只图自己赚钱而“罔市利”,不顾别人利益,则很可能成为孟子笔下的“贱丈夫”,成为大家群起而攻之的对象。结果很可能会事与愿违,不仅不能“罔市利”,反而还会做“市利”所罔,落入教中,走投无路。因此,还是不要做“贱丈夫”而要做“大丈夫”吧。
就孟子的本意而言,“贱丈夫”的寓言是为了说明官场与商场一样都存在着垄断,干扰着他说服齐王实施仁政。而这正是他不愿意享受十万钟的俸禄而辞职还乡的根本原因。一心想称霸于列强的齐宣王又哪能体会到这些呢?就算体会到,又会不会真正采纳孟子的建议,实施以道德来统一天下的“仁政”呢?这些都是孟子所不指望,因此他只能以近乎寓言的方式来表达,让他的学生把它转达回齐王那里,任他去深思罢了。
【原文】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①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②”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③。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注释】
①豫:快乐,愉快。
②不怨天,不尤人:这是引孔子的话,见《论语·宪问》。尤:责怪,抱怨。
③名世者:有名望而辅佐君王的人。
【评析】
这一段话中名言却不少。它所表达的孟子的思想感情是极复杂的。有些像告老还乡歌,又有些像解甲归田赋。
孟子的学生都是很优秀的,在此时深知老师的心情,于是引用了老师平时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来加以劝慰。
老师也是很优秀的,敢于坦率承认“彼一时,此一时也”。人非圣贤,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情绪呢?所以,平时说“不怨天,不尤人”是对的,但事情真正落到自己头上,有抱怨情绪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往下来,孟子话说天下大势,其实是向学生解释了自己不愉快的原因。“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孟子的政治历史观,成为名言,对后世发生着深刻影响。按照这个观点推算,孟子的时代正应该有“王者”兴起了,可孟子周游列国,居然没有发现这样的“王者”,好不容易遇到齐宣王,看来还有些眉目,可最终还是斗不过那些“贱丈夫”,自己没有能够说服齐宣王实施“王天下”的一套治国平天下方案。没有“王者”,“名世者”又怎么显现出来呢?而孟子分明觉得自己就正应该是那“名世者”,所以才有如许惆怅,如许阎俨然,又怎能“不怨天,不尤人”呢?所以他说“大概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了吧”,反过来又自我安慰说,如果老天还想使天下太平,“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样一想,也就没有什么不快乐了。“吾何为不豫哉?”与其说是对学生充虞的解答,倒不如说是自我解嘲更准确些。“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有孔子所说“天生德于予,桓她其如子何”(《论语·速而》)的韵味。其底蕴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孟子的表达是有愤激情绪的,因此也成为后世批判孔、孟之道时的靶子之一,认为他不可一世,狂妄到了极点。要说狂妄,伟大的人物从内心来说总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如果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加以定罪,那孟子当然也就难辞其咎了,因为他确实说过那样一句话啊!
【故事】
相机而行
在汨罗江边,屈原看见一位农夫和一头水牛在斗气,便笑着劝说:“这牛固执,人也固执,就斗起气来了。牛的固执是不好改变的,人应该聪明一些,不要那么固执才对啊。”没有想到,农夫听了屈原的话竟然大笑起来,说:“对啊,聪明不固执,固执不聪明,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啊。令尹子兰那些人有权有势,就像这头水牛一样,愚蠢而又固执,你何必和他们斗气呢?结果,害得你自己到这汨罗江边来受苦。”屈原严肃地说:“这怎么能一样呢?如果不能同子兰那样的人斗,那我屈原都成什么人了?”
楚元王刘交是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对手下重臣以礼相待,特别是亲近的三位中大夫:穆生、白生、申公。穆生不善喝酒,楚元王待臣下非常细心,所以,特别准备醴酒赐予他饮用。所谓醴酒,就是酒精成分不高的甜酒,刘交死后其子刘戊继位,从此便忘记用醴酒招待穆生,穆生内心不悦,决定请辞、告老还乡。而申公、白生劝他不要太过小器,应念当年老王的恩惠。穆生却答道:“‘易’称知机其神乎!能看见事物的先兆是很重要的,微小的先兆预示出吉凶,君子看出先兆即马上采取相应的行动,不必再观望了。”随后刘戊果然事变,未及隐居的白生、申公后悔已晚。
君子要见机行事,仔细观察事物的先兆作出逻辑的推断。无论什么事情在发生之前,必定有先兆,穆生从微小的事情中发现变故的“关键”,像古时行船,船上养了猫,在大风浪来临之前,猫儿失踪,船上的水手便知祸患将会发生。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手下大将韩信东征西讨,运筹帷幄,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卓越的功勋。韩信最初并不是刘邦的人,而是项羽的侍卫。在任项羽的侍卫期间,韩信经常接近项羽,并屡次为之献计献策。可是项羽根本看不起韩信,从来不肯采纳他的意见。韩信见项羽刚愎自用,而项羽则听不进意见,他得到萧何的赏识,由萧何力荐,被刘邦封为大将,在刘邦军中,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战国时吕不韦本是一个有钱的商人。
秦昭王立次子安国君为储君,安国君最宠爱的姬叫华阳,但她不能生育。安国君有20几个儿子,老二叫子楚,因不得安国君喜欢,子楚被派到赵国做人质。赵国屡屡被秦国侵略,因而子楚在赵国的日子过得很难受。
吕不韦去赵国办事,遇见处于困境中的子楚,认为他是奇货可居,他帮助子楚策划,而且提供活动经费,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买卖。吕不韦与一个舞姬同居,舞姬有了身孕,只有吕不韦知道。恰逢此时,子楚也对她一见钟情,要吕不韦让给他,吕不韦怒,一转念想,家业已全部用在在子楚身上,不如放长线钓大鱼,钓出一个千古奇货来,就把舞姬送给了子楚,而不声张她怀有孩子之事。
几个月之后,公元前259年,舞姬产下一子,取名为嬴政。秦王八年后崩逝,同年太子安国君因腹疾而亡。三年内,吕不韦帮私生子——嬴政继承了王位,吕不韦自然就做成了这桩大买卖,吕不韦因此做了十年的摄政丞相。
所谓“相机而行”,意思就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吃亏本来是件受损的事,但是从吃亏之中,必定有人享受到了利益。如果知道运用正面的办法,百风而行,办事必成。
我们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该学会宽容。尤其是在那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一定要有灵活性才行,而不能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否则,我们如何来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呢?
当然,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一定要坚定,要有信念,既不为权势所吓倒,也不为一时之利所动摇。否则,我们又如何塑造起个人的人格魅力呢?
要有远大的志向
中国古代文人在各自人生态度上,一方面是积极投入,实现理想抱负;另一方面恬淡出世,品味林泉真趣。
凡夫俗子他们要是没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济世救民的宏大抱负,那就既谈不上入世也谈不上隐退,不过是随波逐流,随生随灭罢了。如诸葛亮没有帮助刘备建立蜀汉以前,别人称他是隐居的卧龙,那时他自称为隐士、山人。当时一个襄阳隆中的普通农民能称为隐士吗?他们没有任何志向抱负,自然就无所谓仕和隐了。因而,隐是以仕为前提的,退是以进为前提的,没有积极向上的志向就谈不上退隐林泉的超脱。救世济民的胸怀则是退隐的前提条件。
相反而言,从宦途隐退居到山庄野岭,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人,不可以完全忘记国家,要关心国事,有爱国救国的抱负才是高风亮节、明礼知义的人。
诸葛亮是历史上的一代名相,被后人称为“卧龙先生”。诸葛亮的少年时代是在战乱流离中度过的,直到成年时,才在襄阳城西的隆中置了一片田产,建了几间房子,姐弟三人定居下来,过着“躬耕垄亩”的生活。但是,他身居隆中,却胸怀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说诸葛亮是人中之龙,劝刘备亲自屈驾迎请。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得与诸葛亮相见,在诸葛亮的茅屋中请教起天下大计。刘备说:“汉室倾危,奸臣专权,皇帝蒙尘,我自不量力,欲申大义于天下,却因智术短浅,狼狈至今,虽然如此,我大志尚存。请问有何大计能使我完成夙愿呢?”诸葛亮对天下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为刘备指出了成就霸业的长远大计。思路清楚,明确中肯,显示出了超人的政治、军事头脑。后来,刘备对关羽、张飞说:“我之得孔明,犹鱼得水。”再后来,诸葛亮成为辅佐蜀国的丞相。
诸葛亮身处山林之中时,心系天下大事,志向远大,这才有了与刘备的《隆中对》。可见,身在山林,是需要有济世治国的志向的。因此,当遇到机会时,才能施展抱负,造福于民。
远大的志向是每一个人立足、做事的根本。有了远大志向,不论身处何地,都能心系百姓,保持做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