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素质。
但这些活动都是存在安全隐患的,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主题分实验安全、实习实训安全、社会实践安全三个方面来谈。
一、实验安全
(一)预防火灾
案例:2007年4月6日中午12时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火灾。当时,四五名学生正在做化学实验,几人吸入了少量有害气体,所幸经治疗后无碍。此次火灾没有蔓延,该实验室内部分设备被毁。
普通实验室使用电器设备、电炉、高温炉;化工实验里易燃易爆物品,蒸馏萃取等危险操作;发动机实验或有其他易燃物品的实验,这些都是火灾隐患。
做好实验火灾预防工作,要注意以下方面:
1.按防火要求建设实验室,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安全门不少于2个。
严禁在实验室中摆放无关物品,严禁杂物占用走廊。
2.要有完善的防火制度和应急预案,入实验室前老师要指出危险点并教给学生灭火方法。消防器材要摆放在明显处,定期检查,确保有效。进入实验室前要了解水、电、气总阀门所在,出现意外立即关闭。离开时,要检查一遍水、电、气,锁好门窗。
3.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实验,如果发现学生违规操作,要马上制止。
4.实验室使用电量不超过额定负荷。有变压器、电感应圈的设备,应放在绝热基座上,并保持散热孔通畅。
5.严禁使用非工作用电炉或其他明火。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特别是使用有机溶剂做实验,要严禁明火。做有易燃性气体实验时,实验室要通风良好。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时,要随用随取,可燃品不要大量放在桌子上。剩余化学品要存放在铁柜里,由专人保管。
6.使用煤气灯时,要先点火,后开煤气。酒精灯内酒精不少于三分之一,用完后用灯帽灭火,不要口吹。低沸点有机溶剂要用水浴冷凝加热,不可直接加热。油浴操作时,要用温度计及时测量,不要超过规定温度。
7.各种气体钢瓶要远离火源、热源。易挥发、易分解药品要避免阳光照射。
一旦发生了实验室火灾,我们要会的基本灭火方法:
1.要保持镇静,如果火情不大,可以自主灭火,如果火情较大,要及时把易燃物转移出实验室,切断室内电源,拨打119并通知学校管理部门。
2.着火面积小,可用抹布、沙土、衣服覆盖,也可用灭火器或水灭火。要关闭通风器。
3.酒精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不可用水,应用石棉布或沙土。金属钠着火,不可用水,要用沙子灭火。导线着火不可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切断电源或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4.实验室应准备好水桶、沙箱、抹布、旧衣服等灭火工具。准备有基本的医疗用品。
(二)预防爆炸
案例:北京理工大学5号教学楼901微生物实验室,厌氧培养箱在调试过程中发生气体爆炸。清华大学焊接馆三名博士生在实验室利用高温熔炼炉进行实验时,炉子发生爆炸,实验室的门窗被炸飞。
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操作不当是造成爆炸的主要原因,所以对压力高、有爆炸风险的实验,要严格按要求操作。
1.对实验人员事先要开展培训,有必要可做模拟演练。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
2.易燃易爆物品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并由专人保管。一个实验室内不可堆放过多易爆品,实验室之间要有防火防爆设计,以防形成连环爆炸。
3.高压容器实验,每次都要进行安全检查。高压容器不宜过满,专瓶专用,并有明显识别标志,最好设置压力警报器。
4.易燃品助燃品要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与明火距离不少于10米。在易燃易爆品挥发场所,要减少摩擦,控制静电。
5.发生爆炸时要立即卧倒,发生爆炸后,要对伤者开展急救。
6.在发达国家,实验室的建筑及安装设计比较严谨,一般都设置有完善的防火防爆隔离系统,一个实验室出了问题,也不会波及其他地方。
(三)预防化学品伤害
案例:某同学用几滴浓硫酸刷瓶子,之后用大量水稀释,在往废液桶里倒时,酸液还是喷了出来,将面部烧出几个水泡。一学生把有机和无机废液混在一起,还盖了盖子,结果发生爆炸,造成两名学生受伤。
在生化实验中,很多药品是有毒有害的,如氰化钾、甲苯、乙醚、臭氧等物质可以以液态、气态、粉尘各种形式通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体内。如果操作不当致使浓酸、浓碱等腐蚀性物质溅到身上会引起皮肤烧伤。所以保持实验室通气良好,恒温恒湿,实验者操作规范,减少化学品伤害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室预防中毒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有毒或刺激性实验必须在通风橱窗内。做水银实验要防止水银蒸汽中毒。
佩戴安全用具,如目镜、塑胶手套、防毒面具等,避免有毒物品从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
2.管理好剧毒药品申购、领取环节。用多少取多少,剩余要归还,不许学生私存。
3.有毒药品撒落,应按科学方法处理。接触有毒药品的手要立即清洗干净,接触有毒药品的手套要妥善保管,实验垃圾要特殊处理,不可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废液要先稀释再倒入水槽。目前,学校化学实验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如何破解教育与环保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一个课题。
4.若不慎误食毒物中毒,可用肥皂水催吐洗胃。如果是重金属中毒,可食用牛奶、鸡蛋清。若发生其他中毒,要及时就医。不要对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
5.强碱、强酸等物质溅到身体上,应立即用布吸掉,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强碱用2%乙酸溶液涂洗,强酸用5%碳酸氢钠溶液涂洗。如果是酚类触及皮肤,应用大量自来水和肥皂清洗,不要用酒精。
(四)预防触电
案例:2005年1月4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发生一起触电事故。
当时,学生正在做电机实验,某同学因电机漏电而触电身亡。
在实验过程中防止触电,要做好如下几点:
1.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线路,确保绝缘。实验室电线布设合理,供电线路要定期检查更换。电流、电压与设备标称值匹配。电器外壳应接地,设备要装备漏电保护器。电工工具要有绝缘手柄。学生最好穿绝缘胶鞋。
2.高压设备要有警示标牌。电接头和导线要有保护罩。尽量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做好间接防护(IT/TT/TN系统)。
3.预防静电危害。采取屏蔽、接地、静电消除器等措施减少静电。也可以减少摩擦或提高空气湿度。
4.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在带电设备上操作,不能戴戒指、手表,不用金属笔等。
手脚潮湿不能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不可湿手开关电闸或电器开关。
5.检修电器时要切断电源。人体接近带电体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水等导电液体溅洒导电。
(五)预防辐射
案例:1996年1月5日早晨7时半,吉化建设公司管线工宋学文,在厂区拾到了一条类似“钥匙链”的小链子,这个“钥匙链”是用于工艺管线探伤的伽玛放射源——铱192,它对人体有强烈的辐射。结果短短数小时,就使原本健康活泼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双下肢高位截肢、左前臂中段截肢的残疾人。
英国发生过一楼七癌症的恐怖无线辐射致癌案例。但由于目前专家称该辐射不足以造成危害,所以也就没有法律依据强制将楼上的信号天线移除。
一般来讲,轻微辐射不影响健康,但长期受到辐射或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群,癌症发病率要高于正常人群。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防护:
1.放射性物质必须放在防辐射箱内,减少放射源用量,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尽可能设置屏蔽。使用人员要培训上岗,定期体检。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放射源流入社会。
2.防激光伤害。对有激光器的实验室,要设置激光遮光罩,实验室装潢使用粗糙表面以减少反射。要注意通风,防止臭氧影响健康。眼睛不可直视高功率激光束,工作人员要戴好防护眼镜。
3.防X射线伤害。工作人员要熟悉X射线机的性能,要利用各种防护用具,要有足够的铅屏蔽。任何时候不要直接暴露在原发X射线中。
4.防微波伤害。要使用镀有二氧化锡的保护眼镜和工作服。减少辐射源辐射,缩短工作时间。防紫外线伤害,主要是预防电弧光引起的电光眼和雪地作业引起的雪盲症。长期红外线辐射会引起白内障,所以农村的白内障发病率远高于城市。
(六)预防噪声和振动
在一些机械、铸造实验中,机械设备运转伴有高强度噪声和振动,在无防护情况下,会引发各种疾病。
1.噪声在85分贝以上的人员要佩戴耳塞。尽量减少噪声,如产生听力损害,应及时调离岗位。
2.在振动环境中受振时间长易引发振动病。有高血压、骨骼缺陷、神经损伤、自主神经紊乱患者不宜接触振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