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9200000047

第47章 小说(12)

吃饭的时候,郑老板就把菜碟子往石头这边挪一挪。月红见父亲喜欢石头,没事的时候黏糊在小屋里看石头编席。偶尔,抓一把红糖放在水杯里端给石头喝。

石头穿个白粗布汗衫,黑乌乌的头发,满脸挂满汗珠子。瞅见石头的脸,月红就抿着嘴笑。月红一笑,石头就常常编错芦苇眉子,并且不敢正眼看月红一下。

石头回家心切,脚下就用上了劲。一会儿工夫,就翻上了土堡边的高岭。

已经能听见宋庄前面河道里的水声了。秋色渐深,芦苇大半已经枯黄,尽在晚风里相互摩擦,沙啦啦的声音一声远一声近,起起伏伏。

石头正忙着赶路,一不留神,正好和怒气冲冲的寇三怀撞了个满怀。

本来寇三怀只是听甲长宋一光说,他的长工王满看见,宋老根在土堡下好像浪得了什么宝贝神秘地带回家。具体是什么,他也不知道。既然话已放出要抓石头当差,今儿刚好有机会将石头绑了,我看他宋老根如何了结?到时候,王满说的宝贝,不管是花的丽的,不就都是我的么。

当即吩咐三个保丁:“这不是石头么!快给老子抓起来!”石头听见寇三怀的话,惊出一身冷汗,又见三个保丁如狼似虎地扑过来,转过身子没命地跑起来。

三个保丁每人扛一杆大枪,跟在石头身后没命地追。就这样石头跑,保丁追。

渐渐保丁们就上气不接下气,眼看着石头就要跑脱了。

其中一人卸下背后的长枪往空中放了一枪。

枪声惊动了芦苇里的一群野鸭子,嘎嘎嘎地飞起来,又嘎嘎嘎地落在不远的芦苇里。

石头心里清楚,这是保里在抓壮丁,但他没有想到今天会轮到抓自己。

他知道寇三怀心狠手毒,只要落在他手里,非褪一层皮不可。

宋庄的人,只要听说抓丁。都咬着指头提心吊胆。但是,父亲也曾说过,保里抓到的壮丁并不都是送到前线去了,只要出现大洋,保长总会有办法把人给放了的。

可自己家里的情况,石头心里清楚。别说10块现大洋了,就是现在,他连现大洋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他脑子里闪现出那19粒金豆子,随即就想起父亲在土堡下声泪俱下的情形。

石头脚下一拐,离开大路往山里钻进去。

这时候,寇三怀也赶上了保丁,从腰里掏出手枪说:“今天要是不把石头抓住,就别再回保公所来了。”三个保丁一听,当即抖擞精神,拼命追了上来。

石头绕过一棵松树,登上山脊,顺山梁往土堡方向跑。

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毕竟身体单薄,渐渐就能听见保丁们喘气的声音了。这时,石头在一处断崖前突然停住了。他试着跳跃过去,但显然距离太宽。但要是不跳过去,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狗日的!你再跑么!你再跑呀!”保丁们累得跑不动了,见石头停在悬崖边,知道石头插翅难逃,一边骂一边擦汗,慢慢向石头靠近。

石头一着急,背着“五尺”纵身向对面的悬崖跳去,

宋老根是宋庄一个靠编席为生的席匠。

民国十八年有一个叫冯兰花的湖北女子,饿昏在宋庄的村头。宋老根的娘,拼着性命赶跑围在兰花身边饿红了眼睛的野狗,把兰花背回家。要知道民国十八年家里添一口人,那是多大的负担呀!

就整个宋庄来说,当时饿死的人不下几十口,村边的野草和树皮都被吃光了,人都瘦得像鬼。那时的人,见什么觉得都能吃。最后实在没有吃的就吃细黏的观音土。死了的人都顾不上埋,晚上走路经常被死人绊倒……如此艰难的日子过后。冯兰花就成了宋老根的媳妇。

民国二十一年,冯兰花给宋老根家生了一个继承香火的人,那就是现在的石头。

宋庄的前面有一条河,四季流水不断。那水清冽冽地从上源山里咕嘟嘟地流下来,在宋庄打一个旋涡,两边的山就有了水色。有水,芦苇就沿着山根疯长。

春天,芦苇芽子就像玉女的手指抓在土里,白莹莹水津津,不久就扬起一片快乐的小旗子。夏天,芦苇长得有房檐高,一片亮丽的绿色。野鸭、鹭鸶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各色鸟围着这片芦苇垒窝孵蛋,飞前飞后,叽叽喳喳的叫唤声一刻也没有停过。大雁南飞的时候,芦苇叶子也耷拉下来,深绿色里渐渐透出枯黄,苇絮飘飞,一片雪白。

至于收割了芦苇,用梭子嘶啦嘶啦地破成白花花的芦苇眉子,细溜溜地摆在院子里,喷上水,用碌碡碾压之后,一根一根地编成席子,在五门镇卖。那就是宋老根一个冬天的整个活计了。

深冬,天寒地冻,过路人就捡一些遗留的芦苇杆在芦苇地里烤火取暖,烧出一个又一个的黑坑。不过,那绝对没有什么影响,来年芦苇照样旺生生地长出来。

大宗的芦苇编成席子之后,宋老根有时间也出外打零工。他穿着一件白粗布汗衫,戴个旧草帽,背着一捆截短的芦苇眉子走村串乡地编席、补席。

秦岭南坡的所有村庄里,家家户户都盘一个土炕,四尺宽六尺长,上面铺一张芦席,就成了晚上睡觉的地方。冬天天冷,山里的柴多,不停地往炕洞里添,炕热得烫人,雪白的芦席就变成焦黄色。有的就破烂出一个洞来,又舍不得买新席,专等宋老根来补。

这秦岭南坡有72峪,沟沟岔岔宋老根几乎都跑遍了。

也该生出事端。

今年夏天,宋老根去了一趟金沙峪。回来的时候背回一个柳木沙盘。冯兰花是黄梅县人,自幼在长江边上长大,见过沙盘淘金,认识这东西,悄悄地问老根:“你带那东西回来干啥?”

一句话,问得老根一时也说不上带那东西回来的用途。就对兰花说:“金沙峪的河渠里有金粒,我不知咋的就让柳五给做了一个。”

八辈子穷到根的宋老根到底有什么宝贝呢?

宋老根的宝贝是19粒黄灿灿的金豆子!

宋庄的人谁也不知道这个天大的秘密。这并不奇怪,因为谁也想不到宋老根怎么就会一瞬间变戏法似的有了这19粒金豆子。

你说这是宋老根偷的么?不是。是宋老根捡的么?也不是。哪有19粒黄灿灿的金豆子,等着这个不起眼的宋老根去捡呢!可现在宋老根就是有了这19粒能盖房买地、置办牲口、改变命运的、人人听了人人眼红的金豆子。

还记得宋老根从金沙峪带回来的那个柳木沙盘吧。

宋老根时常记得柳五浪得金砂时的眼神,放光!那眼神里的光彩淹没了所有的愁苦!

宋老根就想在僻静的地方试一试。结果就选中了土堡下的那段沙渠。奇就奇在第一次试着浪金的席匠宋老根居然破天荒地“洪金”了!什么叫“洪金”呢?就是浪得的金子超出了先前的预想。

当时的情形宋老根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他和儿子石头破开二尺厚的沙层。

宋老根摆好沙盘,他扬了扬腿,倒出鞋子里的沙土。小心翼翼地铲了一锨沙子倒进沙盘里,在沙子落尽沙盘的声音里宋老根听见了一声稳稳的、沉沉的声音“当”。

其实,石头并没有听见什么特殊的声响,宋老根就惊喜地在沙盘里摸索起来。

他端着沙盘快步走到沙渠边一个水潭里,将沙盘放进去一颠一颠地摇起来。没过多久,宋老根捡出一个东西放在了沙渠沿的红绸布上。宋老根向石头招手,石头走过去,就看见了一颗扁豆样的金色沙粒。

按石头的说法,宋老根当时十分兴奋,像喝醉了酒似的满脸赤红。有点罗圈的双腿有力地扎在沙渠里,一刻也不停息地干起活来。

整整一个下午,宋老根忘记了儿子石头的存在。他听不见任何声音,看不见沙渠以外的任何东西。他不知道饥,也不知道渴,只是把沙子倒进沙盘,在潭水里颠簸,又从沙盘里倒出去。

直到太阳落山,他才停歇下来,喝了一碗凉水。五丈长四尺宽的一段沙渠,被宋老根翻了个底朝天。他喊儿子来帮忙,给沙渠里回填了沙子,恢复了地貌。这件事情,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

瞅着沙渠沿上红绸布里的19粒金豆,宋老根扑通一声跪下。眼泪“刷”的一下出来了:苍天呀!我宋家几世的穷苦难道要在这19粒金豆上翻身了么!

这个平时焉不溜溜的席匠宋老根,双手捧着柳木沙盘向高高的土堡走去。

他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他要把这沙盘秘密地藏起来,供奉起来,并且让以后宋家的后人一直供奉下去。这是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浪金。他是一个知足的人。

这些金豆子,最少能换取500块现大洋。

这天夜里,下了一场瓢泼大雨,雨水混成的水流从土堡下漫过去,恰到好处地掩饰了宋老根淘金的痕迹。天快亮的时候,刮过一阵大风,雨住了,檐水跌进檐口的水窝里咕咚咕咚地响。

这时石头醒来了。他推了推有点潮湿的被子,听见父亲用低低的声音跟母亲说话。

大致意思是,怎样想办法卖掉两颗最大的金豆,买二亩地,一头牛。在别人不知不觉中殷实自己的日子。有了这些基础,再一步一步把家业扩大起来。

这时,母亲提到了石头。并且说石头也该娶个媳妇了,父亲表示同意。

醒来的时候,石头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山洞里。

山洞并不深,借着月光,石头看见了几张陌生人的脸。他们清一色的山里人打扮,灰衣黑裤。其中一位年长一点的,三十七八岁的样子。宽宽的额头,方脸,一双剑眉,两眼祥和中透出一种威严。

他站在石头身边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小年纪要从断崖上跳下来。”

石头说:“保里要抓我去当差。”

“你还是个孩子呀,也抓?”

石头点点头。

“悬崖太高是会摔死人的呀。”

石头就没有话说了。

石头在身上摸了摸,卸下袋子,掏出郑老板给的四个馍。说:“我家就在山下,看样子你们也没有吃饭吧,就这点干粮了,都给你们留下。”

那位年长的陌生人轻松地笑了,说:“馍馍我们吃了,回去家里人吃什么呀?

再说,四个馍馍我们六个人也是不够吃的。”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石头趁着夜色,带着六个陌生人回到宋庄的家里。

宋老根和冯兰花得知儿子死里逃生,感动万分。宋老根吩咐冯兰花,拿出家里仅有的一升不黑也不白的面,擀成面条。又在灶下炖了半锅萝卜臊子,让这些客人热热乎乎地吃了一顿。

住的问题宋老根和冯兰花都头疼起来。

宋老根家是独门独户,和村子有一点距离。要在这并不宽敞的屋子里藏起六个人来,是很困难的。单是寇三怀,估计为了宝贝的事情还会再来纠缠。到时候麻烦就大了。如果出现危险,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连累了客人,弄不好还有性命之忧。

宋老根思忖再三,对客人讲明了自己的担忧,并告诉他们有一安全的去处。随后,就带上客人和石头出了院门。

宋庄静悄悄的。

黑黢黢的山头上,土堡像一个神秘的巨轮。山间行走的一伙人在宋老根的带领下摸索着爬上山岭,向土堡靠近。

接近土堡的时候,被一大片密密的灌木丛挡住了去路,宋老根弯下腰,挤着身子把灌木丛分开,整个人就靠在了土堡下的石头崖上。他在石壁上摸索了一会儿,用力一推,一扇石门重重地开了。

石洞挺大,能容纳10个人的样子。石头第一眼就看见了那个柳木沙盘放在石炕上,沙盘旁边有一个双耳的盛水用的陶罐,有石锅台、石盆、石瓮、石头灶口。

最让人想不到的,就是洞壁上有两个斜孔的洞眼。洞眼里大外小,斜着向悬崖下方,从外边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天亮时,石头趴在孔眼上往外一望,整个宋庄就在眼前。那些低矮的房舍,样子畏畏缩缩,乱七八糟,难看古怪。大路上空无一人,芦苇正在扬絮。

石洞内宋老根用白布包着头,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他现在最揪心的事情,就是石头咋样才能躲过寇三怀的抓丁。

那一伙陌生人好像累极了,仿佛几天几夜都没合过眼,围在一起沉沉地睡去了。

石头也在石炕边躺下,发出轻微的呼噜。宋老根走出山洞,关好石门,满山捡拾干柴去了。

他转完了两面岭,没有发现一个人影,连平时满山放牛的宋一光的长工王满今天也好像没来。宋老根放心地背着柴捆,摇摇晃晃地向村子走去。

进了家门,冯兰花正在做饭。

灶间的湿柴焖出一阵浓烟,呛得冯兰花不停地咳嗽。宋老根放下柴火,坐在灶间的木墩子上,一边折断干柴添进灶口,一边对冯兰花说:“打发石头去金沙峪柳五那躲一阵子,你说行不?”

冯兰花点头表示同意。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一伙陌生人的突然出现,让宋老根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一张嘴就能听出是外地口音,兵荒马乱的年月来到五门镇。是一群过路的,还是要在这儿住下来?过路的话,要去哪儿?

凭宋老根的直觉,这不是一伙普通的人。

一是为什么白天不去活动而是秘密地藏起来,好像在躲什么。躲什么呢?躲官兵?什么人才躲官兵呢?二是尽管显得疲倦,但每个人都身手敏捷,机灵异常,和自己平时见到的生意人根本不一样。特别是那个年龄较大的人,好像是他们的头儿。

一说话就能让人感觉到有很宽阔的心胸。处于这样的境地,他一点也不急躁,仿佛在这儿做客。他的心胸在宋老根看来宽得都能跑马。什么样的人才有这样宽的心胸呢?

宋老根心里充满了疑问和神秘。

冯兰花一边做饭,一边想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先是宋老根出乎意料地浪得金豆,再下来是保长寇三怀寻上门来刁难,接着是石头被追,断崖逃生,再就是和这伙陌生人的相遇。在冯兰花看来,这些事情,仿佛都是上苍安排的。一切都是那么突然,不期而至。

从内心来讲,冯兰花是一个敢于直面人生的人。生活的磨难和不平常的经历,让她养成坚毅的性格。她这一辈子,感恩宋老根一家人的善良与忠厚,她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些陌生人的突然出现,冯兰花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从口音上判断,这是一伙湖北人。这就让冯兰花心里一下子不能平静下来。她甚至希望这些人,能给她带来一些她暗暗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知道的消息。那就是关于她的哥哥冯远方。

她曾经给宋老根讲过这件事情。

民国十六年,她的哥哥冯远方参加了湖北麻城起义。起义失败后,哥哥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后来听说是跟随一位将军去了江西苏区。爹和娘在黄梅县老家被地主恶霸枪杀了。那天夜里,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之下,她逃出了虎口。一直讨饭,最后来到宋庄。

关于老家黄梅县,她再也回不去了,那里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亲人。她只想知道哥哥冯远方是否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一个很残酷的、血淋淋的事实,她也能接受,她就会永远地安下心在宋庄生活下去。从血缘上来讲,哥哥冯远方是她最亲的亲人。

冯兰花沉浸在自己的遐想当中,忍不住眼泪哗哗。

这情形,刚好让宋老根看见了,以为冯兰花一门心事在为石头的事情着急操心。

他觉得冯兰花,一个背井离乡的女人,跟了自己,一辈子并没有过上像样的舒心的日子,如今还要担惊受怕,内心十分惭愧。

再看看冯兰花穿着一件紫色的粗布上衣,正用袖口擦泪,头上的几丝白发就露出来了。

一想到冯兰花才40几岁,就成了这样子,宋老根一时也难过起来。

这时,冯兰花已切好面,从案板上揽起面条,整齐地放进木盘里,端着盛面的木盘,走近锅台,一掀锅盖准备下面。

宋老根说:“兰花,你不要操心娃的事情!寇三怀想抓咱石头的壮丁,他是妄想!

同类推荐
  •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描述的是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 守望最初的月亮

    守望最初的月亮

    在诗境中美丽着——读王玉婷诗集《守望最初的月亮》在我认识的女诗人中,王玉婷是个例外。《守望最初的月亮》,宁静、素朴而诗品独高。大多的女性诗人,爱情是其诗歌的主调。而在她的诗集中,爱情只是窗前的风,去了就去了,很少在诗中回旋。根植在她思想深处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诗歌触觉的浸润,更有诗人对现实嬗变、人生跌宕的感悟。简约、率真、入境、随心。
  • 冲浪者

    冲浪者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散文《冲浪者的乐趣》、《阳光灿烂的日子》、《友情颂》、《往事断忆》等约80余篇。
  • 世界的影像:精彩一生的小说

    世界的影像:精彩一生的小说

    在读、品、悟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用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文学案例,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体验、构建新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
  •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当诗人遇到爱情,世界上就有了最美的语言,那就是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精选中国古代的爱情诗篇,用诗一般的语言,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离弃、祭奠六个方面对这些情诗进行了解读。作者在品读、解析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诗词背后诗人们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都市之修真保镖

    都市之修真保镖

    为了寻找小师妹,修真高手强势下山,携风云之势,创护美传奇!
  •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3—24计)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3—24计)

    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人人者渴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顺遂。但想要在官场、商场、家庭和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与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三十六计是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 原始符纹

    原始符纹

    天地是一片泥泞沼泽,生命是一枚枚种子,灵魂则是汲取营养的介质,灵魂吸取了泥泞中的营养,种子才能够破开泥泞,出淤泥而不染!种子是混沌的产物,在红尘中沉浮,需要经过岁月的积累才能破开厚厚的外壳,萌芽一出,便会产生各种异象,如三寸金莲,昙花一现,神剑出鞘,真龙盘空,百鬼夜行,火树银花,彼岸花开……
  • 精分:真亦假假亦真

    精分:真亦假假亦真

    她是二十四世纪的一位尖兵,基地为挖掘人更多的潜力,研究出了一种引子。不过这枚引子被她拿走了,另一个世界,就此开始……
  • 都市修真小能手

    都市修真小能手

    一个修士降临都市,他本应以强者的姿态傲视一切。却因意外的夺舍变成了一个猥琐的逗x。他不会泡妞,却又偏偏身边美女如云。他不会泡妞,就只好展开轰轰烈烈的……撕x大战。(作者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巧合,可能是赶巧儿了!!)
  • 蠢萌侦探社

    蠢萌侦探社

    林珊珊是星辉学院的一名女高中生,与她的好友们一起经营着一个校园侦探社,因为一个神秘少年的出现,打破了侦探社原本的宁静,使她们陷入各种旋涡之中......
  • 惹爱成瘾:腹黑总裁太霸气

    惹爱成瘾:腹黑总裁太霸气

    苏家的养女苏西西,有着与苏家女儿苏雅一模一样的容颜,以假乱真比,她在苏家危机之时,顶替了苏雅成为一场交易的牺牲品。他:霸道腹黑的大总裁,强者为尊。她:平凡普通的小女人,温柔真实。一次意外的相遇。造就她与他的一场爱与恨的纠葛。姐妹花,容颜相似,刻意模仿,真假难辩。“是姐姐?还是妹妹?”“到底谁是谁,我是爱着谁?”一对可爱的龙凤小宝宝,成了两人之间剪不断的情感纠缠。
  • 无限守望者

    无限守望者

    未知的生化病毒爆发,整个世界瞬间变成人间地狱。为了生存,林青山毅然使用自己的寿命换取了一张电影票,进入了末日电影院。在这里,只要你拥有足够的兑换点,你可以获得食物、获得武器,甚至让自己成为超人一般的存在。而,这里同样是异常的凶险。但是,当林青山从无限世界归来时,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才是最残酷的世界。这里不仅仅是丧尸的世界,就连幸存者也是他生存下去的障碍。当他化解了一次次的丧尸围城,怒而斩杀了丧尽天良的幸存者,为自己、为朋友求得一条生存之道时,那些巨大的危机才刚刚来临。
  • 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

    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

    本套书的编撰基于对青少年成长与认知的角度,精心选取多篇精彩故事,并分类阐述,在于能鼓舞和提升青少年的认知度,使青少年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激情,让他们勇气十足的去追求理想,并发觉人生中的真善美。本套丛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间,通过此书树立良好的人生心态,并能感动青少年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会感动别人的人。
  • 浮生未夏馨语花开

    浮生未夏馨语花开

    生于春至、微于夏末;始于未夏、终于冬至。一个人一座城的时代里,夏末、很高兴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