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类有的像蜜蜂、有的像马蜂,还有的像细腰蜂……在花上贪食花蜜的蜂蝇,样子和颜色都像蜜蜂,可是它幼虫不是生活在蜂巢里,也不吃花蜜,而是吃脏水坑的大尾巴蛆。幼虫专吃蚜虫的食蚜蝇也有不少种类像蜂。幼虫生长在熊蜂巢中的熊蜂蝇,不但体形和颜色像熊蜂,而且在不同地区的熊蜂蝇体色的变化也和熊蜂是一致的。
蜜蜂由于采集花粉,所以后腿粗大而多毛,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可是有一种食虫虻,并不采花粉,后腿也粗大多毛,再配上身体和翅的颜色,和蜜蜂简直真假难分。马蜂的颜色大部分是黄和黑的,不少蝇类也是这种颜色,有的肚子基部变得很细,就和蜂腰相似,还有的连飞时发出的“嗡嗡“声也和马蜂差不多。
像蜂的昆虫不只是蝇类。桑树上有一种叫虎天牛的害虫,它虽然是天牛,但是触角并不太长,颜色是黄的,有褐色的条纹,简直和大马蜂一样。它常在桑树干上爬来爬去,有时混在马蜂群里就更分不出来了。
蛾和蜂的样子谁都知道相差太大了,可是透翅蛾却与众不同。它的翅又狭又小,上面没有多少鱗片,几乎全是透明的,很像蜂的翅;再加上身体的颜色和斑纹也是黑的和黄的,很像暗藏毒刺的马蜂。有的透翅蛾飞的时候还发出响声,就更像蜂了,所以透翅蛾白天并不藏起来而到处飞翔。
四、吃叶子的“枝子”
桑树上有一种大害虫叫桑尺蠖,是专门吃桑叶和嫩芽的肉虫子。它全身灰褐色,长大了有50毫米长,头很小,胸部的三对足靠得很近,细长的腹部只有两对腹足长在身体后边,所以走起路来总是把腰弯得高高的,一拱一拱地移动。白天,桑尺蠖不活动,只用腹足紧紧握住树枝,身子挺得笔直,一动也不动地向上斜伸着,就像是桑树的小枝子一样。不要说不知道桑树上有这种害虫,就是特意去寻找它,也很难发现;有时一条桑尺蠖就在眼前还看不到。当你的手偶然碰着它,一截“枝子“突然扭动起来,这才暴露了它的“身份桑尺蠖无论颜色、形状以及静止时的姿势,都很像树枝,就连它的腹部第一节和第五节背面长的一对小突起,也和桑枝上常有的小突起一样,有着伪装的效果。
桑尺蠖像枝子,当然也是昆虫自卫的一种方式。许多种尺蠖由于具有模拟枝子的自卫方法,所以一旦遭遇不测时,也会摇身一变而安然无恙。
像树枝的昆虫很多,最使人惊奇的要算竹节虫了。它的身体细长,很像竹子。
竹节虫种类很多,有绿色的,有褐色的,小的只有十几个毫米长,大的可以有30多厘米。它们生活在温暖的地方,多在树林中,有的危害棉花等作物的叶子。大多数竹节虫不但身体细长,而且六条腿也是细长的,停在树上极易和树枝混淆,从而起到了自卫的效果。
竹节虫模拟树枝的动作是各种各样的,常见的有这样两种:
一种是当它受惊时,把两条腿叠放在一起,向前直伸,形成了“小枝“的尖端;另一种是用前足和中足抓住树枝,头和前胸以及触角都紧贴在枝上,后足和身体的其他部分都向上斜举直挺着,像根树枝子。这两种不同的隐蔽方式,都要求前足左右靠得很拢,以便向前直伸,所以竹节虫的前足腿节基部一般都是弯的,向内凹的部分正好把头部让开围起来,严密地组成一个整体,非常巧妙。
五、会旅行的“叶子
叶修是竹节虫中特殊的一类,它的身体不是细长的,而是又扁又宽。它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地区的树林里,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和广西也有,海南岛上叶修较多。这种昆虫体长80多毫米,鲜绿色,腹扁平,向两侧扩展像叶片的形状,六条腿也是扁平的,好像一片片小叶子。最有趣的是雌虫的一对前翅平放在身体背面,上面有主脉、侧脉和许多网状的小脉,完全像一张叶子,难怪人们叫它“会旅行的叶子枯叶蝶是生物学中常用来说明拟态的一个著名的例子。这是因为它停下来的时候把四翅合竖在背上,无论从哪面看,都非常像一片枯干的叶子。飞翔的枯叶蝶很容易被发现,因为在翅的正面有鲜艳的红褐色斑纹。可是它一停下来,立刻把翅合拢,完全蔽盖了翅的正面,而反面的颜色是黄褐色或暗褐色的,很像枯叶。翅的形状也恰似叶片的样子,前翅端部像叶尖,后翅末端像叶柄,两者之间有一条黑褐色的条纹连贯起来,形成了“叶片”的主脉,由主脉上还斜伸着几条侧脉;更奇妙的是翅上还有几个圆斑,就好像枯叶上生有霉斑一样,真是惟妙惟肖。
枯叶蝶在我国南方山地分布较广,四川峨眉山盛产这种蝶。它常出没在悬崖峭壁下,溪涧流水旁,追逐飞舞,一受惊扰,立刻飞到丛林里,停在树干上或藤葛上隐蔽起来,完全起到了自卫的效果。
有趣的是它停下来时,常常是头向下方的,后翅的“柄”紧贴着枝干。既然模拟枯叶,当然要枯萎下垂,看来考虑得很合乎常情。
六、能活动的“鸟粪”
树枝上、树叶上、岩石上和瓦片上常常有一?堆堆的鸟粪。有的巳经干了,有的还是湿的,这些鸟粪一般是不引人注意的,甚至鸟兽和蚂蚁等也不去理会它。可是自然界中无奇不有,有些昆虫却模拟了这些废物的形象而保护着自己。像鸟粪的昆虫还不算少,最常见的是凤蝶的小幼虫。凤蝶是蝴蝶中最大最好看的一类,它的后翅多半拖着尾巴状的突出物,飞起来很优美。
凤蝶的幼虫多半是芸香科植物的害虫,南方柑橘树上最多,在北方花椒树的叶子上面常常可以找到。它们从小到大都吃叶子,可是却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大的幼虫都是鲜绿色的,混在绿叶中很不易看到;而小的幼虫很像鸟粪,也不被人们注意。
凤蝶的小幼虫体长由几毫米到20毫米不等。颜色是灰白带褐斑,贴在叶子上很像一堆鸟粪。如果你用手指去触它一下,马上有一对杏黄色的肉角从头的后边伸出来,并且还有一股酸臭味,这就是凤蝶幼虫共同特点。
白桦树上有一种钩翅蛾,它的小幼虫也和鸟类一样,不但体形像,更妙的是它的颜色有深有浅,深的像鲜鸟粪,浅的则像干鸟粪。但是这种幼虫稍大一些,体色又发生了很显著的变化,它不再像鸟粪而非常像白桦树的花了。
专门危害牲畜的马鼻蝇,身体是灰褐色的,上面有黑色瘤状突起的白色斑点。它停住的时候和一般蝇子不一样,把翅向下紧贴在身体的两侧,使体背完全露出来,很像一堆鸟粪。它停留的地方也正是那些常有鸟粪的石头和木板,所以更不易与真正的鸟粪区分。
甲虫里还有不少种类也是粪便的模仿者,它们甚至就像昆虫的粪便。比如瘤叶甲的身体就和其他叶甲很不一样,它是圆筒状的,身上有许多瘤状突起,触角和腿都紧紧地缩起来,藏在身体特有的甲槽里,颜色是黑色或褐色的,完全和毛虫的粪粒一样,一粒粒地粘在植物枝叶上,毫不引人注意。谁知它正在那里危害植物的叶片,而突然一粒“虫粪”又移动起来。
七、涂脂抹粉
涂脂抹粉,对昆虫来说,既不是“美容术”,也不是“粉墨登场”,而是自卫的一种手段。涂的脂,抹的粉,也主要是由自己体内分泌出来的蜡质和胶质等分泌物。它不是只往“脸”上涂,而是全身上下都要涂抹。这种现象在蚜虫和介壳虫中极为常见。
蚜虫也叫腻虫或蜜虫,是一类很普通的害虫,几乎在各种植物上都能找到它们。但不是所有的蚜虫都涂脂抹粉,而只是其中的一些种类。像危害苹果树的苹果绵蚜,危害甘蔗的甘蔗蚜,在杨树和榆树上做虫瘿(昆虫刺激植物而形成的虫子包叫虫癭)的许多种绵蚜的有竹子上的竹粉蚜、桃树上的桃粉蚜等,都是满身被蜡丝或蜡粉覆盖着的,而这些蜡质物是由身上一定部位的蜡腺慢慢分泌出来逐渐形成的。
也有一些蚜虫不是全身覆蜡,而是另有作法。例如危害豆类的豆蚜,就是从它腹部第六节背侧面的一对腹管中排出球状的小粒,这些小粒中充满了蜡质的血细胞。有人推测,这种小粒能够把正对它进攻的昆虫的口器粘住,因而起了自卫作用。
介壳虫简称蚧,也是种类和数量很多的一类害虫。它们大多数都能分泌蜡或胶。危害柑橘的粉蚧,满身涂着一层白色的蜡粉枣树上的龟蜡蚧,背上扣着很厚的一层蜡壳,像个乌龟似的。梨圆蚧、桑白蚧等介壳虫的分泌物和脱下的皮一层层套叠起来,就像蚌壳一样,非常牢固地把自己保护起来。介壳虫蜡质分泌物不只可以保护自己,而且常用来保护第二代,在它产卵囊,保护它产下来的卵粒。由于介壳虫能分泌蜡质,往往给我们用药防治这些害虫时增加了许多麻烦。
涂脂抹粉的现象在蜡蝉类中也是极常见的。有的成虫有蜡,有的幼虫有蜡,还有的把蜡涂抹在产下的卵块上,各有不同。涂脂抹粉的办法甚至在蛾类中也被采用。榆树上有一种凤蛾的幼虫,是比较大的肉虫子,长大了有40多毫米长,全身都沾满了白色的蜡粉,就像刚从麦缸里钴出来似的。秋天在榆树上很容易找到它,远远一望就可以看到满树的白虫子,目标虽然很显著,但是鸟类却很少去啄食它,这也许正是它涂脂抹粉所产生的效果吧。
八、泡沫包身
夏天,在田野或公园里,常常可以看到杂草上有一口口的“唾沫”。是谁这么不讲卫生吐的呢?而且为什么都恰恰吐在草上呢?
原来这不是什么唾沫,而是一种叫沫蝉的昆虫变的把戏。
沫蝉也叫泡沫虫或吹泡虫,它之所以有这些名字,是因为它在幼虫时期总是分泌很多泡沫,把自己整个包起来生活着。我们只要把泡沫拨开,就可以看到下面有只六条腿的虫子,它的嘴像针一样插在所停的植物里,这就是泡沫蝉的幼虫。当你把它身上的泡沫弄下来以后,这个幼虫就开始吸吮植物的汁液,并立刻从肛门里分泌出许多液体来,这种分泌物中含有尿酸盐和酶,酶把由腹部末端蜡腺分泌出来的蜡质分裂和冲洗,再加上它的呼吸作用,腹部不停地抽动,就形成了许多泡沫,逐渐又穿上了泡沫衣被。这种泡沫包身的办法能使沫蝉幼虫期避免了许多敌害,安全地生活在植物上。
巢沫蝉是和沫蝉相近的一类昆虫,它常在树枝上做成一个坚固的石灰质的巢,巢有筒形的,也有卷起来像螺蛳形的,幼虫就躲在巢里分泌泡沫自护。巢沫蝉多见于药树和朴树上,在印度恒河棉区是棉花的大害虫。
九、呕吐出“血”
人们在捉蝗虫和蚱蜢的时候,擒后立刻从嘴里吐出许多黑水,弄得很脏。这种黑水是它消化道(肠子)里吐出来的一些液体。许多昆虫都有这种本领,这可以比做呕吐。昆虫的血充满在它的体腔里,而且也不一定是红色的,常见的有黄色、白色和绿色。这些血实际上就是它的体液。
灯蛾类的蛾子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常由胸部背面分泌出几滴液体来;瓢虫是由腿上分泌出一滴滴黄色液体来;许多昆虫都能分泌或者喷出有味或有毒的液体小滴,阻止鸟类来吃它们。叶蜂幼虫受惊的时候,有的由肛门分泌出液滴;有的却把直肠翻出来,看起来达到分泌液滴的效果;有的叶蜂幼虫甚至在身体末端长有与液滴相似的黄斑。
杨树上有一种蛱蝶,它的幼虫吃杨树叶子,化蛹的时候头朝下吊在树上。这种蛹是淡黄白色的带小黑斑点的,但是它的背面中央有一个琥珀色的半透明突起,这个发亮的突起很像液滴,再加上突起两旁的体节是弯曲的,看起来就好像蛹被啄破了似的。
这种蛱蝶的蛹由于模拟敌害不能吃的液滴,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昆虫的住所
当我们穿梭于各大中城市的时候,最令我们难忘的就算是那一栋栋高楼大厦了,有些楼房甚至可以用直人云霄来形容,所有这些高楼大厦中都离不开我们伟大的设计师和建筑师。然而,人类的伟大工程只是地球某些建筑的一点缩影而巳。更伟大的我们还要看看昆虫,昆虫才是最了不起最伟大的建筑师,它们使用的建筑材料是泥土、木材、植物纤维和分泌的丝、蜡、唾液等。它们的建筑工具就是自己身上的颚和足。昆虫建筑的住所五花八门,有的简单实用,有的复杂而精致。我们说它们最了不起最伟大,不是因为它们的建筑比人类的还要高大还要宏伟,而是它们的建筑连人类都想不到,要不是它们的巢穴,人类至今未必能设计出这样五花八门的精美建筑来呢。
胡蜂大多用木浆的纸状材料建它的巢。巢由六角形的小室构成。蜂王刚开始建巢时只有一个蜂房和几个小室,由一个柄连在树或建筑物上;随着群体增长蜂房扩大,增加更多小室以饲育幼虫,使群体逐渐增多就增加蜂房层,悬挂在原蜂房的下面,这样一层层的增加形成一个很大的胡蜂巢。
蜜蜂的蜡巢是大家最熟悉的,由许多六角形小室构成。巢在野外是垂直悬挂的。而家养蜜蜂是在养蜂人给提供的外壳内建的。蜜蜂的蜡巢为它们提供了保护,它们在巢内养育后代、贮存食物和越冬。
蚂蚁是著名的宫殿建造专家,它们可以建造各种各样的宫殿式的蚁巢。蚂蚁群体里的居室就像迷宫,由于居住着成百万只蚂蚁,里面空气温度升高后就升到穴顶圆盖形的空间,空气从这里先进人粗管,然后转人侧面隆起的细管里,在这里进行空气交换,排出污浊空气,导人新鲜空气,起到空调作用。例如白蚁巢内一般中间是蚁王、蚁后和它们的侍卫居住。围绕这间王室有许多狭长的房间,中间都有通道连接。蚁巢厚厚的外墙上有许多通气孔,还有某种排水装置。
卷叶的昆虫把树叶卷成圆筒状,藏在里面连吃带住。卷叶的无翅蟋蟀,把叶子切好包在身上,再用口器繅丝“缝合”后躲在里面睡大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