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未雨绸缪精计算,神仙论道细分明
在长沙宁乡的罗廷规,接到母亲罗夫人派家丁飞马送来的信,拆开看了以后,马上明白母亲已经开始实施下步秘密撤离的计划了。从来信内容看,“皇上派遣罗周翰出使远门”,暗示了罗周翰这次撤离是以担任“使者”的身份,以“出使”的名义离开汴州城。但“出使”到哪儿去呢?罗廷规分析了梁国的外交关系,和自己在家与母亲商讨撤离方向时的选择,一下子认定罗周翰的撤离方向是吴越国杭州。
罗廷规分析得没错,梁国北面是晋王李存勖,西面是歧王李茂贞,西南面是楚王马殷,东南面是吴王杨隆演,除西南面楚王马殷跟梁国关系尚可外,其他的都是死敌,罗周翰不可能“出使”那几个敌国。若是“出使”楚国,那母亲一定会明白告诉他,让他做好迎接弟弟罗周翰的工作,也没必要对外保密。只有“出使”吴越国,因要跨越吴国国境,才需要做保密工作,;也只有吴越国,既是梁国的友好邻邦,也是罗家的祖籍之地,有广泛的人脉关系,便于罗周翰撤离后的生存。
罗廷规精准的分析,为他配合母亲做好罗周翰的撤离有了明确的打算,他一面派罗勇飞马赶回汴州,一面派雷彪带队起程,潜入吴国境内,在罗周翰撤离路径上实行秘密跟踪保护。
再说自从罗周翰与寿春公主结婚以后,罗周翰突然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这不仅因为结婚标志着他已长大成人,组织家庭、生儿育女,将承担起更多的义务和责任;更重要的是,他经历了人生以来最大的耻辱,被杨师厚所驱逐和自己的下属被杨师厚所杀戮。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是人生老师,罗周翰如今知道了“知耻而后勇”的道理。当母亲向他转告将出使吴越国这消息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执行任务,不能够丢脸。
为了做到“不丢脸”,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罗隐的《罗江东集》,从中搜集和了解吴越国政治、经济以及军事、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情况。
同时他还时时与寿春公主保持沟通,以大哥哥的姿态,带领这个妻子妹妹一同进步,试图减少在旅途中不必要的麻烦,适应长途跋涉的恶劣环境。
罗夫人一一检查了管家罗衡准备的情况,包括银两钱财是否带足?各种物资包括蚊帐铺盖、换洗衣服、妆洗用品、急救药品、阳雨工具等是否备齐?车辆马匹是否够用?随行人员是否挑好?皇帝颁发的诏书、通关文牒、还有给吴越王的信函是否收好?看看还缺少一份行程路线图,就与管家罗衡一起分析研究起来。
管家罗衡对罗夫人分析说:“从汴州到杭州的直线距离约为1200里,如果走水路,沿隋唐大运河坐船约2600里。其中通济渠段约1200里,淮河段约260里,邗沟段约340里,江南河段约800里。从汴州开封上船,沿通济渠途经杞县、睢县、宁陵、商丘、夏邑、永城,入安徽宿县、灵壁、泗县以及江苏泗洪,进入淮河,顺淮河而下行至楚州山阳,转入邘沟,途经邗城、扬州江都,然后横穿长江进入江南河,途经常州、无锡、苏州以及浙江嘉兴、余杭,最后到达杭州。
如果从陆路走大约1300里,其中梁国境内约550里,途经杞县、睢县、宁陵、商丘、亳县、涡阳、蒙城、淮河。吴国境内约600里,途经淮南、合肥、巢县、长江、芜湖、宣城、宁国。吴越国境内约150里,途经天目山、临安、然后到达杭州。”
“如果坐船需要多长时间到达杭州?坐马车又需要多长时间到达杭州?”罗夫人问管家。
“客船按照每天航行120里计算,需要22天左右;马车按照每天行100里计算,需要13天左右。再有,客船我们难以控制行程,例如上下渡船拖延时间,航道拥挤堵塞,官兵检查待命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进程。而马车我们可以机动灵活自行掌握。”管家回答。
“安全性哪个更好一些呢?”罗夫人又问。
“安全性各有弊端,走水路,关冿渡口多,隋唐大运河又是主要交通干线,官兵一定盘查很紧。特别是吴国境内,商船密集,免不了吃拿卡要,我们是秘密出行,弄不好也容易暴露身份。走陆路官兵的检查会少得多,但容易碰上山贼草寇的,两者比较,还是陆路较为安全,只是比坐船辛苦。”管家说完又补充一句:“最好听听驸马爷和公主的意见,他们喜欢怎么走。”
罗夫人就命人召来罗周翰和寿春公主征求意见,罗周翰听了罗衡管家的分析补充说:“坐船可以自己专租一只,减少中间耽搁时间,也可以多给钱,让船家昼夜兼程。可是现在是非常时期,我担心关冿渡口的盘查会非常紧,还有,大运河要经常疏浚,如今军阀割据,各自为战,恐怕有些河道都堵塞了,很难过得去,还是走陆路比较保险。”
寿春公主却认为:“坐船太单调了,20多天坐在船上不闷死人吗?走陆路可以骑马,也可以坐车;可以过江河,还可以翻大山;可以到城里吃大餐,也可以在乡间釆野花,多好玩呀!我喜欢走陆路。”
看来多数意见赞同走陆路,罗夫人就拍板下来,专等侍卫都头罗勇一到,就启程出发。
罗勇受罗廷规指派,单枪匹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往北飞来,一路上饥餐露宿、趟水过山到也畅通无阻。这日到了鸡公山岭上,远眺中原大地苍苍茫茫,隐约汴梁就在眼前,不日即可到达,心里松了一口气。罗勇看看马也累了,自己也有些饥饿,就翻身下鞍,放马吃些青草,自己嚼口干粮、喝口凉水,略做充饥补充体力。
不想那马竟不吃草,径自往雷彪落草时的山寨而去。
罗勇赶忙起身去追赶座马,跟到山寨原址,一片琼楼仙阁出现在眼前。只见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桃红柳绿,突崖奔瀑;笙歌悠扬,紫烟缭绕;仙鹤曼舞,麋鹿逍遥;真好一处世外桃源,好一派神山仙境。
罗勇心生诧异,这山寨不是早烧了吗?为何有如此辉煌壮观的华宇出现呢?
正疑惑间,一位童子模样的小道笑着对他说:“你老爷正在坛上与众仙人论道,请罗都头进去稍坐用茶。”
罗勇问:“是哪位老爷?”
小道说:“就是罗邺王罗贞庄老爷。”
罗勇问:“我家老爷怎会在此?”
小道说:“老爷升天后,经罗隐宗叔引见,已入太上老君门下。为了弘扬道法,前年到此择地,看这里山水形胜,就在此辟土兴木建立道观,每日召集众仙人开坛论道。今天太上老君、火祖神君、罗江东君这些元老前辈都到了,罗都头若有兴趣,可进去听听。”
罗勇进入坛场,见仙班列列,发髯飘飘,坛主位上坐的正是罗绍威老爷。
罗勇找个空位坐下,只听老爷说道:“众位前辈,众位仙班,我鸡公山道观开场以来,秉持传道弘法,拯救苍生的理念开坛论道,受到众仙班的捧场,实是后辈晚生的荣幸。可是晚辈入班时间不长,才疏学浅,难以恢弘高论,今日有幸请到教主太上老君莅临到场,下面请教主开坛弘法。”
太上老君不愧为教主,一开坛就先声夺人说道:“我道教自春秋创建以来,吸收古今中外、诸子百家的处世秘籍,推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处世哲学,拯救千千万万人脱离苦海,有着永垂不朽的真理所在。试看西汉文景帝推崇‘无为而治,道法自然’,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规定‘道大佛小,先老后释’,同样以‘天道无为,道法自然’的理念治国,从而造就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他们的基本经验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给人以休养生息。
可是如今天下大乱,究其根源就是未遵循‘道法自然’的原理,强取豪夺,草菅人命,视人的基本生存于不顾,难怪天下就会动荡不安。值此危难之秋,道家不能无动于衷,应该有积极的作为,做好布道的工作。有人说,道家不是提倡无为而治吗?为什么还要去积极布道呢?这样认识就大错特错了,提倡‘无为而治’,是对统治者而言的,就是要求统治者要放宽对老百姓的束缚,让老百姓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尊重人的基本需求,老百姓平安了,天下才能太平。可是如今统治者不让老百姓安生,天下大乱了,我们还能坐视不管吗?
我们要管该管什么呢,就是一方面要布道,大造舆论声势,让统治者回到天道上来。第二方面就是要教育普世大众,要顺时应变,保存自己,不要做无谓的牺牲。第三方面就是要惩强扶弱,利用各仙班的一技之长,帮助正义的人、弱小的人驱险避灾。我们道家提倡‘无为无不为’,这是辩证的,什么事该为,什么事不该为,要有明确的界线。有些人该为的事不为,不该为的事乱为,为什么会这样?说穿了是私心作怪,而不是智商低。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其实是最愚蠢的,违背了道家‘虚无、自然、无为、守静、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主张,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的情况还少吗?
我们道家人物既可入世建功,也可出世飘然而去,在历史长河中每当灾世来临之时,道家人物以一身浩然道气挑战灾难乱源,诛邪卫道,拨乱反正。我们传道,就是要与人们讲清这些道理。人是最智慧的动物,也是最愚蠢的动物,只有大彻大悟的人才能领会我们道家深藏其中的道理。因此布道工作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在这方面罗贞庄君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虽然入道时间不长,但他的思想与我们道家是相通的,入道以后更为触类旁通,入之精髓,所以在处理官场和家庭两个方面都得心应手,保存了正义善良的力量。
在对邪恶力量的鞭挞方面,罗隐罗江东君功不可没,他是唐朝末期以来布道工作最突出的高道之一,他的诗赋、散文、小品文无不包含着道学思想,对统治者腐朽、邪恶的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今天火祖神君也到场了,这是一个好兆头,预兆我们道家思想会迎来一个星火燎原式发展的辉煌时期……”
这罗勇被太上老君神采飞扬的宏论所感染,竟大声喊起“好”来。
太上老君问罗坛主:“此何人也?”
罗坛主在台上早已知道罗勇的到来,只是碍于教主在演讲,不便与罗勇打招呼,见教主问起,便回道:“此是我节度使府上的侍卫都头罗勇。”说完宣上罗勇叩见太上老君、火祖神君以及罗隐罗叔公君等众神仙。
罗坛主罗老爷问罗勇为何到此?罗勇从头至尾把罗家详细情况陈述一遍,太上老君听了掐指一算说:“罗家大小灾难尚未过去,我赠你一把无为剑,可帮你保护罗家消灾灭难。”说完解下身上宝剑赐给罗勇,并传授使用密决。
火祖神君听了也说:“罗氏是我火祖之后,子孙有难岂有不救之理?”遂解下随身所带火葫芦交给罗勇,让罗勇在危急之时取而用之。
罗叔公君则将祖上传下来的一只网兜交给罗勇,说明此网兜抓鸟捕兽无所不能,百发百中且能伸缩自如。
罗勇得到三件宝贝后,一一拜别罗老爷、太上老君、火祖神君和罗叔公君等神仙,继续奔上回汴州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