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紧锣密鼓儿孙事,据典引经慈母情
后梁政权丢失河北,情势急转直下,朝野上下人心惶恐不安,不仅百姓开始逃离远走他乡,就是手握权柄的官僚集团成员也蠢蠢欲动,暗地里窥测方向,为自己准备逃跑的路线。
罗夫人当然也不例外,她与皇夫人何氏在缔结罗周翰与寿春公主的婚约时,讨价还价所达成的默契,如今该付诸实施了。
眼前摆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要皇家方面同意,二要有合法理由,三要选定便捷的路线,四要有人护送。
罗夫人马上去找皇夫人商议,恰巧皇上朱友贞也在。罗夫人见了要行跪拜礼,皇上制止说:“在家不必多礼,都是自己亲家,有事尽管说便是。”
罗夫人就直截了当说:“皇上大恩大徳把寿春公主尚给我家犬子罗周翰,自成婚以来小俩口甜甜蜜蜜、恩恩爱爱,真是一对天生鸳鸯、玉女金童,人见人爱、个个称羡。可惜生在这多事之秋,内有奸贼犯上作乱,外有强虏虎视眈眈。皇上英明,那些歹毒之人自然奈何不了我大梁江山,可我担心的是那些无耻之徒,会无所不用其极,丧心病狂、狗急跳墙,把魔爪伸向孩子。我罗家虽有盼男成龙、盼女成凤、盼子孙代代昌盛、盼老少个个平安之心,但如今夫君早世、家庭崩析、非老即幼、势单力薄,实无保护之力。一旦发生变故,我一妇道人家,怕自顾不睱,祸及孩子,那时我将如何向皇上交待,如何去见我的夫君?故早已萌生解甲归田、告老还乡的邪念,带我这帮毛头孩子回我会稽老家去,过个男耕女织、养儿育女的平民生活,还乞望皇上恩准。”
这老婆子不仅伶牙俐齿,能说会道,把个逃跑的理由说得严丝合缝、冠冕堂皇,还挺会演戏,说完后竟“呜呜”哭起来,眼泪大把大把往下掉。慌得皇夫人忙上前劝慰,催朱友贞快快拿出主意来。
朱友贞本就有让寿春公主嫁给罗周翰后远走高飞的念头,夫人何氏在与罗家商谈婚事时的撤离计划也早已报给他,后梁当前所面临的时局也确实令他寝食难安,罗夫人的一番话更是戳到了他的痛处,看来是非下决心不可了。
朱友贞随即问罗夫人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罗夫人就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合盘托出:“请皇上以派罗周翰出使吴越国的正当理由放我们出行,我和公主还有一家老小随行。途中派皇家侍卫保护,走的路线顺着隋唐大运河乘船直达杭州。请皇上给吴越王钱镠修书一封,向他说明到了杭州后请安排我们到会稽故里安家。”
朱友贞听了说:“全家老少皆随行不妥,只能公主与夫人同行。还有派皇家侍卫保护不宜公开,人员不宜多而在于精,因要途经敌方吴国境内,为防不测,整个行动要秘密进行,所有人员均须乔装打扮。”
罗夫人听了皇上的话着急地说:“皇上,只能公主和我陪罗周翰同行,那我三儿罗周敬呢?我不带走我的三儿罗周敬那怎么行呢?他一个十岁的孩子怎能单独生活呢?他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也是罗绍威的亲生骨肉啊!况且他的亲生母亲死了,如果我丢下他不管,别人会怎么看我呢?其他妾女、门人不带可以,但罗周敬是必须带走的啊。”
其实朱友贞不让带走罗周敬,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怕罗家举家出走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给敏感的时局造成动荡,也给自己带来更大麻烦。还有怕罗家人都走了,就不会再理会朱家,他也再见不到自己的女儿了,把罗周敬留下,起到“人质”的作用,促使罗家会时时想到这边有亲人。再者自己没有儿子,把罗周敬留着,将来或认个干儿子,或招个上门女婿,都可以有选择的余地。
朱友贞看罗夫人坚持要带走罗周敬,而自己也已经拿定了主意,就对罗夫人劝解说:“亲家母请放心,我会把罗周敬当做我自己的亲儿子看待,不让他受半点委屈。你们走后,我马上让他继承罗周翰的职位,担任宣义军节度使。平时就让他住到宫里,我派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教他读书识字,还请我的夫人常去陪陪他。”
皇夫人听了非常赞同,急着表态说:“这样安排最好了,皇上真是英明,一举两得,亲家母你放心去吧,你照顾好我女儿,我会象心肝宝贝一样照顾罗周敬,让他吃得白白胖胖,睡得香香甜甜,将来长大了,让你认都认不出来。”
罗夫人看皇上这样安排确实想得周到,自己如果还坚持己见,就属无理取闹了,就附和说:“谢皇上恩典,既然皇上已有安排,我遵命便是。只是尚有一事奏请皇上裁决,我仔细斟酌派侍卫保护一事,考虑皇宫守卫任务繁重,前方战事吃紧,人手一定紧张,而按照皇上要求此行秘密进行的旨意,调皇家侍卫保护也没有多大意义了,倒不如由皇上下旨,把此任务下达给罗府,由罗府抽调得力家丁组成侍卫队,我把武艺高强、作战勇敢、经验丰富的罗勇召回来担任侍卫都头,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朱友贞听了觉得可行,整个方案就此敲定。
告别皇上、皇夫人后,罗夫人回到府上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先派得力家丁飞马前往长沙召侍卫都头罗勇回汴州,信中只说皇上有公差派遣驸马爷罗节度使出远门,务必速速前来报到。又吩咐管家做好外出车马、银两、随身物品、药品等准备工作。
交代完后,她就去罗周翰房里做出走前的动员工作,只有让寿春公主和罗周翰他们两个主角配合,才能达到出行目的。
来到罗周翰处,小夫妻俩正在书房认真读书呢。
看到母亲过来,寿春公主高兴地站起来说:“婆婆,公公原来是个大诗人呢,我把他的著作《偷江东集》都看了,他的诗写得太好了,如这首题名《柳》的诗,‘妆点青春更有谁,青春常许占先知。亚夫营畔风轻处,元亮门前日暖时。花密宛如飘六出,叶繁何惜借双眉。交情别绪论多少,好向仁人赠一枝。’还有这首题名《白菊》的诗,‘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绿酒,叶交仍得荫苍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
罗夫人正愁着见了公主,如何向她开口说外出逃亡的事,见公主向她念罗绍威写的诗,正赶上了话题,她拿定主意,从品诗入手加以引导,就对公主说:“公公的两首诗确实写得好,是被收入《全唐诗》的,可公主知道它的意思吗?”
寿春公主说:“《柳》这首诗大概意思是说,能够把青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有谁呢?也许只有柳树先知道吧。亚夫兵营旁边风轻轻吹过的地方,元亮门口前开始暖洋洋的时候。柳的花絮四处飘散开来,繁茂的叶子也会毫不吝惜地借给你装点你的眉毛。当我与感情深厚的朋友离别时,我会折一枝代表青春的柳枝条赠送给他。”停了停,公主又说:“《白菊》这首诗的意思好象是说,虽然被风霜一次次紧逼,但是洁白的顏色照样不会改变。这种洁白的本色不是靠平常的手能够打扮出来的,也没有染上铜臭味。她的香味象酒一般飘散开来,叶子交叉重叠得以荫蔽下面的苔衣。我想如果半夜起来去看她,会认为是冬天窗台下一堆洁白无瑕的雪。”
罗夫人听了连连喝彩:“公主真是棒极了,这么深奥的诗句都让你理解得这么透彻,真是个又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可寿春公主问:“婆婆,那亚夫和元亮是谁呢?”
罗夫人解析说:“亚夫,指周亚夫,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将军。元亮,指陶渊明,是东晋末期的大文学家。你的公公写这两首诗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赞赏柳树的青春风采和与人分享精神,表扬白菊顽强自立和保持本色的可贵品格,勉励我们做人要朝气蓬勃、与人为善,做事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无论何时何地,不管顺境逆境,你做棵柳树也好,你当株白菊也罢,都应积极向上。即便你做到象周亚夫那样的大将军,或是当上象陶渊明那样的大文人,也要谦虚谨慎。”
这时罗周翰插话进来说:“母亲,我的太公罗让也是个文人,他也写过很多诗文啊。”
罗夫人说:“你的太太公罗珍原是会稽人,跟我是同乡。你的太公罗让生在安徽庐州,举进士,任江西观察使,以文学著名。你父亲一生虽戎马生涯,可也喜欢舞文弄墨、吟诗作赋、与骚人墨客交往。我们家也算是书香门第,文武兼修的家庭。如今传到你们,也应该发扬我们家好的门风,既要学文,也要习武。为了让你们学有所成,母亲想给你们拜个老师,让他好好开导你们。”
罗周翰问:“母亲,你要给我们找什么老师呢?”
罗夫人说:“你知道你父亲为什么把他写的书称为《偷江东集》吗?大诗人罗隐,别号罗江东,他的诗集叫《罗江东集》。他既是你父亲的宗叔,也是诗友。你父亲觉得他很有才学,写诗的水平很高,很崇拜他,经常学习他的写作方法,得益匪浅。后来诗写多了,要结集出版,你父亲觉得自己写诗是从罗隐那里学到的,就谦虚地把书名取为《偷江东集》了。你父亲将书稿寄给他看,他回了一首诗,‘寒门虽得在诸宗,栖北巢南恨不同。马上固惭消髀肉,幄中由羡愈头风。蹉跎岁月心仍切,迢递江山梦未通。深荷吾宗有知己,好将刀笔为英雄。’罗隐因为有才,对事物看得透彻,又敢于仗义执言,很容易得罪人,所以仕途人生很不得意,但他把你父亲当做同宗知己,表示要振作精神,做个用笔战斗的英雄。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他的诗赋、散文、小品文水平都很高,受到大家的追捧。”
“莫不是要我们拜他做老师吧,他是浙江人,这么远,我们怎么拜呢?”罗周翰问。
“皇上将要派你出使吴越国,罗隐如今在吴王手下做钱塘令,到时我们就可以去拜访他,不就可以见到他,拜他做老师了吗?”
寿春公主听说罗周翰要到吴越国杭州去,急着对周翰说:“你走了,叫我怎么办呢?”
罗夫人故意说:“你就一个人在家呗。”
公主说:“那不行,我也要去拜老师学写诗,我也很想去杭州玩,听说杭州西湖很美丽,钱塘江潮水很壮观。我从来没有踏出过汴州城,有这么好的机会我一定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你们不带我去,我就去告诉父皇,父皇一定会让我去的。”
罗夫人看公主认真起来,就拐回弯说:“我刚才是逗你玩的,是怕你途中吃不起苦,受不了累,从我们这里到杭州路途遥远、世道凶险、千山万水、困难重重,你们都要有思想准备,把这次长途跋涉当做锻练自己的一次机会。路上虽然有妈妈照顾你们,还有侍卫丫环跟随左右,但你们自己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决心、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只有坚持到底了,只有把它战胜了、征服了,才能证明你们是最棒的,也才能为你们今后的人生打开方便之门。”
寿春公主和罗周翰一一点头答应。罗夫人长长呼出一口气,出行前的动员工作总算告一段落。