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9300000015

第15章 同事相处,把握原则让你八面玲珑(2)

有时候,评判他人是一种自卫行为。生活中总有些人害怕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于是试图通过先对他人进行评判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法国认知心理学学者让-考特欧认为,评判他人是完美主义的表现,完美主义者包括积极的完美主义者和消极的完美主义者。积极的完美主义者通常会鼓励他人不断进步,而消极的完美主义者则会不停地批评他人,看到的总是事物消极的一面,总是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缺陷,而他们也永远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

心理医师阿里亚娜-阿纳斯塔波罗则认为,童年时的教育方式导致人变成了“评判强迫症”者,对他人的要求过于苛刻,正说明了对自己缺乏自信,通过批评他人来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而这种自卑是由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造成的。这种人习惯了在别人批评的环境中生活,慢慢自己也就形成了批评他人的价值观念,并通过批评他人证明自己的存在。

上述案例中,青青正是因为害怕别人评论自己,把自己想象成某种样子。因此,她就想在别人评论自己之前对别人进行评论,就是为了使自己独立于议论之外,来达到为自己辩解、保护自己的目的。

对他人做否定评价源于嫉妒心理,否定他人的同时也在赞美自己,进而使自己从中得到满足。生活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对于那些生活让自己感到的失望的人来说,看到别人取得了好成绩之后,心中就会有一种失落感,生活就会失去平衡。

那么,他们怎么才能找回生活的平衡呢,就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方式,例如说别人几句坏话等,来使对方形象受到破坏,也表明自己对那些成绩很不屑,以此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人人都有嫉妒之心的,只不过程度不一样,表现方式和发现方式不同而已,对别人说三道四是最直接,也是见效最快的方式之一。上述案例中,青青之所以在别人取得成绩后对别人说三道四,就是因为别人的成绩引起了她的嫉妒之心,并因此感到愤怒和不满,而通过在背地里说别人坏话,就可以使自己自己不满的情绪得到宣泄,同时也使自己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但经常说别人坏话,早晚会受到别人的攻击,肯定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担。所以,最好能够克服。

1.打开心灵,开放自我

批判他人就像法官在宣判一样,给他人定了刑,会给他人带去不便,也会使自己的影响收到损害。因此,我们应该打开心灵,多倾听,多交流,让自己走向外部世界,理智地对待他人,不要随意下判断。

2.增强自信,善于评判

自卑的人看到的往往是他人的缺点,对别人也通常进行否定评判。而自信的人对他人的评判比较成熟理智,也能对别人做出客观的评价。因此,我们应该增强自信心,努力做一个善于评判的人。

心理困惑

29岁的小敏,是一家公司的程序员。公司待遇不错,同事相处得也很好,但小敏总是忧心重重的,每天都在不安中度过。她说:“别人无意间说的一句话,我会觉得那就是在影射我,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者一张没有表情的脸或是一阵我不知道原因的笑声,都会让我认为是大家看不起我,总觉得别人都在针对我。我害怕破坏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也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害怕成为别人排除我……”

专家解析

人是敏感性动物,时刻都在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和地位,时刻都在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希望自己是优秀的,能给别人留下最美丽的一面,一旦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眼中变得不完美了,就会觉得别人是针对自己的。当别人不经意冒犯一点点,甚至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眼神活着动作,以及说话时的某种语气,也会导致内心不安,觉得别人是故意针对自己。

人的群居性决定了人是害怕孤独的,人都愿意被群体接纳,害怕失去这个群体。当一个人感觉别人是针对自己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有可能会被这个群体排除,内心就会出现恐慌,出现不安。一个从小在孤立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总觉得自己是被遗弃的人,他有一颗脆弱的自尊心。因此,当人们害怕自己被孤立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去观察周围的一切,又因为敏感,因此当其他人表现出一点点指向自己的表示时,就会怀疑怀疑别人针对自己。

过分在意周围的一切,是对孤独的一种恐惧。每个人都是害怕的孤独的,也无法忍受孤独带来的寂寞,小敏也是一样的,她害怕失去现有的朋友,不想独自一个人忍受寂寞。因此她就会关注周围人对她的评价,希望得到周围的认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照顾到她的。因此,当别人在一起交谈的时候,小敏就会有一种孤立感,觉得别人在针对她。

另外,这些人的心里通常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别人抛弃了自己,因为害怕孤单,担心被人抛弃,所以会格外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感受,也总是用消极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别人一个无意的动作会使他们心里掀起千层浪,总是觉得大家都是针对自己的,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丢失了自我存在感,似乎总是活在别人的眼中。

总是觉得他人针对自己的人,通常对外部世界过于敏感,对别人总是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觉得别人就是和自己过不去,进而产生一种敌对心理。上述案例中的小敏就是如此,她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行,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又害怕孤单,因此就变得不自信,多疑起来。可现实情况是,同事们的窃窃私语并不一定是在讲你的坏话,也不一定是在针对你。因此,当你遭遇这一状况的时候,不妨采用以下建议:

1.去印证你的想法

当你感觉别人是在针对你的时候,与其胡思乱想,还不如直接去问个明白,跟他说明情况,请他给一个解释。如果他的解释和你的猜想一样,那么你就要跟他解释清楚的你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他的解释和你的想法完全是两回事,那就证明是你在瞎想。

2.转移自己关注的目标

当你觉得别人是在针对你的时候,可以选择转移一下关注的目标,比如强迫自己不要去想,和别人聊聊天或者出去运动运动,打一盘网络游戏等。把自己的目标转移了,可能不久你就会忘了刚才所发生的事情。

心理困惑

小燕是个善良的员工,甚至善良得有些懦弱。面对别人的请求时,她总是不敢拒绝,对周围的一切请求都会说“是”。就算有的时候自己不一定能够做到,也要答应下来,想方设法来满足朋友的请求。小燕也感觉到痛苦,但是她说拒绝帮忙会让她更痛苦。她总觉得请求帮忙的人都是比较权威的,只有自己是比较弱小的,就像小时候在父母面前一样,而且,小燕缺乏自信,害怕拒绝他人的要求后,他人会在我失意的时候嘲笑自己……

专家解析

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在职场工作中,很多人总是不懂得拒绝别人的请求,甚至是对陌生人的请求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己不知道怎么对别人开口说不。那么,如此善良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呢?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就是敢于对别人说“不”,因为拒绝别人需要一定的勇气。在每个人的心理多少都害怕别人不高兴,尤其是因为自己的拒绝给别人带来不愉快。他们在内心里害怕拒绝别人,就像小时候害怕自己拒绝父母的要求一样。因为小孩子害怕大人的权威,基本上会把大人的话都会全盘接受,一般不会说“不”。

正如上述案例中,小燕不敢拒绝别人的请求,实际上是与不敢拒绝父母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她在心理上还依赖着别人,还不能够完全独立,还不足够成熟。她不知道怎么样拒绝别人的请求,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拒绝别人请求后的事情。因此,无奈之下,小燕选择对周围的一切都说“是”。

但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如果对别人的请求总是一味的答应,不敢拒绝,在这种心态下生活,慢慢就会迷失了自己,找不到生存的价值。其实当你不敢对别人说“不”的时候,真正受到伤害的还是你自己。很多人在工作中不懂得拒绝别人,结果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沉重的负担,以致感受不到生存的意义,只好通过接受别人的请求来证实自己的存在,这也正是一个人不自信的表现。

正是因为缺乏自信,看不到自身的闪光点,他们才在别人面前显得是懦弱。也只有突破这种心理,才能找回自我和自信。害怕别人在自己失意的时候嘲笑自己,这是很多人不敢拒绝别人请求的一种共同的心理。

他们不自信,总觉得自己会出错,而自尊心又很强,为了避免别人嘲笑自己这种事情的发生。只有不断答应别人的请求,殊不知,这样会更加迷失自我。所以,该拒绝别人的时候,还是要学会说不吧,否则你的负担只会越来越重,而且还会感觉到生活得没有意义。

1.了解自己的局限性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了解自己的局限性,慢慢学着对周围的人说“不”,先从简单的尝试开始,试着改变自己。

2.逼迫自己学会说“不”

为什么自己如此累,还要努力地帮助别人,你从中到底得到了什么。大部分是什么都没有得到,除了一句简单的“谢谢”。那何苦为难自己呢,逼迫自己学会说“不”,这样可以大大改善自己的处境。

心理困惑

有一群刺猬住在深山之中,冬天来临了,寒气吹满了山洞,大家冻得瑟瑟发抖。有一个刺猬提议,大家抱在一起相互温暖,这样就不会感到这么寒冷了。于是大家都抱在了一起,但是抱成一团的时候,大家都感受到了彼此身上的刺,觉得很不舒服;可一旦远离,又感到很冷。无奈,它们又开始向一起靠拢。几经努力,他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这个距离既能使他们感觉到彼此的温暖,又不至于扎到彼此。

专家解析

在职场工作中,与同事之间的交往也需要像刺猬一样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维持友谊的长久,否则就会让友谊陷入到一种尴尬的境界。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独占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为人际空间,由于这个空间像一个大气泡包围着一个人,又被称为“心理气泡”。

和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对同事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和谐。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独立思考或者对立生存的空间。太亲密的距离,会让对方感到压抑,会让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一种自我的缺失感,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觉得你不尊重他。同时,对方也会觉得你缺乏对立性,有依赖心理。而太过疏远的距离,也会让人引起误会,觉得你这个人太清高高慢,不容易相处。因此,也就不愿意和对方交往。

职场生活中,很多人都像上文中的刺猬一样,因为和同事走得太近,反而刺伤了自己的同事也刺伤了同事;而走得太远则和同事又有一种生疏感。因此,在同事之间的交往中,也应该像刺猬一样,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给彼此温暖,也不会刺伤对方。

人虽然是群居性动物,离不开群体,但在这个群体世界中,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自己一定独立的空间,也就心理气泡。在这个气泡内可以独立进行思考。心理学认为,这个心理气泡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他们不希望别人走进这个气泡。因为,这个气泡内可能装着自己的隐私,如果有人走进这个心理气泡,他们会觉得那些人伤害了自己,从而对其产生厌恶感。

同类推荐
  • 冥想1001

    冥想1001

    格言、语录、想象、沉思、身体练习和心理暗示,帮你寻找内心的宁静。本书以不占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为前提,只要忙里偷闲翻开书页,专家和哲人就会来到你面前。
  • 和希望一起飞

    和希望一起飞

    中考时,因没考上重点高中,我不禁感到心灰意冷。父亲的斥责在我眼里成了唾弃,母亲的鼓励也被我视为唠叨。一种难于道明的青春年春年少时期的叛逆使我开始憎恨这个世界,开始与父母、老师甚至自己作对。班主任曾私下不止一次对我的同学断言,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也会有出息的话,那一定是上天瞎了眼。对此,我从来深信不疑。那时候的我是学校最鲜活热辣的反而教材,老师可随时毫无顾忌地当着同学的面将我贬得一文不值。
  • 焦虑

    焦虑

    本书作者通过从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中精选出若干个案,以极富现场感的描述,实录了心理咨询的过程,分析和解读患有焦虑或疑似焦虑症状的人群的病因及心理疏导办法。是一本实用性和可读性俱佳的心理咨询类普及读物。
  • 别睡,我是好玩的催眠书

    别睡,我是好玩的催眠书

    本书围绕生活中常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例如:生活目标难以实现,事业不成功,能力发挥不出来,领导不重视;社交能力越来越差等。这本书就是告诉大家催眠到底怎样发生,他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以及怎样把它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为什么有些人有自残倾向?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难以面对人生?是什么使人脱离现实?很多人,要么本人、要么通过家人或朋友,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体验。变态心理和变态行为离我们关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热门推荐
  • 孟子杂记

    孟子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 校园里的那些事之浪漫青春

    校园里的那些事之浪漫青春

    主要介绍:男主角景千灿是个富美男,一大泼的美少女爱慕他,因此而获得沐汐芯的厌倦。
  • 落幕的星空

    落幕的星空

    只能说是一本推理的书,可能文笔不行,但是一定会给你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试试看,客观们。
  • tfboys那年的夏天

    tfboys那年的夏天

    在一个夏天tfboys遇到了三个可爱的女孩,那三个女孩是全国前三富的千金。
  • 魔天界

    魔天界

    天地孕育之灵伴生魔灵泉,百万世纪罕见修罗族再次临世,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天才泛滥的一个时代,一个世间少有的种族的出现,诸王的时代。九地界,三天界,一神界,上古世纪神魔大乱,这是末日还是新的开始!
  • TFBOYS:猫源咖啡之恋

    TFBOYS:猫源咖啡之恋

    第一次见,我叫源儿“哥哥!”被源儿当成坏人;第二次见,我叫源儿“男神!”被源儿当成粉丝;第三次见,我叫源儿“脑公!”这次,源儿圈住我的身体对我说“猫猫,乖,是老公不是脑公!”
  • 爱你不期而遇

    爱你不期而遇

    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助理,没想到相亲逃避奇葩男时在老板的车镜整理衣服被误以为是勾引他!该死的老板居然当着全公司的面说害得大家都以为她主动爬上他的床。传说老板性取向有问题,但他却把我关在办公室跪下对我做...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百个理由

    一百个理由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如一只海龟般趴在太平洋风涛里、总是令人难以琢磨的日本,需要警惕,需要谴责,也需要和平共处。《一百个理由》中,作者引用丰富例证想要说明的是:中国有一百个理由谴责日本,也有一百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所以,这一百个理由,给中国,也给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